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兆凯 李安春 +3 位作者 徐方建 孟庆勇 李传顺 刘建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8,共8页
为了解东菲律宾海不同类型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采用化学提取方法对有无新型铁锰结壳发育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级提取及测试,不同类型表层沉积物中成矿和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总体一致,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形成于相似的地... 为了解东菲律宾海不同类型表层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采用化学提取方法对有无新型铁锰结壳发育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级提取及测试,不同类型表层沉积物中成矿和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总体一致,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形成于相似的地质和海洋环境中。成矿元素中Fe绝大部分赋存在残渣态中,Mn、Cu、Co和Ni则主要赋存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稀土元素也主要赋存在这两个相态中,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对重稀土元素优先吸附或具络合作用,引起重稀土元素的相对富集和铈的负异常,残渣态优先吸附轻稀土元素,导致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和铈的正异常,火山物质则使表层沉积物残渣态表现出铕的正异常特征。同时,不同表层沉积物样品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其局部形成条件——铁锰结壳发育与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赋存状态 表层沉积物 新型铁锰结壳 东菲律宾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木林县浦桑果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钴、镍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海锐 钟康惠 +3 位作者 多吉 普布次仁 高一鸣 崔晓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4-632,共9页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木林县浦桑果铜多金属矿床是新发现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以品位高,成矿元素复杂为其特征。本文应用野外地质编录、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浦桑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以及Co、Ni元素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矿石...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木林县浦桑果铜多金属矿床是新发现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以品位高,成矿元素复杂为其特征。本文应用野外地质编录、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浦桑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以及Co、Ni元素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矿石矿物主要由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铜蓝等组成。矿石中的有用元素除了铜、铅锌、银外,钴、镍元素是伴生有益组分,矿石中主要Co-Ni元素独立矿物为镍辉砷钴矿。通过电子探针分析,Co元素含量平均为17.87%,Ni元素含量平均12.66%,Co-Ni元素同时以类质同象置换铁的形式赋存于金属硫化物中,黄铜矿平均含Co0.04%、Ni0.08%,黄铁矿平均含Co0.40%、Ni0.20%,闪锌矿平均含Co0.14%、Ni0.06%,磁黄铁矿平均含Co0.79%、Ni0.18%等。Co-Ni元素作为重要的伴生矿产,对提高矿床综合利用价值,丰富青藏高原矿床类型,指导找矿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冈底斯 浦桑果 矿石矿物特征 Co—Ni元素赋存状态 镍辉砷钴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剑 易发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1-287,共7页
通过对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 通过对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吸附态等,但各个元素的赋存状态有所不同。黑色岩系多元素富集层是贵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富集体,富集系数高。黑色岩系多元素的异常富集是古地理环境、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和缺氧事件的综合作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及地球化学 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 黑色岩系 下寒武统 黔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中植物营养元素赋存状态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广慧 孙岱生 冯贞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35,39,共3页
