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心衰1例
1
作者 张纪芸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3期42-42,共1页
患儿男性,4个月,系第一胎第一产,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分娩时胎心80/min,疑有宫内窘迫,采取相应措施,顺利娩出。生后心率持续70~80/min,口唇面部轻度紫绀,哺乳正常,经吸氧等处理后紫绀基本消失,心电图连续复查为Ⅲ°房... 患儿男性,4个月,系第一胎第一产,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分娩时胎心80/min,疑有宫内窘迫,采取相应措施,顺利娩出。生后心率持续70~80/min,口唇面部轻度紫绀,哺乳正常,经吸氧等处理后紫绀基本消失,心电图连续复查为Ⅲ°房室传导阻滞.遂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3天,心率无明显增加,门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Ⅲ°房室传导阻滞 心衰 宫内窘迫 相应措施 门诊随访 min 第一胎 妇产科 素治疗 肾上腺 异丙基 心电图 心率 紫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被引量:8
2
作者 汪希珂 赵鹏军 +3 位作者 李筠 杨健萍 李奋 孙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8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分析母孕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8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分析母孕期情况、临床表现、心电图、Holter和超声心动图结果,随访时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在38例CCAVB患儿中发现宫内心动过缓者9例,其中出生后确诊为新生儿红斑狼疮2例;15例伴阿斯综合征发作,初发年龄为4月~3岁,平均(1.9±1.0)岁;1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ASD 5例,PDA 7例,PS 1例,MS 1例;19例安装起搏器1,例为PDA手术时行心外膜起搏;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增大20例,以学龄(前)期多见,较婴幼儿期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发现QTc延长者11例3,例合并尖端扭转室速;Holter显示婴幼儿期室性早搏多见,较学龄(前)期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发现起搏器安装后心脏扩大伴二尖瓣反流者3例,心功能不全1例。结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临床以心动过缓和阿斯综合征发作为主要表现,部分可合并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确诊患儿如出现心动过缓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或阿斯发作需早期安装永久起搏器,可减少病死率;年长儿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功能不全也需安装起搏器。随访发现右室心尖部起搏可造成心脏扩大、二尖瓣反流和心功能不全,选择右室流出道起搏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 阿斯综合征 永久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3
作者 蒲晓芳 余更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4-285,共2页
总结 6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特点 ,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测 ;掌握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护理方法 ;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好心理护理 ;加强出院宣教 ,确定重点随访对象。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4
作者 高瑛 孟娜琳 白淑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直视术后 护理 手术治疗 先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房室传导阻滞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晓舟 张供 张广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后 房室传导阻滞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朱文斓 王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7-637,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剂量普罗帕酮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汤远林 陈建国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普罗帕酮 心脏传导阻滞 药物毒性 单剂量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琴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阿斯综合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体会
9
作者 李海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827-827,82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阻滞反复心室颤动并发急性肺水肿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成功1例
10
作者 游涛 王恩荣 杨文灿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永久心脏起搏器 完全性房室阻滞 急性肺水肿 心室颤动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植入 并发 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一例
11
作者 周吕雅 黎寄言 《华夏医学》 1998年第6期49-49,共1页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一例周吕雅黎寄言(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陆川县537700)关键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治疗患者男性,61岁,因反复晕厥、突然心绞痛加重1d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面色苍白...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一例周吕雅黎寄言(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陆川县537700)关键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治疗患者男性,61岁,因反复晕厥、突然心绞痛加重1d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冰冷,BP13.3/8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尖端扭转型室速 治疗
全文增补中
23例体检小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金秀 《北方药学》 2014年第7期137-137,共1页
2003~2013年,我院共体检出2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儿童心电图。经进一步诊断证实8例为健康儿童,15例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儿。跟踪体检15例患儿手术后心电图,9例恢复正常,6例持续存在。9例术后恢复者,为室上嵴及圆锥部肥厚产生V1 ... 2003~2013年,我院共体检出2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儿童心电图。经进一步诊断证实8例为健康儿童,15例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儿。跟踪体检15例患儿手术后心电图,9例恢复正常,6例持续存在。9例术后恢复者,为室上嵴及圆锥部肥厚产生V1 QRS波改变,符合术后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消失的表现。6例术后仍持续存在,为先天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合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通过体检与临床结合,借助循证医学有利于为小儿健康保驾护航,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小儿体检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扑动1∶1房室传导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13
作者 蒋周田 周汉力 +1 位作者 黄贤军 李新姑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11期872-874,共3页
