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方骏 陈林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8-909,共2页
目的 回顾分析 2 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1例 ,其中隔膜型狭窄 12例 ,管型狭窄 9例。单纯狭窄隔膜切除术 12例 ,加行左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 9例 ... 目的 回顾分析 2 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1例 ,其中隔膜型狭窄 12例 ,管型狭窄 9例。单纯狭窄隔膜切除术 12例 ,加行左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 9例 ,同期手术矫治合并畸形 1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术后并发症 ,15例术后心脏杂音消失 ,其余患者术后心脏杂音均较术前明显减弱。术后随访 6个月至 2年 ,无明显临床症状 ,均正常学习、工作。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流出道疏通满意 ,无瓣下狭窄复发。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治疗。掌握该病的病理解剖 ,手术操作仔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2
作者 钟佛添 孙培吾 +1 位作者 麦惠成 殷胜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术后病人无压力阶差;另3例隧道型狭窄者施行肌部分切除术,手术死亡2例,存活的1例病人的压力阶差随术后时间的推延而增加。术后随访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病人 外科治疗 部分切除术 部分性 合并畸形 手术死亡 根据 施行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左室功能
3
作者 王玲云 韩正阳 +2 位作者 赵娜 王红鹄 王萌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价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左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度AS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TAVR手术,同时选择体检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价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左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度AS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TAVR手术,同时选择体检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对照组及试验组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二维超声及3D-STE指标。二维超声测量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流出道内径、主动脉瓣环直径、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Vmax)、主动脉瓣口平均跨瓣压差(PGmean)、主动脉瓣口面积(AVA);3D-STE指标包括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整体环向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和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结果:试验组术后Vmax和PGmean较术前减低,AVA较术前增加(P<0.05)。试验组术后IVST、LVPWT、Vmax和PGmean高于对照组,LVEF和AVA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GLS、GCS、GRS和GAS的绝对值较术前增加,试验组术后GLS和GRS的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STE可有效评估重度AS患者TAVR术后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量梯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年的结局分析
4
作者 赵小涵 郭颖 +10 位作者 钟优 王翔 孟旭阳 李辉 张闻多 吴延庆 罗建方 刘先宝 吴永健 汪芳 张慧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2,共9页
目的比较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经典型低流量低压差主动脉瓣狭窄(cLFLG-AS)、正常流量低压差主动脉瓣狭窄(NFLG-AS)与高压差主动脉瓣狭窄(HG-A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1年结局。方法前瞻性、全国性、多中心China-DVD队列研究... 目的比较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经典型低流量低压差主动脉瓣狭窄(cLFLG-AS)、正常流量低压差主动脉瓣狭窄(NFLG-AS)与高压差主动脉瓣狭窄(HG-A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1年结局。方法前瞻性、全国性、多中心China-DVD队列研究的事后分析。连续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5家心脏瓣膜中心接受TAVR治疗的858例重度AS患者,其中男性462例,占比53.8%。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参数将所有主动脉瓣口面积(AVA)<1 cm 2的重度AS患者分为3组:(1)HG-AS组(683例):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MG)≥40 mmHg;(2)cLFLG-AS组(76例):MG<40 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且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35 ml/m 2;(3)NFLG-AS组(99例):MG<40 mmHg,LVEF≥50%且SVI≥35 ml/m 2。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Kalp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接受TAVR治疗后不同流量梯度AS患者的特征及1年结局。结果与NFLG-AS组相比,cLFLG-AS组患者的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8.5(52.8,65.0)mm比46.0(43.0,50.0)mm],入院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85.5%比66.7%)和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56.6%比16.2%)的比例更高(均为P<0.05)。与HG-AS相比,左心室扩大与cLFLG-AS独立相关(OR=1.073,95%CI:1.035~1.112,P<0.001),而高血压(OR=1.871,95%CI:1.175~2.979,P=0.008)、较小的左心室(OR=0.945,95%CI:0.916~0.975,P<0.001)与NFLG-AS独立相关;与cLFLG-AS相比,较小的左心室与NFLG-AS独立相关(OR=0.869,95%CI:0.814~0.927,P<0.001)。NFLG-AS患者TAVR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HG-AS(HR=3.163,95%CI:1.204~8.314,P=0.019)。结论在TAVR患者中,左心室扩大在cLFLG-AS患者中更显著;与常见的HG-AS患者相比,NFLG-AS患者的预后则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高压差 低流量低压差 正常流量低压差 1年全因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or^(TM)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王圣文 刘浩忠 +7 位作者 郭海江 谭桐 谢含祥 刘湘 邱海龙 陈寄梅 郭惠明 刘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分析Xcor^(TM)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是单臂、前瞻性临床试验。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瓣膜及冠心病外科接受Xcor^(TM)TAVR... 目的:分析Xcor^(TM)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是单臂、前瞻性临床试验。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瓣膜及冠心病外科接受Xcor^(TM)TAVR系统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对比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主动脉瓣狭窄的差异,统计研究期间全因死亡、主动脉瓣反流、瓣周漏、心脑血管事件、再次手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全组共纳入32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70.9±4.3)岁,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评分6.45%(6.07%,7.28%),87.5%的患者心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Xcor^(TM)生物瓣,术后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0%,器械成功率为96.9%,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从(55.21±23.17)mmHg(1 mmHg=0.133 kPa)降低至(8.45±5.30)mmHg,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峰值从(4.66±0.85)m/s降低至(1.99±0.48)m/s,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从(0.66±0.21)cm^(2)增加至(2.09±0.67)cm^(2)(均P<0.01)。