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小志 蔡正林 +2 位作者 张海燕 高宝辉 方周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儿童 病理学 先天性上尿路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涛(综述) 吴洪涛(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5-467,共3页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目前公认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此术...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目前公认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此术式裁剪肾盂,切除了肾盂输尿管狭窄处及肌细胞发育异常的部位,吻合口宽阔、低位、漏斗形,使连接部蠕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微创治疗 小儿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狭窄 先天性肾积水 手术方法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平滑肌细胞凋亡及Bcl-xl,Bad表达检测
3
作者 万清廉 庞艳丽 +1 位作者 范应中 王家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2-573,共2页
目的:检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平滑肌细胞凋亡及Bcl- xl,Bad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观察组)与其周围相应正常输尿管(对照组)平滑肌中凋亡调控基因Bc... 目的:检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平滑肌细胞凋亡及Bcl- xl,Bad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观察组)与其周围相应正常输尿管(对照组)平滑肌中凋亡调控基因Bcl- xl,Bad的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 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2组平滑肌凋亡细胞。结果:观察组平滑肌细胞中Bad表达率高于对照组((15.54±3.18)%vs(11.00±2.07)%,P<0.05),Bcl xl在2组平滑肌细胞中均不表达;观察组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21.60±3.12)%vs(10.20±2.18)%,P<0.05)。结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平滑肌细胞减少与其细胞凋亡及Bad表达升高有关,与Bcl-xl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 平滑肌细胞凋亡 BCL-XL BAD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劲松 林涛 +3 位作者 魏光辉 李旭良 何大维 刘俊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64,共2页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是小儿较常见的泌尿系畸形,发病原因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瓣膜、息肉、高位输尿管口、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B超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U...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是小儿较常见的泌尿系畸形,发病原因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瓣膜、息肉、高位输尿管口、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B超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UPJO的初步筛选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通过肾脏对特殊造影剂的摄取和经上尿路的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 影像学诊断 治疗 静脉尿路造影 泌尿系畸形 发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被引量:5
5
作者 谢钧韬 高文宗 +2 位作者 李作青 周李 徐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初步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的经验,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治疗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 目的初步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的经验,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治疗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的7例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患者临床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4岁6个月至16岁,平均年龄8岁6个月。3例产前检查发现双肾积水,随诊过程中发现双肾积水进行性加重。3例因腹痛或腰痛就诊,检查发现双肾重度积水;1例因体检发现双肾重度积水。肾积水均为SFUⅢ级~Ⅳ级,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核素肾图、CT或者MR)均提示双侧UPJO,均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双侧同时离断式肾盂输尿管吻合术。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47~204 min,平均177 min。术中出血2~20 mL,平均8.8 mL。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外观满意。随访3个月至4年1个月,平均1年3个月。拔除双J管后定期复查泌尿系统B超,其中1例术后出现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提示双侧膀胱输尿管Ⅲ度反流,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复查B超提示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随访至今,14侧肾积水中5侧积水完全消失,9侧积水缓解。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双侧同时肾盂输尿管吻合术安全、有效,术后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外科学 肾积水/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输尿管镜针状电刀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术后再狭窄13例
6
作者 张利朝 胡卫列 +1 位作者 王元利 曹启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36-636,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 术后再狭窄 电刀治疗 输尿管 自制 肾盂成形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邢晓宇 陈思平 +2 位作者 钟量 吴少峰 孙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因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 目的初步分析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因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为UPJO组(n=10),因肾脏肿瘤行肾与输尿管切除术的患儿为对照组(n=8)。