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曲史互证”的元曲皮货相关事象史料解析
1
作者 金峥杰 邓可卉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元曲中所涉及的皮货相关事象,是通过剧曲文学艺术形式反映相关事物的文化现象,也是纺织服饰史料的一种呈现形态。本文采用“曲史互证”的方法,对元曲中有代表性的裘皮和皮革相关事象开展了梳理和辨析。研究发现,元曲皮货相关史料有着充... 元曲中所涉及的皮货相关事象,是通过剧曲文学艺术形式反映相关事物的文化现象,也是纺织服饰史料的一种呈现形态。本文采用“曲史互证”的方法,对元曲中有代表性的裘皮和皮革相关事象开展了梳理和辨析。研究发现,元曲皮货相关史料有着充分的事实作为依据和背景,能够印证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对毛皮和皮革的使用影响中原地区服用习惯和民族交融的史实。作为元代各民族纺织服饰文化交流相结合的产物,元曲皮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提示出一定的史料意义和文化内涵,并可为元代皮革生产和消费史料提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皮 皮革 史料 元曲 曲史互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曲作品中丝织显花事象的技艺辨析研究
2
作者 金峥杰 邓可卉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元曲作品中多见涉及丝织显花技艺事象,系通过戏曲文学艺术形式反映传统手工丝织事物的文化现象,也是纺织史料的一种保存和呈现形态。采用“曲史互证”的方法,对元曲中有代表性的丝织显花技艺事象开展辨析。研究认为,元曲呈现的提花织造... 元曲作品中多见涉及丝织显花技艺事象,系通过戏曲文学艺术形式反映传统手工丝织事物的文化现象,也是纺织史料的一种保存和呈现形态。采用“曲史互证”的方法,对元曲中有代表性的丝织显花技艺事象开展辨析。研究认为,元曲呈现的提花织造事象与现实中的丝织显花工艺及其织品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元曲“妆花”和“妆金”相关事象提示出后世相关丝织品名称的渊源。元曲“织成”和“缂丝”相关事象所反映的工艺特征和用途符合实际。元曲中“改机”相关事象虽与明代记载不同,但是提示出元代民间衣料加工的常见方法。元曲作品中丝织显花技艺相关事象多由剧曲作者根据现实的丝织工艺特征和产品特点赋予意象性的艺术表达,对后世专门术语的形成不无启发作用,又通过元曲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获得流传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技术 显花工艺 妆花 织成 改机 元曲 纺织史料 曲史互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曲选集典范之作《元曲选》的编选思想
3
作者 高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15-17,共3页
明代戏曲家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是戏曲选集的典范之作。从《元曲选》所收录的作家来看,臧懋循按照作品质量进行鉴别甄选,其中既有名家经典之作,也有无名氏的作品。从《元曲选》入选作品的题材来看,其题材选择范围较其他选家有所扩大... 明代戏曲家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是戏曲选集的典范之作。从《元曲选》所收录的作家来看,臧懋循按照作品质量进行鉴别甄选,其中既有名家经典之作,也有无名氏的作品。从《元曲选》入选作品的题材来看,其题材选择范围较其他选家有所扩大,其对社会公案戏与道德伦理戏给予了较多关注,且更加贴近世俗,爱情婚姻戏中也不排斥一些不完全合乎风教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懋循 元曲选》 编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响《元曲选》作品收录的因素
4
作者 高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2期19-21,共3页
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收录了包括明初作者所著六种杂剧在内的一百种杂剧剧本。影响《元曲选》收录作品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时代背景来看,主要有晚明反对封建礼教、重欲厚情的社会思潮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及通俗文学的兴起;从编选... 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收录了包括明初作者所著六种杂剧在内的一百种杂剧剧本。影响《元曲选》收录作品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时代背景来看,主要有晚明反对封建礼教、重欲厚情的社会思潮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及通俗文学的兴起;从编选者自身来看,主要为臧懋循旷诞、任情不羁的性格特征以及文士与商人的双重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选》 社会思潮 臧懋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歌妓对元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包晓华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歌妓 元曲 发展 元创作 创作素材 元曲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元曲家考略》所想到的
6
作者 宁希元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元曲家考略》 孙楷第 考证方法 史料 学术价值 元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人“翻北曲”现象初探——兼论元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 被引量:3
