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浪都夕卡岩矿床致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Sr-Nd-Pb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莫雷 沈啟武 +7 位作者 陈喜连 吴练荣 张传昱 董桥峰 苏肖宇 施宝生 余海军 冷成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1-436,共16页
滇西北浪都侵入岩体位于义敦岛弧南段的中甸弧,在空间上属浪都夕卡岩型铜矿床的致矿岩体。本文以浪都致矿岩体中石英二长斑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锆石SIMS(二次离子质谱)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 滇西北浪都侵入岩体位于义敦岛弧南段的中甸弧,在空间上属浪都夕卡岩型铜矿床的致矿岩体。本文以浪都致矿岩体中石英二长斑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锆石SIMS(二次离子质谱)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浪都石英二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19.2±1.8 Ma(2σ,MSWD=1.3,n=13),与中甸弧中晚三叠世侵入岩体成岩年龄基本一致。浪都石英二长斑岩具有中等SiO2含量(w(SiO_(2))为60.42%~66.44%),高Al_(2)O_(3)(w(Al2O3)为14.56%~16%)和高K2O(w(K_(2)O)为3.49%~4.49%)含量,以富集LREE和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HREE和Ta、Nb、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在化学成分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此外,浪都石英二长斑岩的87Sr/86Sr初始值为0.7054~0.7061,εNd(t)值为-3.5~-2.5,且所有样品在Pb同位素构造模式图上均落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结合浪都石英二长斑岩的成岩时代、岩石化学和同位素特征,本文认为浪都致矿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西向俯冲增生的构造背景,是交代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下地壳物质混染,并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产物。浪都石英二长斑岩的高Sr/Y比值和高V/Sc比值,指示岩浆具有高含量H2O和较高的氧逸度,是该区斑岩-夕卡岩铜矿床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都 致矿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sr-nd-pb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红杰 陈衍景 +2 位作者 毛世东 赵成海 杨荣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111,共11页
甘肃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脉中含有石榴子石,A/CNK=1.65~3.65,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花岗斑岩相对富集 LILE 和 LREE,亏损 Ba、Sr、Nb、Ta、P、Ti 等,配分模式类似于典型同碰撞型花岗岩类;花岗斑岩∑REE=54.35~124.01×10^(-6),(... 甘肃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脉中含有石榴子石,A/CNK=1.65~3.65,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花岗斑岩相对富集 LILE 和 LREE,亏损 Ba、Sr、Nb、Ta、P、Ti 等,配分模式类似于典型同碰撞型花岗岩类;花岗斑岩∑REE=54.35~124.01×10^(-6),(La/Yb)_N=9.72~27.80,δEu=0.70~0.89,表明其岩浆形成时部分斜长石进入熔体,而非完全残留。花岗斑岩 I_(Sr)值为0.70806~0.71756,平均0.71107;ε_(Nd)(t)值变化于-2.9~-5.0,平均-3.4;Nd 模式年龄(T_(2DM))为1.24~1.41Ga,平均1.34 (Ga)。以上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斑岩岩浆应源自成熟度较低的中元古代基底地壳物质。花岗斑岩的(^(206)Pb/^(204)Pb)_(220Ma)、(^(207)Pb/^(204)Pb)_(220Ma)和(^(208)Pb/^(204)Ph)_(220Ma)的平均值分别为17.875、15.604和38.296,与秦岭微陆块的中元古代基底和碧口地体碧口群的 Pb 同位素组成一致。考虑到前人获得碧口群的年龄为1.235~1.367Ga,而秦岭微陆块沿勉略缝合带向南仰冲到碧口地体之上,我们认为由碧口群等组成的俯冲板片的变质脱水熔融作用导致了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的形成。因此,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是扬子与华北大陆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阳山金矿带 秦岭碰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卧龙泉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朋 陈冬 +4 位作者 寇林林 赵岩 杨宏智 沙德铭 王希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2-1772,共11页
对辽东卧龙泉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以探讨岩石成因及动力学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卧龙泉岩体侵位时代为早侏罗世(194.0±1.0Ma,MSWD=1.3)。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 对辽东卧龙泉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以探讨岩石成因及动力学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卧龙泉岩体侵位时代为早侏罗世(194.0±1.0Ma,MSWD=1.3)。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具有高硅(71.49%~72.24%)、富碱(7.58%~7.83%)、贫镁(0.454%~0.497%)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介于1.07~1.10之间,属于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同位素方面,岩石具有高的(87 Sr/86 Sr)i比值(0.71309~0.71410)和低的εNd(t)值(-15.6^-17.6);Pb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206Pb/204Pb)t为17.751~17.825,(207Pb/204Pb)t为15.542~15.557,(208 Pb/204 Pb)t为38.888~39.203;Sr-Nd-Pb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卧龙泉岩体由俯冲作用引起的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卧龙泉岩体乃至华北东部侏罗纪花岗质岩浆作用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陆壳挤压和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南北挤压碰撞双重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构造意义 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商县-丹凤地区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80
