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种子的饱满度与充实指数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顺和 杨士敏 +3 位作者 张伯桥 季开祯 赵步洪 高德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7-10,共4页
对以充实指数(饱满指数)作为定量指标估计小麦种子饱满程度的观点提出质疑:育种学家所谓的饱满度即指收获后干种子现实的皱缩程度,与充实指数并非同一概念。并提出以经验公式:V_D=2.0944l×0.5h×0.5w模拟长、宽、高分别等于l、... 对以充实指数(饱满指数)作为定量指标估计小麦种子饱满程度的观点提出质疑:育种学家所谓的饱满度即指收获后干种子现实的皱缩程度,与充实指数并非同一概念。并提出以经验公式:V_D=2.0944l×0.5h×0.5w模拟长、宽、高分别等于l、w、h时的饱满种子体积(V_D)。在用排液法测定现实种子体积(V_G)后,以V_G与V_D之比值定义为种子饱满度(D),试验表明以D值度量的饱满度与目测种子饱满度级别顺序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饱满度 充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型小麦单穗潜在库填充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嵩午 王长发 +3 位作者 冯佰利 苗芳 周春菊 张荣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许多学者认为 ,在争取小麦高额产量中应保证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使穗粒重有所增加。我们的研究表明 ,穗粒重由单穗潜在库容和籽粒充实指数两个元素构成 ,欲使穗粒重增加 ,应使两元素的值都有所上升。冷型小麦的体温偏低 ,叶片功能期较长 ... 许多学者认为 ,在争取小麦高额产量中应保证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使穗粒重有所增加。我们的研究表明 ,穗粒重由单穗潜在库容和籽粒充实指数两个元素构成 ,欲使穗粒重增加 ,应使两元素的值都有所上升。冷型小麦的体温偏低 ,叶片功能期较长 ,净光合速率较高 ,丙二醛的积累速率较慢 ,籽粒充实指数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型小麦 单穗潜在库容 充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鹏 王长发 +3 位作者 苗芳 郑锦娟 李小芳 王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为了揭示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小麦低温育种工作的技术路线,以1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和源库活性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冠层温度指数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 为了揭示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小麦低温育种工作的技术路线,以1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和源库活性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冠层温度指数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品种的产量结构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指数与各源库活性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温度指数与籽粒充实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负相关,而与潜在库容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籽粒充实指数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冠层温度指数>千粒库容>千粒重,各因素对潜在库容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千粒库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参试品种被分为4类,各类之间的产量及产量结构差异明显。可见,小麦冠层温度主要通过籽粒充实指数间接作用于产量,低冠层温度和大潜在库容的优化组合是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温度 潜在库容 籽粒充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玉米杂交种灌浆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俊明 张红艳 +6 位作者 郭鹏飞 刘保国 芦彩霞 刘瑞芳 黄爱云 王永士 成明锁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4期28-30,153,共4页
2008-2009年对5个玉米杂交种的果穗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它们的籽粒体积增长的时序动态均表现为"前快后慢型",粒重的增长呈"前慢中快后慢型";(2)籽粒体积增长最多的阶段都在授粉后28 d内,以后逐渐减慢,粒... 2008-2009年对5个玉米杂交种的果穗灌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它们的籽粒体积增长的时序动态均表现为"前快后慢型",粒重的增长呈"前慢中快后慢型";(2)籽粒体积增长最多的阶段都在授粉后28 d内,以后逐渐减慢,粒重增长最多的阶段在授粉后的14~42 d;(3)采用充实指数度量玉米杂交种灌浆期的籽粒发育和充实能力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灌浆特性 充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