收集两组术前血标本检测维生素D三项(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取两组术中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转化生子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钙黏蛋白E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前血标本中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体内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UPJO组VDR、TGF-β、钙黏蛋白E的平均值分别为(771.6±70.57)ng/每克总蛋白,(131.0±10.33)ng/每克总蛋白及(125.5±10.98)ng/每克总蛋白;对照组分别为(2128±251.8)ng/每克总蛋白,(82.3±6.834)ng/每克总蛋白及(386.6±78.71)ng/每克总蛋白。两组UPJ标本中VDR、TGF-β、钙黏蛋白E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JO组VDR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VDR可能与UPJO发生相关,初步推测其机制可能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VDR表达量减少引起TGF-β表达量明显升高,使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组织纤维化加重,进而导致或加重UPJ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6年先天性肾脏和尿道畸形病因构成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晓娥 徐虹 +7 位作者 毕允力 阮双岁 王翔 陆良生 葛琳娟 沈茜 饶佳 刘佳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分析2005至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先天性肾脏和尿道畸形(CAKUT)诊断情况,为CAKUT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方法系统提取住院诊断为CAKUT病例的病史资料,将三聚氰胺事件结石筛查作为特殊暴露因素,与正常暴露因素下进行比较,分析CAKU... 目的分析2005至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先天性肾脏和尿道畸形(CAKUT)诊断情况,为CAKUT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方法系统提取住院诊断为CAKUT病例的病史资料,将三聚氰胺事件结石筛查作为特殊暴露因素,与正常暴露因素下进行比较,分析CAKUT病种构成比、首次入院的病因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6年间1358例CAKUT患儿进入分析,在重复入院只计1次的前提下CAKUT占同期住院患儿的1.33%(1358/102442)。男913例,女445例,男女比例为2.05∶1;首次入院时平均年龄为(3.0±3.4)岁。①正常暴露因素下CAKUT的住院构成比2005至2010年呈缓慢增高趋势(P<0.05),CAKUT的住院构成比特殊暴露因素较正常暴露因素下高0.67%和0.26%,2008至2009两个年度多筛查出112例达到手术干预指征的CAKUT病例,占同期正常因素暴露下达到手术干预指征CAKUT病例的24.4%[112/(227+232)]。②CAKUT构成比排序前4位的病种分别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双集合系统和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UVJO),占总CAKUT病例的79.6%;③首诊通过产前B超检查发现异常406例(29.9%),以PUJO、UVJO和输尿管膨出比例最高;48.5%(658/1358)CAKUT患儿有泌尿系统症状和体征(腹部症状、血尿、排尿异常、尿路感染伴发热和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伴发热占41%(270/658),为CAKUT病种主要的症状,<2岁患儿是≥2岁患儿的3.2倍(206/64);其他症状和体征均为≥2岁患儿明显多于<2岁患儿。98.0%的CAKUT患儿进行B超检查,除VUR的B超异常检出率为68.5%外,其他CAKUT病种的B超异常检出率均>94.0%;根据B超检查和临床表现,选择性进行了功能状态检查(DTPA、DMSA)1203例,形态学检查(MR、CT或IVP)1009例,反流情况(MCU)400例。结论 CAKUT构成比以PUJO、VUR、双集合系统和UVJO最为常见,泌尿系统B超筛查CAKUT的准确性较好。在人群中常规筛查可检出CAKUT,其成本效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脏和尿道畸形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膀胱输尿管反流 双集合系统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 筛查 首发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肾积水肾脏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红(综述) 马洪(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输尿管末端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其中UPJO所致小儿肾积水最常见,发生率约1/600~1/800,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输尿管末端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其中UPJO所致小儿肾积水最常见,发生率约1/600~1/800,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息肉、瓣膜以及高位输尿管、迷走血管压迫和腔静脉后输尿管等是UPJO发病的主要病因。此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平滑肌细胞异常,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导致蠕动功能障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积水 肾脏纤维化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 小儿泌尿外科 输尿管末端狭窄 膀胱输尿管反流 腔静脉后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尿路梗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增辉 黄穗 +1 位作者 刘帆 扬锦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尿路梗阻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3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患儿,采用经皮肾造口术完成上尿路梗阻球囊扩张成形术或结合内支架治疗;42例先天性后尿道瓣膜,经尿道插管进行后尿道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上...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尿路梗阻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3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患儿,采用经皮肾造口术完成上尿路梗阻球囊扩张成形术或结合内支架治疗;42例先天性后尿道瓣膜,经尿道插管进行后尿道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上尿路梗阻31例得到改善,术前症状消失,经1~7年观察随访疗效稳定,另2例上尿路梗阻未明显缓解,改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尿道瓣膜病例组,经介入治疗后下尿路梗阻完全解除,1~10年观察随访疗效稳定.结论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体表无瘢痕特点,通过长期观察随访,对先天性尿路梗阻的治疗效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尿路梗阻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后 儿童先天性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球囊扩张成形术 上尿路梗阻 后尿道瓣膜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肾盂成形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刘世豪 徐丽清 +7 位作者 李新飞 杨昆霖 李兆莹 张子博 王祥 傅炜骁 李志华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9-783,共5页