4
作者 张旗 张宗清 +1 位作者 孙勇 韩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54,共12页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Th>8,Zr/Y<3,表明其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的洋内岛弧环境。该玄武岩的εNd(t)=+4.9~+7.3,εSr(t)=3.0~+32,可能是亏损地幔端元(DMM)与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Ⅱ)混合形成的。大多数玄武岩的(206Pb/204Pb)i比值(16.5~17.6)较低,(208Pb/204Pb)i和(207Pb/204Pb)i比值(分别为36.2~36.9和15.3~15.5)较高,ε18O变化较大(5.5‰~9.2‰)。因此,根据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源区可能包括下述组分:1)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2)富集地幔(EM);3)洋内岛弧下地壳(镁铁和超镁铁质岩);4)消减带岩片带入的组分。而LREE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具MORB的特征,Th/Ta和La/Ta比值近似等于1,TiO2=1.65%,Ti/V=22,指示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玄武岩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孟连缝合带干龙塘-弄巴蛇绿岩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赖绍聪 秦江锋 +1 位作者 李学军 臧文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195-3205,共11页
本文对三江古特提斯昌宁-孟连带中段弄巴-干龙塘蛇绿混杂岩进行了详细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弄巴玄武岩包括拉斑系列和碱性系列,弄巴拉斑玄武岩具有高TiO2和低K2O的特征,(La/Yb)N介于1.87~2.38之间... 本文对三江古特提斯昌宁-孟连带中段弄巴-干龙塘蛇绿混杂岩进行了详细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弄巴玄武岩包括拉斑系列和碱性系列,弄巴拉斑玄武岩具有高TiO2和低K2O的特征,(La/Yb)N介于1.87~2.38之间,岩石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和典型MORB十分相似,结合岩石较高的Th/Yb和低的Zr/Nb值,可以认为弄巴拉斑玄武岩具有富集型洋脊玄武岩(E-MORB)的特征,可能起源于富集的地幔源区或是亏损地幔源区和地幔柱发生交代作用的结果。弄巴碱性玄武岩具有较高的TiO2(2.38%)和K2O(2.37%)含量,(La/Yb)N=11.19,富集轻稀土,表现出典型的碱性OIB的特征,可能是大洋板内热点浅部熔融的产物。干龙塘拉斑玄武岩具有高TiO2、Mg#,低K2O和亏损轻稀土等特征,表现出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的Sr-Nd-Pb与MORB相似,表明岩石起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蛇绿岩 sr-nd-pb同位素 昌宁-孟连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郭波 朱赖民 +3 位作者 李犇 许江 王建其 弓虎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81,共17页
文章系统研究了金堆城钼矿床的含矿钾长斑岩、围岩、矿石、矿石中的黄铁矿及矿化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金堆城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含矿斑岩富集LREE(LaN/YbN=5.40~16.84)... 文章系统研究了金堆城钼矿床的含矿钾长斑岩、围岩、矿石、矿石中的黄铁矿及矿化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金堆城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含矿斑岩富集LREE(LaN/YbN=5.40~16.8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Eu异常不明显或无Eu异常(δEu=0.70~0.96)。矿石中黄铁矿富集LREE(LaN/YbN=3.15~26.28),具有弱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δEu=0.64~0.81,δCe=0.88~1.03),并与金堆城含矿钾长斑岩和矿石具有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和特征的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钾长斑岩同源。矿床铅、硫、碳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与钾长斑岩同源。围岩在矿化和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液成矿过程中Mo随成矿流体加入到围岩并使围岩发生蚀变和矿化。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钾长斑岩,围岩不提供成矿物质。金堆城含矿斑岩和钼矿化的发生处于秦岭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的挤压-伸展转变期,受板片断离作用和壳幔边界附近发生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影响,加厚的华北地块南缘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浅部侵位,形成金堆城等同熔型斑岩和斑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流体-岩石作用 金堆城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嵩县庙岭金矿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正远 叶会寿 +2 位作者 曹晶 张兴康 翟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440,共17页
