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1
作者
舜德
《山东农机化》
2024年第1期54-54,共1页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文学成就
大中祥符
先天下之忧而忧
庆历新政
范文正公
千古名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常用叹词“噫”解析
2
作者
司罗红
姜书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7-59,共3页
《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为世人传唱。作者在文尾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传递对好友的慰勉规箴,也将自己以古仁人之道...
《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为世人传唱。作者在文尾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传递对好友的慰勉规箴,也将自己以古仁人之道德情操、人生目标和思想抱负为模范进行集中表达,“噫”作为感叹词流露出对“微斯人”的无限叹惜。感叹词“噫”现已逐渐被“啊”替代,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常用的叹词之一,在元代以前的各种文献中大量出现,表达感慨、悲叹或顿悟等唏嘘之情,在当前的河南方言中仍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家国情怀
不以己悲
人生目标
范仲淹
河南方言
道德情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专辑 前言
3
作者
孙晋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83年教育部批准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
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83年教育部批准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新的上海大学组建以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校风,紧密对接国家、上海发展战略,突出工科特色,发挥综合优势,深化开放合作,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学
高等专科学校
先天下之忧而忧
上海工业大学
上海科学技术
校训
学科团队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雷锋精神与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的关系
4
作者
肖金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5期11-12,7,共3页
四分之一多个世纪过去了,在历尽坎坷而前行的中华民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响起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雷锋精神是永存的!大地在呼唤着雷锋精神的“复归”。今天,当人们以无限喜悦的心情看到和听到神州大地一派不可阻挡的学雷锋热潮兴起的时...
四分之一多个世纪过去了,在历尽坎坷而前行的中华民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响起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雷锋精神是永存的!大地在呼唤着雷锋精神的“复归”。今天,当人们以无限喜悦的心情看到和听到神州大地一派不可阻挡的学雷锋热潮兴起的时候,不禁会问:雷锋精神在“扼杀”之后为什么又得到“复归”?为什么它的“复归”就立即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和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从直接的原因讲,这是雷锋精神自身的特定内在规定性所决定和导致的。雷锋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优秀传统的精神特质,它是“舍已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历尽坎坷
内在规定性
先天下之忧而忧
精神特质
现代化建设
人民群众
人生的意义
思想特征
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给新闻一个精彩的结尾
5
作者
潘求儆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4期21-22,共2页
新闻要写好导语,把最新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这已是众所周知的规律。但对于写好新闻的结尾,往往被我们一些年轻记者、编辑忽视。岂不知,一篇新闻光有好导语,而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尾,犹如倒嚼甘蔗,越嚼越乏味,难免令人遗憾。我国历代文章...
新闻要写好导语,把最新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这已是众所周知的规律。但对于写好新闻的结尾,往往被我们一些年轻记者、编辑忽视。岂不知,一篇新闻光有好导语,而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尾,犹如倒嚼甘蔗,越嚼越乏味,难免令人遗憾。我国历代文章大家既重视文章的开头,也重视文章的结尾,这方面宋代散文名家范仲淹算得上是一个典范。他写的《岳阳楼记》用我们新闻界的眼光看,把它当作一篇“岳阳楼落成”的新闻报道未尝不可。文章在交待时间、地点、事由和背景材料时,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末尾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是掷地有声,是一绝好结尾,好就好在作者把全篇的思想意境用精练、富含哲理的语言加以高度概括,深化了文章主题,成了朗朗上口的千古名句。我们学习借鉴历代的名篇佳作,注意多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材料
文章主题
《岳阳楼记》
千古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
文学手法
语言美
报道角度
之乐
未尝不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卸下虚名的包袱
6
作者
李锦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共1页
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之为人,收获好评价、留下好名声,是自然而然的内心追求。但追求怎样的名声,怎样对待名声,却有境界高下之别。《道德经》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哲学上启示人们对"名"和"常名"的...
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之为人,收获好评价、留下好名声,是自然而然的内心追求。但追求怎样的名声,怎样对待名声,却有境界高下之别。《道德经》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哲学上启示人们对"名"和"常名"的不同境界要有所认识。纵观历史,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百姓,没有人因虚名而流芳百世。但凡能为世人所铭记者,无不是心中有抱负、脚下有征途,靠实绩而赢得口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可道
李将军列传
谷文昌
一叶障目
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
领导干部
谋私利
先天下之忧而忧
立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谱“三农”发展新篇章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7
作者
董文渊
《湖南农业》
2021年第9期5-6,共2页
说起岳阳,首先想到的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对岳阳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这座有着“五千年湘楚文化,八百里洞庭风月”的历史文化...
说起岳阳,首先想到的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对岳阳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这座有着“五千年湘楚文化,八百里洞庭风月”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久弥新,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近年来,岳阳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岳阳小龙虾产业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岳阳楼记》
巴陵
先天下之忧而忧
农业产业
洞庭
湘楚文化
千古名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说文的朗读
8
作者
徐世荣
《语文建设》
1965年第2期16-17,共2页
Zhōngguógémìng shènglìyǐqián, 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yuán héxǔduōgémìngzhěbúpàshātóu, búpàzuòláo, tāmen líxi...