患者,男,63岁。因劳动时突发心悸、胸闷、气急伴头晕1 h 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一直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培哚普利等降压治疗。体检:体温36.2℃,脉搏细速,呼吸22次/ min,血压92/60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志清... 患者,男,63岁。因劳动时突发心悸、胸闷、气急伴头晕1 h 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一直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培哚普利等降压治疗。体检:体温36.2℃,脉搏细速,呼吸22次/ min,血压92/60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志清晰,四肢稍冷,无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极快,272次/ min,心律整齐,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腹部无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急查心电图(见图1)示:心房波不清,QRS 波快速、整齐,R - R 间期220 ms,心室率272次/ min。Ⅰ,aVL 导联 QRS 波呈rS 型,V1导联呈宽大 R 波型,V6导联呈 RS 型,S 波宽大切迹,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型宽QRS 波心动过速,QRS 时间0.14 s。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1:1房室传导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监护下立即静脉注射胺碘酮,心室率渐变慢。静脉注射结束复查心电图(见图2)示:Ⅱ,Ⅲ,aVF,V1导联见锯齿样“F”波,F 波之间无等电位线,Ⅱ,Ⅲ,aVF导联“F”波负向,V1导联“F”波正向,F - F 间期220 ms,F 波频率272次/ min,F - R 间期固定;R - R 间期440 ms,QRS 波频率(心室率)136次/ min,QRS 时限0.08 s,V1呈 rs 型,V5呈 RS 型。心电图诊断:Ⅰ型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1 h 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脉搏68次/ 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26/78 mm Hg。再次复查心电图(见图3)示:Ⅰ型心房扑动4:1房室传导[F 波频率272次/ min,QRS 波频率(心室率)68次/ min]。图2、图3在心室率减慢时,Ⅱ,Ⅲ,aVF,V1导联可清晰显示出心房扑动波(F 波),QRS 波形态基本正常,进一步明确了图1为心房扑动1:1房室传导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1:1房室传导 室内差异性传导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诊断 Ⅰ型心房扑动 高血压病史 AVF导联 宽Q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相型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其他心律失常2例
14
作者 霍超瑞 《内科》 2006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位相型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收缩期杂音 min 意识清楚 逸搏心律 病例 心电图 交界性 QRS波 住院 摘要 血压 心率 心尖 心悸 图形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
15
作者 钱建军 李忠东 +4 位作者 李德闽 董国华 顾卫东 张雷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部分房室管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文中分析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借鉴。方法对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大瓣裂的处理,108例采用单纯瓣裂缝合,其... 目的部分房室管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文中分析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借鉴。方法对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大瓣裂的处理,108例采用单纯瓣裂缝合,其中另行瓣环成形6例,加瓣叶、乳头肌或腱索成形各3例,机械瓣置换2例;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均以自体心包补片修补,57例采用Kirklin法、53例采用McGoon法;同时纠治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其他合并畸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病死率2.7%。发生Ⅲ度传导阻滞2例,Kirklin法、McGoon法各1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随访0.5~20年,无远期死亡,复查心脏超声二尖瓣关闭不全完全纠正70例,残留轻度关闭不全26例,仍有中度关闭不全3例,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早期手术矫治部分房室管畸形可取得满意疗效,合理的手术设计、尽可能消除二尖瓣返流及避免损伤传导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房室管畸形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临床总结
16
作者 庄敏彦 王盛宇 +1 位作者 黄保堂 于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971-973,共3页
目的 总结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治疗经过,以缝合瓣裂、Reed法环缩、运用成形环等方法矫正房室瓣关闭不全,分别采用Kirklin法和McGoon法修复原发房间隔缺损.结... 目的 总结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治疗经过,以缝合瓣裂、Reed法环缩、运用成形环等方法矫正房室瓣关闭不全,分别采用Kirklin法和McGoon法修复原发房间隔缺损.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3.13%.McGoon法修补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而Kirklin法则无一例发生.2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术后3年内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根据二尖瓣畸形的病变解剖差异,选择个体化处理方法,采用Kirklin法修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更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传导障碍
1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3期32-32,共1页
~~
关键词 心脏 传导障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血小板活化 沙门氏菌 心内膜炎 瓣膜 血栓栓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无症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新认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忠邦 《临床荟萃》 CAS 1987年第8期356-357,共2页
病理生理一、甲状腺激素(甲H)对心脏的直接作用甲H对心脏的正性变时及变力性作用可以肯定。鸡胚、胎鼠和大鼠的心肌培养或猫的乳头肌和狗的心脏实验,证明甲H增强心肌收缩性。甲H增加心肌线短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及核糖核酸合成,加速线粒... 病理生理一、甲状腺激素(甲H)对心脏的直接作用甲H对心脏的正性变时及变力性作用可以肯定。鸡胚、胎鼠和大鼠的心肌培养或猫的乳头肌和狗的心脏实验,证明甲H增强心肌收缩性。甲H增加心肌线短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及核糖核酸合成,加速线粒体的基础呼吸率,且线粒体数明显增加。这类变化发生在肌肉肥大之前。给大鼠长期小剂量甲H的代谢产物三碘甲腺醋酸也可形成实验性心脏肥大。甲H能增加心肌的肌动蛋白,刺激肌浆球蛋白的合成和结构改变,新的肌浆球蛋白有较强的收缩力。此外,钙在肌原纤维中运动密切地和心肌兴奋、收缩有关。T能使钙在细胞内积聚,甲亢动物的心肌微粒体较正常心肌微粒体对钙的交换及积聚为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性 心肌梗塞 冠心病 心脏病 心脏疾病 心脏血管疾病 二尖瓣脱垂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肾上腺素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心室起搏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19
作者 郑方胜 赵海蓉 +1 位作者 毛露霞 王延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46-47,共2页
将需急行心脏起搏的67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缓慢心室率组和室速组,均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行经食管心室起搏(TEVP)治疗。结果患者均起搏成功,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认为TEVP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并终止部分室速,且... 将需急行心脏起搏的67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缓慢心室率组和室速组,均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行经食管心室起搏(TEVP)治疗。结果患者均起搏成功,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认为TEVP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并终止部分室速,且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心室 心动过速 室性 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治疗(附31例报告)
20
作者 丁力 胡英超 +1 位作者 张峰 王玉琳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 总结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外科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了 3 1例年龄在 2~ 12个月 ( 6.7± 3 .4)的VSD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存活 3 0例 ,近期死亡 1例。并发症以呼吸系统最多 ,如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 ;... 目的 总结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外科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了 3 1例年龄在 2~ 12个月 ( 6.7± 3 .4)的VSD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存活 3 0例 ,近期死亡 1例。并发症以呼吸系统最多 ,如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 ;心律失常次之。随访 1~ 19个月 ,2 9例心、肺功能良好 ;1例残余分流、慢性心功能不全 ;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血液动力学稳定。结论 只要掌握其特点 ,VSD在婴儿期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室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治疗 婴儿 并发症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回顾分析 结论 情况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