河南嵩县庙岭金矿区地处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外方山地区,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庙岭金矿区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57 Ma左右。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具有高硅,富钾、铝而贫钠,低铁、镁、钙的特征,SiO2含量为75.06%~77.66%,... 河南嵩县庙岭金矿区地处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外方山地区,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庙岭金矿区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57 Ma左右。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具有高硅,富钾、铝而贫钠,低铁、镁、钙的特征,SiO2含量为75.06%~77.66%,全碱含量(Na2O+K2O)为7.05%~7.39%;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25.74×10-6~32.63×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6.74~9.53,Eu具有中等的负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和Ba、Sr。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庙岭金矿区花岗斑岩的Pb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全岩的(87Sr/86Sr)i=0.706 207~0.711 774,εNd(t)值变化于-19.0^-17.8之间,tDM2=2.39~2.49 Ga。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庙岭金矿区花岗斑岩的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于古老下地壳,可能为太古宙太华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 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sr-nd-pb 同位素 岩石成因 庙岭金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文博 黄智龙 +3 位作者 陈进 许成 管涛 尹牡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8,共12页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矿床原生矿体中的硫化物均富集重硫 ,其δ34 S值集中于13‰~ 17‰之间 ,且有 δ34 S黄铁矿 >δ34 S闪锌矿 >δ34 S方铅矿 ,表明成矿流体的硫已达到平衡 ;硫化物的 δ34 S值与矿区和区域地层中膏盐层的δ34 S值相近 ,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地层海相硫酸盐的还原 ,热化学还原是地层海相硫酸盐形成还原态硫的主要还原机制。矿区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相对高于本区各时代碳酸盐地层 ,低于非碳酸盐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 ,其 REE配分模式和有关 REE参数也与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存在明显差异 ;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 ,矿床成矿流体是一种壳 -幔混合流体 ,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中地幔流体 (包括地幔去气和岩浆去气形成的流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同位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原生矿体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白杨沟的枕状熔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熊发挥 杨经绥 +5 位作者 贾毅 徐向珍 陈松永 李天福 任玉峰 左国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854,共17页
新疆博格达造山带北段东侧白杨沟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岩石主要由亚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组成,其中分布有大量保存极好的枕状熔岩。枕状熔岩主要为基性熔岩,SiO2含量50.17%~54.66%,Al2O3为13.10%~16.44%,MgO为... 新疆博格达造山带北段东侧白杨沟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岩石主要由亚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组成,其中分布有大量保存极好的枕状熔岩。枕状熔岩主要为基性熔岩,SiO2含量50.17%~54.66%,Al2O3为13.10%~16.44%,MgO为4.62%~7.89%,TiO2为1.23%~2.79%,CaO为7.06%~13.07%,Na2O为2.76%~4.99%,K2O为0.07%~0.82%。基性熔岩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一组为富集如Rb和Ba,另一组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和Ta在N-MORB标准化图解上都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熔岩的稀土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中表现为总体平坦,轻稀土元素(LREE)轻微富集的右倾曲线,δEu为0.89~1.12。从Sr-Nd-Pb同位素组成来看,εNd(t)为+2.8~+3.1,143Nd/144Nd(i)为0.512407~0.512422,εSr(t)为-14.0~-17.5、87Sr/86Sr(i)为0.70293~0.70317、206Pb/204Pb(i)为17.622~17.835、207Pb/204Pb(i)为15.374~15.463、208Pb/204Pb(i)为38.163~38.339,具有亏损地幔端元的特征。本区火山岩在构造环境图解上具有MORB与WPB的特点,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研究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岩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是在古亚洲洋关闭过程中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环境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状熔岩 岩石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亏损地幔 弧后盆地 白杨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田世洪 丁悌平 +5 位作者 杨竹森 蒙义峰 曾普胜 王彦斌 王训诚 姜章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 ,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 ,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_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 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 ,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 ,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_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 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 ,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 ,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 ,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 ,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该矿床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大理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 ,其δ13CV_PDB、δ18OV_SMOW值分别为 - 4 .5~ - 5 .3‰、13.9~ 14 .0‰ ,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 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 ,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来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稀土元素 朝山金矿床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献华 李正祥 +1 位作者 周汉文 刘颖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16,共9页
高精度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皖南(扬子块体东南缘)许村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823±8 Ma。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皖南新元古代花岗岩均为过铝质S型或CPG型花岗岩,其源岩主要是富长石、贫粘土的砂屑... 高精度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皖南(扬子块体东南缘)许村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823±8 Ma。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皖南新元古代花岗岩均为过铝质S型或CPG型花岗岩,其源岩主要是富长石、贫粘土的砂屑岩,地壳平均存留年龄为1.6~1.5 Ga(类似于区域中元古代双桥山群变质岩),花岗岩是砂屑岩在800~850℃、含水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皖南新元古代花岗岩不是"晋宁早期造山运动"的产物,而很可能是华南约825 Ma地幔柱活动导致地壳重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ND同位素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2
12
作者 许成 黄智龙 +3 位作者 漆亮 肖化云 李文博 刘丛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萤石与围岩REE、同位素分析对比结果表明,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萤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萤石成矿流体具有地幔特征,与矿区正长岩-碳酸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正长岩-碳酸岩 四川 稀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1井藻纹层白云岩与竹叶状白云岩成因--基于岩石学、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厘定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永权 周新源 +3 位作者 赵葵东 杨文静 董晨阳 朱长见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6-834,86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底部发育了大量的白云岩,白云岩中赋存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由于塔里木盆地白云岩研究基础薄弱,限制了塔里木盆地白云岩型油气藏的勘探。本文选择塔中地区塔中1井下奥陶统藻纹层白云岩与夹层竹叶状白云岩作为对...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底部发育了大量的白云岩,白云岩中赋存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由于塔里木盆地白云岩研究基础薄弱,限制了塔里木盆地白云岩型油气藏的勘探。本文选择塔中地区塔中1井下奥陶统藻纹层白云岩与夹层竹叶状白云岩作为对象,应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对其成因问题进行了研究。藻纹层白云岩与夹层竹叶状白云岩的宏观构造与微观结构指示其可能形成于高能的潮坪环境;低有序度值(0.6)与塔北地区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潮坪同沉积白云岩(有序度值0.61)特点一致,指示该白云岩结晶速率较快;同时,高Fe、Mn含量与低U、Mo含量也与氧化环境的潮坪相一致。藻纹层白云岩与夹层竹叶状白云岩δ18O值非常集中,变化在-7.4‰~-5.8‰;87Sr/86Sr组成变化很小,在0.709015~0.709276之间,与前人报道的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海水同位素特征一致,同时白云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也与下奥陶统泥晶灰岩一致,指示了白云岩的沉积/成岩物质来源于蒸发海水;白云岩δ13C值变化从-2.5‰~+1.6‰,并有着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变化规律,可能指示了古海洋的碳同位素氧化。藻纹层白云岩与夹层竹叶状白云岩的构造特点具有原生沉积特征,同时白云岩CaO与MgO含量的正相关关系也支持该白云岩原生沉积特点。因此,塔里木盆地塔中1井钻遇的下奥陶统藻纹层白云岩与夹层竹叶状白云岩为潮坪环境下,从蒸发海水中快速沉积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纹层白云岩 竹叶状白云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元素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带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3 位作者 董庆吉 李玉龙 王涛 马继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成矿带地处青海南部地区,区内呈NW-SE向展布一系列新生代具钼铜矿化的岩体。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纳日贡玛、陆日格、打古贡卡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三江"北段...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成矿带地处青海南部地区,区内呈NW-SE向展布一系列新生代具钼铜矿化的岩体。