目的:评估国产模块化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技术可行性与围术期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4年1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海山一腔镜手术... 目的:评估国产模块化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技术可行性与围术期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4年1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的5例UPJO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术中关键参数(包括设备对接时间、控制台时间和出血量等)、围术期相关指标、随访数据以及术者对系统性能的主观评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连续变量以中位数(范围)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包含4例女性和1例男性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无1例中转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位年龄32岁(24~37岁),中位体重指数为21.6 kg/m^(2)(15.8~27.3 kg/m^(2))。设备对接中位时间8 min(3~12 min),中位控制台时间91 min(71~125 min),术中出血量均为20 mL。中位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 d(0~4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4 d(4~9 d),围术期所有患者未出现Clavien-Dindo分级≥Ⅲ的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5~6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2个月拔出双J管,5例患者术前患侧肋腹部疼痛均得到缓解,手术主观成功率100%。术者反馈显示,设备运行稳定,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机械臂干涉或视野漂移等影响操作流畅度的设备异常。结论:模块化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肾盂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肾盂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法球囊扩张并支架管置入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
12
作者 朱明德 郝刚 袁玉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输尿管良性狭窄 置入治疗 球囊扩张 内支架管 逆行法 先天性发育异常 肾盂积水 患者实施 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一天 杨猛 +11 位作者 温晟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张德迎 刘星 刘丰 吴盛德 石艳 倪园松 何佩儒 华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管组,双J管组采用常规术中输尿管,置入双J管引流肾盂内尿液至膀胱(n=108);支架管组采用F4输尿管支架管经肾盂至尿道外口,引流肾盂内尿液至体外(n=57)。通过术后并发症、有无非计划再手术、拔管后自觉症状、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在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从术后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4年。支架管组中4例发生术后感染,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4例出现术后血尿;双J管组中7例发生术后感染,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2例出现术后血尿,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上,双J管组低于支架管组。支架管组中4例因拔管后出现输尿管引流不畅,再次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2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双J管组中有4例术后感染,1例双J管堵塞,均行双J管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1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支架管组总体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0%,双J管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中,1例管腔堵塞,2例支架管上移,1例双J管脱出体外,支架管组无一例管腔堵塞、移位及脱落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管组中拔管后,1例出现腹胀合并高血压,8例出现腹胀伴纳差,2例出现腹痛,双J管组拔管后有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胀。支架管组拔管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双J管组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8±1.9)d,支架管组为(8.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和支架管两种引流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手术率上并无差异,两者均为有效的引流方式。但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经济成本及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双J管引流均优于支架管引流。支架管引流在带管期间无堵塞、移位、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避免二次入院,对于交通不便的患者可考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外科学 肾积水/外科学 引流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阑尾代输尿管手术治疗小儿UPJO 2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颜景灏 和军 +2 位作者 李凯 周辉霞 李水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9-80,共2页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本院近期采用腹腔镜下阑尾代输尿管移植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例,均获成功。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个月和8个月,均以“出生后体检发现右侧肾积水2月...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本院近期采用腹腔镜下阑尾代输尿管移植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例,均获成功。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个月和8个月,均以“出生后体检发现右侧肾积水2月余”入院,其中1例为右侧输尿管上段狭窄3cm,肾功能检查结果提示:尿素氮:1.6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手术治疗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 腹腔镜 小儿 阑尾 输尿管移植 输尿管上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肾积水的生后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屹 刘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5-408,共4页
先天性肾积水是产前超声筛查出来的常见胎儿疾病之一,发病率可达1%~5%。产前诊断的肾积水病因很多,包括暂时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多... 先天性肾积水是产前超声筛查出来的常见胎儿疾病之一,发病率可达1%~5%。产前诊断的肾积水病因很多,包括暂时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输尿管末端囊肿、重复肾以及后尿道瓣膜等^([2])。除去暂时性肾积水,先天性肾积水最常见病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积水 产前超声筛查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末端囊肿 生后 常见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