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 被引量:1
1
作者 苏肇伉 白凯 +3 位作者 徐志伟 刘锦纷 陈玲 丁文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29-832,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疗效和体会。方法 1996年3月至2003年9月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5例,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主动脉... 目的 总结分析ROSS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疗效和体会。方法 1996年3月至2003年9月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5例,1例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主动脉瓣上狭窄。所有患儿均采用自体带瓣肺动脉行主动脉根部替换(2例同期行Konno术),并用同种带瓣大血管重建右室流出道(同种肺动脉7例,主动脉1例)。结果 1例因并发术后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生存7例术后均无残余解剖梗阻,中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ROSS手术是目前治疗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ROSS手术 瓣膜病变 先天性主动脉瓣 动脉 儿童 术后 根部 并发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云洲 任书堂 +6 位作者 李冬蓓 龙进 王勇 王翠华 周建华 刘晓程 孔祥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为了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或CT/MRI证实的28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患者接受了二维、彩色多普勒和RT-3DE成像。结果二维超声显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67.9%(19/28)可清晰显示... 目的为了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或CT/MRI证实的28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患者接受了二维、彩色多普勒和RT-3DE成像。结果二维超声显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67.9%(19/28)可清晰显示,17.8%(5/28)可疑,14.3%(4/28)显示不清晰;在RT-3DE上,85.7%(24/28)可清晰显示,14.3%(4/28)显示不清晰。显示清晰者不仅可在左室流出道显示片状回声附着,其大小、形态、分布范围及其与主动脉瓣、二尖瓣和室间隔左室面的关系也更直观。结论在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的诊断中,RT-3DE可比二维超声提供更多的形态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瓣下隔膜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同患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二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薇 张艳苓 孙艳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0,共1页
2例家族性同患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畸形患者先后在我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胸闷、憋喘渐进加重10余日,于2008年3月22日入院。人院体检:体温38~39℃,发育正常,体型消瘦。双上肢... 2例家族性同患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畸形患者先后在我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胸闷、憋喘渐进加重10余日,于2008年3月22日入院。人院体检:体温38~39℃,发育正常,体型消瘦。双上肢血压105/50mmHg(1mmHg=0.133kPa),双下肢血压130/70mmHg。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及搏动,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大,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双期杂音。双下肢浮肿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先天性主动脉瓣 家族性 畸形 同患 主动脉瓣置换术 双下肢浮肿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方骏 陈林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8-909,共2页
目的 回顾分析 2 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1例 ,其中隔膜型狭窄 12例 ,管型狭窄 9例。单纯狭窄隔膜切除术 12例 ,加行左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 9例 ... 目的 回顾分析 2 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2 1例 ,其中隔膜型狭窄 12例 ,管型狭窄 9例。单纯狭窄隔膜切除术 12例 ,加行左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 9例 ,同期手术矫治合并畸形 1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术后并发症 ,15例术后心脏杂音消失 ,其余患者术后心脏杂音均较术前明显减弱。术后随访 6个月至 2年 ,无明显临床症状 ,均正常学习、工作。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流出道疏通满意 ,无瓣下狭窄复发。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治疗。掌握该病的病理解剖 ,手术操作仔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5
作者 钟佛添 孙培吾 +1 位作者 麦惠成 殷胜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 1985年7月至1989年10月,作者为6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分型,3例为隔膜型狭窄,3例为隧道型狭窄。其中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及部分性房室管畸形1例。3例隔膜型狭窄的病人施行纤维膜切除,术后病人无压力阶差;另3例隧道型狭窄者施行肌部分切除术,手术死亡2例,存活的1例病人的压力阶差随术后时间的推延而增加。术后随访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病人 外科治疗 部分切除术 部分性 合并畸形 手术死亡 根据 施行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一例
6
作者 史文芳 庄永珍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5-605,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 误诊 诊断 风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四叶畸形
7
作者 卢洪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6期356-356,共1页
本文报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四叶畸形4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4例病人,男3例、女1例,年龄29~51岁,于1992年~2000年因心慌、胸闷、气短,临床以左心功能不全收住院,主动脉瓣区均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应用AU-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 本文报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四叶畸形4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4例病人,男3例、女1例,年龄29~51岁,于1992年~2000年因心慌、胸闷、气短,临床以左心功能不全收住院,主动脉瓣区均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应用AU-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 MHz.患者左侧卧位,主要取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及心底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数目、形态、活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四叶畸形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67例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奕帆 蒋琪 +4 位作者 胡杰 张文 胡仁杰 董卫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主动脉瓣置换等情况。