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以诗证史到因史释诗——陈寅恪唐诗笺证的诗学价值导论 |
党大恩
党艺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2
|
忆陈寅恪师 |
郑欣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3
|
编年史:“狐狸”与“刺猬”如何共处 |
陈文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释《长恨歌》“破”兼谈“宛转柔声入破时” |
蒋远桥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5
|
韩愈《毛颖传》新探 |
卞孝萱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1 |
6
|
|
6
|
新乐府诗派与新乐府运动——关于白居易评价的一个问题 |
蹇长春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4
|
|
7
|
也说“青衫”与“江州司马” |
蹇长春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8
|
从“千花百草无颜色”到“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新释之一 |
卞孝萱
刘维治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2
|
|
9
|
对陈寅恪先生《读<莺莺传>》的质疑 |
黄忠晶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0
|
《莺莺传》非行卷作品 |
钟翠红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1
|
我们如何借鉴陈先生——在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王季思
|
《学术研究》
|
1988 |
0 |
|
12
|
略论陈寅恪的治学观 |
刘克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3
|
元稹“变节”真相 |
卞孝萱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