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剑 易发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1-287,共7页
通过对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 通过对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吸附态等,但各个元素的赋存状态有所不同。黑色岩系多元素富集层是贵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富集体,富集系数高。黑色岩系多元素的异常富集是古地理环境、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和缺氧事件的综合作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及地球化学 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 黑色岩系 下寒武统 黔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中三稀元素赋存状态、富集机理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41
2
作者 金中国 刘玲 +5 位作者 黄智龙 刘辰生 郑明泓 谷静 邹林 王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47-2861,共15页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与下伏志留系下统韩家店组或上石炭统黄龙组及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均呈假整合接触,古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湖相,矿床成因属古风化壳沉积型。勘查实践及研究表明:①含铝岩系的各类岩石、矿...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与下伏志留系下统韩家店组或上石炭统黄龙组及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均呈假整合接触,古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湖相,矿床成因属古风化壳沉积型。勘查实践及研究表明:①含铝岩系的各类岩石、矿石中均富含Li、Ga、Sc、REE等三稀元素,在空间分布及不同矿石中含量变化大,相差1~3个数量级。Li在研究区东、西两侧含量相对高,常富集于含矿岩系上部及矿体中致密块状、豆鲕状矿石中;Ga在研究区北侧及含矿岩系中部较富集,Sc在道真沙坝-平木山一带富集程度高,在含矿岩系中含量变化小;REE相对富集于南部、显著富集于含矿岩系的下部。②含矿岩系形成于古赤道附近气候温湿、开放的氧化环境,铝矿物及高岭石、蒙脱石等富铝黏土矿物丰富,促进Li、Ga、Sc和REE等三稀元素以离子吸附态形式随铝土矿脱硅、去铁、降硫的成矿过程同迁移、同富集;同时由于Li、Ga、Sc、REE等三稀元素与Al、Zr、Ti、Nb、Ta、Hf、Ti、Cr、Th、U等亲石元素离子半径相近,地球化学性质相似,在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可能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③次生淋滤改造作用及环境pH变化,是促进独立稀土矿物形成及REE在含矿岩系底部富集的重要因素,含矿岩系下部的富稀土层中应有大量稀土以独立矿物存在(特别是∑REE>800×10-6的地段);古沉积环境、成岩成矿期后的地形地貌及构造运动影响约束了Li、Ga、Sc和REE的不均匀分布。④以含铝岩系为评价对象,研究区Li、Ga、Sc资源潜力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铝岩系 三稀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机理 资源潜力 务-正-道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与富集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晶晶 刘季花 +4 位作者 张辉 闫仕娟 何连花 王小静 汪虹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5-124,共10页
通过选择性化学提取法,对太平洋采薇海山富钴结壳样品中铂族元素进行分级提取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铂族元素含量。赋存状态结果显示,富钴结壳中铂族元素在各个化学相态中富集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铁氧化物相、... 通过选择性化学提取法,对太平洋采薇海山富钴结壳样品中铂族元素进行分级提取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铂族元素含量。赋存状态结果显示,富钴结壳中铂族元素在各个化学相态中富集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铁氧化物相、残渣态、锰氧化物相、碳酸盐相、吸附态,未磷酸盐化新壳层和磷酸盐化老壳层中铂族元素都主要赋存于铁氧化物相中,其富集比例为59.26%~82.19%,残渣态中磷酸盐对铂族元素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其富集比例为17.23%~35.37%。不同类型地质体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也证实了富钴结壳和海山结核中铂族元素富集主要受到铁氧化物相和残渣态的影响。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中铂族元素的富集机理推测为铁氧/氢氧化物胶体粒子的吸附作用,使海水中PtCI4^2-离子被吸附到铁氧化物相中,从而使富钴结壳中铂族元素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铂族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机理 化学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奥陶纪马家沟组顶部古风化壳中三稀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鑫朋 张运强 +5 位作者 程洲 杨瑞 季虹 张欢 石光耀 王金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河北省奥陶纪马家沟组与晚石炭世本溪组之间发育一套古风化壳层,岩性主要为铁质黏土岩、铝质黏土岩和铝土岩,剖面从顶到底具典型的“煤-铝-铁”结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冀东石岭和冀南同义岭古风化壳样品的轻稀土元素氧化物总质量... 