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斜颈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1
作者 任梦梅 张炎珠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0期65-66,共2页
总结了88例先天性斜颈患儿手术矫正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疼痛护理,颈托护理,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疾病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先天性斜颈 小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斜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晓波 陈忠 +2 位作者 邓连桂 黄佩贤 梁爱容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3-4,21,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斜颈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先天性斜颈的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特点。结果 20例先天性斜颈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周至7+月。左侧12例(60%,12/20),右侧8例(40%,8/20)。单发肿... 目的探讨先天性斜颈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先天性斜颈的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特点。结果 20例先天性斜颈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周至7+月。左侧12例(60%,12/20),右侧8例(40%,8/20)。单发肿物15例(75%,15/20),多发肿物5例(25%,5/20)。先天性斜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胸锁乳突肌探及肿物,肿块最大径1.9cm-3.6cm,边界清晰或欠清晰,无明显包膜,呈椭圆形或圆形,肿块内部回声均为不均质稍低或稍高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15例肿块内部显示点条状血流信号,5例无明显血流信号,血流检出率为75%(15/20)。脉冲多普勒可记录到低流速动脉血流频谱,收缩期峰值速度6.51-12.30 cm/s,舒张末期速度(1.05±3.20)cm/s。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斜颈经济、无创、准确,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斜颈 彩色多普勒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斜颈术前漏诊同侧腮腺混合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社牛 梁月俊 《临床医药实践》 2002年第9期652-652,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斜颈 术前 漏诊 腮腺混合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16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华强 闫大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年第4期386-387,共2页
关键词 推拿 小儿先天性斜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斜颈矫正术的护理
5
作者 赵巧云 李保华 陈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8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斜颈 护理报告 矫正术 先天性肌性 胸锁乳突肌 纤维性挛缩 先天性疾病 面部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临床分析
6
作者 鲍翠婷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5年第3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斜颈 儿童 按摩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眼性斜颈误诊先天性斜颈行外科手术3例
7
作者 王艾寅 李若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眼性 先天性斜颈 先天性误诊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中药外用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28例
8
作者 方芳 胡恩庆 +2 位作者 王佳佳 孙安达 张晓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优化推拿法联合中药外敷、药酒外涂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优化推拿法(直推“颈部五线法”为君,捏、... 目的观察优化推拿法联合中药外敷、药酒外涂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优化推拿法(直推“颈部五线法”为君,捏、捻、拿、拨患侧胸锁乳突肌为臣,牵伸患侧胸锁乳突肌为佐,长按阳陵泉、膈俞、膻中、足三里为使)联合中药外敷、药酒外涂。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儿颈部歪斜角度、患侧被动旋转角度、健侧被动侧屈角度、颜面部差值,采用二维超声测量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差值及肌肉弹性值差值,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降低两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厚度差值、肌肉弹性值差值和颈部歪斜角度、颜面部差值,升高患侧被动旋转角度、健侧被动侧屈角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推拿法联合中药外敷、药酒外涂对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小儿推拿 中药外敷 药酒外涂 肌肉厚度 肌肉弹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敏 汪建军 汪顺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运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就诊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的联合治... 目的:运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就诊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的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儿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共42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1月—6月组痊愈率为81.82%,6月—12月组痊愈率为75%,>12个月组痊愈率为0.00%,不同年龄段患儿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1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痊愈15例,痊愈率71.43%,对照组21例患儿8例痊愈,痊愈率38.10%,结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通过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能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痊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而且年龄越小,痊愈率就越高,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弹拨手法 家庭康复护理 小儿 先天性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流行病学特征的多中心调查与研究
10
