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检查: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江菊芬 孙立军 +1 位作者 黄明霞 雷振平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8期584-586,共3页
目的 :评价心脏超声 (TTE)、心血管造影 (CAG)、电子束CT(EBCT)和MRI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中的作用。方法 :主动脉缩窄患者 16例 ,单纯型 2例 ,复杂型 14例 ;14例行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行TT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 ,14例行CAG检查 ,3例... 目的 :评价心脏超声 (TTE)、心血管造影 (CAG)、电子束CT(EBCT)和MRI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中的作用。方法 :主动脉缩窄患者 16例 ,单纯型 2例 ,复杂型 14例 ;14例行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行TT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 ,14例行CAG检查 ,3例行MRI检查 ,1例行EBCT检查。结果 :TTE的诊断准确率为 42 .9% ( 6/14 ) ,CAG的诊断准确率为10 0 % ( 12 /12 ) ,EBCT( 1例 )和MRI( 3例 )均获得正确诊断。结论 :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上 ,CAG、EBCT和MRI明显优于TTE ;E BCT和MRI是显示主动脉缩窄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MRI无需对比剂即可多平面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及合并畸形等病变全貌 ,且无辐射 ,优于EB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影像学检查 应用 评价 心脏超声 心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支架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占全 金元哲 +2 位作者 赵颖军 石蕴琦 赵红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85,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5岁,以“发现血压高6个月”为主诉于2005年8月19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意中测血压为210/130mmHg(1mmHg=0.133kPa),口服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蒙诺(福辛普利)等疗效欠佳。查体:血压170/90mmHg(...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5岁,以“发现血压高6个月”为主诉于2005年8月19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意中测血压为210/130mmHg(1mmHg=0.133kPa),口服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蒙诺(福辛普利)等疗效欠佳。查体:血压170/90mmHg(右侧)、190/100mmHg(左侧);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3/6级粗糙的吹风样的收缩期杂音,向周围及颈部传导。股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经胸及经食道心脏彩超示:①左心系统扩大;②二叶主动脉瓣。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峡部狭窄,最窄处内径5mm;缩窄上下主动脉口径分别为15.7mm、24.8mm(图1),压力分别为208/112mmHg、105/100mmHg,压力阶差为103/12mmHg。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二叶主动脉瓣畸形,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支架治疗 二叶主动脉 非洛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性心脏病 CP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畸形 继发性高血压 压力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一次性外科矫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永民 孙立忠 罗新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次性治疗患者 9例 ,其中 4例对手术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 :术中死于体外循环意外 1例 ;...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次性治疗患者 9例 ,其中 4例对手术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 :术中死于体外循环意外 1例 ;术后部分肠梗阻 1例 ,8例患者痊愈出院。上肢收缩压术后较术前下降〔平均12 2 /78mmHgvs .178/6 5mmHg( 1mmHg =0 133kPa)〕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上、下肢血压无明显压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较术前缩小 ( 4 9 40± 6 88mmvs .6 7 33± 17 2 9m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类患者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瓣病变 一次性外科矫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姚莉萍 孙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331-1332,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影像学诊断 进展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成像 主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3 位作者 张端珍 崔春生 张坡 魏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2-322,共1页
主动脉缩窄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在国内率先使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愈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病例报告 血管扩张 血管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内支架置入治愈成人重度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季春 黄新苗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26-827,共2页
我科应用Cheatham-platinum(CP)覆膜支架成功治愈1例成人重度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重度 覆膜内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鲁锦国 曹程 +6 位作者 戴汝平 吕滨 白桦 王浩 刘延玲 沈向东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小儿患者60例,平均年龄1.64岁(28天-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胸多... 目的: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小儿患者60例,平均年龄1.64岁(28天-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EBCT检查,其中39例行手术治疗。结果:60例中,每1例至少合并1种心血管畸形,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分别为40、26、12例, 法乐四联症1例,右心室双出口2例。平均狭窄率(管腔最窄处与近心端正常主动脉内径比值)R=0.42±0.13(0.18- 0.75)。经手术治疗的39例中,38例证实为CoA,其中R≤1/2占84%(32/38),1例EBCT诊断无血液动力学意义,检出率为97.4%(38/39);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漏诊11例,检出率为69.2%(27/39)。结论:EB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能清楚显示小儿CoA的大小、形态,检出率高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由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检出心内畸形有着优势,两者联合应用是小儿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先天性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缩窄覆膜支架微创介入治疗
8
作者 刘洋 孙国成 +3 位作者 唐嘉佑 金屏 李兰兰 杨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9-49,共1页
目的:探讨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疗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至2017-03,在我院行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CP支架置入术的3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17~34岁,平均(20.1±... 目的:探讨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疗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至2017-03,在我院行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CP支架置入术的3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17~34岁,平均(20.1±5.7)岁,体质量49~75 kg,平均(60.4±10.5)kg。单纯主动脉缩窄28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球囊扩张 CP 微创介入治疗 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胸部大血管病的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维永 左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593-595,共3页
关键词 腔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治疗 大血管病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上腔静脉综合征 胸部 主动脉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病例(四十四)
10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0-391,共2页
病例85先天性主动脉缩窄,Turner综合征 工人,女性,25岁,未婚。患者头胀痛,发现血压高两年,于1979-11-12住入我院。患者自1975年起经常头胀痛,服止痛片缓解。1977年查体发现血压高,数字不详。1978年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县医... 病例85先天性主动脉缩窄,Turner综合征 工人,女性,25岁,未婚。患者头胀痛,发现血压高两年,于1979-11-12住入我院。患者自1975年起经常头胀痛,服止痛片缓解。1977年查体发现血压高,数字不详。1978年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县医院住院,查血压180-200/100-110 mmHg(1 mmHg=0.133 kPa)。同年11月至哈尔滨省人民医院住院,检查上肢血压180/110 mmHg,双下肢血压测不到,胸部透视、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尿常规无异常发现,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诊断为“大动脉炎”。予服利血平、复方降压片效果不明显,1979-06又在该院妇科检查,阴道存在,子宫及附件均未触及。为进一步检查遂来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 医学生 TURNER综合征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沉降率 妇科检查 医院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