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云洲 任书堂 +6 位作者 李冬蓓 龙进 王勇 王翠华 周建华 刘晓程 孔祥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为了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或CT/MRI证实的28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患者接受了二维、彩色多普勒和RT-3DE成像。结果二维超声显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67.9%(19/28)可清晰显示... 目的为了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或CT/MRI证实的28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患者接受了二维、彩色多普勒和RT-3DE成像。结果二维超声显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67.9%(19/28)可清晰显示,17.8%(5/28)可疑,14.3%(4/28)显示不清晰;在RT-3DE上,85.7%(24/28)可清晰显示,14.3%(4/28)显示不清晰。显示清晰者不仅可在左室流出道显示片状回声附着,其大小、形态、分布范围及其与主动脉瓣、二尖瓣和室间隔左室面的关系也更直观。结论在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诊断中,RT-3DE可比二维超声提供更多的形态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下隔膜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伟 吴延虎 +4 位作者 陈亦江 张石江 秦建伟 陈广明 陈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5例,行双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5例,升主动脉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6.0%。死于低心排综合症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CBAV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的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诊断技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规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二叶式主动脉瓣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32例病理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萍 王宏伟 +4 位作者 李艳萍 程佩萱 刘清军 张真路 刘建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瓣功能障碍行外科手术切除的32例儿童主动脉瓣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32例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中,男27例,女5例...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瓣功能障碍行外科手术切除的32例儿童主动脉瓣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32例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中,男27例,女5例,男:女=5.4:1,年龄6-18岁,平均年龄14.9岁。二叶型12例(37.5%),三叶型 19例(59.4%),四叶型1例(3.1%)。主动脉瓣狭窄(AS)5例(15.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25例(78.1%),AS-AI 2 例(6.2%),均不伴其他心脏瓣膜病变,20例伴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组织学改变为瓣叶增厚、大小不等、不规则(卷曲或脱垂),部分伴钙化,光镜下示纤维组织增生,黏液样变性,胶原纤维溶解、断裂,弹性纤维破坏,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2 例、灶性钙化2例,无小血管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4例可见心内膜面局部破溃,内皮下毛细血管增生,纤维素性渗出,炎性细胞浸润,继发性钙质、脂质沉着和纤维化。结论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以男性多见,二叶型、三叶型主动脉瓣常见,常伴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瓣膜功能障碍以AI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先天性 畸形 病理组织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燕 梁春香 +2 位作者 赵树梅 杨燕 张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应用TTE及TEE检查明确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及其他主动脉瓣病变。结果  10 7例患者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收... 目的 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应用TTE及TEE检查明确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及其他主动脉瓣病变。结果  10 7例患者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经TTE检查 ,仅有 5 1例患者可明确诊断 ,而用TEE检查均可明确诊断。结论 TEE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主动脉瓣病变为先天性与获得性 ,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伴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开宝 梅举 张宝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QAVI)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3年来收治的 3例QAVI ,并复习文献资料。  结果 :3例QAVI男性患者 ,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瓣叶情况 :2例右、无冠瓣间附一小叶 ,1例... 目的 :探讨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QAVI)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3年来收治的 3例QAVI ,并复习文献资料。  结果 :3例QAVI男性患者 ,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瓣叶情况 :2例右、无冠瓣间附一小叶 ,1例左、右冠瓣间附一小叶 ;瓣叶增厚 ,边缘卷缩。术后恢复良好 ,随访均已恢复工作。  结论 :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 (QAV)占同期AVR的 0 69%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最佳诊断方法 ;QAV出现关闭不全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伴关闭不全 外科手术 治疗 病理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同患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二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薇 张艳苓 孙艳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0,共1页
