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北山新场花岗岩的成因、构造意义:来自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的约束
1
作者 贵仁高 王驹 +7 位作者 孙嘉 石开拓 肖文舟 周淼 张晓平 李南 吴鹏 段先哲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72-2693,共22页
新场位于甘肃北山南部东段,是研究北山南部构造演化及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选址评价的关键区域。新场岩体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三个岩相单元组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表现出富硅、富钾... 新场位于甘肃北山南部东段,是研究北山南部构造演化及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选址评价的关键区域。新场岩体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三个岩相单元组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表现出富硅、富钾(K_(2)O>Na_(2)O)、富碱、铝含量中等特征,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A2型花岗岩,而英云闪长岩则低硅、富钠(K_(2)O<Na_(2)O)、低碱、铝含量中等,属于准铝质的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三种花岗岩都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和高场强元素(如Th、Zr、Hf),但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Sr)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具有典型的岛弧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分析表明,三者存在显著的轻重稀土分馏,其中轻稀土相对富集且分馏较强,而重稀土相对亏损且分馏较弱,特别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显示出强烈的铕亏损。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岩体的年龄分别为262.9±5.2 Ma、264.4±3.6 Ma、259.4±6.3 Ma,表明花岗岩形成于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三个岩相单元的εHf(t)和tDM2分别为7.9~11.0、5.2~9.8和4.6~6.4,以及756~560 Ma、933~637 Ma和967~848 Ma,暗示这些花岗岩岩浆可能源自新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的形成经历了角闪岩的部分熔融,且后期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较强,而英云闪长岩形成于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较弱,三者均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结合构造演化背景,中二叠世北山南部处于碰撞后伸展环境,且南部洋盆在该时期前闭合,形成辉铜山-账房山蛇绿岩带。新场区域不具备矿产资源成矿潜力,这也可为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新场岩体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定年 锆石Lu-Hf同位素 构造演化 矿产资源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铁山垅钨矿田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 唐菊兴 +3 位作者 鲁捷 郭娜 袁慧香 连敦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赣南铁山垅钨矿田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已探获黑钨矿资源量超10万吨。铁山垅复式岩体包括主体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补体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两部分,花岗斑岩呈脉状分布。矿田内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都属过铝质高钾钙碱... 赣南铁山垅钨矿田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已探获黑钨矿资源量超10万吨。铁山垅复式岩体包括主体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补体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两部分,花岗斑岩呈脉状分布。矿田内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都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表现出高硅、富铝、富碱、高钾、富成矿元素(W、Sn、Cu、Mo)和亏损Ba、Sr、Ti、P、REE、Eu,稀土配分曲线呈典型的“海鸥式”分布和M型四分组效应等特征。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花岗斑岩^(206)Pb/^(238)U年龄为146.7±0.5 Ma(MSDW=0.5),成岩时代属晚侏罗世。锆石的n(^(176)Lu)/n(^(177)Hf)=0.000973~0.001989,f_(Lu/Hf)=-0.97~-0.94,ε_(Hf)(t)=-17.9~-10.3,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86~2.33 Ga,显示原岩为古元古代地壳。综合分析认为,铁山垅矿田岩浆活动可划分为170~155 Ma、155~150 Ma、150~145 Ma三个阶段,钨锡矿成矿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且第三阶段花岗斑岩与铜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推测铜岭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山垅钨矿田 花岗斑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浦北县土壤、农作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海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该研究基于广西浦北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在农作物中的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分布主要受地质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整体含量水平较低,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等级优良。局部区... 该研究基于广西浦北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在农作物中的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分布主要受地质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整体含量水平较低,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等级优良。局部区域存在镉元素超标现象,其生物有效态含量较高是农作物镉超标的主要原因。结合浦北县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农作物种植优化建议,为区域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土壤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作物 重金属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广西浦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4
