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研究
1
作者 徐英东 于潇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3,共13页
理论模型证明,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通过提升父母的教育效率和教育投入促进子女的教育代际流动,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存在溢出效应。实证检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发现,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提高了(... 理论模型证明,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通过提升父母的教育效率和教育投入促进子女的教育代际流动,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存在溢出效应。实证检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发现,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提高了(外)祖父母和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子女实现教育代际流动的概率。父母兄弟姐妹的教育代际流动可以增加家庭教育支出、增强父母信息获取能力、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和教育期望等经验证据,为教育投入和教育效率机制提供了一定支持。此外,城市地区父母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强于农村,子女兄弟姐妹数量增加会削弱父母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母亲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的溢出效应强于父亲。上述结论对鼓励尊师重教等优良家风和加强家庭教育资源支持有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姐妹教育代际流动 溢出效应 教育效率 教育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财政分权对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叶文辉 周静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5,共10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政府间教育支出责任分担对居民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分权通过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显著促进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但支出责任... 基于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政府间教育支出责任分担对居民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分权通过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显著促进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但支出责任过度下沉则会导致支出规模下降与支出均衡性恶化,从而降低了向上流动的概率;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通过增加支出规模、改善均衡性及优化支出结构,显著提升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教育努力程度的提升可以强化教育财政分权的优势,提升转移支付对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教育代际流动 人力资本 政府教育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
3
作者 董甜甜 毛中根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9,共14页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对居民收入增长、文化素养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教育的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对居民收入增长、文化素养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教育的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以消费相对剥夺指数从家庭层面表征居民消费不平等,实证检验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提升可显著降低子代家庭消费不平等;第二,教育代际流动性提升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改善作用对于城镇家庭、户主为男性、中青年和中低资产家庭影响显著,对农村家庭、户主为女性、老年和高资产家庭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第三,社会资本和创业行为是教育代际流动影响家庭消费不平等的两个重要渠道。因此提出畅通向上流通渠道,实施差异化人力资本培育政策,提升社会各阶层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化创业环境,扩宽居民就业渠道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消费不平等 家庭消费相对剥夺 社会资本 创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代际流动:职业地位视角的分析
4
作者 许长青 李钧宇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5,共15页
职业与社会经济地位的代际流动关系到共同富裕的实现,教育能否有效促进代际流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2018和202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两阶段回归法剥离出外生于家庭背景的个体教育水平,实证检验教育与代... 职业与社会经济地位的代际流动关系到共同富裕的实现,教育能否有效促进代际流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2018和202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两阶段回归法剥离出外生于家庭背景的个体教育水平,实证检验教育与代际流动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教育水平提升在提高劳动者职业地位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职业地位的代际关联,未能有效发挥促进代际流动的作用;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和就业市场的不平等可能是阻碍教育发挥积极作用的两个因素,体制内外和不同区域间表现出的异质性进一步佐证了以上机制的存在;第三,提升区域整体教育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阻碍作用。据此提出应推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完善就业市场条件,减少劳动力区域流动阻力,以促使教育有效发挥促进代际流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水平 代际流动 职业地位 教育质量均衡 就业市场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代间的教育流动研究:四代人的证据
5
作者 解垩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四代家庭样本,研究了多代间的教育流动,并对其流动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三代内具有教育持续性的特征;三代内教育持续性存在城乡、性别异质性,城市中祖父母的教育影响比农村的影响大,男性教育程度与其祖父的...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四代家庭样本,研究了多代间的教育流动,并对其流动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三代内具有教育持续性的特征;三代内教育持续性存在城乡、性别异质性,城市中祖父母的教育影响比农村的影响大,男性教育程度与其祖父的教育联系更大,而女性教育程度与其祖母的教育联系更大;三代内教育持续性的传导机制是直接互动渠道;中国不存在四代间的教育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代际持续性 多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下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1
6
