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生坦治疗低体质量婴幼儿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红英 张会军 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51-4052,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在胎儿时期就形成的心血管畸形,简称先心病。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PAH的治疗,长期应用波生坦可逆转肺动脉纤维化,改善PAH患者的症状[1]。目前,国内外对PAH的...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在胎儿时期就形成的心血管畸形,简称先心病。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PAH的治疗,长期应用波生坦可逆转肺动脉纤维化,改善PAH患者的症状[1]。目前,国内外对PAH的治疗经验多针对较大年龄儿童和成人[2],对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治疗经验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质量 波生坦 重度肺动脉高压 婴幼儿心病 动脉纤维化 心血管畸形 天性心脏病 PAMP 左向右分流 肺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兰 肖玉芳 +2 位作者 李锦 刘容丽 邓理萍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40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即分别应用PGE1治疗(PGE1组,20例)和PGE1 加高压氧(联合组,20例)治疗,观察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40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即分别应用PGE1治疗(PGE1组,20例)和PGE1 加高压氧(联合组,20例)治疗,观察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左右心射血分数(LVEF、RVEF)的变化,为手术时机提供抉择依据。术后护理包括合理应用呼吸机,充分镇静,保证有效供氧,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高压危象。结果两组术前,治疗前后SaO2、mPAP、LVEF、RVEF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较PGE1组mPAP显著降低(P<0.01),SaO2、LVEF、RVEF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SaO2、mPAP值等项目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 例手术顺利,术后无1例死亡。结论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准备,能赢得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PGE1 心病 高压 联合用 观察及护理 动脉血氧饱和度 ICU停留时间 天性心脏病 右心射血分数 平均肺动脉 SaO2 手术时机 LVEF RVEF 0.05 呼吸道管理 高压危象 术后呼吸机 手术成功率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监护 被引量:4
3
作者 蒋芝英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4期34-35,共2页
对23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前后给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结果吸入NO治疗后患儿高铁血红蛋白均在3%以下,平均1.6%±0.5%;治愈出院22例,住院时间18~41d,平均29.0d;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术... 对23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前后给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结果吸入NO治疗后患儿高铁血红蛋白均在3%以下,平均1.6%±0.5%;治愈出院22例,住院时间18~41d,平均29.0d;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术后因心力衰竭死亡。提出术前术后吸入NO治疗时严密监测肺动脉压及生命体征,积极防治不良反应是患儿尽早康复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心病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吸入治疗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融合特征的肺动脉高压心音分类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彦麟 孙静 +3 位作者 杨宏波 郭涛 潘家华 王威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5-381,共7页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对其进行早期筛查与识别对于治愈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是通过右心导管术确诊,此为有创检查,不便于在大规模筛查中采用,研究一种无创便捷的识别方法迫在眉睫。文中建立了一种时频融...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对其进行早期筛查与识别对于治愈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是通过右心导管术确诊,此为有创检查,不便于在大规模筛查中采用,研究一种无创便捷的识别方法迫在眉睫。文中建立了一种时频融合的心音分类模型。首先对心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融合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转换并求取动态时频特征,最后将得到的融合特征参数输入表格式先验数据拟合网络(TabPFN)中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正常、CHD-PAH和CHD中的平均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分别为92.21%,92.15%,92.15%,96.11%,92.14%。对于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早期筛查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动态特征提取 时频特征融合 表格式验数据拟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电信号的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识别分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宇森 杨宏波 +2 位作者 孙静 潘家华 王威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80-487,共8页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其确诊主要采用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这种方法有创且操作性要求高,不便在筛查中采用,因此探索一种非介入式CHD-PAH...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其确诊主要采用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这种方法有创且操作性要求高,不便在筛查中采用,因此探索一种非介入式CHD-PAH智能辅助诊断方案意义重大。在先心病的基础上对CHD-PAH进行研究,从分析ECG入手,通过预处理、心拍分割、波形检测、特征提取、数据扩充、分类识别等手段对CHD-PAH进行建模预测。在Christov_segmenter算法基础上,利用差分阈值和局部峰值改进,检测QRS波、P波和T波,最后提取基于时间和幅度的双模态特征。为了拟合出最佳的分类模型,实验采用了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及K邻近等分类器,并设计基于T分布的麻雀搜索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实验共使用460段时长为20s的1导联ECG信号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可达99.76%,99.80%,9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天性心脏病(心病) 肺动脉高压 分类器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心电图与肺动脉压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敏 孙锟 +3 位作者 高伟 李筠 张海燕 杨建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51-852,共2页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心电图表现与肺动脉压力关系,及心电图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171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者,均经心导管证实,分析心电图表现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 1.PDA和VSD患者心电图正常或左心室肥大;合...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心电图表现与肺动脉压力关系,及心电图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171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者,均经心导管证实,分析心电图表现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 1.PDA和VSD患者心电图正常或左心室肥大;合并肺动脉高压,可出现右心室肥大,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2.ASD患者心电图为正常、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右心室肥大,肺动脉压力正常组与肺动脉高压组无显著差异。3.复合左向右分流患者右心室或双心室肥大,多伴有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体表心电图虽能较好分析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类型.评价分流量大小及肺动脉压力情况,可作为先心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检查,但仍有一定局限性,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病 左向右分流 肺动脉压力 正常 肺动脉高压 患者 结论 情况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
7
作者 杨杰 米文杰 +1 位作者 王玉玮 孙若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0-291,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者存在止血功能的异常,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和出血,血小板的活化是导致其止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P选择素是研究中最广泛应用的颗粒膜蛋白活化依赖性单克隆抗体,存在于静息血小板α颗粒和内皮细胞Weibel-P...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者存在止血功能的异常,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和出血,血小板的活化是导致其止血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P选择素是研究中最广泛应用的颗粒膜蛋白活化依赖性单克隆抗体,存在于静息血小板α颗粒和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中,激活后转移至浆膜表达,为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标志物。目前对血小板的活化是否介导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尚无肯定的结论,为此我们观察了血小板活化释放的P选择素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P选择素 Weibel-Palade小体 血小板活化 蛋白活化 止血功能 功能异常 单克隆抗体 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凌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处理 手术修补 心肌受累 围术期死亡 心肌收缩力 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心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志伟 苏肇伉 丁文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回顾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手术治疗。方法 1979年3月~2003年1月间共纠治TAPVC 141例。全组心上型78例,心内型46例,混合型15例,心下型2例。早期9例心上型TAPVC采用心脏上翻方法;后53例采用右房横切口,经房隔左房后壁... 目的 回顾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手术治疗。方法 1979年3月~2003年1月间共纠治TAPVC 141例。全组心上型78例,心内型46例,混合型15例,心下型2例。早期9例心上型TAPVC采用心脏上翻方法;后53例采用右房横切口,经房隔左房后壁与汇总静脉吻合方法;近年来16例采用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间,汇总静脉和左房顶部直接吻合方法。结果 手术纠治TAPVC 141例,手术死亡11例,死亡率7.8%。其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2例,心下型1例,混合型1例。远期死亡2例。结论 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TAPVC纠治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对心内型,必须将剪去组织的心内膜对齐缝合,防止术后与关闭房缺的心包粘连。心上型手术,改为从左房顶部与汇总静脉直接吻合方法,手术效果满意。TAPVC一经诊断必须立即手术,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治疗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