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肌张力低下新生儿32例的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邓璐瑶 叶超群 +5 位作者 代青梅 王昶 胡晓峰 王燕 张健 黄会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张力低下新生儿的致病性基因突变特点、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疾病及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张力低下新生儿的致病性基因突变特点、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疾病及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研究共纳入32例患儿,均有肌张力低下表现,其中中枢性肌张力低下20例(62.5%),周围性肌张力低下12例(37.5%)。经基因测序后共发现21种疾病,26种基因型,其中新发突变来源的基因型有14种(RIT1、KRAS、BRAF、PHOX2B、HNRNPK、RAI1、KMT2D、OTC、AHDC1、DMD、COL12A1、MT-ATP6、FLNC、RYR1)。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死亡20例。结论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病因复杂,基因测序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扩宽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的表型-基因型谱,替代部分侵入性检查,同时指导临床管理以及家庭的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张力低下 新生儿 基因检测 遗传性疾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技术及相关疾病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连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9-435,共7页
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目前以代谢物生化指标检测为主,检测结果假阳性率较高,且有一定的假阴性,筛查的病种较少。近几年逐步开展的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基因检测技术包括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又分为基因包测序、全外显... 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目前以代谢物生化指标检测为主,检测结果假阳性率较高,且有一定的假阴性,筛查的病种较少。近几年逐步开展的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基因检测技术包括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又分为基因包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但目前用于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的基因技术主要为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基因包测序。新生儿基因筛查病种由单病种筛查如耳聋、脊髓性肌萎缩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向多病种筛查发展。新生儿基因筛查结果解读除遵循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联合分子病理协会在2015年提出的“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外,还需要结合生化指标检测及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的开展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包括将新生儿基因筛查作为公共卫生项目的伦理、新生儿及其家庭成员知情选择权和隐私权伦理等。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的开展将使更多的遗传病患者能够早期诊断,改善其预后,在新生儿遗传病筛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基因 定量PCR 高通量测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内耳畸形与SLC26A4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幼瑾 杨军 +1 位作者 杨涛 柴永川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7期363-367,共5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中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的SLC26A4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突变类型以及基因突变与各种内耳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225耳)先天性内耳畸形的SNHL患儿... 目的分析婴幼儿、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中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的SLC26A4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突变类型以及基因突变与各种内耳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225耳)先天性内耳畸形的SNHL患儿的影像学及听力学资料,收集其中77例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及正常对照组100例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SLC26A4,直接测序分析突变。结果 77例样本中79.2%(42/53)的前庭导水管扩大组、90%(9/10)的Mondini畸形组、7.1%(1/14)其他内耳畸形组中的患者发现有SLC26A4基因突变。共发现SLC26A4基因突变类型16种,其中4种为新发现的类型。69.8%(44/63)前庭导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和Mondini畸形组中发现c.919-2A>G(IVS7-2A>G)突变,等位基因突变频率50%(63/126),是SLC26A4基因最常见的突变类型。EVA组和Mondini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等位基因突变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1)。结论 SLC26A4基因突变是EVA和Mondini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c.919-2A>G(IVS7-2A>G)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听觉障碍 儿童 迷路疾病 畸形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和防治
4
作者 张青 武云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03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遗传性疾病 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苯丙酮尿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肝母细胞瘤CT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理 刘文 金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母细胞瘤(CHB)的CT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CHB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新生儿CHB的临床及CT表现,并与易误诊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结果7例新生儿CHB中,1例甲胎蛋白阳性。7例CHB均为...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母细胞瘤(CHB)的CT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CHB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新生儿CHB的临床及CT表现,并与易误诊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结果7例新生儿CHB中,1例甲胎蛋白阳性。7例CHB均为肝内单发肿块;最大径2.9~10.2 cm(中位值4.7 cm);类球形4例、分叶状3例,且3例肿瘤局部突向肝轮廓外;边界清晰6例,边界模糊1例;2例密度较均匀,5例密度欠均匀,其中4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1例肿瘤可见钙化,5例肿瘤内存在出血征象。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肿瘤中心及边缘出现多发结节状、条片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呈进行性向心性填充,呈多发"岛屿样"强化,且以边缘强化明显,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及肝门区胆管,并肝内胆管扩张。术前1例外生型CHB误诊为神经母细胞瘤,6例误诊为血管瘤。结论基于CT检查,术前CHB的误诊常见;但其进行性向心性填充的CT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先天性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甲胎蛋白类 误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尚勤 陈鲜威 +3 位作者 陆中权 张姿英 林振浪 赵一鸣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9期766-766,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临床特点 遗传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指症3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文泽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93-94,共2页