土壤化学分析表明 ,粉煤灰中一般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了粉煤灰的供养能力和供养特点。通过对粉煤灰的粉晶X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透射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 ,揭示了粉煤灰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土壤化学分析表明 ,粉煤灰中一般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了粉煤灰的供养能力和供养特点。通过对粉煤灰的粉晶X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透射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 ,揭示了粉煤灰中元素的赋存状态。粉煤灰中的营养元素主要赋存于玻璃相中。由于粉煤灰的玻璃质颗粒和矿物析晶体粒径细小、结构不稳定、活性很大 ,其中的营养元素易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元素 粉煤灰 元素赋存状态 透射电镜分析 土壤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海隆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中的元素赋存状态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康 曾志刚 +5 位作者 殷学博 陈帅 王晓媛 张国良 陈代庚 汪小妹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60,共8页
为了解海底热液活动对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样品17A-EPR-TVG1、17A-EPR-TVG5做了全样及顺序提取分析,探讨了Al、Ca、Fe、Mn、Ti、Ba、Zn、Cu、Sr、V、Mo、U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为了解海底热液活动对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样品17A-EPR-TVG1、17A-EPR-TVG5做了全样及顺序提取分析,探讨了Al、Ca、Fe、Mn、Ti、Ba、Zn、Cu、Sr、V、Mo、U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XRD结果显示,17A-EPR-TVG1沉积物的主要矿物形态为黄铁矿,17A-EPR-TVG5沉积物样品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受热液影响明显的17A-EPR-TVG1沉积物中,除Ca、Sr外,其余元素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与残留相中。正常深海沉积物17A-EPR-TVG5中,除Al、Ba、Ti外,其余元素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相及铁锰氧化物相中。稀土元素的顺序提取结果显示,17A-EPR-TVG1沉积物4个相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配分曲线中均有Eu正异常,17A-EPR-TVG5沉积物4个相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配分曲线中均出现Ce负异常,分别指示了二者形成过程中热液与海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赋存状态 表层沉积物 海底热液 顺序提取 东太平洋海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海隆13°N表层含金属沉积物物质组成与元素赋存状态 被引量:4
6
作者 荣坤波 曾志刚 +1 位作者 武力 李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79,共10页
为了解不同类型含金属沉积物在物质组成和元素赋存状态的差异,对东太平洋海隆13°N洋中脊两侧表层含金属沉积物(站号:E271和E53)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顺序提取实验,并与前人对轴部表层沉积物(站号:17A-EPR-TVG1)的研究结果... 为了解不同类型含金属沉积物在物质组成和元素赋存状态的差异,对东太平洋海隆13°N洋中脊两侧表层含金属沉积物(站号:E271和E53)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顺序提取实验,并与前人对轴部表层沉积物(站号:17A-EPR-TVG1)的研究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E271和E53是远端含金属沉积物,由非浮力热液羽状流中颗粒物沉降所形成的;17A-EPR-TVG1沉积物是近喷口含金属沉积物,由黑烟囱或者热液硫化物丘状体崩塌、堆积,或者由热液羽状流中Fe-Mn氧化物和硫化物快速沉淀而形成的,近喷口沉积物比远端沉积物更富集Fe、Cu和Zn等元素。元素在两种含金属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基本相同,除了Fe,Cu,Zn,Mo和稀土元素(REE)等元素在远端沉积物中主要存在于Fe-Mn氧化物相,在近喷口沉积物中主要在残留相中。远端沉积物中REE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与海水相似,表明REE主要来自海水,而近喷口沉积物中REE配分模式与热液流体相似,说明REE以高温热液流体来源为主。相关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热液沉积作用研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海隆 含金属沉积物 顺序提取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南段沉积物的元素赋存状态及其热液活动记录
7
