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1
1
作者 肖雅玲 周小渔 李碧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7月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96例。结果本组并发症17例,占17.7%,其中小肠结肠炎8例,肠管粘膜脱出3例,粪污4例,便秘1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7月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96例。结果本组并发症17例,占17.7%,其中小肠结肠炎8例,肠管粘膜脱出3例,粪污4例,便秘1例,吻合口破裂小肠脱出肛门1例。结论腹腔下巨结肠根治术是目前公认的疗效满意的术式,但仍存在一定并发症,只要处理恰当,可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儿 腹腔镜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小肠结肠 肠管脱垂 吻合口破裂 便秘 发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肛管排气排便在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丁宁 成子衿 刘智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留置肛管持续排气排便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前保守治疗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术前保守治疗期辅助排便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留置肛管持续排气排便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前保守治疗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术前保守治疗期辅助排便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长期留置肛管)和对照组(行灌肠、扩肛)。根据先天性巨结肠分型,研究组分为常见型组(A组,n=21)和长段型组(C组,n=11),对照组亦分为常见型组(B组,n=33)和长段型组(D组,n=15)。将四个亚组配为两对(A组&B组/C组&D组),比较各组性别、出生体重、首次就诊日龄、行根治术时日龄、手术方式、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发生率、肠造瘘率、行根治术时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切除肠管长度、术后标本扩张段最大直径、病理标本肠壁炎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首次就诊日龄、出生体重、行根治术时日龄、性别、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肠造瘘发生率、根治术时体重、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病理标本肠壁炎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行根治术时体重、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3例,B组14例;A组扩张段最大直径(3.00±0.59)cm,B组(3.77±0.64)cm;C组发生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2例,D组9例;C组无一例肠造瘘病例,D组6例;C组扩张段最大直径(3.09±0.49)cm,D组(3.90±0.55)cm;C组病理标本见肠壁炎症1例,D组8例;C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D组10例;C组住院天数(32.73±6.37)d,D组(53.60±15.78)d;C组住院费用(53891.29±10317.25)元,D组(81400.33±27393.87)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行根治术前长期留置肛管可以降低术前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避免近端肠管扩张肥厚。在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中,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造瘘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手术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花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马亚 李颀 +3 位作者 张震 肖萍 闫淯淳 姜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壁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先天性巨结肠儿童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检查的114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特征为诊断“金标准”,计算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 目的探讨经腹壁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先天性巨结肠儿童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检查的114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特征为诊断“金标准”,计算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评价超声检查与诊断“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114例患儿中,23例(20.2%)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HAEC)6例,吻合口漏2例,各种瘘道形成3例,吻合口裂开2例,脱出肠管扭转2例,吻合口狭窄2例,病变段残留4例,术后出血2例。超声发现19例并发症,漏诊2例HAEC、1例吻合口裂开和1例脱出肠管扭转。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100.0%、100.0%、95.8%。超声检查与诊断“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83,P<0.001)。结论经腹壁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的监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HIRSCHSPRUNG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儿童 手术后并发症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微创理念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应用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阿迪拉·阿不都萨拉木 王文静 +5 位作者 朱天琦 熊晓峰 贺颖 刘率斌 杨继鑫 冯杰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微创理念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取心形吻合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共有8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 目的探讨功能性微创理念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取心形吻合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共有8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研究,其中功能性微创(func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FMI)组45例,非功能性微创(non-func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non-FMI)组37例。FMI组中,男34例、女11例,手术年龄(1.31±0.96)岁;non-FMI组中,男28例、女9例,手术年龄(1.16±0.63)岁。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经口喂养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肛管拔出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两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服从正态分布连续变量的差异性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非正态分布连续变量的差异性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精确检验。