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凤林 戴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吴凤林 龚渭冰 李颖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为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检查,并与X线血管造影对照。结果:造影剂经左前臂浅静脉注射后13~15s(平... 目的:探讨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为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检查,并与X线血管造影对照。结果:造影剂经左前臂浅静脉注射后13~15s(平均14s)肝动脉显影,见门脉左、右支周围及其远侧有多个短条状强回声带,宽0.22~0.41cm。几乎与肝动脉显影的同时,门静脉左、右支内亦充满造影剂密集点状强回声,呈“脉冲”样反向流动。超声造影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相符。结论:经静脉二次谐波声学造影是诊断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简便、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s)合并腹水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婷婷 张丹瑛 +2 位作者 董玲 沈锡中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9-630,共2页
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s.HAPFs)是一种血管畸形疾病,发病机制为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发生分流,致使压力较高的大量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形成门静脉高压,
关键词 动脉门静脉 合并腹水 先天性 门静脉系统 门静脉高压 血管畸形 发病机制 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滕陈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1,共1页
关键词 静脉 门静脉 先天性 门脉血管 瘤样扩张 下腔静脉 硬膜下积液 颅脑挫裂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塞肝动脉-门静脉瘘在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钱晟 刘嵘 +6 位作者 王建华 颜志平 罗剑钧 龚高全 刘清欣 瞿旭东 程洁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栓塞对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6例肝癌伴MPVTT且有明显APVS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的患者,采用经皮穿肝门静脉支架植入,门静... 目的评价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栓塞对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6例肝癌伴MPVTT且有明显APVS行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治疗的患者,采用经皮穿肝门静脉支架植入,门静脉支架植入后使用合适栓塞剂对APVS所属的肝动脉分支进行栓塞。分别于门静脉支架植入前、植入后以及APVS栓塞后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所有患者门静脉支架植入和APVS栓塞均获得成功。支架植入前肝动脉和门静脉造影显示16例患者门静脉为双相血流,10例为离肝血流。16例门静脉双相血流患者14例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向肝血流明显恢复,2例门静脉双相血流和10例离肝血流患者APVS栓塞后门静脉主干向肝血流恢复。支架植入前、后以及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50.1±6.3)cm H2O、(43.5±7.5)cm H2O和(36.9±8.2)cm H2O,门静脉支架植入后门静脉压力较支架植入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VS栓塞后门静脉压力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后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对肝癌伴MPVTT和明显APVS患者,植入门静脉支架能有效复通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APVS栓塞则进一步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血液动力上使门静脉双相或离肝血流恢复为向肝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门静脉主干癌栓 -门静脉 支架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4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瑶 申昆玲 +3 位作者 胡英惠 曾津津 孙记航 冯雪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68-374,共7页
目的总结临床表现为大量咯血的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诊断为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胸部64... 目的总结临床表现为大量咯血的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诊断为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三维容积再现(3D-V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男1例,女3例,最大发病年龄为11岁,最小发病年龄为2个月,主要表现为咯血。1例有杵状指,3例未见特异性体征。胸部X线片检查:3例未见异常,1例示肺间实质浸润。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3D-VR检查: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迂曲,但未见异常交通;1例导管栓塞治疗(TCE)后示右侧支气管动脉扩张迂曲,并与肺动脉相通可能性大,考虑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未见异常。3例DSA提示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病变部位均位于右下肺,并行TCE。随访至2009年2~5月,1例复发,表现为痰中带血,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未见异常,余3例未复发。3例怀疑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1例考虑为HHT高度危险者。结论体动脉-肺动脉瘘可造成大量咯血。胸部X线片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3D-VR可显示病变部位,明确诊断需行DSA。可采用TCE治疗。TCE远期效果应进行长期随访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动脉-动脉 支气管动脉 咯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良性肝动脉-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宇宁 杨熙章 +1 位作者 李惠敏 黄艺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7-958,共2页