作者 叶凡凡 曾志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为了解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的元素赋存状态以及热液活动对沉积物中元素组成的影响,对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岩芯HOBAB4-S2进行了全岩样及顺序提取分析,探讨了该沉积物岩芯中Al、Ti、K、Fe、Mn、Cu、Zn、Pb、Co、Ni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结... 为了解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的元素赋存状态以及热液活动对沉积物中元素组成的影响,对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岩芯HOBAB4-S2进行了全岩样及顺序提取分析,探讨了该沉积物岩芯中Al、Ti、K、Fe、Mn、Cu、Zn、Pb、Co、Ni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残留相与碳酸盐相是岩芯沉积物中元素的重要赋存形式,典型的碎屑组分Al、K、Ti在残留相中比例极高。铁锰氧化物相和有机结合相中各元素含量均相对较低,但在铁锰氧化物相中,与热液活动相关的金属元素在岩芯的萃取比例及含量上随着深度变化具有一致性,同时在4个层位出现了异常高值,表明在该层位对应的时期出现了热液活动对元素组成的显著影响,稀土元素总量变化上也可看出明显相同的变化趋势。沉积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整体显示了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更富集的特征,具有极其轻微的Ce正异常和明显的Eu负异常,与南大西洋受热液活动影响较小的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相的配分模式类似,表明其受到热液流体的影响,是铁锰颗粒吸附海水与热液流体中稀土元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顺序提取 元素赋存状态 热液活动 冲绳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热液沉积物的不同相态提取方法与元素赋存状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颖 杨宝菊 +3 位作者 李传顺 王小静 汪虹敏 刘季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104,共15页
本文对采自南大西洋受不同程度热液活动影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并对热液沉积物的碳酸盐相、Fe-Mn氧化物相和残渣态进行了一系列顺序提取实验。选用不同浓度的盐酸羟胺(HH)和醋酸(HAc)混合溶液对样品的Fe-Mn氧化... 本文对采自南大西洋受不同程度热液活动影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并对热液沉积物的碳酸盐相、Fe-Mn氧化物相和残渣态进行了一系列顺序提取实验。选用不同浓度的盐酸羟胺(HH)和醋酸(HAc)混合溶液对样品的Fe-Mn氧化物相进行提取,通过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Fe-Mn氧化物相Ti/Nd、Ti/Pb比值和Fe-Mn氧化物相、残渣态的稀土元素(REE)标准化配分模式及Ce和Eu异常值,确定了不同类型热液沉积物样品Fe-Mn氧化物相提取的理想试剂条件均为0.5 mol/L HH和25%HAc混合溶液。研究结果表明,受热液活动影响程度越高,沉积物中Fe、Cu、Zn等元素含量越高,Ca、Sr、Ba含量呈相反趋势,Mn、Pb和REE未受到热液活动明显影响;随着受热液活动影响增强,Ca、Sr、Nd在Fe-Mn氧化物相中所占比例增加,在残渣态中降低,Mn、Co、Ni和Zn呈相反趋势,Cu在碳酸盐相所占比例增加,在残渣态中降低,Pb赋存状态不受热液活动影响,主要赋存于Fe-Mn氧化物相;REE主要赋存于残渣态,沉积物受热液活动影响越明显,残留相对REE富集能力越强,残渣态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相对富集越来越不明显的特征。本文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南大西洋热液沉积物特征和热液活动对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影响提供了方法和地球化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热液沉积物 相态提取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尾矿元素与矿物组成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鲁银鹏 孟郁苗 +4 位作者 黄小文 王丛林 杨秉阳 谭侯铭睿 谢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是中国重要的铁资源来源,其尾矿成分复杂,而对复杂尾矿进行高效综合利用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其工艺矿物学特征。本文以宁芜盆地和尚桥铁矿床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常规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是中国重要的铁资源来源,其尾矿成分复杂,而对复杂尾矿进行高效综合利用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其工艺矿物学特征。本文以宁芜盆地和尚桥铁矿床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常规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粉晶X射线衍射(XRD)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综合矿物分析仪(TIMA),对尾矿的矿物与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粒度分布、嵌布关系以及解离度和连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矿的主量元素为SiO_(2)(47.18%~50.08%)、Fe_(2)O_(3)(15.40%~17.91%)和Al_(2)O_(3)(12.12%~13.34%);微量元素中Cu、Zn、V含量较高,但均未达到其工业品位;矿物组成主要为钠长石(23.26%~24.58%)、赤铁矿和磁铁矿(17.30%~21.99%)以及石英(15.31%~17.08%),总体以脉石矿物为主,金属矿物较少。