作者 龚继红 廖梦雪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3,共13页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明显增强,两性差异日渐消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女性实现教育高阶向上流动的比例增加,男性教育代际的顶部传递优势依然显著;父代收入仍对代际收入流动起关键作用,女性的代际收入关联度高于男性;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能有效阻断父代的代内收入差距向个体传递,教育代际向下流动则会加剧代际收入传递固化,且这一影响更多作用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代际收入流动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能够改善教育代际流动性吗?——基于微观家户数据的分析
7
作者 陈怡 谢宇婷 +1 位作者 范瑞雪 樊士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1,151,共16页
研究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将教育代际流动性分解为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和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构建金融发展对两者影响的理论框架,分析其作用机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相关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 研究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将教育代际流动性分解为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和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构建金融发展对两者影响的理论框架,分析其作用机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相关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论假说基本一致:首先,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正向影响主要来自其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次,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信贷市场较为成熟的东部地区的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最后,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子代的人力资本水平这一作用机制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贷约束 教育代际结构流动 教育代际交换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方超 叶林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3,共12页
利用最新一轮开展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测量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用子代-父辈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结构性流动率高于循环性流动率,教育向上流动... 利用最新一轮开展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测量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用子代-父辈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结构性流动率高于循环性流动率,教育向上流动趋势明显;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结合逐项回归思想发现父亲对子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效应高于母亲,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每提升1年,子代接受学历教育年限数将提高0.31年和0.234年;对性别做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对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依赖性更强,男性则对母亲具有更强的依赖性,而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代际流动 教育代际传递 城镇居民 公共教育扩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静 叶文辉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46,共15页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可以显著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机制分析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代际教育向上流动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但是财政...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可以显著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机制分析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代际教育向上流动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但是财政教育支出的资本化阻碍了代际收入向上流动。从异质性看,财政教育支出对低收入、低人力资本以及农村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大,但是对不同人力资本家庭的差异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边际效应呈现倒U型,而财政教育支出公平可以强化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教育支出 代际收入向上流动 资本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媛媛 宋扬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76,共15页
本文基于2015年1%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评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试点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高学历家庭子女,十二年免费教育促使低学历家庭子女获得大学教育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表现为父母学历为本科和初中的子女之间... 本文基于2015年1%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评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试点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高学历家庭子女,十二年免费教育促使低学历家庭子女获得大学教育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表现为父母学历为本科和初中的子女之间获得大学教育的概率差距缩小了11.9个百分点。对教育代际流动性进行直接检验,发现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政策实施后教育代际次序相关性显著下降,低学历家庭子女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异质性结果表明,十二年免费教育政策对促进低收入家庭和欠发达地区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更为显著。在实证基础上,本文提出在欠发达地区优先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探索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提供低息或无息高中助学贷款等政策建议,为后续在全国层面推广高中免费教育甚至高中义务教育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年免费教育 教育代际流动 代际向上流动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研究:机制、方法与评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霍雨佳 李朝柱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8,共15页