作者 何星 金玮 +5 位作者 张帆 霍秋立 李跃 鲍俊驰 刘璐 曾庆兵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勘探获得突破,是资源潜力较大的新层系。通过TOC、热解、R_(o)、族组成、色谱、色质、δ^(13)C等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各洼槽各小层的烃源岩进行了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评价,深入分析了铜钵庙组原油...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勘探获得突破,是资源潜力较大的新层系。通过TOC、热解、R_(o)、族组成、色谱、色质、δ^(13)C等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各洼槽各小层的烃源岩进行了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评价,深入分析了铜钵庙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定量计算了原油来源,并预测了下步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铜钵庙组整体发育TOC平均值为1%、类型以Ⅰ—Ⅱ_(2)型为主的中等烃源岩,其中铜二段泥岩也可见Ⅰ型烃源岩,洼槽区R_(o)为0.6%~1.5%,处于成熟阶段。②研究区铜钵庙组原油可分为乌北铜三段原油、乌南铜三段原油和乌南铜二段原油3类。乌北铜三段原油高饱和烃,姥植比高,饱和烃与芳烃δ^(13)C偏重,C_(27)重排甾烷和三环萜烷含量高。乌南铜三段原油具有高饱和烃、饱和烃与芳烃δ^(13)C偏轻,C_(27)重排甾烷和三环萜烷含量中等。乌南铜二段原油饱和烃含量低,奇偶优势比(OEP)值高,饱和烃与芳烃δ^(13)C轻,C_(27)重排甾烷和三环萜烷含量低。③研究区铜钵庙组3类原油均来源于南屯组南一段泥岩和铜钵庙组泥岩的二元混合,乌北铜三段原油与乌北南一段烃源岩更接近,乌北南一段泥岩的贡献比例为62.9%;乌南铜三段原油与乌南南一段烃源岩更接近,乌南南一段泥岩的贡献比例为59.5%;乌南铜二段原油与乌南铜二段烃源岩更接近,乌南铜二段泥岩的贡献比例为75.4%。④乌北和乌南洼槽发育厚度大于200 m的暗色泥岩,可为铜三段油藏和铜二段油藏供烃,乌北洼槽和乌东斜坡带为乌尔逊凹陷铜钵庙组下步甩开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评价 油源对比 贡献比例 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铜钵庙组 白垩系 乌尔逊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永平卓潘新生代碱性杂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董方浏 莫宣学 +2 位作者 喻学惠 侯增谦 王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6-994,共9页
云南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的重要岩体,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西部。该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高碱、高K_2O/Na_2O比值、低TiO_2、高Al_2O_3的超钾质钾玄岩系... 云南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的重要岩体,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西部。该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高碱、高K_2O/Na_2O比值、低TiO_2、高Al_2O_3的超钾质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a、Nb、Ti、P、Zr等高场强元素(HFSE),表现为明显的"Ta-Nb-Ti"负异常,同时富集过渡性元素Cr、Ni、Co等。稀土元素为稀土总量高,富集LREE、(La/Yb)_N比值高、Eu异常不明显为特征。(^(87)Sr/^(86)Sr)_i比值为0.707611~0.709167、ε_(Nd)(t)值为-4.89~-6.57,^(206)Pb/^(204)Pb变化于18.6886~18.7022、^(207)Pb/^(204)Pb变化于15.6169~15.63493、^(208)Pb/^(204)Pb变化于38.7972~38.8927,显示岩浆源区具有富集地幔(EMⅡ)与下地壳共同作用的壳幔过渡带特征,构造环境判别为大陆弧(CAP)环境。岩体是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板片俯冲,使曾经遭受古洋壳板片流体强烈交代的壳幔过渡带在上升的软流圈熔体的注入而发生部分熔融,在走滑拉分盆地的核心部位沿构造断裂上升侵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杂岩体 元素地球化学 Nd-Sr-Pb同位素 云南永平卓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德村-昂仁蛇绿岩内基性岩的元素与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揭示的特提斯地幔域特征 被引量:31
6
作者 牛晓露 赵志丹 +5 位作者 莫宣学 DEPAOLO DJ 董国臣 张双全 朱弟成 郭铁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75-2888,共14页
系统研究了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部日喀则地区德村、吉丁和昂仁蛇绿岩中基性岩石的元素与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基性岩石,包括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 系统研究了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部日喀则地区德村、吉丁和昂仁蛇绿岩中基性岩石的元素与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基性岩石,包括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元素亏损的 N-MORB 型,(La/Yh)_N=0.31~0.65(除样品 DC993为1.17)。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图上,亏损高度不相容元素,与 N-MORB 配分模式一致。相对于 Th,无 Nb、Ta的亏损,显示样品不是产于 SSZ 环境。经构造环境图解判别,样品落入了 N-MORB 区域内;这些元素成分特征表明样品具有洋中脊环境或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属性。Sr、Nd 和 Pb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特提斯地幔源区以 DM(亏损地幔)为主,同时存在少量 EMⅡ(富集地幔类型Ⅱ)、Sr,Nd 和 Pb 同位素组成特征还表明特提斯地幔域具有印度洋 MORB 型的 Sr-Nd-Pb 同位素组成特征。本文的结果进一步支持 Zhang et al.(2005)的研究结果,现今印度洋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了曾经是特提斯洋的大部分,而且它的地幔域还继承了曾经特提斯的地幔域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日喀则蛇绿岩 印度洋MORB型同位素组成特征 特提斯地幔域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九个泉玄武岩的形成环境及地幔源区特征: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27