先天性巨指(趾)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属于一种发育异常,而不是遗传性疾病。巨指(趾)症的主要特征为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足趾的软组织过度生长伴有骨异常。
关键词 先天性巨指症 巨指(趾) 先天性畸形 遗传性疾病 发育异常 过度生长 多个手指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巧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赵伟 李艳 +2 位作者 丁侠 姜明芳 栾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248-248,共1页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是用快捷、简便、敏感的采血检测方法,对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两种对儿童危害严重的先天疾病进行筛查,在新生儿群体中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是用快捷、简便、敏感的采血检测方法,对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两种对儿童危害严重的先天疾病进行筛查,在新生儿群体中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临床研究 采血技巧 儿童生长发育 苯丙酮尿症 遗传性疾病 三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 被引量:1
9
作者 施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4期27-27,共1页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表现,而其体内代谢...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表现,而其体内代谢或者功能已有变化时就作出早期诊断,结合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经过50年的发展,在新生儿中进行疾病筛查已经成为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成为儿童保健的内容之一,在预防疾病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儿童生长发育 医疗保健机构 预防疾病 先天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 智能障碍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呕吐与外科疾病
10
作者 卢宪梅 孙玉荣 王元存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9-49,共1页
现对我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155例伴呕吐的外科疾病患儿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男94例,女61例;足月儿118例,早产儿37例;发病日龄3小时至28天。其它临床资料见附表。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畸形 呕吐 外科疾病 食管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指(趾)畸形的分类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金秀 陈玮 +3 位作者 王香荣 周清 司彪 段文元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并指(趾)畸形(syndactyly,S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肢体畸形,表现为某些手指或脚趾的融合。这类畸形可单独出现,也可以作为300多种综合征的一个体征出现。SD在家庭间及家庭内部具有显著的临床异质性。即使在同一个体中,表型也可表现为单侧... 并指(趾)畸形(syndactyly,S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肢体畸形,表现为某些手指或脚趾的融合。这类畸形可单独出现,也可以作为300多种综合征的一个体征出现。SD在家庭间及家庭内部具有显著的临床异质性。即使在同一个体中,表型也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对称或不对称。目前,已经报道的非综合征型的SD至少9种,主要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次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X-连锁隐性遗传。其中Ⅱ-a,Ⅲ,Ⅳ,Ⅴ,Ⅶ,Ⅷ型的SD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已经找到,其他SD的遗传学机制仍然未知。在Sajid Malik分类的基础上,系统总结近几年SD的遗传研究成果,以期为该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并指(趾)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遗传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0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罕见病现况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爱玲 余章斌 +2 位作者 陈玉林 朱金改 钱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评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罕见病的发生情况,分析罕见病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分娩出生并在NICU治疗的危重新生儿,血、尿串联质谱筛查... 目的:评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罕见病的发生情况,分析罕见病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分娩出生并在NICU治疗的危重新生儿,血、尿串联质谱筛查及基因检测明确为罕见病,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确诊患儿的疾病检出率、临床特征、基因改变及预后随访等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新生儿总量183820例,年分娩量从18863例逐年上升至26511例,年NICU住院患儿从2312例上升至2871例。共筛查出罕见病患儿34例,年罕见病检出率从0.43‰上升至4.39‰。筛查出的罕见病包括神经肌肉-骨骼疾病4例,遗传代谢性疾病18例,内分泌疾病2例,染色体缺失、异常6例,免疫系统疾病1例,其他3例。其中遗传代谢性疾病比例最高(占比约53%),其次为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占比约11%)。常规串联质谱筛查诊断的罕见病共15例,其余19例均是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确诊。各种罕见病具有其特异的临床表现。34例罕见病患儿中,死亡8例,18例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7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生长智力发育落后,1例失访。结论:新生儿罕见病检出率逐年上升,以常染色体遗传代谢性疾病为主,其病死及后期发育落后比例高。加强对新生儿罕见病临床认知,扩大遗传代谢病筛查范围,加强产前咨询和遗传咨询等是实现优生优育、杜绝罕见病危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病 婴儿 新生 疾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代谢缺陷 先天性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胸骨缺如并心脏外翻一例
13
作者 向琍 王海萍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6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食管闭锁24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14