术中1例患者出现心室颤动,术后即刻1例患者出现中度人工主动脉瓣反流及中度瓣周漏。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患者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峰值、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主动脉瓣瓣口面积等指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1),SF-12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上升(P<0.01),全因死亡4例(12.5%),中度瓣周漏4例(13.8%)。结论:Xcor^(TM)TAVR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近期结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在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阻塞方面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XcorTM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系统 治疗效果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所致主动脉根部参数改变
6
作者 张帅 黄霆 +1 位作者 郭茜 尚全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DCT)评估主动脉瓣狭窄(AS)所致主动脉根部参数改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AS患者MDCT资料,测算其主动脉瓣环(AA)、左心室流出道(LVOT)及窦管交界处(STJ)在收缩早期、收缩晚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的长径、...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DCT)评估主动脉瓣狭窄(AS)所致主动脉根部参数改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AS患者MDCT资料,测算其主动脉瓣环(AA)、左心室流出道(LVOT)及窦管交界处(STJ)在收缩早期、收缩晚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的长径、短径、平均直径、面积、周长,以及面积衍生径(DA)和周长衍生径(DC)变化。结果收缩早期AA短径、平均直径、面积、周长、DA及DC均大于收缩晚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P均<0.05);AA长径各期相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早期LVOT短径、平均直径、面积、周长、DA及DC均大于收缩晚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P均<0.05);LVOT收缩早期长径大于收缩晚期(P<0.05),而与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TJ各参数各期相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早期AA的DA及平均直径均明显小于DC(P均<0.05)。结论以MDCT测量重度AS患者AA相关参数可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选择人工瓣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横位心伴主动脉瓣狭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
7
作者 文磊 袁康正 +1 位作者 柳芳美 廖清池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2,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方拒绝手术行药物保守治疗。入院前,患者静息状态下即有胸闷气喘症状。入院查体: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min, 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4/6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余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横位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两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首正 赵广智 +4 位作者 胡晓鹏 施浩 彭博 王旭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但TAVR相关并发症仍不能忽视,其中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的并发症,使用对比剂是其重要原因。为探索降低AKI发生的方法,本文报道了两例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TAVR成...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但TAVR相关并发症仍不能忽视,其中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的并发症,使用对比剂是其重要原因。为探索降低AKI发生的方法,本文报道了两例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TAVR成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例,患者分别为75、69岁老年女性,均置入26 mm Evolute Pro瓣膜(美敦力,美国),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位置、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超声心动图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9
作者 段维程 李华 +4 位作者 李亚雄 张雅永 马啸 江宇 韩燊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评价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早期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并确诊为BAV狭窄行手术治疗的104... 目的评价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早期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并确诊为BAV狭窄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其中男性55例(52.9%)。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AVR组(47例)和SAVR组(5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住院资料、术前和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以及术后转归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SAVR组比较,TAVR组患者的中位年龄较大[69.0(63.0,72.0)岁比63.0(61.0,66.0)岁,P<0.001],两组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体表面积、术前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及合并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患者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流速和峰值压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峰值流速和峰值压差均降低,SAVR组术后的LVEDD和LVEDV均降低;与SAVR组比较,TAVR组术后的LVEDD和LVEDV均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SAVR组比较,TAVR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和术后输血比例均减少,而术后瓣周漏和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重症监护室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植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肌梗死、卒中、永久起搏器植入、血管并发症、NYHA心功能分级和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与SAVR组(50例)比较,TAVR组(44例)的瓣周漏和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仍较高;与术后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LVEF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结论TAVR与SAVR治疗BAV狭窄患者有着同样的疗效,TAVR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住院天数短等优势,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tall术与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合并重度狭窄及升主动脉扩张的中期疗效对比