收入代际流动是体现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教育作为社会代际传递的重要机制,通过教育促进流动性的提高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为防止进一步的贫困代际传递、社会阶层固化,社会、经济、政治各领域专家基于不同视角对教育与收入代际... 收入代际流动是体现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教育作为社会代际传递的重要机制,通过教育促进流动性的提高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为防止进一步的贫困代际传递、社会阶层固化,社会、经济、政治各领域专家基于不同视角对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展开了丰富的探讨和检验。通过对国内外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关系研究的归纳和梳理,从收入代际流动的概念、意义及相关结果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影响代际收入的途径,包括对人力资本、就业选择、收入水平的影响,而后概述了有关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关系的研究方法演进、数据及可能的误差来源,并基于此得出相关文献的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收入代际流动 阶层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义务教育均等化对西部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义务教育“两基”计划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彭骏 郑家兴 赵西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并使用家族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先天效应的影响,考察了义务教育“两基”攻坚计划对西部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两基”计划的实施没有促进西部地区家庭由先天效应和培养效应共同实...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并使用家族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先天效应的影响,考察了义务教育“两基”攻坚计划对西部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两基”计划的实施没有促进西部地区家庭由先天效应和培养效应共同实现的教育代际流动性,但显著提高了由培养效应实现的教育代际流动性。异质性与机制分析发现,“两基”计划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并且与高收入家庭和高学历家庭相比,该计划对提高西部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和低学历家庭由培养效应实现的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显著;“两基”计划通过减缓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子代教育的影响,从而提高教育代际流动性。在不同教育层级上,“两基”计划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改善主要发生在较低的教育层级上,并显著促进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两基”攻坚计划 家族固定效应模型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城镇化与教育代际流动性变迁
13
作者 王毅航 谢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25,共26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梳理了“村改居”政策与教育代际流动性变化的特征事实,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村改居”政策冲击提高了子代教育向上流动性,改善了改制村居的教育代际流动性水...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梳理了“村改居”政策与教育代际流动性变化的特征事实,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村改居”政策冲击提高了子代教育向上流动性,改善了改制村居的教育代际流动性水平。鉴于不同学历程度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认知型社会资本积累对家庭财富的弹性差异,“村改居”政策的家庭财富冲击引致异质性教育深化效应,使得低学历家庭子代获得更大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改善,这对于摆脱教育代际黏性引致的贫困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村改居” 教育代际流动 人力资本 代际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代际流动:多维视角下的动态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迎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9,共13页
促进代际流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多维度分析当前中国代际流动的动态特征以及各维度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代际流动系数的分解探讨不同维度代际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育的代际流动性要显著低于职业的代际流... 促进代际流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多维度分析当前中国代际流动的动态特征以及各维度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代际流动系数的分解探讨不同维度代际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育的代际流动性要显著低于职业的代际流动性,并且教育与职业相互之间有显著影响,教育对职业代际流动的贡献超过50%,父代职业对教育代际流动的贡献为11%左右;母亲—子代的代际流动性显著低于父亲—子代的代际流动性,但更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2018年家庭社会地位的代际流动性相比2010年显著下降,并受个体职业选择的影响;父代—女儿的代际流动性显著低于父代—儿子的代际流动性,城镇的代际流动性低于农村的代际流动性;代际流动性与年龄之间关系总体呈现U型,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个体代际流动性最差。因此,需要综合多个维度评估代际流动现状,通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加强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投资以提升其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的能力,改善代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 教育水平 职业选择 社会地位 社会阶层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传递、社会流动性及其变化趋势--来自收入、职业、教育、政治身份的多角度分析 被引量:76
15
作者 李力行 周广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2,156,共12页
社会流动性减弱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收入的代际流动性降低、职业的代际传递固化。本文将综合分析社会流动性减弱的原因,除了考察收入和职业的代际传递,还将对教育、政治身份等广义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行分析。本... 社会流动性减弱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收入的代际流动性降低、职业的代际传递固化。本文将综合分析社会流动性减弱的原因,除了考察收入和职业的代际传递,还将对教育、政治身份等广义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发现,父亲的收入对子女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代际传递趋势在不断加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趋势不断加强,具体表现为教育和职业选择的代际传递趋势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传递 社会流动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代际流动:来自中国学制改革的证据 被引量:41
16