2例家族性同患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畸形患者先后在我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胸闷、憋喘渐进加重10余日,于2008年3月22日入院。人院体检:体温38~39℃,发育正常,体型消瘦。双上肢... 2例家族性同患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畸形患者先后在我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胸闷、憋喘渐进加重10余日,于2008年3月22日入院。人院体检:体温38~39℃,发育正常,体型消瘦。双上肢血压105/50mmHg(1mmHg=0.133kPa),双下肢血压130/70mmHg。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及搏动,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大,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双期杂音。双下肢浮肿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先天性主动脉瓣 家族性 畸形 同患 主动脉瓣置换术 双下肢浮肿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一次性外科矫治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永民 孙立忠 罗新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次性治疗患者 9例 ,其中 4例对手术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 :术中死于体外循环意外 1例 ;...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次性治疗患者 9例 ,其中 4例对手术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 :术中死于体外循环意外 1例 ;术后部分肠梗阻 1例 ,8例患者痊愈出院。上肢收缩压术后较术前下降〔平均12 2 /78mmHgvs .178/6 5mmHg( 1mmHg =0 133kPa)〕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上、下肢血压无明显压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较术前缩小 ( 4 9 40± 6 88mmvs .6 7 33± 17 2 9m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类患者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瓣病变 一次性外科矫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苏肇伉 白凯 +3 位作者 徐志伟 刘锦纷 陈玲 丁文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29-832,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疗效和体会。方法 1996年3月至2003年9月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5例,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主动脉... 目的 总结分析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疗效和体会。方法 1996年3月至2003年9月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5例,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主动脉瓣上狭窄。所有患儿均采用自体带瓣肺动脉行主动脉根部替换(2例同期行Konno术),并用同种带瓣大血管重建右室流出道(同种肺动脉7例,主动脉1例)。结果 1例因并发术后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生存7例术后均无残余解剖梗阻,中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ROSS手术是目前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ROSS手术 瓣膜病变 先天性主动脉瓣 动脉 儿童 术后 根部 并发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方骏 陈林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8-909,共2页
目的 回顾分析 2 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1例 ,其中隔膜型狭窄 12例 ,管型狭窄 9例。单纯狭窄隔膜切除术 12例 ,加行左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 9例 ... 目的 回顾分析 2 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1例 ,其中隔膜型狭窄 12例 ,管型狭窄 9例。单纯狭窄隔膜切除术 12例 ,加行左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 9例 ,同期手术矫治合并畸形 1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术后并发症 ,15例术后心脏杂音消失 ,其余患者术后心脏杂音均较术前明显减弱。术后随访 6个月至 2年 ,无明显临床症状 ,均正常学习、工作。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流出道疏通满意 ,无瓣下狭窄复发。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治疗。掌握该病的病理解剖 ,手术操作仔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良 秦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四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手术结果随访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珊 邓文刚 朱剑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总结四叶式主动脉瓣(QAV)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提高对QAV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例Q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主动脉瓣叶数目、回声、形态、启闭运动及血流动力学情... 目的总结四叶式主动脉瓣(QAV)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提高对QAV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例Q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主动脉瓣叶数目、回声、形态、启闭运动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并随访其手术结果。结果 7例患者中5例有胸闷、胸痛、心慌、气促表现,2例无明显不适。超声心动图均显示有主动脉瓣中至重度反流。4例诊断为QAV,2例未明确诊断,1例误诊。6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治疗,术后均诊断为QAV,其中2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手术顺利,近期复查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QAV有重要意义,但仍有漏诊或误诊的可能。多数QAV预后良好,对于合并其他复杂畸形或已发生继发性损害者,预后还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主动脉瓣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脏瓣膜 人工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谭征 夏呈森 +3 位作者 周银宝 李建华 张泽伟 朱雄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中对8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AmplatzerPDAoccluder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中对8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AmplatzerPDAoccluder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Qp、Qs、Pp、Ps相关心腔大血管压力测定及术前,术后2DDoppler血流速度及△P等检测,临床和胸片等随访。结果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当未闭动脉导管经介入法封闭后,左室-主动脉间的△P有显著降低,11例中仅1例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AV)。结论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在封堵术关闭前所测定的代表瓣膜狭窄程度的△P被明显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导管介人术 主动脉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小儿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猝死1例
13
作者 高彩荣 郭宏民 +2 位作者 范厚声 王亚方 王英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猝死 法医鉴定 尸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14