河北省奥陶纪马家沟组与晚石炭世本溪组之间发育一套古风化壳层,岩性主要为铁质黏土岩、铝质黏土岩和铝土岩,剖面从顶到底具典型的“煤-铝-铁”结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冀东石岭和冀南同义岭古风化壳样品的轻稀土元素氧化物总质量分数分别达0.0893%和0.0717%,均超过了古风化壳型轻稀土矿边界品位,冀北煤窑山古风化壳样品的轻稀土元素总质量分数为0.0504%,也具明显富集特征。古风化壳中部分样品稀有元素Li含量也超过了伴生边界品位。通过元素逐级分离试验定量分析出古风化壳中的三稀元素主要以矿物相存在,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进一步确定三稀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伊利石、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中,少量以化合态存在于独立的稀土矿物中。综合分析认为,古风化壳中三稀元素的矿化富集依次经历了风化壳形成阶段、铝质岩系形成阶段及沉积压实阶段的多阶段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古风化壳 三稀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在金成矿中的作用及促进金富集的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家军 王大钊 +8 位作者 翟德高 高燊 郑波 王佳新 张斌 王冠智 王泽琳 汪林炜 翁国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734,共23页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包含As、Sb、Bi、Hg、Pb、Se、Te、Tl、Sn等,在戈尔德斯密特(V·M·Goldschmidt)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中均属于亲铜元素。它们具有亲铜性、电负性大、低熔点、半金属的特性。在金成矿过程中,这些元素与硫的亲...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包含As、Sb、Bi、Hg、Pb、Se、Te、Tl、Sn等,在戈尔德斯密特(V·M·Goldschmidt)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中均属于亲铜元素。它们具有亲铜性、电负性大、低熔点、半金属的特性。在金成矿过程中,这些元素与硫的亲和力强,多形成LMCE的硫化物、硫盐矿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金属互化物,甚至形成LMCE与金的互化物和金的化合物。同时,它们在成矿流体中可以形成LMCE熔体,并对金矿床中Au的高效富集沉淀起到一种重要的桥梁作用。作者针对LMCE在金矿床中的赋存状态,总结了金矿床中LMCE富集金的特点,综合归纳了LMCE对金富集的成矿机理,认为在一些大型金矿床中,除了人们熟知的水-岩反应、硫化作用、流体沸腾、流体混合、有机成矿、岩浆脱气、叠加成矿等对热液金矿床的成矿起到重要作用外,流体-熔体分离、溶解-再沉淀、矿物重结晶、矿物表面吸附和元素替代等地质作用,也是LMCE在成矿过程中对金的富集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亲铜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特征 富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天桥铅锌矿床分散元素赋存状态及规律 被引量:104
6
作者 周家喜 黄智龙 +3 位作者 周国富 李晓彪 丁伟 谷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80,共10页
利用电子探针(EPMA)、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等分析了天桥铅锌矿床矿石矿物中分散元素的含量、赋存状态及规律,结果表明分散元素在该矿床中含量达到了综合利用评价指标,有的甚至达到了工业品位(如Cd等);这些分散元素可能以类质同... 利用电子探针(EPMA)、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等分析了天桥铅锌矿床矿石矿物中分散元素的含量、赋存状态及规律,结果表明分散元素在该矿床中含量达到了综合利用评价指标,有的甚至达到了工业品位(如Cd等);这些分散元素可能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硫化物矿物中,其规律为Ga、Cd、In等赋存在闪锌矿中,Ge、Tl等赋存在方铅矿中,黄铁矿中分散元素富集低;在不同颜色闪锌矿中,Ga、Cd富集规律表现为浅色闪锌矿>中色闪锌矿>黑色闪锌矿,而Ge、Tl、In、Se富集表现出中色闪锌矿相对高于浅色及黑色闪锌矿;同标本中,不同颜色闪锌矿的Ge、In富集规律在还显示浅色闪锌矿>中色闪锌矿>黑色闪锌矿,而Ga、Tl、Cd、Se富集规律呈现中色闪锌矿相对高于浅色及黑色闪锌矿。Ga/In、Zn/Cd等参数指示出矿床成因类型可能为热液-沉积-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天桥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织金磷矿稀土富集机制、赋存状态及可利用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邢介奇 张泽阳 +6 位作者 鲜海洋 姜玉航 梁晓亮 谭伟 牛贺才 何宏平 朱建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516,I0003,共13页
巨量的海相沉积磷矿不仅是磷的主要来源,而且还因其中大部分富含稀土元素而成为潜在的稀土资源。为更好地理解这类稀土的成矿规律、赋存状态和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利用XRD、SEM、LA-ICP-MS和TEM等分析手段,对贵州织金富稀土磷块岩进行研... 巨量的海相沉积磷矿不仅是磷的主要来源,而且还因其中大部分富含稀土元素而成为潜在的稀土资源。为更好地理解这类稀土的成矿规律、赋存状态和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利用XRD、SEM、LA-ICP-MS和TEM等分析手段,对贵州织金富稀土磷块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通过扩散作用从海水及孔隙水富集于纳米级磷灰石中。低沉积速率和纳米级磷灰石较大的比表面积均有利于稀土成矿;磷矿后期经历了低温还原性富F热液流体改造,改变了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配分模式,但这并非稀土富集主要原因;TEM分析显示,稀土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磷灰石晶格之中;稀土元素在磷灰石中晶格尺度赋存特点决定了只能对磷灰石进行分解破坏的提取方式。使用酸浸法将稀土元素作为伴生资源提取,是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织金 磷块岩 稀土赋存状态 元素富集机制 稀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及燃煤产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赋存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邢艳阳 丁华 +1 位作者 白向飞 何金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82,共14页