结果与non-FMI组相比,FMI组术后拔出肛管的时间[(9.23±1.47)d比(11.50±1.91)d,P=0.001]和首次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明显缩短[(36.92±19.01)h比(56.76±17.22)h,P=0.005],术后6个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38),术后苏醒时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术后6个月复查两组肛门功能量化评分均升高,且两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27.74±13.95)h比(28.91±12.61)h,P=0.937]、住院时间[(11.56±4.18)d比(13.19±3.67)d,P=0.473]及住院费用[(43087.23±4729.14)元比(62036.34±3129.77)元,P=0.3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微创理念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可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由于留置引流产生的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功能性微创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时机与术前肠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路航 唐杰 唐维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是小儿常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之一,以消化道远端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为病理特点,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病变肠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诊疗理念的进步,80%~90%的患儿新生儿期即可明确诊断。但...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是小儿常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之一,以消化道远端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为病理特点,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病变肠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诊疗理念的进步,80%~90%的患儿新生儿期即可明确诊断。但诊断后何时进行根治手术尚存在争议,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新生儿期后的延迟手术方案。明确诊断至接受根治手术期间,需要正确、规范的肠道管理,以缓解远端肠道梗阻,维持患儿排便,预防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 disease-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同时确保患儿正常营养需求,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本文就HSCR根治手术时机以及术前肠道管理的必要性、肠道管理方式及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医护 灌肠疗法 肠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圆媛 任红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临床资料,将术后发...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HAEC者归入术后HAEC组,未发生HAEC者归入无术后HAEC组;从患儿性别、行根治手术年龄、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术前HAEC史、术前造瘘史、病理分型、合并低白蛋白血症等方面分析影响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HAEC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13例HSCR患儿,术后1年内发生HAEC 47例(术后HAEC组),未发生HAEC 266例(无术后HAEC组)。术后HAEC组与无术后HAEC组患儿性别、行根治手术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8/47比94/266)、术前HAEC史(21/47比60/266)、术前造瘘史(11/47比27/266)、长段型及全结肠型HSCR(16/47比45/266)、合并低白蛋白血症(38/47比176/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OR=2.522,95%CI:1.301~4.887)、术前合并HAEC(OR=2.812,95%CI:1.415~5.589)是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发生HAE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术前合并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HAEC的危险因素;重视术后HAEC发生的高危因素,可以有效减少HSCR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 先天性结肠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谢川平 严佳虞 +6 位作者 陈亚军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张丹 吴东阳 王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接受Soave术后的远期排便功能情况,为HD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HD患儿临床资...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接受Soave术后的远期排便功能情况,为HD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HD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7.2(5.4,9.7)年;随访内容依据Rintala量表确定,包括排便控制能力、排便感觉、排便频率、污粪、便秘等。根据Rintala评分结果,将HD患者分为排便功能不良组(Rintala评分<12分)和排便功能一般或良好组(Rintala评分≥12分),分析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80例HD患儿Rintala评分为18(15,20)分,其中189例(189/280,67.5%)排便功能评分等级为良好(Rintala评分≥17分),65例(65/280,23.2%)排便功能评分等级为一般(Rintala评分12~16分),26例(26/280,9.3%)排便能评分等级为较差(Rintala评分<12分);90.0%(252/280)的患儿有相对正常的感知大便的能力;污粪频率大于1次/周者占35.0%(98/280);仅5.7%(16/280)的患儿出现便秘,术后需要泻药(如开塞露)辅助排便;4.3%(12/280)的患儿存在社交活动受限/障碍。单因素分析发现,巨结肠类型为短段型和再手术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污粪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损害的主要表现;短段型巨结肠和再手术与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排便功能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中神经节细胞发育情况及与线粒体酶之间的关系
8