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纳日贡玛、陆日格、打古贡卡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三江"北段含矿斑岩主要为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Sr-Nd-Pb同位素处于亏损地幔(MORB)与富集地幔的演化曲线上,被俯冲板片流体所交代的富集地幔可能为岩浆的源区。同时,"三江"北段斑岩源区同位素更向亏损地幔端员靠拢,而软流圈物质注入量的多少则导致了"三江"北段成矿带、玉龙成矿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以纳日贡玛大型钼铜斑岩矿床为中心的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带的确立,暗示在青海南部仍然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及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新生代含矿斑岩 “三江”北段 青海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马山金硫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田世洪 侯增谦 +5 位作者 杨竹森 丁悌平 蒙义峰 曾普胜 王彦斌 王训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29-938,共10页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马山金硫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文章通过对马山金硫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马山金硫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文章通过对马山金硫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为右倾型,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类似于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认为形成该矿床的热液流体主要来源于闪长质熔体。马山金硫矿床矿石中石英的δ18OH2OV-SMOW变化范围为6.9‰~10.7‰,平均为8.7‰,与岩体的δ18OV-SMOW值(9.3‰~11.1‰,平均为10.0‰)比较接近,而矿石中石英的δDV-SMOW变化范围为-69‰^-62‰,表明矿石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其δ13CV-PDB、δ18OV-SMOW值分别为-5.2‰^-3.6‰和12.2‰~12.9‰,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水来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稳定同位素 马山金硫矿床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永平卓潘新生代碱性杂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方浏 莫宣学 +2 位作者 喻学惠 侯增谦 王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6-994,共9页
云南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的重要岩体,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西部。该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高碱、高K_2O/Na_2O比值、低TiO_2、高Al_2O_3的超钾质钾玄岩系... 云南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的重要岩体,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西部。该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高碱、高K_2O/Na_2O比值、低TiO_2、高Al_2O_3的超钾质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a、Nb、Ti、P、Zr等高场强元素(HFSE),表现为明显的"Ta-Nb-Ti"负异常,同时富集过渡性元素Cr、Ni、Co等。稀土元素为稀土总量高,富集LREE、(La/Yb)_N比值高、Eu异常不明显为特征。(^(87)Sr/^(86)Sr)_i比值为0.707611~0.709167、ε_(Nd)(t)值为-4.89~-6.57,^(206)Pb/^(204)Pb变化于18.6886~18.7022、^(207)Pb/^(204)Pb变化于15.6169~15.63493、^(208)Pb/^(204)Pb变化于38.7972~38.8927,显示岩浆源区具有富集地幔(EMⅡ)与下地壳共同作用的壳幔过渡带特征,构造环境判别为大陆弧(CAP)环境。岩体是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板片俯冲,使曾经遭受古洋壳板片流体强烈交代的壳幔过渡带在上升的软流圈熔体的注入而发生部分熔融,在走滑拉分盆地的核心部位沿构造断裂上升侵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杂岩体 元素地球化学 Nd-Sr-Pb同位素 云南永平卓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小铜官山铜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田世洪 丁悌平 +4 位作者 侯增谦 杨竹森 谢玉玲 王彦斌 王训诚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04-613,共10页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夕卡岩型矿床。小铜官山铜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铜官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成矿过程包括夕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3个主要成矿...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夕卡岩型矿床。小铜官山铜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铜官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成矿过程包括夕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3个主要成矿阶段。笔者通过对小铜官山铜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硫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地层和岩浆热液,但以后者为主。硅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水来源的特点。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为右倾型,夕卡岩、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类似于铜官山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故认为形成本区的夕卡岩型矿床的热液流体主要来源于闪长质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稳定同位素 小铜官山铜矿床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水式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闫升好 王安建 +2 位作者 高兰 赵彦庆 陈国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5,共9页