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性质被广泛用于永磁、冶金、储氢材料等领域,消费量逐年递增。我国是稀土元素储量大国,至2020年我国稀土元素矿产量在世界占比逐年下降,近几年有所回升,但仍需要寻找和开发其他可作为稀土元素供应源的材料。煤作为一... 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性质被广泛用于永磁、冶金、储氢材料等领域,消费量逐年递增。我国是稀土元素储量大国,至2020年我国稀土元素矿产量在世界占比逐年下降,近几年有所回升,但仍需要寻找和开发其他可作为稀土元素供应源的材料。煤作为一种有机矿产,形成过程中可富集稀土元素。深入认识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赋存状态对后续研究其燃烧产物中稀土元素赋存和提取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分时代、地区、煤级研究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对煤及其燃烧产物中的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进行总结,并初步认识到我国煤及其燃烧产物中的稀土元素分布赋存特征。目前研究表明,中国煤中的平均稀土元素含量是世界煤中的平均稀土元素含量的两倍;晚二叠世时期煤中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硅酸盐态存在。稀土元素性质稳定,经过燃烧后可在燃煤产物中明显富集,主要富集在非磁性的细飞灰颗粒中。对于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统计应综合考虑样品来源矿区的覆盖率、样品处理方式、微量元素测试方式等因素,以提高统计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综合直接观测、表征测试方法、逐级化学提取法及数理统计方法以推测得到较为可靠的赋存状态。我国煤炭消费量可观,能源供应以火力发电为主,燃煤产物产量巨大,煤中稀土元素至燃煤产物中可得到几十倍的富集,探明电厂燃煤产物中稀土元素富集分布规律,结合其提取的难易程度提出对应的回收工艺,以实现对燃煤产物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赋存状态 燃煤产物 富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磷灰石中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9
作者 赵彦彦 杨磊 +1 位作者 曹光耀 张广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12,共9页
稀土元素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沉积磷灰石是现代沉积物和古代磷矿床中稀土元素(尤其是重稀土元素)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沉积磷灰石一般颗粒小、来源复杂,严重限制了对其中稀土元素富集的理解,导致沉... 稀土元素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沉积磷灰石是现代沉积物和古代磷矿床中稀土元素(尤其是重稀土元素)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沉积磷灰石一般颗粒小、来源复杂,严重限制了对其中稀土元素富集的理解,导致沉积磷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精细成矿作用和资源潜力等还存在很大争议,已成为制约沉积稀土矿床开发、综合利用的短板。本文主要综述了沉积磷灰石中稀土元素富集的控制因素,分析沉积磷灰石中REY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迁移历史、富集机制和物质来源等关键要素,以期为磷矿床中稀土元素开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沉积磷灰石 富集机制 赋存状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凯里梁山组高硫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及其地质成因 被引量:36
10
作者 吴艳艳 秦勇 易同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5,共6页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结果,分析了贵州省东部凯里地区下二叠统梁山组高硫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稀土元素在煤中赋存方式和地质成因。结果表明:凯里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中国煤、美国煤和世界煤中稀土元素...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结果,分析了贵州省东部凯里地区下二叠统梁山组高硫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稀土元素在煤中赋存方式和地质成因。结果表明:凯里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中国煤、美国煤和世界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煤层中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具有一致性。研究认为: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与黄铁矿有关,也存在一部分稀土元素通过原生富集而赋存在惰质组和壳质组中的可能性;相对较弱的泥炭沼泽水动力条件以及偏碱性还原的环境更有利于稀土元素在煤中的富集,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是造成煤中富硫以及利于稀土元素富集环境条件发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煤 稀土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乾 安匀玲 +3 位作者 顾雪祥 付绍洪 李发源 杨红英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8-84,共7页
