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电参数对PTFE多孔膜电荷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吴越华 夏钟福 +1 位作者 王飞鹏 邱勋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81-182,共2页
利用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热刺激放电电流谱(TSD)分析,研究了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多孔膜驻极体中的沉积电荷稳定性与充电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沉积电荷的稳定性与充电参数有关。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唯象的解释。同时研究了此... 利用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热刺激放电电流谱(TSD)分析,研究了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多孔膜驻极体中的沉积电荷稳定性与充电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沉积电荷的稳定性与充电参数有关。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唯象的解释。同时研究了此多孔材料在不同充电参数条件下捕获电荷能阱分布的变化,初步描述其电荷捕获输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充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有轨电车超级电容供电的充电参数分析
2
作者 王鹏博 黄齐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88-90,共3页
介绍了高能超级电容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有轨电车领域的应用情况。针对超级电容的充电特性,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中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交路的需求,分析计算在现代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超级电容剩余的电量。提出了对车载超级电容充电参数配置的... 介绍了高能超级电容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有轨电车领域的应用情况。针对超级电容的充电特性,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中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交路的需求,分析计算在现代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超级电容剩余的电量。提出了对车载超级电容充电参数配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超级电容供电 充电参数 停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Q系列芯片的锂电池智能充电系统设计
3
作者 陈明扬 崔永俊 +1 位作者 王红亮 邵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解决锂电池充电参数显示不准确、用户不能自定义充电参数、充电模块难以集成到硬件电路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锂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系统选用BQ系列的BQ25892、BQ27426及BQ29737分别设计锂电池充电模块、锂电池监测模块及锂电池保护模块,... 为解决锂电池充电参数显示不准确、用户不能自定义充电参数、充电模块难以集成到硬件电路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锂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系统选用BQ系列的BQ25892、BQ27426及BQ29737分别设计锂电池充电模块、锂电池监测模块及锂电池保护模块,并选用STM32F030K6T6作为系统主控,用户可通过充电系统的RS485接口读取和配置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相关参数。选用型号为NCR18650B、额定容量为3 350 mAh的二次锂电池作为充电测试对象。实验结果表明:当锂电池以0.5C电流充电时,电池最高温度为50℃,充电效率达90%以上,系统工作较为稳定,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智能充电 锂电池监测 充电参数自定义 锂电池保护 多模式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龚瑞昆 徐广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29,35,共4页
以电动汽车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针对充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研究充电系统的快速充电方法及分段限压定电流间歇-正负脉冲充电法的参数。文中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及方法、充电过程各参数的确定和快速充电硬件电路... 以电动汽车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针对充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研究充电系统的快速充电方法及分段限压定电流间歇-正负脉冲充电法的参数。文中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及方法、充电过程各参数的确定和快速充电硬件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结合锂离子电池模型进行充电过程各参数的确定,采取分段限压定电流间歇-正负脉冲充电方法,建立充电系统主电路,在Matlab仿真条件下对主电路进行仿真实验,证实了搭建的充电系统快速充电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快速充电系统 系统设计 充电参数确定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电截止电压对镍钴锰动力电池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和祥运 陈中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测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Li Ni1/3Co1/3Mn1/3O2)动力锂离子电池温度与开路电压的关系,电池开路电压随温度升高的下降率为0.63 m V/℃。当放电终止电压为3.00 V、充电截止电压4.15 V时,3只并联12只串联组成的电池系统(78 Ah、44 V)具有... 测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Li Ni1/3Co1/3Mn1/3O2)动力锂离子电池温度与开路电压的关系,电池开路电压随温度升高的下降率为0.63 m V/℃。当放电终止电压为3.00 V、充电截止电压4.15 V时,3只并联12只串联组成的电池系统(78 Ah、44 V)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以1 C循环1 6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充电截止电压 充电参数 动力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化Teflon驻极体的研究
6
作者 何渝 温中泉 +1 位作者 温志渝 唐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5-988,共4页
针对驻极体微型化后存在表面电位低和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通过对充电电压、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充电过程参数和微型化驻极体的制备方式的一系列对比实验和分析,获得了Teflon驻极体的优化充电条件,得到了较高表面电位和稳定性好的微型化Te... 针对驻极体微型化后存在表面电位低和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通过对充电电压、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充电过程参数和微型化驻极体的制备方式的一系列对比实验和分析,获得了Teflon驻极体的优化充电条件,得到了较高表面电位和稳定性好的微型化Teflon驻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微型化 充电过程参数 TEFLON 表面电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