Si主要赋存于石英(平均值为33.89%)与钠长石(平均值为33.75%)中;Fe主要赋存于赤铁矿和磁铁矿(平均值为73.56%)中;有害元素S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平均值为96.86%)。尾矿粒度较细,主要分布于50~2000μm;矿物嵌布关系较为复杂且嵌布粒度较细;矿物解离度较低,大部分低于10%,单体颗粒较少,连生关系复杂。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尾矿与中国其他类型铁矿尾矿相比,具有高铝的特征,黄铁矿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尾矿 玢岩型铁矿 X射线荧光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粉晶X射线衍射 综合矿物分析仪 元素赋存状态 矿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MA矿物元素分析工具在含金、含铌钽矿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清 付强 +2 位作者 温利刚 贾木欣 赵建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1-808,共8页
工艺矿物学分析采用自动系统处理后,通常仍有部分精细分析数据需要人工采集,重复劳动工作量大。采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的BPMA(BGRIMM Process Mineralogy Analyzing System)系统矿物元素分析工具,针对目标矿物进... 工艺矿物学分析采用自动系统处理后,通常仍有部分精细分析数据需要人工采集,重复劳动工作量大。采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的BPMA(BGRIMM Process Mineralogy Analyzing System)系统矿物元素分析工具,针对目标矿物进行多点EDS元素分析,通过图像特征信息校正保障目标位置精准,通过高计数谱图信息尽量保障后续元素分析的精度。使用工具软件对含金样品进行位置回溯和元素分析统计的测试,并利用工具软件及BPMA系统对某含铌钽矿样品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测试,实验表明:样品中含量极少的铌钽矿物主要分布在2~5μm,粒度极细,且60%以上被其他矿物包裹,其中,90%的铌分布于褐钇铌矿、铌钙矿;超过80%的钽分布于铌钙矿和铌易解石。工具软件实现的精度可以代替手动操作,批量回找和自动统计显著提高效率;且工具软件对重要矿物元素含量的分析数据则可进一步提高BPMA最终结果数据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赋存状态 BPMA 铌钽矿 工艺矿物学 矿物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元素丰度问题 被引量:10
11
作者 戚长谋 郝立波 甘树才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6-337,共2页
基于元素自然存在的量和质的两种属性提出了“元素状态丰度”的新词 ,并由此而赋予了化探异常新的含义。划分了内生作用中元素可能的存在状态。
关键词 元素状态丰度 找矿异常 元素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自动分析系统的红土镍矿酸浸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12
作者 董再蒸 孙永升 +3 位作者 齐赛男 李鎏灿 孙洪硕 温利刚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3,共7页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矿物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富含铁、铝等具回收价值的元素,其矿物重构程度高,主要矿物包括铁氧化物、铝钾硫铁氧化物、磁/赤铁矿及铬铁尖晶石类矿物。样品粒度极细,-0.010μm的含量高达77.56%,主要矿物的粒度绝大多数在0.038μm以下;铁氧化物单体含量高,与其他主要矿物的连生关系紧密。由于铁、硫、铝元素均主要赋存在铁氧化物中,因此铁与其他元素分离难度较大。研究为此冶金次生固废高效利用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酸浸渣 工艺矿物学 自动分析 嵌布关系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图拉尔根、白石泉铜镍钴矿床钴、镍赋存状态及原岩含矿性研究 被引量:136
13
作者 秦克章 丁奎首 +4 位作者 许英霞 孙赫 徐兴旺 唐冬梅 毛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共14页
图拉尔根、白石泉两处镍铜矿床的发现被认为是近年在新疆地区铜镍找矿中的重大突破,两者均属于和超镁铁-镁铁质杂岩有关的岩浆熔离贯入型矿床,前者更富含钴。矿石中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共生为本矿床及同类矿床之共同特征。文章对... 图拉尔根、白石泉两处镍铜矿床的发现被认为是近年在新疆地区铜镍找矿中的重大突破,两者均属于和超镁铁-镁铁质杂岩有关的岩浆熔离贯入型矿床,前者更富含钴。矿石中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共生为本矿床及同类矿床之共同特征。文章对岩体的含矿性及其中Co、Ni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以等离子质谱对岩体中的Co、Ni、Cu及稀土元素分析和S元素丰度的湿法化学分析,揭示出两处岩体含矿性颇佳。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并辅以常规显微镜,查明了Ni、Co两元素主要以独立的硫化物和硫砷化合物状态存在。在图拉尔根矿区发现的钴独立矿物镍辉砷钴矿和钴辉砷镍矿,属于辉砷钴矿和辉砷镍矿的同质多像变种。对此类金属矿物均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阐明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扩大找矿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也冀望对将来矿山选、冶方案的优化制定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超镁铁-镁铁杂岩 铜镍硫化物矿床 Co-Ni元素赋存状态 含矿性 图拉尔根 白石泉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尾矿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雷良奇 莫斌吉 +3 位作者 宋慈安 付伟 莫佳 史振环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4-598,共5页
