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产妇的围术期管理:4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纯青 王东信 韦晓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2-936,共5页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由于机体合成的纤维蛋白原数量减少(甚至缺如)或/和分子结构异常而造成凝血功能障碍,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有的患者无出血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自发出血、手术或外伤后出血、颅内出血...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由于机体合成的纤维蛋白原数量减少(甚至缺如)或/和分子结构异常而造成凝血功能障碍,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有的患者无出血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自发出血、手术或外伤后出血、颅内出血、血栓栓塞、习惯性流产、胎盘早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替代治疗 剖宫产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心血管异常的先天性晶状体脱位五家系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
2
作者 周宜静 杨静 +2 位作者 曹乾忠 靳光明 郑丹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分析5个伴心血管异常的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5个CEL家系共15例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相关临床检查和记录,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扩瞳前后晶状... 目的分析5个伴心血管异常的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5个CEL家系共15例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相关临床检查和记录,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扩瞳前后晶状体情况,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血管系统情况,以及X射线成像评价研究对象骨骼系统系统受累程度(采集15例参与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同期纳入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技术筛查FBN1基因突变,回顾各位点既往文献,并分析可能的基因型-表型关联(结果5例先证者均为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合并心血管异常,均携带FBG1基因突变,其中4例携带错义突变(c.2741G〉T、c. 2585G〉T、c. 1633C〉T、c.4260C〉G),1例为新发剪切位点突变(c.21142G〉 C)( 5个突变均预测为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结论FBG1基因具高度临床异质性,早期发现眼部表型并结合基因筛查对心血管异常风险的诊断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Mstn综合征 FBG-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1例报告
3
作者 王冬梅 李英华 +1 位作者 孟真 耿建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7-507,共1页
患者女,8岁,主因间断出现皮肤淤斑、鼻衄6年余,右下肢疼痛1d于2013年7月2日15:1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年余(2007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淤斑,鼻衄,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查胛37.2s(11-14s)、AFFF90.2s(2... 患者女,8岁,主因间断出现皮肤淤斑、鼻衄6年余,右下肢疼痛1d于2013年7月2日15:1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年余(2007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淤斑,鼻衄,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查胛37.2s(11-14s)、AFFF90.2s(24~37s),均显著延长,FIB测不出(低于测试范围),诊为“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予输注冷沉淀后好转。之后每有外伤后皮肤淤斑,查凝血指标均示PT、APTT明显延长,而纤维蛋白原多示正常,偶有轻微下降。但输注冷沉淀可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缺乏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因子V 遗传性 皮肤淤斑 APTT 右下肢疼痛 显著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患者校正抗凝剂用量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林晓 金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342-1342,共1页
关键词 口服抗凝剂 凝血四项 贫血患者 遗传性纤维蛋白缺乏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因子缺乏症 出血性疾病 用量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N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生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福如 蒋文君 +3 位作者 张涛 姜倩 张瑞雪 毕宏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9-927,共9页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生后通常会累及人全身各个系统,该类疾病的发生与构成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蛋白异构有关。原纤维蛋白-2(fibrillin-2,FBN2)是微纤维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全身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的形成。FBN2基因突变与...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生后通常会累及人全身各个系统,该类疾病的发生与构成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蛋白异构有关。原纤维蛋白-2(fibrillin-2,FBN2)是微纤维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全身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的形成。FBN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指样症(congenital contractural arachnodactyly,CCA),黄斑变性(macular degeneration,MD),肌病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FBN2基因是目前唯一已知的CCA致病基因,且不同位点的突变与CCA患者一系列临床表症的关系密切。该基因也是MD的致病基因,是肌病的风险基因,并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对FBN2基因突变引起的CCA、黄斑变性以及肌病等其他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症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究FBN2基因突变致病的具体分子机制提供基础,为研究针对FBN2基因突变造成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2 基因突变 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症 黄斑变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