7
作者 钱青 张旗 孙晓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为 MORB,根据其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剖面下部的玄武岩为 N - MORB,上部的玄武岩主要为 E- MORB。玄武岩多数具有 Nb负异常。从下向上 ,九个泉玄武岩的 Th,Nb,L REE,Zr等含量及 (L a/ ... 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为 MORB,根据其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剖面下部的玄武岩为 N - MORB,上部的玄武岩主要为 E- MORB。玄武岩多数具有 Nb负异常。从下向上 ,九个泉玄武岩的 Th,Nb,L REE,Zr等含量及 (L a/ Yb) N,(L a/ Sm ) N,Ce/ Zr,Zr/ Y,Th/ L a,Th/ Yb比值逐渐增加 ,并伴随着 Y,Yb,L u,Sc含量、Zr/ Nb和L a/ Nb比值以及εNd(t)的逐渐减小。不相容元素比值及εNd(t)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述特征反映不均一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 N- MORB源区和富集地幔之间的混合作用。微量元素和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九个泉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中的海山环境 ,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记录了海山生长并逐渐远离扩张脊的动态的地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玄武岩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形成环境 地幔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金翔霖 孟昌忠 +4 位作者 冷成彪 齐有强 唐永永 张海 陈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78-790,共13页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赋矿围岩在内的区域各时代地层中的Pb、Zn、Cu等成矿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地壳克拉克值,不可能构成铅锌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S、Pb同位素研究,推测该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基底岩石。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和赋矿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整体上均接近海相碳酸盐岩范围,说明相关流体主要来自于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然而,矿石与围岩相比却具有相对更高的δ^(18)O值,表明成矿流体并非直接源自于赋矿地层,而更可能来自于深源流体的长距离迁移。此外,个别方解石显示较低的δ^(13)C值(-10.9‰^-8.1‰,PDB),接近沉积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范围,表明其受到了有机物脱羟基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元素地球化学 碳氧同位素 碳酸盐岩 成矿元素 深源流体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山早二叠世超基性岩墙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9
作者 杜晓飞 王威 +3 位作者 张传林 马华东 朱炳玉 邱林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8,共13页
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山发育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花岗岩和超基性岩墙。为限定古亚洲洋在该区的闭合时限,同时阐述超基性岩墙形成的构造环境,文章报道了哈密沁城超基性岩墙(角闪石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 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山发育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花岗岩和超基性岩墙。为限定古亚洲洋在该区的闭合时限,同时阐述超基性岩墙形成的构造环境,文章报道了哈密沁城超基性岩墙(角闪石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角闪石岩SiO_(2)含量为39.00%~45.48%、TiO_(2)(1.60%~3.01%)、Mg^(#)在50~60之间,轻稀土相对弱富集((La/Yb)_(N)=1.34~2.25)),铕异常不明显(δEu=0.76~1.1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角闪石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3件角闪石岩样品的LA-MC-ICPM_(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8.4±1.7 Ma、297.7±1.6 Ma、295.5±1.6 Ma。全岩Sr-Nd组成表明,岩石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7~0.7051之间,εNd(t)变化范围在-2.63至+1.81之间。结合对区域地质、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等资料的全面分析,认为沁城早二叠世角闪石岩原岩的岩浆可能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同时,暗示哈尔里克山地区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之前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岩 LA-MC-ICPMS U-Pb测年 SR-ND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哈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清华 席党鹏 +5 位作者 王辉 张文婧 王建伟 曹维福 贾卧 王丽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2-1295,共14页