Zhōngguógémìng shènglìyǐqián, 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yuán héxǔduōgémìngzhěbúpàshātóu, búpàzuòláo, tāmen líxiāng-biéjǐng (离乡别井), dōngbēn-xīzǒu, bújìmíng-lì, bùtúxiǎngshòu, wéiyīxiǎngdào deshìguójiāde cún-wáng hérénmín de huò-fú.Tāmen wèile gémìng shìyède shènglì, yīng-yǒng xīshēng, jiānkǔfèndòu, qiánmiand réndǎoxiaqu, hòumiand rén lìjígēnshanglai;gémìng shībàile, mǎshàng chóngzhěng qígǔ,jìxùzhàndòu. Zhèxiējùyǒu wěid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段
顿歇
正面教育
先天下之忧而忧
坚定有力
中国革命胜利
站得住脚
魏理
宋就
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1
作者
舜德
机构
不详
出处
《山东农机化》
2024年第1期54-54,共1页
文摘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文学成就
大中祥符
先天下之忧而忧
庆历新政
范文正公
千古名篇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常用叹词“噫”解析
2
作者
司罗红
姜书越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7-59,共3页
文摘
《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为世人传唱。作者在文尾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传递对好友的慰勉规箴,也将自己以古仁人之道德情操、人生目标和思想抱负为模范进行集中表达,“噫”作为感叹词流露出对“微斯人”的无限叹惜。感叹词“噫”现已逐渐被“啊”替代,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常用的叹词之一,在元代以前的各种文献中大量出现,表达感慨、悲叹或顿悟等唏嘘之情,在当前的河南方言中仍在使用。
关键词
《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家国情怀
不以己悲
人生目标
范仲淹
河南方言
道德情操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专辑 前言
3
作者
孙晋良
机构
不详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文摘
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83年教育部批准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新的上海大学组建以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校风,紧密对接国家、上海发展战略,突出工科特色,发挥综合优势,深化开放合作,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关键词
上海大学
高等专科学校
先天下之忧而忧
上海工业大学
上海科学技术
校训
学科团队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雷锋精神与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的关系
4
作者
肖金权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5期11-12,7,共3页
文摘
四分之一多个世纪过去了,在历尽坎坷而前行的中华民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响起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雷锋精神是永存的!大地在呼唤着雷锋精神的“复归”。今天,当人们以无限喜悦的心情看到和听到神州大地一派不可阻挡的学雷锋热潮兴起的时候,不禁会问:雷锋精神在“扼杀”之后为什么又得到“复归”?为什么它的“复归”就立即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和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从直接的原因讲,这是雷锋精神自身的特定内在规定性所决定和导致的。雷锋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优秀传统的精神特质,它是“舍已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历尽坎坷
内在规定性
先天下之忧而忧
精神特质
现代化建设
人民群众
人生的意义
思想特征
为人民服务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给新闻一个精彩的结尾
5
作者
潘求儆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3年第4期21-22,共2页
文摘
新闻要写好导语,把最新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这已是众所周知的规律。但对于写好新闻的结尾,往往被我们一些年轻记者、编辑忽视。岂不知,一篇新闻光有好导语,而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尾,犹如倒嚼甘蔗,越嚼越乏味,难免令人遗憾。我国历代文章大家既重视文章的开头,也重视文章的结尾,这方面宋代散文名家范仲淹算得上是一个典范。他写的《岳阳楼记》用我们新闻界的眼光看,把它当作一篇“岳阳楼落成”的新闻报道未尝不可。文章在交待时间、地点、事由和背景材料时,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末尾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是掷地有声,是一绝好结尾,好就好在作者把全篇的思想意境用精练、富含哲理的语言加以高度概括,深化了文章主题,成了朗朗上口的千古名句。我们学习借鉴历代的名篇佳作,注意多观察。
关键词
背景材料
文章主题
《岳阳楼记》
千古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
文学手法
语言美
报道角度
之乐
未尝不可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卸下虚名的包袱
6
作者
李锦涛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共1页
文摘
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之为人,收获好评价、留下好名声,是自然而然的内心追求。但追求怎样的名声,怎样对待名声,却有境界高下之别。《道德经》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哲学上启示人们对"名"和"常名"的不同境界要有所认识。纵观历史,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百姓,没有人因虚名而流芳百世。但凡能为世人所铭记者,无不是心中有抱负、脚下有征途,靠实绩而赢得口碑。
关键词
道可道
李将军列传
谷文昌
一叶障目
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
领导干部
谋私利
先天下之忧而忧
立命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谱“三农”发展新篇章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7
作者
董文渊
机构
不详
出处
《湖南农业》
2021年第9期5-6,共2页
文摘
说起岳阳,首先想到的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对岳阳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这座有着“五千年湘楚文化,八百里洞庭风月”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久弥新,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近年来,岳阳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岳阳小龙虾产业应运而生。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岳阳楼记》
巴陵
先天下之忧而忧
农业产业
洞庭
湘楚文化
千古名篇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说文的朗读
8
作者
徐世荣
出处
《语文建设》
1965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Zhōngguógémìng shènglìyǐqián, 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yuán héxǔduōgémìngzhěbúpàshātóu, búpàzuòláo, tāmen líxiāng-biéjǐng (离乡别井), dōngbēn-xīzǒu, bújìmíng-lì, bùtúxiǎngshòu, wéiyīxiǎngdào deshìguójiāde cún-wáng hérénmín de huò-fú.Tāmen wèile gémìng shìyède shènglì, yīng-yǒng xīshēng, jiānkǔfèndòu, qiánmiand réndǎoxiaqu, hòumiand rén lìjígēnshanglai;gémìng shībàile, mǎshàng chóngzhěng qígǔ,jìxùzhàndòu. Zhèxiējùyǒu wěidàd
关键词
二段
顿歇
正面教育
先天下之忧而忧
坚定有力
中国革命胜利
站得住脚
魏理
宋就
无服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舜德
《山东农机化》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代常用叹词“噫”解析
司罗红
姜书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专辑 前言
孙晋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简论雷锋精神与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的关系
肖金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给新闻一个精彩的结尾
潘求儆
《新疆新闻界》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卸下虚名的包袱
李锦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谱“三农”发展新篇章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董文渊
《湖南农业》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说文的朗读
徐世荣
《语文建设》
196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