分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显微镜、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大梁子铅锌矿床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研究。镉在... 分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显微镜、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大梁子铅锌矿床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研究。镉在闪锌矿中的含量随着闪锌矿颜色的变浅逐渐增加,镓则相反。分散元素镉、锗、镓的赋存状态为类质同象形式;矿床主要以富集镉为特征,其中镉主要富集于闪锌矿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梁子 铅锌矿床 分散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富集规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乾 安匀玲 +2 位作者 顾雪祥 付绍洪 李发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401,共7页
由于分散元素本身在地壳中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常规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中矿物和矿石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 由于分散元素本身在地壳中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常规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中矿物和矿石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分散元素镉锗镓在铅锌矿中的赋存状态是类质同像或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是:镉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之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分散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天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里高硫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富集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艳艳 秦勇 +1 位作者 易同生 夏筱红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5-622,共8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贵州省凯里下二叠统梁山组高硫煤中Be、P、Sc、Mn、Co、Ni、Cu、Mo、Tl、Pb、Th和U等12种有害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凯里煤中多数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平均值...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贵州省凯里下二叠统梁山组高硫煤中Be、P、Sc、Mn、Co、Ni、Cu、Mo、Tl、Pb、Th和U等12种有害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凯里煤中多数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平均值。根据数理统计结果,将凯里煤中22种微量元素划分为5个群和4个旋转主因子,其中群5元素Be和Y对4个主因子均无贡献,暗示其成因来源可能具有特殊性。认为凯里煤中相当一部分Be、Co、Cu和Pb起源于成煤植物生长期间的同生阶段;受海水影响强烈的还原偏碱性沼泽环境有利于Be、Co和Cu的相对富集,受海水影响微弱的弱还原性和弱碱性环境条件更有利于Mn、Mo、Ni、P、Pb、Th、Tl和U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煤 微量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环境 梁山组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镉的赋存状态及规律
14
作者 周家喜 黄智龙 +3 位作者 周国富 刘铁庚 严再飞 陈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59-1160,共2页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富集多种分散元素(如Cd、Ge、Se、In和Ga等),特别是Cd的含量最高,达2906×10-6。利用电子探针(EPM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先进分析设备,本文初步查明了本区代表性矿床分散元素Cd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富集多种分散元素(如Cd、Ge、Se、In和Ga等),特别是Cd的含量最高,达2906×10-6。利用电子探针(EPM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先进分析设备,本文初步查明了本区代表性矿床分散元素Cd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1)不同矿物Cd富集规律:分散元素Cd在闪锌矿中含量最高,其变化范围为623×10-6~2906×10-6,方铅矿中Cd含量其次,为3.62×10-6~40.6×10-6,黄铁矿中Cd含量最低,为0.023×10-6~11.9×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分散元素 赋存状态 黔西北 成矿区 富集规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黄铁矿 电子探针 天桥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型煤-锗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进展:以云南临沧和内蒙古乌兰图嘎煤-锗矿床为例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婷灏 黄文辉 +1 位作者 闫德宇 唐修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锗元素是研究得最多也是开发利用最好的煤中可利用伴生元素。