作者 王凌燕 牛会忠 +3 位作者 张丽丽 张莉 刘玲 安会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3-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不同节段肠管肌间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及与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DH-TR)、琥珀酸脱氢酶(SD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异戊烷-液氮快速冷冻组织,酶组织化学法对21例HD手术...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不同节段肠管肌间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及与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DH-TR)、琥珀酸脱氢酶(SD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异戊烷-液氮快速冷冻组织,酶组织化学法对21例HD手术切除的新鲜肠管行NADH-TR和SDH染色,联合HE染色观察不同节段肠管肌间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情况,应用Image J软件分析NADH-TR和SDH染色的光密度值。结果21例HD患儿年龄2个月~8岁,中位年龄8个月,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5例。HE染色发现移行段和近残端肌间10个神经丛内平均神经节细胞分别为(136.77±102.43)个/cm、(436.49±434.16)个/cm,每神经丛平均神经节细胞分别为(10.11±6.92)个/丛、(27.66±18.09)个/丛,平均神经节细胞面积分别为(7287.74±1535.18)pixel^(2)、(3158.50±985.52)pixel^(2),移行段与近残端相比,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与患儿性别、年龄无关(P>0.05)。移行段与近残端每丛神经节细胞NADH-TR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23.02±3.44)、(7.40±0.66)像素/丛,SDH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35.57±3.07)、(11.51±1.66)像素/丛。移行段与近残端相比,各组神经节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移行段与近残端10个神经丛所需肠管长度、平均神经丛个数、平均神经丛面积、神经丛NADH-TR和SDH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移行段和近残端神经节细胞的数目、密度、平均面积、NADH-TR及SDH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移行段平均神经节细胞个数低于近残端,平均神经节细胞面积、神经节细胞NADH-TR和SDH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近残端。这对HD手术切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神经丛发育 神经节细胞 NADH-TR S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Soave术治疗4岁以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牛泽永 牟亚汝 +4 位作者 周玉 丁奕名 辛鹏鸽 李爱武 王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Soave术治疗4岁以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28例HSCR且资...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Soave术治疗4岁以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28例HSCR且资料完整的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及年龄的不同分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0~2岁组(A组,n=37)、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2~4岁组(B组,n=28)、单纯经肛门Soave术0~2岁组(C组,n=38)、单纯经肛门Soave术2~4岁组(D组,n=25),比较各组患儿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住院并发症情况及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和C组比较,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并发症情况及随访并发症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78±14.26)min和(95.13±11.18)min,肛门操作时间分别为(36.46±5.32)min和(79.08±10.96)min,切除病变肠管长度分别为(27.11±4.92)cm和(23.16±3.3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D组比较,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饮食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组的肛门操作时间分别为(45.54±6.98)min和(110.20±14.61)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14±1.43)d和(9.60±1.78)d,切除病变肠管长度分别为(31.61±6.81)cm和(27.40±7.38)cm,术后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28)和16.0%(4/25),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6/28)%和48.0%(1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0~2岁HSCR患儿,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Soave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使用。但若肠管拖出困难或游离困难时,应使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对于2~4岁HSCR患儿,单纯经肛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推荐应用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腹腔镜 并发症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与腹腔镜技术在改良Soave短肌鞘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泽兵 王维鳌 +10 位作者 李严易 汤成艳 龚元 夏兴容 杜青 黄露 祝代威 周万康 李泽平 金祝 刘远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6-951,共6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吻合术和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吻合术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 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吻合术和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吻合术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HSCR患儿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手术组(25例)和腹腔镜手术组(35例)。收集两组手术年龄、体重,手术时间,肛门解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比较两组术后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吻合口并发症率(吻合口梗阻、吻合口漏、直肠阴道瘘);采用排便评分系统随访两组术后排便控制情况。结果机器人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患儿肛门分离时间[(20.2±3.3)min比(33.1±5.6)min]、术后出血量[(11.0±6.0)mL比(16.9±13.2)mL]、住院费用[(4.6±0.3)万元比(3.8±0.6)万元]、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0/25比6/35)、排便频率[(2.4±0.8)次比(3.4±1.2)次]、污便次数[(0.72±0.73)次比(1.4±0.9)次]以及排便功能评分[(7.7±0.9)分比(6.8±0.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吻合术相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吻合术治疗HSCR可缩短肛门部操作时间,减少HSCR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改善术后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先天性结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中直肠肌鞘切除的现状与思考
11