作者 温壮飞 林野 +1 位作者 倪世强 李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CMT临床分型与孕期、宫内情况等相关风险因素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预防CMT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定安县妇幼保健院以及万宁...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CMT临床分型与孕期、宫内情况等相关风险因素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预防CMT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定安县妇幼保健院以及万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确诊的CMT患儿。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370例CMT患儿。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资料、孕期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资料。采2用χ检验分析CMT与相关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共完成370例有效调查问卷,其中姿势型285例(77.0%),肿块型50例(13.5%),肌紧张型35例(9.5%)。母亲的习惯睡姿、胎儿宫内情况以及患儿诊断时特征是CMT临床分型的影响因素(χ^(2)=13.962、22.262、16.105,P均<0.05)。而性别、母亲是否有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出生体重与CMT的临床分型无关。与姿势型CMT相比,母亲习惯右侧卧位患儿表现为肿块型CMT和肌紧张型CMT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紧张型CMT患儿与姿势型CMT患儿相比,存在面部不对称伴斜头情况的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胎位不正的患儿以肿块型CMT为主,分娩时有脐带绕颈的患儿以姿势型和肌紧张型CMT为主。结论:孕期的生活方式、胎儿宫内情况及出生时头面部特征可能是影响CMT临床分型的相关因素。未来提倡关注上述因素来减少C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临床分型 横断面研究 海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液局部注射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1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磊 刘晨峰 邱恺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液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确诊为婴幼儿先天性斜颈随机分为试验组(136例)和对照组(100例),参与研究的所有患儿治疗前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采用丹参液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行... 目的观察丹参液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确诊为婴幼儿先天性斜颈随机分为试验组(136例)和对照组(100例),参与研究的所有患儿治疗前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采用丹参液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行手法按摩及牵引治疗。分别评定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丹参液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斜颈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斜颈 丹参注射液 手法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4例报告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建国 于忠勤 +3 位作者 黄益民 石英佐 朱晓敏 浦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88-68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1~8月,我院应用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4例,年龄5~11岁,平均8.5岁。患侧腋窝前缘置入10mm trocar,在颈阔肌筋膜下、胸锁... 目的探讨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1~8月,我院应用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4例,年龄5~11岁,平均8.5岁。患侧腋窝前缘置入10mm trocar,在颈阔肌筋膜下、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浅面钝性分离,注入CO2气体(压力6mmHg),建立颈前皮下间隙,置入30°内镜。分别在患侧颈后近锁骨上缘处及对侧胸壁近锁骨下缘处置入5mm trocar至颈前皮下间隙,置入分离钳与电凝钩,距胸锁骨附着处1cm电凝横断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的肌纤维束,并松解胸锁乳突肌周围紧张的纤维组织。结果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90、75、70、45min。术中出血均〈1ml。术后第1天开始功能锻炼,第2天出院。第1例颈部皮肤轻微电灼伤,2周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面部皮下气肿,次日自行吸收。随访2、4、6、10个月,斜颈均矫正,切口小且隐蔽,瘢痕不明显,颈部皮肤弹性良好,对面部表情活动无影响。结论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疗效确切,且具有微创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内镜 胸锁乳突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MA在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根强 潘志军 +1 位作者 周燕 陈丽荣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8期452-454,共3页
目的 :研究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lpha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在先天性肌性斜颈 (congen italmusculartorticollis,CM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辅以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技术 ,对2 1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及 10例正常肌肉腱性... 目的 :研究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lpha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在先天性肌性斜颈 (congen italmusculartorticollis,CM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辅以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技术 ,对2 1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及 10例正常肌肉腱性组织标本α SMA的表达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α SMA在对照组中未见明显表达 ,3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标本α SMA染色阴性 ,18例病变标本中α SMA染色阳性 ,病变组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α SMA在肌性斜颈中表达强度与年龄有关 ,6岁以上组表达明显减弱 ,与 6岁以下组 (包括 6岁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①肌纤维母细胞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关键病理因素。②先天性肌性斜颈中肌纤维母细胞的表达在 6岁以上组明显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MA 先天性肌性 表达 对照组 肌纤维母细胞 标本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定量分析技术 新思路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腋颈部入路胸锁乳突肌松解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春红 李凤 +2 位作者 贾莉娜 陈钰 赵卫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颈部入路胸锁乳突肌松解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采用腔镜下腋颈部入路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切口...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颈部入路胸锁乳突肌松解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采用腔镜下腋颈部入路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切口管理、康复训练等。