大水式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一个国内外十分罕见的金矿类型 ,具有极为独特的矿化特征。通过对矿区热液方解石、硅质岩矿石、硅化灰岩及原岩、岩浆岩等地质体碳 -氧、硅 -氧、碳 -氢 -氧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 大水式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一个国内外十分罕见的金矿类型 ,具有极为独特的矿化特征。通过对矿区热液方解石、硅质岩矿石、硅化灰岩及原岩、岩浆岩等地质体碳 -氧、硅 -氧、碳 -氢 -氧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 ,成矿物质中碳为氧化作用改造的深成岩浆碳 ,硅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水来源的特点 ,成矿流体具岩浆水与建造水混合之特点 ,各种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和δEu、δCe值均与岩浆岩类似或接近而与地层灰岩差别较大 ,从而说明大水式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岩浆活动有关 ,成岩成矿作用具相同渊源和地质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稳定同位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富乐铅锌矿床微量元素和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任涛 周家喜 +2 位作者 王蝶 杨光树 吕昶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93-3505,共13页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我国西南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东南部,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中二叠统阳新组白云岩中,受层间破碎带控制。该矿床铅锌金属资源量超过50万吨,铅锌平均品位大于15. 6%。碳酸盐岩围岩溶蚀、重结晶和热液角砾岩化是...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我国西南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东南部,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中二叠统阳新组白云岩中,受层间破碎带控制。该矿床铅锌金属资源量超过50万吨,铅锌平均品位大于15. 6%。碳酸盐岩围岩溶蚀、重结晶和热液角砾岩化是该矿床普遍发育的热液蚀变类型,是酸性热液流体与碳酸盐岩围岩化学反应的结果。热液白云岩在成矿期前、成矿期和成矿期后都可形成,晚期形成的热液白云岩往往会部分替换早期形成的白云石,热液沿裂隙充填过程中,会引起围岩重结晶作用,形成明显的蚀变晕。矿石中主要硫化物包括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伴有少量的黄铜矿和黝铜矿,白云石和方解石是主要脉石矿物。矿石的主要构造有致密块状、浸染状、脉状和角砾状。本次工作在富乐矿床厘定出三种颜色闪锌矿,即黑色、红色和棕色。LA-ICPMS研究表明,三种颜色闪锌矿中Cd、Cu、Ga和Ge等元素不同程度富集,而Fe、Mn和In等元素有不同程度亏损。在LA-ICPMS时间分辨率剖面图中,上述元素均呈水平直线出现,与Zn和S等主要元素的含量曲线平行,表明它们可能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而Sb、Pb和Ag等元素在LA-ICPMS时间分辨率剖面图中,呈较大波动趋势,暗示这些元素可能以微细粒包体存在,这与显微观测发现闪锌矿中有方铅矿微小矿物颗粒相吻合。本研究初步认为富乐闪锌矿颜色可能是Ni、Cu、Tl、Ga、Hg、Fe和Cr等多种元素共同引起的,其中Ni、Cu和Ga使闪锌矿呈紫色,Cu使闪锌矿呈红色,Ga使闪锌矿呈黄色。三种颜色闪锌矿样品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其δ34S值变化范围为12. 2‰~14. 6‰,具有富集34S特征,与二叠系海相硫酸盐的δ34S值相似,暗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可能是该矿床HS^-或S^2-离子形成的主要机制。不同颜色闪锌矿的207Pb/204Pb、206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分别为15. 604~15. 737、18. 570~18. 732和38. 532~38. 667。大部分闪锌矿的Pb同位素组成与基底昆阳群浅变质岩石的Pb同位素组成相似,少量闪锌矿具有与峨眉山玄武岩和赋矿沉积岩相似的Pb同位素组成,表明富乐铅锌矿床的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并可能受到沉积岩和玄武岩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富乐铅锌矿床是一个形成于挤压背景下、受层间构造控制的高品位、富分散元素后生碳酸盐岩容矿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富乐铅锌矿床 川滇黔铅锌成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南晚白垩世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63
20
作者 葛小月 李献华 周汉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0,共10页
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琼南晚白垩世基性岩墙群形成于81Ma,富K(K2O约为1.95%~3.63%,K2O/Na2O约为0.61~1.12)、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具高的87Sr/86Sr初始值(0.7078~0.7... 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琼南晚白垩世基性岩墙群形成于81Ma,富K(K2O约为1.95%~3.63%,K2O/Na2O约为0.61~1.12)、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具高的87Sr/86Sr初始值(0.7078~0.7084)和负的εNd(t)值(-3.2~-2.3),为典型的钾玄质系列岩石,类似于与俯冲环境相关的高K/Ti-低Ti钾质岩石。该岩墙群形成于“后碰撞弧”的板内拉张环境,源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钾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交代地幔,并经历了明显的以单斜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作用。此外,琼南基性岩墙群和粤北及福建沿海地区晚白垩世基性岩脉的对比表明,晚白垩世中国东南部岩石圈地幔组成存在区域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与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基性岩墙群 年代学 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 同位素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