作者 钟佛添 孙培吾 +1 位作者 麦惠成 殷胜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术后病人无压力阶差;另3例隧道型狭窄者施行肌部分切除术,手术死亡2例,存活的1例病人的压力阶差随术后时间的推延而增加。术后随访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病人 外科治疗 部分切除术 部分性 合并畸形 手术死亡 根据 施行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67例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奕帆 蒋琪 +4 位作者 胡杰 张文 胡仁杰 董卫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主动脉瓣置换等情况。结果67例接受外科瓣膜修复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40(107~246)d,中位体重为6.2(4.6~7.5)kg,其中两叶瓣畸形27例(40.3%)。术前平均跨瓣峰值压差(70.2±24.5)mmHg,1例术前合并中度反流。早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5.4±3.2)年,10年生存率95.8%,10年免于再手术率72.7%,10年免于主动脉瓣置换率78.9%。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环直径的Z值[HR:0.304,95%CI(0.104,0.891)]是导致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嬴得足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患者主动脉瓣环发育过小是再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四、经皮球囊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成形术 被引量:34
16
作者 朱鲜阳 李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260,共8页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已成为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亦可通过球囊扩张方法得到缓解。典型肺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40 mmHg,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60 mmHg是球囊成形术的适应证。球囊成形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谨慎...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已成为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亦可通过球囊扩张方法得到缓解。典型肺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40 mmHg,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60 mmHg是球囊成形术的适应证。球囊成形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挑选球囊的类型、大小和长度,避免损伤腱索和瓣膜周围组织。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球囊扩张风险较大,要注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球囊扩张 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6例
17
作者 戴新泉 程佩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本文报道经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手术或尸检证实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6例。其中3例为主动脉瓣膜狭窄,3例为主动脉瓣下狭窄。瓣膜狭窄多为二瓣叶畸形且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6例中2例死于心衰,1例死于误诊术后,存活的3例中2例施行手... 本文报道经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手术或尸检证实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6例。其中3例为主动脉瓣膜狭窄,3例为主动脉瓣下狭窄。瓣膜狭窄多为二瓣叶畸形且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6例中2例死于心衰,1例死于误诊术后,存活的3例中2例施行手术,1例以异搏定治疗。鉴于主动脉瓣狭窄常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而易误诊或漏诊,本文结合文献就此进行了诊断与治疗方法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8
作者 葛圣林 周汝元 +4 位作者 林敏 葛建军 张士兵 张飞 李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外科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患者27例。27例均补片修补窦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18例用单个补片覆盖修补窦壁和室间隔缺损17例(94.44%)、主动脉瓣成形5例(18.52%)...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外科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患者27例。27例均补片修补窦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18例用单个补片覆盖修补窦壁和室间隔缺损17例(94.44%)、主动脉瓣成形5例(18.52%)、主动脉瓣置换4例(14.82%)。结果死亡1例(3.70%),治愈出院26例(96.30%)。随访1个月~4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结论补片是治疗主动脉瓣窦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外科学 主动脉窦瘤/先天性 室间隔 缺损/外科学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支架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占全 金元哲 +2 位作者 赵颖军 石蕴琦 赵红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85,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5岁,以“发现血压高6个月”为主诉于2005年8月19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意中测血压为210/130mmHg(1mmHg=0.133kPa),口服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蒙诺(福辛普利)等疗效欠佳。查体:血压170/90mmHg(...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5岁,以“发现血压高6个月”为主诉于2005年8月19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意中测血压为210/130mmHg(1mmHg=0.133kPa),口服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蒙诺(福辛普利)等疗效欠佳。查体:血压170/90mmHg(右侧)、190/100mmHg(左侧);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3/6级粗糙的吹风样的收缩期杂音,向周围及颈部传导。股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经胸及经食道心脏彩超示:①左心系统扩大;②二叶主动脉瓣。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峡部狭窄,最窄处内径5mm;缩窄上下主动脉口径分别为15.7mm、24.8mm(图1),压力分别为208/112mmHg、105/100mmHg,压力阶差为103/12mmHg。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二叶主动脉瓣畸形,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支架治疗 二叶主动脉瓣 非洛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性心脏病 CP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畸形 继发性高血压 压力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及其并发症
20
作者 安立敏 姚广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及其并发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安立敏,姚广友综述张海彬审校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CBAV)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2%[1,2]。约400多年前,有人提出主动脉...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及其并发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安立敏,姚广友综述张海彬审校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CBAV)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2%[1,2]。约400多年前,有人提出主动脉瓣的结构可以是二瓣叶、三瓣叶及四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主动脉瓣 二瓣化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