结果本组22例,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有2例术后发生面颈部皮下气肿,第2天即自行吸收。分别随访6个月~2年,颈部活动度均正常,头部无倾斜,面部轻度不对称2例,术后1个月,所有患儿几乎看不出疤痕。结论腔镜下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而且还具有极佳的美学效果,全面、细致、正确、有效的康复护理及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能提高治疗效果及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先天性肌性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单切口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祁新禹 张学军 +3 位作者 于凤章 白云松 庞文博 潘少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7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单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15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年龄7-15岁、平均9.8岁。右侧10例,左侧5例。所有患儿均行单切口胸锁乳突肌远端松解;术后尽早活动锻炼同时结合佩带支具保持在矫枉过正姿势。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7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单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15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年龄7-15岁、平均9.8岁。右侧10例,左侧5例。所有患儿均行单切口胸锁乳突肌远端松解;术后尽早活动锻炼同时结合佩带支具保持在矫枉过正姿势。结果术后外观及颈部活动受限取得明显改善,斜视和面部发育异常逐步近于正常,满意率达到93%。结论7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采用单切口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积极的康复锻炼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伸展运动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126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盈君 赫庆华 岳瑞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运动治疗 被动伸展 婴儿 早期 部畸形 运动法 C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骨性斜颈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小霞 傅利勤 陈凤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骨性斜颈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治疗的10例先天性骨性斜颈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半椎体部分切除矫... 目的探讨先天性骨性斜颈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治疗的10例先天性骨性斜颈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半椎体部分切除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均提示"内固定物位置好,无脱落"。术后Cheng氏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正确的护理及系统的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疗效、防止复发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骨性 护理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48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金刚 曾敏 +1 位作者 孙琳 孙保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6岁以上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的体会。方法采用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和肌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枕颌吊带牵引,配戴胸颈联合支具联合治疗,随访3-10 a、平均6.13 a。结果疗效优良者45例(93.75%);1例出现一过性乳突切口周围皮... 目的探讨6岁以上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的体会。方法采用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和肌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枕颌吊带牵引,配戴胸颈联合支具联合治疗,随访3-10 a、平均6.13 a。结果疗效优良者45例(93.75%);1例出现一过性乳突切口周围皮肤麻木感。结论对6岁以上大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行双极松解结合术后有效的枕颌吊带牵引及配戴矫形支具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疗加中药封包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楠 张程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9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蜡疗加中药封包外敷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影响。方法:将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40例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中药封包外敷组各20例。基础康复组采用传统中医推拿牵拉疗法,中药封包外敷组在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蜡疗及中药封包外... 目的:观察蜡疗加中药封包外敷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影响。方法:将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40例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中药封包外敷组各20例。基础康复组采用传统中医推拿牵拉疗法,中药封包外敷组在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蜡疗及中药封包外敷方法。每次治疗30分钟,1次/d,每周6次,1个月为1疗程。观察第1日治疗年龄、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头部倾斜度、面部不对称、头后部不对称等相关因素与治疗天数间的关系。结果:基础康复组治疗天数为(87. 10±23. 21)天,中药封包外敷组为(62. 78±15. 43)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儿第1日治疗年龄及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与治疗时间有相关性(P<0. 05)。MFS评分治疗后中药封包外敷组较基础康复组低(P<0. 05)。结论:中药封包外敷组较基础康复组治疗时间短,患儿患侧颈部肌肉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推拿 蜡疗 中药封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福琴 张华明 +2 位作者 陈素萍 陈敏 曾姗姗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4月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三组:≤3个月组30例,>3个月~≤6个月组19例,>6个月~≤12个月组10例,三组患儿均...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4月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三组:≤3个月组30例,>3个月~≤6个月组19例,>6个月~≤12个月组10例,三组患儿均早期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评估治愈率以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三组患儿治愈率以及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斜颈畸形患儿在3个月以内就开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