正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s,HAPFs)的病因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病因包括肝细胞癌、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良性病因包括血管瘤、肝脏损伤、介入性治疗(活检、射频消融、脓肿引流、胆汁引流)、肝硬化... 正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s,HAPFs)的病因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病因包括肝细胞癌、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良性病因包括血管瘤、肝脏损伤、介入性治疗(活检、射频消融、脓肿引流、胆汁引流)、肝硬化、动脉瘤破裂以及先天性畸形等。HAPFs在肝癌中的发生率较高,肿瘤细胞直接侵犯血管是HAPFs发生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门静脉 硬化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门静脉瘘所致门静脉高压症一例
8
作者 宋君 黄科峰 +1 位作者 黎昌华 方晓熠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2期144-144,共1页
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称为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肝静脉型、肝窦型、门静脉型和动静脉型[1],其中动静脉型是指肝、脾、肠系膜上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 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称为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肝静脉型、肝窦型、门静脉型和动静脉型[1],其中动静脉型是指肝、脾、肠系膜上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发生分流,致压力较高的大量动脉血流入门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门静脉 门静脉高压症 hypertension 门静脉系统 静脉 肠系膜上动脉 血管压力 血流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中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立军 杨仁杰 +1 位作者 朱林忠 朱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0-575,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寻找相应的肿瘤治疗及瘘口封堵策略,改善合并动门脉瘘的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769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中112例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y-portal veinshunt,...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寻找相应的肿瘤治疗及瘘口封堵策略,改善合并动门脉瘘的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769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中112例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y-portal veinshunt,HAPVS)者进行影像学分析,认识其特点,结合动门脉瘘的分型,尽可能越过瘘口至肿瘤供血动脉栓塞肿瘤,再退至瘘口近端行瘘口封堵;对无法跨过瘘口的中、重度瘘,先行封堵瘘口,再栓塞肿瘤或单纯化疗灌注;对轻度周围型直接同步栓塞肿瘤及瘘口;同时处理合并的门脉癌栓及动静脉瘘。结果:肝癌合并动门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为门静脉早显及异常分流,在112例中、轻度52例、中度34例、重度26例;中央型及中央型合并周围型31例、周围型81例,同时合并肝动-静脉瘘7例,门静脉癌栓50例。成功栓塞肝癌病灶101例(90.1%),成功跨过瘘口栓塞癌灶48例(42.9%);瘘口封堵成功74例(66.1%)。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周围型、轻中度动门脉瘘较容易封堵瘘口,而中央型、重度动门脉瘘封堵瘘口难度较大。大多数患者得到有效的肿瘤栓塞及瘘口封堵,介入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门静脉 影像学表现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脱弹簧圈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见书 张国兵 +3 位作者 周国伟 赵军礼 黄为 汪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临床资料。评价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0例患者... 目的探讨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临床资料。评价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封堵成功,瘘管平均直径(2.17±0.07)mm,平均植入弹簧圈(2.31±0.17)枚;1例因术中突发急性心力衰竭终止手术。29例中1例予1枚弹簧圈未能完全封堵靶血管,加用1枚弹簧圈后封堵成功;1例因血管迂曲导丝不能到位,1个月后再手术时更换指引导管和微导管,即刻封堵成功。16例有胸闷、胸痛临床表现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1、3、6个月随访未见介入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27例瘘管完全封堵,未完全封堵、复发各1例,遂再行弹簧圈封堵成功。结论经导管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冠状动脉瘘-肺动脉瘘微创、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仍需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脱弹簧圈 先天性冠状动脉-动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创伤性破裂修补术后19年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峰锋 彭爽 +4 位作者 司马辉 宋金超 曹鹏 陈国栋 韩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6-819,共4页
