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CFEOM)综合征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先天性眼外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典型表现为先天性非进展性眼外肌麻痹、限制性眼球固定及上睑下垂,发病率为1/23万~1/25万。本文报...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CFEOM)综合征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先天性眼外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典型表现为先天性非进展性眼外肌麻痹、限制性眼球固定及上睑下垂,发病率为1/23万~1/25万。本文报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个CFEOM 3型家系,先证者为10岁女性患儿,临床表现为右眼向内偏斜合并右眼上睑下垂。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者在TUBB3基因上发生c.904G>A杂合突变。对家系中其他成员检测的结果提示患者母亲也携带相同突变,表现为左眼眼睑下垂。先后予患儿斜视矫正手术、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出现先天性眼外肌运动障碍及上睑下垂的患者,应高度重视遗传学检测在确诊及家系分析中的价值;同时,个体化的手术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及外观。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候选基因法对2个中国籍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 extraocular muscles,CFEOM)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定位及疾病分型。方法对2个CFEOM家系所有成员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抽取外周静脉血5~8 mL并提取基因组DNA...目的通过候选基因法对2个中国籍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 extraocular muscles,CFEOM)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定位及疾病分型。方法对2个CFEOM家系所有成员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抽取外周静脉血5~8 mL并提取基因组DNA。选择KIF21A第2、8、20、21外显子;PHOX2A/ARIX第1、2、3外显子;TUBB2B第1、2、3、4外显子;TUBB3第1、2、3、4外显子区域进行PCR引物合成并将扩增样品进行纯化测序,结果应用Chromas 2.3及DNAman 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家系1五代中9人患病,均具有典型CFEOM外观特征。致病基因位于KIF21A基因外显子21,2860C>T。家系2四代中4人患病,除1人临床表型不典型外,其他3人都具有典型的CFEOM外观特征。致病基因位于TUBB3基因外显子4,1249G>A。结论运用候选基因法可快捷、有效地确定遗传性疾病家系的致病基因。家系1属于CFEOM 1A型,为常染色体完全外显的显性遗传;家系2属于CFEOM 3A型,为常染色体不完全外显的显性遗传。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一个中国人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extraocularmuscles,CFEOM)家系的临床表型,并通过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方法收集一个CFEOM家系,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确定...目的分析一个中国人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extraocularmuscles,CFEOM)家系的临床表型,并通过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方法收集一个CFEOM家系,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确定其临床表型及遗传方式后,在位于11号染色体的已知CFEOM基因附近选取微卫星标记物进行连锁分析。运用MILINK软件计算最大优势对数LOD值。结果该家系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中的5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眼外肌纤维化特征。与该家系连锁的染色体微卫星标记物为D11S4151和D11S1320,其最大的LOD值为1.21。结论此家系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CFEOM2型,其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的D11S4151和D11S1320之间,位于该区间内的已知基因PHOX2A/ARIX的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致病的分子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两个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extraocular mus-cles,CFEOM)家系的临床表型,探讨家系ARIX基因多态性及其意义。方法对两个CFEOM家系中所有成员共13人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确定患者和正常人。提取DNA,进行PC...目的分析两个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extraocular mus-cles,CFEOM)家系的临床表型,探讨家系ARIX基因多态性及其意义。方法对两个CFEOM家系中所有成员共13人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确定患者和正常人。提取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纯化、DNA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人ARIX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两个家系的遗传方式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个家系中共8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CFEOM特征。家系Ⅰ中3例患者均在ARIX基因外显子1出现同义突变156C>T,在外显子2出现116G>A,也为同义突变;家系Ⅱ中5例患者在ARIX基因外显子2发生两处突变,即21G>A和116G>A,其中116G>A为同义突变;两家系中正常人均无上述改变。结论此两家系均属于CFEOM2型,ARIX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该两家系致病的分子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一个中国人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extraocularmuscles,CFEOM)家系的临床表型,并通过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方法收集一个CFEOM家系,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确定其临床表型及遗传方式后,在位于11号染色体的已知CFEOM基因附近选取微卫星标记物进行连锁分析。运用MILINK软件计算最大优势对数LOD值。结果该家系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中的5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眼外肌纤维化特征。与该家系连锁的染色体微卫星标记物为D11S4151和D11S1320,其最大的LOD值为1.21。结论此家系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CFEOM2型,其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的D11S4151和D11S1320之间,位于该区间内的已知基因PHOX2A/ARIX的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致病的分子基础。
文摘目的分析两个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extraocular mus-cles,CFEOM)家系的临床表型,探讨家系ARIX基因多态性及其意义。方法对两个CFEOM家系中所有成员共13人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确定患者和正常人。提取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纯化、DNA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人ARIX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两个家系的遗传方式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个家系中共8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CFEOM特征。家系Ⅰ中3例患者均在ARIX基因外显子1出现同义突变156C>T,在外显子2出现116G>A,也为同义突变;家系Ⅱ中5例患者在ARIX基因外显子2发生两处突变,即21G>A和116G>A,其中116G>A为同义突变;两家系中正常人均无上述改变。结论此两家系均属于CFEOM2型,ARIX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该两家系致病的分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