作者 林莞娟 张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近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然而与此同时,各社会阶层间的差距也在日渐扩大。这使得中国的政府部门、学术研究者、普通民众都更为关心社会公平性和代际流动水平。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因此教育的代际流动水... 近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然而与此同时,各社会阶层间的差距也在日渐扩大。这使得中国的政府部门、学术研究者、普通民众都更为关心社会公平性和代际流动水平。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因此教育的代际流动水平将对收入等方面的代际流动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关系到社会公平性。那么,中国的教育代际流动水平如何?父母和子女的教育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效应?对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978至1982年的延长中小学年限的学制改革,使得适龄人口的平均教育年限增加了;但改革有个意料之外的影响——适龄人口上过初中的比例有所下降,其中女性下降的比男性多,因而女性平均教育年限增加的比男性少。进一步,针对教育可能与遗传能力等遗漏变量相关的内生性问题,以此学制改革作为父母教育年限的工具变量的2SLS估计结果表明: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时,父母的教育年限分别每增加1年,子女的教育年限分别相应地增加0.36年、0.59年,可见母亲的教育年限的影响较大。上述结果表明,基础教育会显著地影响底层人群,政府应该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代际流动水平乃至社会公平性,例如制定并贯彻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公共教育投入、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 教育 学制改革 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职业代际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卫东 白云丽 +1 位作者 罗仁福 张林秀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4,共8页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CRDS)数据,运用无序响应模型探讨教育对职业代际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教育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代际职业向上流动,并抑制向下流动与传承;教育在促进代际职业向上流动方面的作用随着出生年份组的后延而变小;增...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CRDS)数据,运用无序响应模型探讨教育对职业代际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教育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代际职业向上流动,并抑制向下流动与传承;教育在促进代际职业向上流动方面的作用随着出生年份组的后延而变小;增加任何阶段的教育年限,对促进代际职业向上流动、抑制代际职业向下流动和平行流动均具有显著作用;高等教育对促进代际职业向上流动的作用最大,且这种作用不随出生年份组的后延而下降,高中教育的作用次之,但其对1985年以后出生的劳动力的代际职业向上流动的作用明显降低。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代际流动 教育 社会公平 农村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教育不公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的问题,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教育的代际流动性下降,父代的学历、职业、子代的户籍、居住区域、年龄、家庭中的排行等因素都影响到子代的受教育程度。公共教育支出如果不能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也... 教育不公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的问题,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教育的代际流动性下降,父代的学历、职业、子代的户籍、居住区域、年龄、家庭中的排行等因素都影响到子代的受教育程度。公共教育支出如果不能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也无法促进代际教育流动性的提高。为了促进教育的代际流动,需要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给中下阶层群众提供更多的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 公平 公共教育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有助于改善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吗?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娟 周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近年来,越来越少的农村学生能够进入我国的顶尖高校,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在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家庭背景是否仍是制约农村学生教育抉择的关键因素是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通过中国住... 近年来,越来越少的农村学生能够进入我国的顶尖高校,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在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家庭背景是否仍是制约农村学生教育抉择的关键因素是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通过中国住户收入分配数据库,分析了从1988年到2007年间家庭背景对子女上高中的影响趋势。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相关变量后,家庭背景对农村子女上高中的影响程度呈现倒U型变化,在最近几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一直很稳定,没有显著变化。此外,将孩子分成不同年龄组的回归结果,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教育选择模型,从教育经费的视角对此现象进行了剖析。发现当公共教育经费增加时,父母收入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会减弱,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与公共教育经费无关。上述结论意味着,公共教育经费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家庭背景的影响,增加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但当公共教育经费增加到较高水平时,对家庭背景的影响可能会非常微弱。这些结论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我国政府在21世纪初对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对孩子接受高中教育的影响在2007年左右已经不显著。分不同年龄组的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对1986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的影响在显著下降,说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这也隐含地表明今后的教育投入应该有所侧重,对贫困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经费,可能会提高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但对于发达地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经费的效果可能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 代际流动 农村儿童 教育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代际教育流动性的地区、城乡与阶层差异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俊武 黄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1,共5页
基于Raymond(2009)的代际流动性测量方法,文章构造了一种新的代际流动性指数,它具有一些良好的数理特性,突破了这两方面的限制。然后应用CGSS调查数据,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中国代际教育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发现:(1)我国... 基于Raymond(2009)的代际流动性测量方法,文章构造了一种新的代际流动性指数,它具有一些良好的数理特性,突破了这两方面的限制。然后应用CGSS调查数据,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中国代际教育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发现:(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代际教育流动性依次递减;(2)城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高于农村,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3)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差异不明显;(4)我国整体的代际教育流动性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指数 代际弹性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