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HAPF)是指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瘘因素作用下,肝动脉和门静脉 2 个系统的血流通过瘘口相互交通,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门脉高压症[1]。创伤性和医源性有创检查导致的 HAPF 多为个案报告或散发病... 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HAPF)是指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瘘因素作用下,肝动脉和门静脉 2 个系统的血流通过瘘口相互交通,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门脉高压症[1]。创伤性和医源性有创检查导致的 HAPF 多为个案报告或散发病例报告[2-5],鲜有对 HAPF 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动脉-门静脉 医源性创伤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玉玲 印春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无水乙醇栓塞动静脉瘘,经DSA造影了解瘘闭塞情况。结果38例中动静脉瘘消失及明显减少31例,动静脉瘘...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无水乙醇栓塞动静脉瘘,经DSA造影了解瘘闭塞情况。结果38例中动静脉瘘消失及明显减少31例,动静脉瘘减少不明显或无效7例。4例消化道出血均于术后1天后停止,14例腹水明显减少。28例TAE碘油沉积良好。结论以PVA+无水乙醇栓塞动静脉瘘安全有效,能使碘油药物更好地沉积于肿瘤内,提高了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门静脉 栓塞 治疗性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氰丙烯酸正丁酯治疗肝癌高流量动脉-门静脉分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凯 王茂强 +2 位作者 李彩霞 樊庆胜 段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α-氰丙烯酸正丁酯(NBCA)治疗肝癌高流量动脉-门静脉分流(HAPS)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2例肝癌伴HAPS的患者以NBCA栓塞瘘口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9例患者瘘口闭合,2例患者瘘口部分闭合,1例因不良反应终止瘘口栓... 目的:评价应用α-氰丙烯酸正丁酯(NBCA)治疗肝癌高流量动脉-门静脉分流(HAPS)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2例肝癌伴HAPS的患者以NBCA栓塞瘘口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9例患者瘘口闭合,2例患者瘘口部分闭合,1例因不良反应终止瘘口栓塞。结论:应用NBCA治疗高流量HAP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丙烯酸正丁酯 细胞 动脉-门静脉分流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分流栓塞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练贤惠 李晓晖 +2 位作者 张德葵 吴细群 关守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门静脉分流栓塞术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野 敖国昆 乔远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1-882,共2页
外伤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瘘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5岁。于8年前腹部刀刺伤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因反流性胃炎,4年后行毕Ⅰ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半年前出现腹胀、腹痛。近1个月腹痛加剧... 外伤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瘘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5岁。于8年前腹部刀刺伤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因反流性胃炎,4年后行毕Ⅰ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半年前出现腹胀、腹痛。近1个月腹痛加剧,同时伴有低热、腹泻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内动脉门静脉瘘一例
16
作者 郝宋喜 张宝丰 +1 位作者 肖国文 刘立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动脉门静脉 CT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并发肝动脉-胆管瘘1例报告
17
作者 席笑谈 罗薛峰 +2 位作者 朱永军 王小泽 杨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6-378,共3页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皮肤瘙痒6个月,黑便、呕血2个月,再发1 d”于2017年11月于本院就诊。该患者入院6个月前,因皮肤瘙痒于本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TBil 38.2μmol/L,DBil 23.8μmol/L,ALT 78 U/L,AST 82 U/L,ALP 504 U/L,GGT 45...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皮肤瘙痒6个月,黑便、呕血2个月,再发1 d”于2017年11月于本院就诊。该患者入院6个月前,因皮肤瘙痒于本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TBil 38.2μmol/L,DBil 23.8μmol/L,ALT 78 U/L,AST 82 U/L,ALP 504 U/L,GGT 45 U/L;IgG 14.2 g/L,IgM 1220 mg/L,抗线粒体M2抗体阳性。腹部彩超示:肝硬化、胆囊壁增厚,脾脏增大,腹腔积液。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黑便,经药物治疗后好转,胃镜示:食管、贲门静脉曲张(重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入院1 d前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呕吐咖啡色物约500 ml,伴有头晕、心悸。就诊时意识清楚,体温36.8℃,心率64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88/45 mm Hg。查体: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腹部外形正常,全腹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均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结果:Hb 49 g/L,PLT 135×10 9/L,WBC 4.93×10 9/L;TBil 26.4μmol/L,DBil 21.5μmol/L,ALT 60 U/L,AST 80 U/L,ALP 236 U/L,GGT 30 U/L,Alb 28.6 g/L;PT 14.1 s,INR 1.2。Child-Pugh评分B级,MELD评分3.4分。IgG 11.4 g/L,IgM 1040 mg/L。胸、腹部CT示:双肺纹理紊乱,双肺散在炎症;肝硬化、食管胃底及脾门静脉曲张、脾脏增大以及腹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动脉-胆管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 手术中并发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功能性分流的诠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阳墉 欧阳雪晖 +1 位作者 张学军 朝鲁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7-563,共7页