作者 霍霞 张睿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7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食管闭锁 围手术期 先天性食管闭锁 护理 消化道畸形 外科疾病 紧急处理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对围生儿预后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丽君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0期1794-1795,共2页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婴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是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围生儿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期的一种重要血清蛋白,主要由卵黄囊及...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婴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是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围生儿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期的一种重要血清蛋白,主要由卵黄囊及肝脏合成,与人体营养必须脂肪酸有高度亲和力,二者结合后大量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监测胎儿神经管缺损、脑室异常和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甲胎蛋白类 先天性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形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例先天异常的诊断分析
16
作者 张月莲 崔建萍 +2 位作者 化爱玲 郑梅玲 张桂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先天异常的诊断情况,寻求降低其出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298例先天异常患者,据其诊断时间将其分为产前诊断组与产后诊断组,并对两组先天异常的类型及诊断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仅有24.50%的先天异常...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先天异常的诊断情况,寻求降低其出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298例先天异常患者,据其诊断时间将其分为产前诊断组与产后诊断组,并对两组先天异常的类型及诊断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仅有24.50%的先天异常在产前得到诊断,75.50%的先天异常在产后才得到诊断;产前诊断的方式以B超为主,只有1例是靠羊水细胞培养得到诊断,其类型主要有神经管畸形、腹壁裂、严重唇腭裂;产后诊断的方式是以临床诊断为主,其次为染色体检查,其类型有泌尿生殖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唇腭裂等。结论10年中,先天异常的诊断仍以产后诊断为主,要想降低先天异常的出生率,必须开展优生咨询、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形 产前诊断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5例围产儿尸检中所见畸形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明伟 高宝英 +6 位作者 高冬莲 李福莲 李崇亮 邹继珍 吴莎 蔡玲玲 林久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954-957,共4页
目的通过病理检查,进一步探讨先天畸形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2004—08中旬~2006—03,在吕梁地区收集了围产儿及胎儿尸检资料295例,在进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由围产儿病理专家进行病理解剖,现场拍照,组织制片、镜检,对病理结... 目的通过病理检查,进一步探讨先天畸形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2004—08中旬~2006—03,在吕梁地区收集了围产儿及胎儿尸检资料295例,在进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由围产儿病理专家进行病理解剖,现场拍照,组织制片、镜检,对病理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重点对160例围产儿死亡、医学终止妊娠和死胎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畸形检出率达84.4%,致死性畸形占畸形病例的63.0%。涉及畸次最多的为神经系统,其后依次为:运动、循环、呼吸、五官、消化及泌尿等系统的畸形。以复合畸形(同时检出2种以上畸形)为主,占74.1%。结论先天畸形是影响围产儿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出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先天性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形 病理状态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缺陷相关遗传病产前诊断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严恺 金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出生缺陷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所致。产前诊断或植入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减少或杜绝遗传病患儿出生的主要手段。根据出生缺陷相关遗传病的不同遗传问题,除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染色体非... 出生缺陷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所致。产前诊断或植入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减少或杜绝遗传病患儿出生的主要手段。根据出生缺陷相关遗传病的不同遗传问题,除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外,以高通量为特点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以及第二代测序技术可更好地针对基因组病、单基因遗传病进行检测,从而形成完整的出生缺陷相关遗传病检测技术体系。本文对目前出生缺陷相关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技术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先天畸形 原位杂交 荧光 产前诊断 染色体 微阵列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神经系疾病
1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6期170-171,共2页
0122732 一个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畸形小耳廓、唇窝和先天性传导性听觉损害的家族/Koch S M//Arch Otolaryngol HeadNeck Surg.-2000,126(5).-639~644西交图0122733 POU4F3转录因子突变引起的遗传性听觉丧失的临床诊断/Frydman M//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听觉损害 转录因子 畸形 单侧听觉丧失 先天性 临床诊断 遗传性 突变 神经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全结肠型巨结肠的X线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彦云 郑玄中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9-60,74,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X线在TCA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小儿TCA的腹部平片及钡灌肠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腹部平片均显示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小肠淤张、结肠少气或无气,结合临床可提示巨结肠可能;钡灌肠显示:... 目的分析评价X线在TCA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小儿TCA的腹部平片及钡灌肠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腹部平片均显示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小肠淤张、结肠少气或无气,结合临床可提示巨结肠可能;钡灌肠显示:结肠框变小10例,整个结肠壁较平坦、僵直、缺乏正常的柔韧度与活动度9例,部分结肠壁不光整、呈现齿状突起5例、钡剂逆流、末端回肠扩大9例,24 h钡剂潴留8例。钡灌肠正确诊断TCA 10例,诊断准确率达76.9%。结论腹部平片异常可提示巨结肠,是诊断TCA的首选方法;钡灌肠可以正确诊断TCA,是目前诊断TCA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正确合理使用检查方法、掌握TCA影像特征表现,对早期诊断TCA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放射摄影术 先天性遗传性新生儿疾病和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