松辽盆地中二叠统哲斯组发育一套暗色泥岩、灰色砂砾岩与灰岩沉积组合,灰岩中产海相腕足类和双壳类化石。由于受钻井进尺和取心资料限制,前人对盆地覆盖区晚古生代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较少。对采自松辽盆地杜101井、杜103井剖面哲斯组... 松辽盆地中二叠统哲斯组发育一套暗色泥岩、灰色砂砾岩与灰岩沉积组合,灰岩中产海相腕足类和双壳类化石。由于受钻井进尺和取心资料限制,前人对盆地覆盖区晚古生代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较少。对采自松辽盆地杜101井、杜103井剖面哲斯组的白云质灰岩进行了系统的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首次获取了盆地覆盖区中二叠统灰岩元素地球化学资料。测试结果显示碳同位素δ13CPDB值一般>0(均值为1.68‰),氧同位素δ18OPDB值全部<-15‰(均值为-19.98‰),碳、氧稳定同位素关系图解显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灰岩同位素改造作用明显。稀土元素(REE+Y)总量为56.88×10^(-6)~143.72×10^(-6),均值为108.92×10^(-6),PAAS标准化后显示具有轻稀土相对于中稀土和重稀土亏损、δEu(均值0.94,最大值1.57)负异常、δCe(均值0.87,最大值1.06)普遍负异常和相对高的Y/Ho均值(均值34.59)等特点,与正常海相具有大体相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而微量元素Ba(均值281.55×10^(-6))、Zn(均值71.91×10^(-6))、Y(均值17.44×10^(-6))、Zr(均值117.75×10^(-6))和Rb(均值66.84×10^(-6))等元素含量整体较高,Sr/Ba(均值2.91)、Th/U(均值2.75)、V/Cr(均值1.45)和V/(V+Ni)(均值0.66)等比值适中,指示研究区哲斯组沉积时期主体为一种频繁受陆源碎屑混染作用影响的碳酸盐台地或滨海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白云质灰岩 碳酸盐台地或滨海岸环境 中二叠统哲斯组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
11
作者 张庆莲 朱喜 +1 位作者 马宝军 马晓静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5-812,共18页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碳酸盐岩对探讨华北平原北部蓟县系古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碳酸盐岩的主量元素以CaO和MgO为主,微量元素Ba和Sr...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碳酸盐岩对探讨华北平原北部蓟县系古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碳酸盐岩的主量元素以CaO和MgO为主,微量元素Ba和Sr含量较高,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V和Cr含量较低,反映了缺氧的环境;稀土元素总体含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略显富集,Ce微负异常,Eu呈负异常;δ^(13)C显示低负值,δ^(18)O有较高的负值,δ^(13)C和δ^(18)O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保持了碳酸盐岩沉积时海水的原始碳氧同位素组分。根据古气候、古盐度、氧化还原环境和海平面变化等特征元素指标综合分析,认为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经历了一定规模的海侵—海退旋回,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潮间带—潮下带—潮间带的韵律式变化过程,总体上表现出沉积于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环境、深缓坡—潮坪为主的陆表海贫氧—缺氧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热储层 沉积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碳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碳质来源研究
12
作者 赵国龙 张寄丹 +4 位作者 王大伟 岳洪举 于庆洋 马新春 付红梅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2,共12页
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石墨矿赋存于中—新元古界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下部结晶片岩中,作为黑龙江乃至我国晶质石墨重要矿产区,晶质石墨储量位居全国之首,属超大型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本文以黑龙江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为例,通过对石... 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石墨矿赋存于中—新元古界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下部结晶片岩中,作为黑龙江乃至我国晶质石墨重要矿产区,晶质石墨储量位居全国之首,属超大型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本文以黑龙江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为例,通过对石墨矿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碳同位素分析和原岩恢复图解的判别,初步确定云山石墨矿床石墨矿石原岩为副变质岩,属于正常沉积岩,原岩具有含碳质泥岩、砂质泥岩及碳质页岩的特征,石墨矿石样品表现出明显Eu、Sr、Ti的负异常,U的正异常,轻微Ce的负异常,主要反映了石墨矿石原岩的原始沉积环境可能是浅海-半深海,沉积岩原岩可能来自有机质堆积较多的海相沉积物。云山石墨矿石原岩的沉积构造环境主要为被动的大陆边缘。碳同位素分析显示,石墨矿石δ^(13)C值为–24.7‰~–21.4‰,大理岩δ^(13)C值为6.28‰~7.09‰,说明了石墨碳质来源为有机碳,大理岩的碳质来源为无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北 云山石墨矿床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δ^(13)C 原岩恢复 碳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巴特巴克布拉克铁矿床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俊杰 张志欣 +1 位作者 杨富全 柴凤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9,共17页
新疆阿尔泰巴特巴克布拉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的矽卡岩中,矿体形态复杂,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分布。围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和浅粒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型,与矿区英... 新疆阿尔泰巴特巴克布拉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的矽卡岩中,矿体形态复杂,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分布。围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和浅粒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型,与矿区英云闪长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矿石和矽卡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多表现为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左倾型,综合了围岩和英云闪长岩二者的特征,表明它们之间有明显的成因联系。结合硫同位素特征(1.4‰~4.8‰)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基性火山岩(围岩)。矽卡岩为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交代火山岩的产物,铁矿化是矽卡岩退化蚀变的产物,矿床形成于弱还原-氧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铁矿床 矽卡岩 同位素 稀土元素 巴特巴克布拉克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广丰超大型黑滑石矿的C-O-Sr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焕玲 蒋少涌 +2 位作者 孙岩 罗平 马振兴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01-601,共1页