于本文中,作者将由于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的功能性重新分配而形成的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arterial-portal venous shunts,IHAPVSs),皆定义为功能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functional IHAPVSs或F-IHAPVSs);以此从概念上区别于... 于本文中,作者将由于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的功能性重新分配而形成的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arterial-portal venous shunts,IHAPVSs),皆定义为功能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functional IHAPVSs或F-IHAPVSs);以此从概念上区别于由于肝内动脉-门静脉瘘或直接交通而形成的器质性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organic IHAPVSs或O-IHAPVSs),如伴发于进展期肝细胞癌和其他恶性肝脏肿瘤的O-IHAPVSs以及伴发于先天性肝脏血管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肝脏外伤(包括医源性损伤)等的O-IHAPVSs。在F-IHAPVSs中,最常见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向肝性门静脉血流减少而致肝动脉血流代偿性(或继发性)增多所形成的F-IHAPVSs,其形成机制分为3类:经肝窦性,如伴发于肝硬化的F-IHAPVSs;窦后性,如伴发于布加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的F-IHAPVSs;窦前性,如伴发于胃肠道出血性休克患者的F-IHAPVSs。另一种F-IHAPVSs常见于一些原发性肝动脉血流增多的肝脏疾患,如伴发于富血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丰富的小肝细胞癌和肝胆炎性病变等的IHAPVSs,皆归之于F-IHAPVSs范畴;然而,此类F-IHAPVSs的形成机制是随其基础疾病而不同。临床上,依据下列3个要点可作出FIHAPVSs的影像诊断:1首先是伴有肝内动脉-门静脉瘘或直接交通的各种肝脏疾病(已如上述)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皆已经被排除;2肝动脉DSA动脉期像上显示门静脉早显的特征性表现;或(和)3肝脏CT/MR动态增强成像动脉期像上显示一过性肝实质强化(THPE),特别是如同时见到门静脉早显,则可确认为F-IHAPVSs无疑。但是,在鉴别诊断上,F-IHAPVSs必须仔细地与O-IHAPVSs、肝脏迷走静脉或体循环的异常向肝性引流静脉等所引起的局部肝实质灌注作鉴别;此外,伴发于肝硬化的小THPE如呈现为孤立小结节状时,则需谨慎地与小的肝细胞癌灶作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门静脉分流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留置导管持续灌注榄香稀治疗存在肝动静脉或肝动脉门脉瘘的肝癌 被引量:3
19
作者 纪东华 王峰 +3 位作者 李城 刘永晟 王凝芳 赵丽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榄香稀持续灌注治疗存在肝动静脉或肝动脉门脉瘘的肝癌的疗效。方法62例存在肝动静脉或肝动脉门脉瘘的肝癌患者给予榄香稀经肝动脉留置导管持续灌注治疗。术后定期复查ALT、AST、T-BIL、WBC、AFP等指标以评价肝功能及肿瘤变化,... 目的探讨榄香稀持续灌注治疗存在肝动静脉或肝动脉门脉瘘的肝癌的疗效。方法62例存在肝动静脉或肝动脉门脉瘘的肝癌患者给予榄香稀经肝动脉留置导管持续灌注治疗。术后定期复查ALT、AST、T-BIL、WBC、AFP等指标以评价肝功能及肿瘤变化,同时还行肝脏CT或MRI及经肝动脉造影观察肿瘤体积、数目的变化及瘘口封堵情况。结果35例(56%)患者肝动脉造影显示原有的瘘口基本闭塞,同时AFP的数值亦有所降低;17例(27%)患者肿瘤体积明显缩小(>50%)。12例(19%)患者生存期超过24个月,其余50例(81%)患者生存期为7~15个月。结论经肝动脉留置导管持续灌注榄香稀治疗存在肝动静脉或肝动脉门脉瘘的肝癌是一种既有效封堵瘘口又最大程度灭活肿瘤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动脉门静脉 榄香稀 持续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 被引量:4
20
作者 阎文颖 张在人 +1 位作者 王淑红 张金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探讨其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3例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病例均采用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完成动脉期、门脉期三维重建,分析肝动-静...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探讨其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13例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病例均采用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完成动脉期、门脉期三维重建,分析肝动-静脉瘘的增强特征及其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结果:13例肝癌肝动脉-门静脉分流中巨块型8例、结节型4例和弥漫型1例。肝癌合并主干型肝动静脉瘘9例、末稍型3例和混合型2例。13例中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显影密度大于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7例,门静脉左右分支的显影密度大于门静脉主干3例。结论: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癌栓有特征性的MCCT表现,MS能正确诊断并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动脉-门静脉分流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