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区半夏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君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29-131,共3页
测定了6个半夏居群及其土壤样品中的6种人体必需元素,以了解半夏对元素的富集能力和分布规律,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不同居群半夏及其土壤的元素含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同一居群的半夏和土壤元素含量不具有相关性;半夏皮中元... 测定了6个半夏居群及其土壤样品中的6种人体必需元素,以了解半夏对元素的富集能力和分布规律,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不同居群半夏及其土壤的元素含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同一居群的半夏和土壤元素含量不具有相关性;半夏皮中元素含量最高;药材元素含量相关性显示Zn和Se、Fe和N i、Fe和Ca具有协同吸收特点;富集系数表明半夏对元素富集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 半夏 无机 元素含量分析 Different Pinellia ternata INORGANIC Element 富集能力 元素含量相关性 土壤的元素含量 土壤元素含量 人体必需元素 不同居群 显著性差异 吸收特点 土壤样品 品质评价 分布规律 系数表 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东湖优势浮游动物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婉莲 刘鑫洲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利用武汉东湖不同季节各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的高峰期,选取了枝角类中的透明溞和透明薄皮溞,桡足类中的特异荡镖水蚤,轮虫中的矩形龟甲轮虫、前节晶囊轮虫、矩形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原生动物中的篮口虫及草履虫进行碳(C)、氮(N)、磷(P... 利用武汉东湖不同季节各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的高峰期,选取了枝角类中的透明溞和透明薄皮溞,桡足类中的特异荡镖水蚤,轮虫中的矩形龟甲轮虫、前节晶囊轮虫、矩形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原生动物中的篮口虫及草履虫进行碳(C)、氮(N)、磷(P)含量分析,分别测出了上述各个种的C/N和C/P比值。就C、N、P的平均百分数看,原生动物所占的C、N、P的百分数最高,相反,其C/N与C/P比率则是最低的。透明薄皮溞所占的C%接近原生动物,特异荡镖水蚤和透明溞的C%相差不远。透明薄皮溞与特异荡镖水蚤的N%极为接近,而轮虫的N%和P%则仅低于原生动物。按实测数据计算的结果,东湖优势浮游动物的个体重(干)是其C含量的2.07—2.46倍。列举了各个种的个体碳、氮和磷量,并对一些较大个体给定了个体重与个体碳关系的回归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 优势浮游动物 元素含量分析 个体重 个体碳量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石纤维中硅、钛、铝含量测试
3
作者 蔡家源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3-65,共3页
利用微波消解技术对太极石纤维进行预处理,以浓硝酸、氢氟酸、一级水为消解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测定其硅、钛、铝含量。通过对微波条件、消解体系、称样量的研究,分析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称取0.2g... 利用微波消解技术对太极石纤维进行预处理,以浓硝酸、氢氟酸、一级水为消解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测定其硅、钛、铝含量。通过对微波条件、消解体系、称样量的研究,分析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称取0.2g太极石纤维样品,在消解体系中加入一级水,消解温度210℃;保持20min后升温至220℃保持10min的条件下,消解效果最佳,可满足相关纺织行业检测的快速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OES 太极石纤维 消解体系 元素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录井技术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元坝地区YB10井和22井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静 高林 +1 位作者 扶喆一 王津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2-558,共7页
随着川东北元坝地区空气钻、PDC和孕镶钻头+高速螺杆钻井新工艺的大量运用,钻时快、岩屑细碎甚至呈粉末状的特点,给常规录井工艺带来了岩性识别难、地层界线不易判断的问题。X射线荧光录井技术具有完全不受岩屑颗粒直径限制、分析周期... 随着川东北元坝地区空气钻、PDC和孕镶钻头+高速螺杆钻井新工艺的大量运用,钻时快、岩屑细碎甚至呈粉末状的特点,给常规录井工艺带来了岩性识别难、地层界线不易判断的问题。X射线荧光录井技术具有完全不受岩屑颗粒直径限制、分析周期短的特点。通过分析岩样中镁、铝、钾、硅、硫、钙、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来判断岩性和识别地层,弥补了常规录井的不足。其中,YB10井在井段702~7 155m通过采用X射线荧光录井技术,现场共分析样品4 115个,根据元素含量、曲线变化特征,结合露头岩性资料,对陆相砂、泥岩和海相碳酸盐岩进行井下岩性识别,经与电测资料对比吻合度达9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录井 元素含量分析 岩性识别 地层划分 元坝地区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七大古都的地球化学环境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宫进忠 李广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4-1162,共9页
以全国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讨论中国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结果表明,与中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均值相比,七大古都所在地相对富集镁、钙、硼、锆、银、钴、钡、钠、锶... 以全国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讨论中国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结果表明,与中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均值相比,七大古都所在地相对富集镁、钙、硼、锆、银、钴、钡、钠、锶和磷,以人体必需营养元素为主;同时相对贫化镉、钼、锑、铅、钨、铋、砷、锰、铌和汞等,以人体有害元素为主。根据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欧洲的主要国都可分为波罗的海型和地中海型,具有不同的元素分布模式。在中国古都延续时间与元素偶比值之间可建立回归方程Y=0.206X+376,X=(CaO×Fe2O3×V×Co×106)/(SiO2×Pb×Hg×Cd);在欧洲国都与元素偶比值之间也可建立类似的回归方程,充分说明首都的选址还受到地球化学环境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七大古都 环境地球化学 丰度对比特征 历时-元素含量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