选矿所产生的金属硫化物尾矿是生成(酸水)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重要本源之一。国外近年来的研究趋向于探讨尾矿中元素化学形态、稳定性/迁移性及环境效应;在研究方法上,趋于采用针对硫化物尾矿的元素化学提取法(Dold法)。国内研究大多侧重... 选矿所产生的金属硫化物尾矿是生成(酸水)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重要本源之一。国外近年来的研究趋向于探讨尾矿中元素化学形态、稳定性/迁移性及环境效应;在研究方法上,趋于采用针对硫化物尾矿的元素化学提取法(Dold法)。国内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尾矿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其迁移规律的测试分析、实验模拟,而在考虑多重综合因素对尾矿中重金属赋存状态影响的研究较少;在碳酸盐岩/喀斯特环境景观区,对尾矿源重金属复合污染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我国的南岭碳酸盐岩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产地,也是重金属复合污染频发的地区,在该区开展硫化物尾矿中重金属赋存状态研究,弄清重金属的富集和迁移机制,对于硫化物尾矿源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以及尾矿中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尾矿 重金属 元素赋存状态 有色金属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含矿性和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27
15
作者 吕惠进 王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7-574,共8页
通过对浙西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分布区的区域地质和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阐述了黑色岩系的含矿性和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黑色岩系的底部为厚度不等的磷块岩(结核)层,其上为金属层或石煤层,金属层的厚度与磷块岩的发育呈正相关,与石煤... 通过对浙西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分布区的区域地质和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阐述了黑色岩系的含矿性和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黑色岩系的底部为厚度不等的磷块岩(结核)层,其上为金属层或石煤层,金属层的厚度与磷块岩的发育呈正相关,与石煤层的厚度呈负相关。在石煤层或其上部的碳质页岩中含黄铁矿层。石煤中伴生有钒、镍、钼、铜、铅、锌、铀、银和稀土元素,在部分地段可富集成矿。钒或以独立矿物存在,或以类质同象赋存在粘土矿物中;镍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钼主要与碳、硫、粘土一起呈钼硫化物胶状集合体,经热接触变质作用后形成辉钼矿;铀呈不均匀分散在胶磷矿和碳泥质中,呈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存在;稀土元素主要呈类质同存在于胶磷矿中,部分呈吸附状态存在;铜、铅、锌主要以硫化物和硫砷化物等存在,多富集在金属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黑色岩系 含矿性 伴生元素赋存状态 浙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古岩溶铀矿床中铀、钼、铼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俊奇 闵茂中 张文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5-330,共6页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和化学物相法,查明某古岩溶铀矿床中铀主要呈显微和超显微状沥青铀矿、铀石,其次呈分散吸附状和铀酰(次生)矿物形态存在;钼主要呈蓝钼矿、钼钙矿、钼华、钼铅矿等氧化物,其次呈胶硫钼矿等形态存在;铼...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和化学物相法,查明某古岩溶铀矿床中铀主要呈显微和超显微状沥青铀矿、铀石,其次呈分散吸附状和铀酰(次生)矿物形态存在;钼主要呈蓝钼矿、钼钙矿、钼华、钼铅矿等氧化物,其次呈胶硫钼矿等形态存在;铼主要呈吸附状,其次可能在黄铁矿中呈二硫化物包裹体形态产出。最后讨论了该三个元素赋存状态与该铀矿床形成地球化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 铀矿床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方银霞 金翔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9-425,共7页