作者 刘远梅 黄露 金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4,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疾病,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Soave手术、Swenson手术、Duhamel手术、Rehbein手术等。如何预防及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是目前临床医师治疗H...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疾病,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Soave手术、Swenson手术、Duhamel手术、Rehbein手术等。如何预防及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是目前临床医师治疗HSCR的难点。而避免HSCR术后便秘、肌鞘感染、污粪、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关键因素是术中直肠肌鞘的精准处理。但是,目前尚无直肠肌鞘切除范围的统一标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各种手术方法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阐述国内外HSCR治疗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笔者多年临床体会,对术中直肠肌鞘切除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直肠肌鞘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向路苹 付豪 刘远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439,共6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由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其基本病理改变为不同长度的远端肠管神经节缺如。目前已有大量关于HSCR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多...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由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其基本病理改变为不同长度的远端肠管神经节缺如。目前已有大量关于HSCR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多组学在HSCR的筛查、诊断以及发病机制探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多组学技术在HSCR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伴结肠镜像转位并发左卵巢囊肿破裂1例
13
作者 肖帅 刘龙飞 +1 位作者 李峰 周筱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5-1275,共1页
患者女.2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30h入院。30h的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剧痛,伴恶心.无发热.此后疼痛逐渐向右下腹转移,伴呕吐,无发热、寒战、腹泻。既往史:患者出生后3d即因胎粪干结不易排出行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 患者女.2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30h入院。30h的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剧痛,伴恶心.无发热.此后疼痛逐渐向右下腹转移,伴呕吐,无发热、寒战、腹泻。既往史:患者出生后3d即因胎粪干结不易排出行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长期服用润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卵巢囊肿破裂 转移性右下腹痛 并发 转位 镜像 成人 检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血清miR-223与炎性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宏坤 张大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血清miR-223与炎性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枣庄市立医院行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根治术的患者66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HD患者基线资料选取同期健康患...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血清miR-223与炎性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枣庄市立医院行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根治术的患者66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HD患者基线资料选取同期健康患者70例作为健康组。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出现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将观察组患者分为HAEC组(n=20)和非HAEC组(n=46)。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术前血清miR-223、TNF-α、IL-6、IL-8水平,并进行术后HAEC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iR-223、TNF-α、IL-6、IL-8均高于健康组(P<0.05)。HAEC组患者血清miR-223、TNF-α、IL-6、IL-8高于非HAEC组(P<0.05)。HD患者术前高表达的血清miR-223、TNF-α、IL-6、IL-8均是术后发生HAE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患者术前血清miR-223、IL-6、TNF-α、IL-8预测术后HAEC的AUC面积分别为0.889、0.826、0.678、0.657,对应截断值分别为3.90(灵敏度:86.70%,特异度:80.00%)、34.20 pg/ml(灵敏度:83.30%,特异度:75.00%)、45.15 pg/ml(灵敏度:60.00%,特异度:75.00%)、21.60 pg/ml(灵敏度:60.00%,特异度:80.00%)。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术前血清miR-223、IL-6、TNF-α、IL-8呈高表达,且是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同时术前血清miR-223、IL-6、TNF-α、IL-8对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可通过对术前相关指标的检测,进行术后HAEC的风险评估,以及时采取干预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并发症 小肠结肠 miR-223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新型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韩新生 吕建瑞 +3 位作者 程卫华 薛荣亮 郭正团 高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罗比卡因 骶管阻滞 新型Ⅰ期先天性结肠根治术 先天性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行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0
16
作者 董琦 孙为增 +1 位作者 王玉芸 张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1-844,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的Soave根治术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9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Soave根治术的14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的Soave根治术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9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Soave根治术的14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期间并发症和随访期间并发症。结果·14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1.66±22.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86±0.66)m L。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8.10%,无腹腔出血和吻合口漏等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24个月中,1例患儿于术后6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扩肛治疗后痊愈;患儿术后3个月内大便呈糊状,6~12个月后基本正常,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7.97%;患儿腹胀、便秘等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儿术后恢复快,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腹腔镜 SOAVE根治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Swenson与Soave术对儿童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疗效差异 被引量:21