10
作者 李仕杰 李畑波 +4 位作者 杨志鹏 刘宸铖 潘文成 徐博 王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05-1511,共7页
目的比较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术)与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合并重度瓣膜狭窄及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中期疗效,以明确不同术式对该复... 目的比较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术)与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合并重度瓣膜狭窄及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中期疗效,以明确不同术式对该复合型心脏病变的干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BAV合并重度狭窄及升主动脉扩张病例9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VR组(65例)和Bentall组(31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术前状态及术前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PSM)对2组基线资料实施1∶1病例匹配,消除混杂因素影响后,对比分析围术期临床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PSM成功筛选出25对匹配病例,匹配后的临床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Bentall组术中人工瓣膜有效开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和有效开口面积指数(EOA index,EOAI)显著优于AVR组[(2.69±0.47)vs(2.35±0.47)cm^(2),P=0.013;(1.69±0.30)vs(1.47±0.29)cm^(2)/m^(2),P=0.010)];但Bentall组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和阻断时间均显著长于AVR组[190.00(147.00,257.00)vs 101.00(88.50,124.50)min,141.00(120.00,166.00)vs 66.00(55.00,81.50)min,P<0.001];在28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AVR组主动脉窦部直径和升主动脉直径均显著大于Bentall组[32.00(30.00,34.00)vs 26.80(26.00,28.00)mm,38.00(34.50,42.00)vs 26.00(26.00,28.00)mm,P<0.001],AVR的升主动脉仍在持续扩张,Bentall组直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Bentall组的随访主动脉瓣峰值压差更小[21.00(15.50,27.00)vs 25.00(19.50,31.00)mmHg,P=0.049)。结论Bentall术与AVR均为有效术式,但Bentall术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维持主动脉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主动脉扩张 主动脉瓣置换术 BENTALL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朝龙 史学功 +4 位作者 张成鑫 梁有峰 肖洁 盛哲 张定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早期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该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行经心尖途径TAVR植入J-Valve人工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分为单纯主动脉瓣...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早期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该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行经心尖途径TAVR植入J-Valve人工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分为单纯主动脉瓣狭窄组(AS组,n=20)、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组(AR组,n=37)和主动脉瓣狭窄并发反流组(AS&AR组,n=28)。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量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 V_(max))、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AV PG_(mean))和瓣周漏(PVL)宽度等参数评估心脏及人工瓣膜功能,并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J-Valve人工瓣膜。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和冠心病史等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AS组和AS&AR组患者AV V_(max)及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AS组患者LVEF和LVFS增大(P<0.05),AV V_(max)和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LVEDV和LVESV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AS&AR组患者LVEDV、LVESV、AV V_(max)和AV PG_(mean)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3组患者LVEDV、LVESV、IVST和LVPWT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AS组和AS&AR组患者AV V_(max)及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AV PG_(mean)减小(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行永久起搏器植入3例(AS组2例,AR组1例),脑卒中1例(AS组1例),PVL 13例(AS组4例,AR组5例,AS&AR组4例)。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定量评估心尖途径TAVR术后早期心脏功能变化及人工瓣膜功能状态,为评价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尖途径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呈森 谭征 +3 位作者 周银宝 李建华 张泽伟 朱雄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V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1例 AVS 合并 PDA 患儿中对9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 Amplatzer PDA occluder 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V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1例 AVS 合并 PDA 患儿中对9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 Amplatzer PDA occluder 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肺循环粗流量(Qp)、体循环血流量(Qs)、肺动脉压(Pp)、主动脉压(Ps)和相关心腔大血管压力测定及术前,术后二维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及跨主动脉瓣收缩期压差(△P)等检测,临床和 X 线胸片等随访。结果:AVS 合并 PDA 时,当未闭动脉导管经介入法封闭后,左心室—主动脉间的△P 有显著降低,11例中仅1例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AV),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结果心脏明显缩小,△P 与术后即刻相仿。结论:AVS 合并 PDA 时,在封堵术关闭前所测定的代表瓣膜狭窄程度的△P 被明显高估,是否需要对主动脉瓣狭窄进行干预应该南动脉导管关闭后所测定的△P 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导管介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犬先天性肺动脉狭窄
13