根据 1 988年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取得的结核样品和资料 ,利用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PS光电能谱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 ,对结核核心和壳层 (层纹构造区与斑杂构造区 )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 根据 1 988年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取得的结核样品和资料 ,利用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PS光电能谱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 ,对结核核心和壳层 (层纹构造区与斑杂构造区 )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 1 )核心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只含少量结晶差的锰铁矿物。壳层以锰铁矿物为主 ,层纹构造区的锰相矿物主要为δ-MnO2 ;斑杂构造区的锰相矿物则为结晶稍好的钠水锰矿和δ -MnO2 。 ( 2 )结核金属元素主要以氧化物态存在 ,Mn主要是MnO和MnO2 ,Fe主要是Fe3O4和Fe3O2 ,Ni可能以NiO和NiO2 为主。 ( 3)结核成矿作用以高价锰铁的氧化物胶体微粒的物理吸附作用为主 ,并受其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影响。 ( 4 )结核矿物的结晶程度主要由重结晶等后期成岩作用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 多金属结核 矿物组成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堆城钼矿石的物质组成及钼、铜、铅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学奇 吕宪俊 周国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The features of mineralogy of Jinduicheng molybdenum ore are studied in the paper in the fields of ore types, ore components,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ore and the occurrence of molybdenum, copper and lead. It provides... The features of mineralogy of Jinduicheng molybdenum ore are studied in the paper in the fields of ore types, ore components,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ore and the occurrence of molybdenum, copper and lead. It provid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theoretic basis for the process of mining and concentration of molybdenum 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石 元素赋存状态 金堆城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相分析法测定瓮福磷尾矿中钙镁磷元素形态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绍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用化学物相分析法测定瓮福磷尾矿中钙、镁、磷元素形态含量。结果表明,磷尾矿中钙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并有少量以方解石、磷酸盐形式存在;镁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并有少量以磷酸盐、硅酸盐形式存在;磷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赋存,并... 用化学物相分析法测定瓮福磷尾矿中钙、镁、磷元素形态含量。结果表明,磷尾矿中钙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并有少量以方解石、磷酸盐形式存在;镁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并有少量以磷酸盐、硅酸盐形式存在;磷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赋存,并有少量以铁氧化物、独居石、磷钇矿形式存在。各元素形态加标回收率为97.6%-107.2%,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0.77%-4.85%。各元素形态分析结果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表明采用化学物相分析法测定瓮福磷尾矿中钙、镁、磷元素形态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相分析 元素赋存状态 磷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盆地侏罗系沉积岩的颜色与铁的赋存状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英俊 郑国东 刘芊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吐鲁番盆地中-上侏罗统是典型的陆相沉积岩,发育了众多彩色岩层,如浅红色、棕色、灰绿色层等。穆斯鲍尔谱法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沉积岩多变的颜色受其总铁含量和铁元素的赋存状态(化学种)的控制。检测出的铁化学种主要有反铁磁性赤铁矿铁... 吐鲁番盆地中-上侏罗统是典型的陆相沉积岩,发育了众多彩色岩层,如浅红色、棕色、灰绿色层等。穆斯鲍尔谱法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沉积岩多变的颜色受其总铁含量和铁元素的赋存状态(化学种)的控制。检测出的铁化学种主要有反铁磁性赤铁矿铁、顺磁性三价铁和顺磁性亚铁,黄铁矿铁仅在很少样品中存在。总体而言,浅红色岩层含有最高的总铁含量和赤铁矿铁,灰色岩层则以顺磁性的亚铁为主,暗色和绿色岩石仅含有顺磁性的二价铁或者与相对丰度较低的三价铁共存。岩石中的铁元素及其化学种是影响其岩性特征,包括颜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影响遥感技术应用的图像解译和谱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鲍尔谱 元素赋存状态(化学种) 岩石色素 中-上侏罗统 吐鲁番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