滑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Mg3(Si4O10)(OH)2,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熔点高、耐火性能好、绝缘性能优良等特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在造纸、橡胶、塑料、油漆、陶瓷、日用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滑石矿主要产于... 滑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Mg3(Si4O10)(OH)2,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熔点高、耐火性能好、绝缘性能优良等特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在造纸、橡胶、塑料、油漆、陶瓷、日用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滑石矿主要产于原苏联、中国、美国、朝鲜、奥地利等国,其中中国的滑石矿主要分布在江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滑石矿 层状硅酸盐矿物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白云岩 耐火性能 日用化妆品 化学性质 绝缘性能 矿物原料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商县-丹凤地区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80
15
作者 张旗 张宗清 +1 位作者 孙勇 韩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54,共12页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Th>8,Zr/Y<3,表明其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的洋内岛弧环境。该玄武岩的εNd(t)=+4.9~+7.3,εSr(t)=3.0~+32,可能是亏损地幔端元(DMM)与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Ⅱ)混合形成的。大多数玄武岩的(206Pb/204Pb)i比值(16.5~17.6)较低,(208Pb/204Pb)i和(207Pb/204Pb)i比值(分别为36.2~36.9和15.3~15.5)较高,ε18O变化较大(5.5‰~9.2‰)。因此,根据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源区可能包括下述组分:1)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2)富集地幔(EM);3)洋内岛弧下地壳(镁铁和超镁铁质岩);4)消减带岩片带入的组分。而LREE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具MORB的特征,Th/Ta和La/Ta比值近似等于1,TiO2=1.65%,Ti/V=22,指示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玄武岩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郭波 朱赖民 +3 位作者 李犇 许江 王建其 弓虎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81,共17页
文章系统研究了金堆城钼矿床的含矿钾长斑岩、围岩、矿石、矿石中的黄铁矿及矿化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金堆城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含矿斑岩富集LREE(LaN/YbN=5.40~16.84)... 文章系统研究了金堆城钼矿床的含矿钾长斑岩、围岩、矿石、矿石中的黄铁矿及矿化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金堆城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含矿斑岩富集LREE(LaN/YbN=5.40~16.8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Eu异常不明显或无Eu异常(δEu=0.70~0.96)。矿石中黄铁矿富集LREE(LaN/YbN=3.15~26.28),具有弱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δEu=0.64~0.81,δCe=0.88~1.03),并与金堆城含矿钾长斑岩和矿石具有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和特征的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钾长斑岩同源。矿床铅、硫、碳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与钾长斑岩同源。围岩在矿化和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液成矿过程中Mo随成矿流体加入到围岩并使围岩发生蚀变和矿化。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钾长斑岩,围岩不提供成矿物质。金堆城含矿斑岩和钼矿化的发生处于秦岭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的挤压-伸展转变期,受板片断离作用和壳幔边界附近发生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影响,加厚的华北地块南缘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浅部侵位,形成金堆城等同熔型斑岩和斑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流体-岩石作用 金堆城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铀矿田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的成因: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O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8
17