17
作者 伍耀豪 曾乐祥 +4 位作者 邱荣林 张杰 周嘉嘉 蒋雯丽 邓小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15-2018,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Soave术(LS)和改良腹腔镜Swenson术(MLSw)在儿童短段型巨结肠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7例儿童短段型巨结肠临床资料。LS术26例,MLSw术51例。收集两组术前、术中和... 目的对腹腔镜Soave术(LS)和改良腹腔镜Swenson术(MLSw)在儿童短段型巨结肠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7例儿童短段型巨结肠临床资料。LS术26例,MLSw术51例。收集两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12~48个月。结果 MLSw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LS组少。两组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无明显差异。MLSw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LS组低,但两组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LS和MLSw术都适用于儿童短段型巨结肠的治疗。但MLSw操作更简单,术后早期的排便控制更好。更重要的是,MLSw术可完全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而无需保留直肠肌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Swenson术 腹腔镜Soave术 先天性结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成鹏 段永福 +1 位作者 周晓波 梅孝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肛门改良Soave 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2例HD患儿于全身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下施行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共切除肠管标本19~56 cm... 目的:观察经肛门改良Soave 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2例HD患儿于全身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下施行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共切除肠管标本19~56 cm,平均(35.07±3.15) cm;平均手术时间(120.48±18.34) min;术中平均出血(45.74±8.14) mL,所有患儿均于术后24 h 内恢复肠道功能,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总优良率为90.90%。 Cox 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吻合口狭窄、肠炎等并发症是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HD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肠炎及吻合口狭窄是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经肛门改良Soave术 肠炎 吻合口狭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活检标本中Calretinin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丽 赵林胜 +2 位作者 赵绪稳 张爱华 胡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Calretinin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活检标本中诊断的作用,为HD的早期准确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方法收集疑似HD患儿首次行肠黏膜活检标本51例,分别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判读黏膜下层有无神... 目的探讨Calretinin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活检标本中诊断的作用,为HD的早期准确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方法收集疑似HD患儿首次行肠黏膜活检标本51例,分别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判读黏膜下层有无神经节细胞,并对Calretinin的染色特点、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51例活检标本中,镜下见神经节细胞,同时Calretinin染色阳性者8例,排除HD诊断。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同时Calretinin染色阴性者39例,后经手术证实均为HD。剩余4例,其中2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但Calretinin染色阳性,亦排除HD的诊断;另2例因黏膜下层组织稀少,未见Calretinin染色阳性的神经节细胞,但黏膜固有层内可见Calretinin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再次活检证实有神经节细胞。结论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神经节细胞发育不成熟,HE染色不易观察。因此,免疫组化标记Calretinin的表达对新生儿HD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CALRETIN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汤绍涛 王国斌 +6 位作者 阮庆兰 郭筱兰 卢晓明 刘春萍 毛永忠 王勇 李时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wenson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改良Swenson根治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 2 0例开腹为开腹组 ,19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特殊器械的应用、手术... 目的 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wenson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改良Swenson根治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 2 0例开腹为开腹组 ,19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特殊器械的应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患儿肠蠕动时间开腹组为 (78± 2 8)小时 ,腹腔镜组为 (2 7± 7)小时 (t=2 .87P <0 .0 1)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13± 3)天 ,(7± 1)天 (t=2 .4 8P <0 .0 5 ) ;住院总费用开腹组为 (12 5 0 0± 15 0 0 )元 ,腹腔镜组为 (110 0 0± 130 0 )元 (t=0 .78P >0 .0 5 ) ;术后肠粘连肠梗阻两组分别为 3例 ,O例 ;术后小肠结肠炎为 2例 ,0例 ;尿潴留分别为 0例 ,2例。两组在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疗效好 ,治疗费用适中 ,有微创优势 ,能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没有增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腹腔镜手术 费用 疗效 开腹手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