作者 万鹏菲 陈睿杰 何政伟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肺动脉狭窄是犬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1例3岁的法国斗牛犬因精神状态差和运动不耐受等症状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患犬右心增大,室壁增厚,肺动脉瓣形态异常,肺动脉瓣瓣环形态正常,肺动脉峰值流速显著升高;结合体格... 肺动脉狭窄是犬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1例3岁的法国斗牛犬因精神状态差和运动不耐受等症状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患犬右心增大,室壁增厚,肺动脉瓣形态异常,肺动脉瓣瓣环形态正常,肺动脉峰值流速显著升高;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患犬为重度肺动脉狭窄,伴右心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BPV)对患犬进行治疗,术后即刻、1年和2年随访显示预后良好。本病例的分享可为BPV在兽医临床上治疗犬先天性肺动脉狭窄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B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谭征 夏呈森 +3 位作者 周银宝 李建华 张泽伟 朱雄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中对8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AmplatzerPDAoccluder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中对8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AmplatzerPDAoccluder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Qp、Qs、Pp、Ps相关心腔大血管压力测定及术前,术后2DDoppler血流速度及△P等检测,临床和胸片等随访。结果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当未闭动脉导管经介入法封闭后,左室-主动脉间的△P有显著降低,11例中仅1例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AV)。结论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时,在封堵术关闭前所测定的代表瓣膜狭窄程度的△P被明显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导管介人术 主动脉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小儿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猝死1例
15
作者 高彩荣 郭宏民 +2 位作者 范厚声 王亚方 王英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猝死 法医鉴定 尸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导管球囊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一例
16
作者 潘欣 方唯一 +2 位作者 吴卫华 王承 陆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2-583,共2页
患者女,17岁。因"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气促2年"于2009年4月入院。该患者幼时曾在当地心脏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由于症状不明显,一直予随访,平时基本不参加大运动量体育活动。近2年来感觉剧烈活动如登... 患者女,17岁。因"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气促2年"于2009年4月入院。该患者幼时曾在当地心脏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由于症状不明显,一直予随访,平时基本不参加大运动量体育活动。近2年来感觉剧烈活动如登高楼后有气促感而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瓣膜成形术 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67例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奕帆 蒋琪 +4 位作者 胡杰 张文 胡仁杰 董卫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主动脉瓣置换等情况。结果67例接受外科瓣膜修复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40(107~246)d,中位体重为6.2(4.6~7.5)kg,其中两叶瓣畸形27例(40.3%)。术前平均跨瓣峰值压差(70.2±24.5)mmHg,1例术前合并中度反流。早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5.4±3.2)年,10年生存率95.8%,10年免于再手术率72.7%,10年免于主动脉瓣置换率78.9%。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环直径的Z值[HR:0.304,95%CI(0.104,0.891)]是导致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嬴得足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患者主动脉瓣环发育过小是再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解衍博 吴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0-713,共4页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疾病,为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动脉弹性蛋白异常从而表现升主动脉局限型或者弥漫型的狭窄,引起血流动力障碍,往往合并伴有其他的解剖畸形,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瓣二瓣化、主动脉...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疾病,为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动脉弹性蛋白异常从而表现升主动脉局限型或者弥漫型的狭窄,引起血流动力障碍,往往合并伴有其他的解剖畸形,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瓣二瓣化、主动脉缩窄、冠状动脉狭窄等。该种疾病一类特殊类型为Williams-Beuren综合征。本文从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外科治疗方法以及术后结果对该类疾病进行综述,对多种术式的早期以及晚期随访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手术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Williams-Beuren综合征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柳 郑庆厚 +3 位作者 王乐 郑明奇 刘刚 王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9-993,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住院行TAVR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行简明精... 目的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住院行TAVR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查,观察手术安全性指标(包括瓣膜置入即刻成功率、瓣膜移位、死亡、心脏传导阻滞、瓣周漏、冠状动脉阻塞、脑卒中、入径血管破裂、心脏压塞、主动脉夹层、大出血),有效性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1 d、7 d、3个月、6个月的临床症状、B型利尿钠肽(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认知功能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MMSE和MOCA检查)。通过上述指标评价TAVR的疗效。结果TAVR手术安全性指标:瓣膜置入即刻成功率100%,发生瓣膜移位1例,新发束支传导阻滞4例,瓣周漏2例,脑卒中2例,入径血管破裂1例,大出血1例,无死亡、冠状动脉阻塞、心脏压塞、主动脉夹层病例。TAVR手术有效性指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NYHAⅠ~Ⅱ级(30例)显著高于术前(18例)。心功能指标BNP、sST2下降显著,主动脉瓣最大跨瓣流速、主动脉瓣收缩期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改善。TAVR手术认知功能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MMSE和MOCA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结论TAVR手术应用于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安全、有效,且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晓伟 吴延虎 +4 位作者 陈亦江 张石江 秦建伟 陈广明 陈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5例,行双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5例,升主动脉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6.0%。死于低心排综合症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CBAV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的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诊断技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规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二叶式主动脉瓣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