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煤都含有锗,但是能富集成锗矿床的只是极少数,多数煤中锗含量甚微。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煤-锗矿床有两个,分别是位于云南西部的新生代盆地的临沧... 锗元素是研究得最多也是开发利用最好的煤中可利用伴生元素。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煤都含有锗,但是能富集成锗矿床的只是极少数,多数煤中锗含量甚微。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煤-锗矿床有两个,分别是位于云南西部的新生代盆地的临沧煤-锗矿床和内蒙古的中生代盆地的乌兰图嘎煤-锗矿床。但这两个煤锗矿床地质因素各有不同,文中对其不同点进行了比较。中国云南省煤中含锗的情况最为丰富多样,其研究程度较高,处于成熟开发阶段。云南省西部含有富锗煤的新生代盆地的基底都是可提供丰富锗源的花岗岩。盆地内煤中锗分布不均一与两类花岗岩提供的锗源有一定关系。内蒙古胜利煤田内富锗煤矿床正处于开发阶段。矿产地西部附近出露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要的锗源供给。胜利煤田和伊敏煤田煤中锗的赋存状态和地质条件与临沧的差异较大。二连盆地群与煤油气相关的地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果进一步开展普查找矿工作,将有可能发现新的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煤锗矿床 成矿模式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土矿中伴生三稀元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叶彤 谷静 +1 位作者 王甘露 黄智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1-399,共9页
近年来国内外铝土矿中伴生三稀元素的研究表明,众多铝土矿及赤泥中的三稀元素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潜力,部分矿床甚至已到达了工业生产的要求。三稀元素通常以类质同相形式进入矿物晶格和离子态吸附于矿物表面两种形式产出,但在很多铝土... 近年来国内外铝土矿中伴生三稀元素的研究表明,众多铝土矿及赤泥中的三稀元素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潜力,部分矿床甚至已到达了工业生产的要求。三稀元素通常以类质同相形式进入矿物晶格和离子态吸附于矿物表面两种形式产出,但在很多铝土矿中均发现有少量稀土独立矿物的存在。影响铝土矿床中三稀元素富集因素复杂,包括成矿原岩、pH值、氧化还原环境和赋存矿物等。目前,电解铝的尾矿-赤泥中三稀元素的回收工艺也日渐成熟,酸浸-萃取(离子交换)是主要提取方法。由于铝土矿中矿物组成细小且复杂,其中三稀元素种类众多,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未来分辨率和精度更高的显微测试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三稀元素在铝土矿分布、赋存形式和富集机理研究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伴生三稀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武煤田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蔚阳 樊景森 +2 位作者 王金喜 杨珍 付志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7-245,共9页
煤中稀土元素对于指示物源、反映沉积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且煤中稀土元素具有工业利用的潜力。为判断宁武煤田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对宁武煤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X射... 煤中稀土元素对于指示物源、反映沉积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且煤中稀土元素具有工业利用的潜力。为判断宁武煤田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对宁武煤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Tessier五态法逐级化学提取的测定结果,对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物质来源、赋存状态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宁武煤田煤中稀土元素总体轻度富集,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各煤层中稀土元素铕(Eu)均表现为明显负异常,表明其陆源碎屑补给的物源背景;利用La/Yb-∑REE图解分析沉积物源,主要以沉积岩和花岗岩为主,物源可能来自北部的阴山古陆。整体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但总体表现为海水影响减弱,分馏程度降低。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与灰分及Al、Si、Fe、Mn等元素呈正相关,表明陆源碎屑是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逐级化学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煤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以硅铝酸盐结合态(74%)和有机结合态(18%)为主;由于还原性条件利于稀土元素富集,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也与黄铁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分布模式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