结果67例接受外科瓣膜修复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40(107~246)d,中位体重为6.2(4.6~7.5)kg,其中两叶瓣畸形27例(40.3%)。术前平均跨瓣峰值压差(70.2±24.5)mmHg,1例术前合并中度反流。早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5.4±3.2)年,10年生存率95.8%,10年免于再手术率72.7%,10年免于主动脉瓣置换率78.9%。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环直径的Z值[HR:0.304,95%CI(0.104,0.891)]是导致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嬴得足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患者主动脉瓣环发育过小是再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伴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韩开宝 梅举 张宝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QAVI)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3年来收治的 3例QAVI ,并复习文献资料。  结果 :3例QAVI男性患者 ,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瓣叶情况 :2例右、无冠瓣间附一小叶 ,1例... 目的 :探讨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QAVI)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3年来收治的 3例QAVI ,并复习文献资料。  结果 :3例QAVI男性患者 ,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瓣叶情况 :2例右、无冠瓣间附一小叶 ,1例左、右冠瓣间附一小叶 ;瓣叶增厚 ,边缘卷缩。术后恢复良好 ,随访均已恢复工作。  结论 :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 (QAV)占同期AVR的 0 69%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最佳诊断方法 ;QAV出现关闭不全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四叶主动脉瓣伴关闭不全 外科手术 治疗 病理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良 秦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猝死1例
11
作者 高彩荣 郭宏民 +2 位作者 范厚声 王亚方 王英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猝死 法医鉴定 尸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心包修复儿童主动脉瓣狭窄9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亚平 贾兵 +2 位作者 张惠锋 叶明 沈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以自体心包修复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方法和早期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术前、... 目的总结并分析以自体心包修复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方法和早期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时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9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例,女3例,年龄4月龄至9岁。术前超声提示,三叶式和二叶式主动脉瓣分别为3例和6例;重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1例,重度狭窄伴中度返流2例。9例均以自体心包再造或扩大主动脉瓣瓣叶。术后即刻与术前超声心动图比较: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31.6±9.4)mm Hg vs(73.0±22.2)mm Hg,P=0.000]和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15.8±18.3)mm Hg vs(35.8±18.3)mm Hg,P=0.004]均下降。术后随访24~48(32±8)月,无死亡和再干预病例,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未见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重度反流、升主动脉狭窄或扩张、主动脉瓣瓣环狭窄与扩张、瓣膜脱垂或瓣膜赘生物病例;3例患儿分别在随访18、24和12个月时出现瓣叶活动僵硬,瓣叶开放不完全。术后左室后壁厚径均呈下降趋势;末次随访时,8例患儿左室后壁厚径Z值(Z-LVPWd)均下降至正常水平(<2)。结论以自体心包修复主动脉瓣可改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手术风险低,术后早期疗效可,避免或延缓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术,减少施行ROSS手术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 自体心包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岁以上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外科治疗:附73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劲松 黄克力 +3 位作者 简旭华 吴敏 卢聪 郑少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对73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人群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发病特点、外科治疗策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73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其中男性45人,女性28人,年龄51~75岁... 目的对73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人群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发病特点、外科治疗策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73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其中男性45人,女性28人,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为(61.8±0.7)岁。患者中1例行Bentall术,1例行Wheat术,其余全部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同时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7例,合并行二尖瓣成形术6例,三尖瓣Devega环缩术1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8例,主动脉-左室隧道修补术1例,左房血栓取出术1例,射频消融术1例。结果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为78~217 min,平均(131.9±6.0)mln;阻断时间56~158 min,平均(88.2±4.8)min。ICU时间为(23.0~647.4)h,平均(97.9±10.5)h。术后并发症包括5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术后出血行再次开胸止血术;术后伤口清创4例;1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行血液透析。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有明显减小[(52.6±1.7)mm vs(43.2±1.0)mm,P=0.001],手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62.2±2.5)vs(65.5±1.3),P=0.257]。结论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风险因素评估、围术期的早期干预、手术策略制定上考虑患者耐受程度、预防手术并发症对降低手术死亡率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以上处理,可以将中老年二叶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手术风险降低到与同期瓣膜置换手术相似或者更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置换 中老年患者 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叶主动脉瓣畸形的MRI研究
14
作者 Debl K Djavidani B +2 位作者 Buchner S 杨岷(译) 夏黎明(校)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 MRI检查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 主动脉瓣病变 AORTIC 形态学特点 主动脉 MR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