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公民友爱”到“兄弟之爱”——古罗马社会救助伦理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林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7,共11页
古代罗马的社会救助伦理经历了从传统的"公民友爱"到基督教的"兄弟之爱"的发展。在传统伦理下,人生目的在追求幸福,幸福、美德与善是不可分的。善行意在实现美德,体现的是友爱,遵循对等、互惠、正义的原则。它以城... 古代罗马的社会救助伦理经历了从传统的"公民友爱"到基督教的"兄弟之爱"的发展。在传统伦理下,人生目的在追求幸福,幸福、美德与善是不可分的。善行意在实现美德,体现的是友爱,遵循对等、互惠、正义的原则。它以城邦及其土地占有制度为基础,以公民为对象。随着这些基础的消失,这种伦理观念及其所依附的善行代救济的救助机制也逐渐被抛弃;在基督教的伦理中,人生目的在永生的救赎,信仰与爱不可分割。善行体现的是对神的信仰和爱,以救济贫困为目的。它以所有人为对象,展示的是兄弟之爱,其社会基础是帝国体制。基督教扩充了爱,把信仰、爱与美德统一起来,发展了传统的救助伦理。这种伦理及其所依附的救助体制超越了狭隘的城邦意识,顺应了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最终成为主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友 兄弟之爱 古罗马 社会救助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爱欲”到政治——论莱维纳斯“爱欲现象学”的多重意涵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向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7,共7页
莱维纳斯的"爱欲现象学"在《总体与无限》一书中究竟占据怎样一种地位,似乎不甚明朗,甚至有学者认为是信手之作。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莱维纳斯思想不可或缺。而且"爱欲现象学"具有多重意涵,不可偏颇。即对&q... 莱维纳斯的"爱欲现象学"在《总体与无限》一书中究竟占据怎样一种地位,似乎不甚明朗,甚至有学者认为是信手之作。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莱维纳斯思想不可或缺。而且"爱欲现象学"具有多重意涵,不可偏颇。即对"爱欲现象学"的解读不能仅仅局限于爱欲问题上,而应该沿着他原本的思路逐步展开,从而揭示出"繁殖"、"父性"、"子女"、"兄弟之爱"等一系列环节,展示出"爱欲现象学"中所蕴涵的多重意味,及其与莱维纳斯政治思想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 跨实体化 父性 兄弟之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