作者 陆建军 吴烈勤 +5 位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高剑峰 黄国龙 邓平 谭正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基本无Eu异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与板内玄武岩的相似;铅同位素具有典型的Dupal异常铅特征,ε_(Nd)(t)值为3.2~4.7,(^(87)Sr/^(86)Sr),为0.70446~0.70628;在Pb-Pb,Nd-Pd,Nd-Sr和Sr-Pb相关图解上,数据点都位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是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由介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的、相对富集的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而这种富集地幔可能是由俯冲带流体交代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Nd-Sr-Pb-O同位素 地幔源区特征 辉绿岩脉成因 粤北下庄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文博 黄智龙 +3 位作者 陈进 许成 管涛 尹牡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8,共12页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 ,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原生矿体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和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 ,结合前人的碳、氢、氧、铅同位素分析资料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探讨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矿床原生矿体中的硫化物均富集重硫 ,其δ34 S值集中于13‰~ 17‰之间 ,且有 δ34 S黄铁矿 >δ34 S闪锌矿 >δ34 S方铅矿 ,表明成矿流体的硫已达到平衡 ;硫化物的 δ34 S值与矿区和区域地层中膏盐层的δ34 S值相近 ,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地层海相硫酸盐的还原 ,热化学还原是地层海相硫酸盐形成还原态硫的主要还原机制。矿区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含量相对高于本区各时代碳酸盐地层 ,低于非碳酸盐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 ,其 REE配分模式和有关 REE参数也与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存在明显差异 ;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 ,矿床成矿流体是一种壳 -幔混合流体 ,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中地幔流体 (包括地幔去气和岩浆去气形成的流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同位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原生矿体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田世洪 丁悌平 +5 位作者 杨竹森 蒙义峰 曾普胜 王彦斌 王训诚 姜章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 ,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 ,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_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 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 ,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 ,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_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 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 ,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 ,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 ,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 ,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该矿床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大理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 ,其δ13CV_PDB、δ18OV_SMOW值分别为 - 4 .5~ - 5 .3‰、13.9~ 14 .0‰ ,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 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 ,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来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稀土元素 朝山金矿床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红杰 陈衍景 +2 位作者 毛世东 赵成海 杨荣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111,共11页
甘肃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脉中含有石榴子石,A/CNK=1.65~3.65,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花岗斑岩相对富集 LILE 和 LREE,亏损 Ba、Sr、Nb、Ta、P、Ti 等,配分模式类似于典型同碰撞型花岗岩类;花岗斑岩∑REE=54.35~124.01×10^(-6),(... 甘肃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脉中含有石榴子石,A/CNK=1.65~3.65,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花岗斑岩相对富集 LILE 和 LREE,亏损 Ba、Sr、Nb、Ta、P、Ti 等,配分模式类似于典型同碰撞型花岗岩类;花岗斑岩∑REE=54.35~124.01×10^(-6),(La/Yb)_N=9.72~27.80,δEu=0.70~0.89,表明其岩浆形成时部分斜长石进入熔体,而非完全残留。花岗斑岩 I_(Sr)值为0.70806~0.71756,平均0.71107;ε_(Nd)(t)值变化于-2.9~-5.0,平均-3.4;Nd 模式年龄(T_(2DM))为1.24~1.41Ga,平均1.34 (Ga)。以上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斑岩岩浆应源自成熟度较低的中元古代基底地壳物质。花岗斑岩的(^(206)Pb/^(204)Pb)_(220Ma)、(^(207)Pb/^(204)Pb)_(220Ma)和(^(208)Pb/^(204)Ph)_(220Ma)的平均值分别为17.875、15.604和38.296,与秦岭微陆块的中元古代基底和碧口地体碧口群的 Pb 同位素组成一致。考虑到前人获得碧口群的年龄为1.235~1.367Ga,而秦岭微陆块沿勉略缝合带向南仰冲到碧口地体之上,我们认为由碧口群等组成的俯冲板片的变质脱水熔融作用导致了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的形成。因此,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是扬子与华北大陆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阳山金矿带 秦岭碰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