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病因诊断及外科治疗展望
1
作者
夏慧敏
机构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789-790,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病因
诊断
外科手术
儿童
治疗
先天性 膈疝
先天性 食管闭锁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空回肠闭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友波
管肖浩
姚瑶
崔源
杜智军
张敏
陈建勋
机构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89,94,共3页
文摘
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以空肠、回肠部位最为多见,一般多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我们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先天性空回肠闭锁19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开腹手术
先天性 肠闭锁
空回肠闭锁
腹腔镜辅助手术
新生儿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腹腔镜辅助治疗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先天性巨结肠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未德成
王忠荣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99-300,共2页
文摘
先天性巨结肠(Himchsprung病,HD)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二位。尽管对HD的病因学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对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仍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热门话题。近年,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尤其是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HD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较一致的观点是:HD是具有多基因遗传特性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胚胎早期阶段微环境改变及遗传学因素在巨结肠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即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此外,病毒感染、肠壁缺血等因素也参与该病的发生。本文就HD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先天性 巨结肠
病因学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无神经节细胞症
先天性 发育畸形
分子遗传学
发病机制
遗传学因素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先天性食管闭锁:热点解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俊
蔡威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基金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项目(16CR3117B)
文摘
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的历史可追溯至1697年,Thomas Gibson最早对它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然而,第一例成功的手术纠治却直至1941年才由Cameron Haight完成。即便是在今天,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仍然是小儿外科医师需要面对的最具挑战性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虽然,在个别经验丰富的儿外科医疗中心,在去除了严重合伴畸形的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例中,整体存活率已经高达95%,但是在其它诊疗机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部分患儿往往由于迟滞了就诊时间,通常都存在严重的肺部感染,而早产、低体重等因素更是给诊疗带来了复杂性[1,2]。
关键词
先天性 食管闭锁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气管食管瘘
Thomas
诊疗机构
发展中国家
外科医师
医疗中心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经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
被引量:8
5
作者
黄金狮
机构
江西省儿童医院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56-457,共2页
文摘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严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3000,根据Gross五型分类法,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约占所有病例的85%,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方法为取侧胸沿肋间隙开胸手术,无论经胸膜外或经胸膜腔途径,术中为显露术野均需对切口两侧胸壁做较大幅度撑开,加上术毕关胸缝合肋骨,对胸壁损伤较大,术后遗有胸壁畸形的可能。随着微创技术的提高及更加精致器械的应用,使微创手术在新生儿、高难度复杂疾患中逐渐应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较传统开放手术而言,术野放大清晰,手术操作对肺组织的影响小,切口更美观,胸壁损伤小,不离断肋间肌肉,术后无遗留胸廓畸形后遗症的可能。
关键词
先天性 食管闭锁
食管气管瘘
手术治疗
胸腔镜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传统开放手术
胸壁损伤
治疗方法
分类号
R655.4
[医药卫生—外科学]
题名 神经递质异常在先天性巨结肠生理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发新(综述)
刘磊(审核)
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遵义学院临床学院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2-144,147,共4页
文摘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20/100000,男性稍高于女性,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病因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遗传易感性、肠壁内微环境及环境因素异常等学说[1]。因很多研究认为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中神经化学递质异常可能是 HD 发病的根本原因,故 HD 相关神经递质研究一直是 HD 病因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
先天性 巨结肠
神经递质
生理变化
HIRSCHSPRUNG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无神经节细胞症
遗传易感性
神经化学递质
分类号
R656.9
[医药卫生—外科学]
题名 小儿回肠重复畸形27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振杰
吴学军
黄华
陈琦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郑州市卫生学校外科教研室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0-1030,共1页
文摘
小肠重复畸形指在小肠近系膜侧出现的管状或圆形空肠器官,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回肠发生最多.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本院1986年4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小肠重复畸形患儿117例,其中27例为在外院按回肠穿孑L治疗行修补术后转入,本文即对此27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回肠重复畸形
误诊分析
小肠重复畸形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小儿
畸形 患儿
修补术后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胰腺表面肠重复畸形并囊肿形成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鹏
方路
梁博
王超
王军
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2,共2页
文摘
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胰腺表面肠重复畸形并囊肿形成则更为罕见。我院今收治1例该病患者,现一并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相关分析与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肠重复畸形
文献复习
囊肿形成
胰腺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相关分析
国内外
分类号
R657.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题名 直肠肛门畸形环境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琛
郑伟
李龙
机构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和睦家医院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28-330,共3页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扬帆计划”课题(项目号:ZYLX201306)
文摘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作为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1/5000,且有增加趋势,发病类型多样、复杂,有49.4%左右的直肠肛门畸形合并其他系统发育异常。治疗上主要为手术治疗,但由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多合并盆底肌肉及神经元发育异常,术后常存在肛门排便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对患儿的身心发育影响颇大。
关键词
直肠肛门畸形
环境致病因素
先天性 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发育异常
手术治疗
发病类型
功能异常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肠重复畸形3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刚
史素芳
杨海平
乔国勇
陈英杰
机构
河北省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肠重复畸形
误诊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术前
病例简介
分类号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题名 腹腔镜诊治胃重复畸形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慕晓龙
屈振繁
机构
十堰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67-468,共2页
文摘
胃重复畸形是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的一种,临床上非常罕见,约占全部消化道重复畸形的9%,多见于女性婴儿,临床表现各异,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大多数经开腹手术证实[1]。本文将报道十堰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一例胃重复畸形病例。
关键词
小儿外科
胃重复畸形
开腹手术
腹腔镜诊治
影像学表现
消化道 重复畸形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实验室检查
分类号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题名 肠系膜裂孔疝误诊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春桃
任松林
桂佳育
李小松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9-79,共1页
文摘
美克尔憩室是常见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并发症主要有肠出血、肠套叠、肠扭转、憩室炎或憩室穿孔,美克尔憩室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25%-40%。肠系膜裂孔疝临床并不少见,而美克尔憩室疝入肠系膜裂孔疝并发肠梗阻极少见。因术前诊断困难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现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肠系膜裂孔疝误诊为美克尔憩室并肠梗阻病例。
关键词
肠系膜裂孔疝
误诊
美克尔憩室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并发肠梗阻
憩室穿孔
术前诊断
并发症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成人梅克尔憩室内翻导致肠套叠1例
13
作者
李亮
刘颖涵
宁势力
赵婷婷
罗福文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腹症外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4-576,共3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20-MS-248)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科技人才创业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9RQ041)。
文摘
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是胚胎时期卵黄囊末端未闭而形成的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发育疾病之一,成人MD的发生率占消化道疾病的2%[1]。成人MD患者可终身无症状,大约4%MD患者会在一生中出现症状[2]。MD内翻引起肠套叠多见于儿童,成人病例少有报道。我科2020年11月收治1例成人MD内翻导致肠套叠,报道如下。
关键词
梅克尔憩室
胚胎时期
消化道 疾病
肠套叠
无症状
消化 系统发育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卵黄囊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题名 美克尔憩室并发症26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辉
冷静
机构
广东省肇庆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43-843,共1页
关键词
美克尔憩室
并发症
诊断
误诊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病例分析
治疗
外科手术
分类号
R447
[医药卫生—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