7
作者 程芸 李艳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3期66-71,共6页
明人曾将一些元代北曲作品,翻写成南曲的形式,既有戏曲,也有散曲。"翻北曲"是明代曲家推尊"元曲"的一种表现,也是南曲确立其风格典范的一种途径。"翻北曲"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学趣味与文学理想,虽成为众... 明人曾将一些元代北曲作品,翻写成南曲的形式,既有戏曲,也有散曲。"翻北曲"是明代曲家推尊"元曲"的一种表现,也是南曲确立其风格典范的一种途径。"翻北曲"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学趣味与文学理想,虽成为众矢之的,却也间接地巩固了元曲的经典地位,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经典化 “翻北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曲学复古与元曲的经典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程芸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本文从尊体、辨体和创体的角度,重新梳理并解读了明代推尊正音、崇尚本色、宗法元人等具有复古倾向的曲学主张。"尊体"意识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典范传统对元曲的延纳,"辨体"意识的聚焦处在于塑造作为整体的曲... 本文从尊体、辨体和创体的角度,重新梳理并解读了明代推尊正音、崇尚本色、宗法元人等具有复古倾向的曲学主张。"尊体"意识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典范传统对元曲的延纳,"辨体"意识的聚焦处在于塑造作为整体的曲体文学其统一的美学规范;而建构"新传奇"文体时,北曲又因相对严整的宫调、韵律而呈现出"典范美"色彩。明代曲学复古是"元曲经典化"历史进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揭示了元曲美学层面的内在体性、特质,也为晚近以来的某些论说埋置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学 复古 元曲 经典化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曲家笔下的苏轼形象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义山 田欣欣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元曲作品中 ,有一部分篇目是以前代文人 (或他们的作品 )为描写和歌咏对象的 ,在这些作品中 ,元曲家有选择地突出了主人公的某些方面。如出现在元曲家笔下的苏轼 ,曲家们便集中突出了他作为沦落文士、疏狂浪子和隐逸高人的形象特征。... 在元曲作品中 ,有一部分篇目是以前代文人 (或他们的作品 )为描写和歌咏对象的 ,在这些作品中 ,元曲家有选择地突出了主人公的某些方面。如出现在元曲家笔下的苏轼 ,曲家们便集中突出了他作为沦落文士、疏狂浪子和隐逸高人的形象特征。在这些被突出的形象特征中 ,实际上蕴涵着元曲家的人格理想并寄寓着他们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悲叹 ,与作为历史人物的苏轼 ,已有了相当的距离。简而言之 ,元曲家笔下的苏轼形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苏轼形象 “沦落文士” “疏狂浪子” “隐逸高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曲声、词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莉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2,共5页
元曲无论南曲、北曲,都具有同样的创作原理:为定腔乐曲填词,同时,遵守字声的自然之音。元曲的声、词地位是平等的,既遵声,又遵字,既遵守定腔音乐,又遵守字声的自然之音,二者不可偏废,也无主次,不仅相互依存,且同时进行。依声的过程就伴... 元曲无论南曲、北曲,都具有同样的创作原理:为定腔乐曲填词,同时,遵守字声的自然之音。元曲的声、词地位是平等的,既遵声,又遵字,既遵守定腔音乐,又遵守字声的自然之音,二者不可偏废,也无主次,不仅相互依存,且同时进行。依声的过程就伴随着考虑配合旋律的字声了,选字的同时就在考虑字声是否与音乐定腔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南曲 北曲 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曲小唱(三首)》的创作、演唱风格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佳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4-236,共3页
高为杰先生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所创作的《元曲小唱(三首)》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此套曲包括3首歌曲和1首间奏曲。文章通过对歌曲的内容、旋律、和声、演唱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力图揭示整部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和艺术... 高为杰先生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所创作的《元曲小唱(三首)》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此套曲包括3首歌曲和1首间奏曲。文章通过对歌曲的内容、旋律、和声、演唱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力图揭示整部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和艺术表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高为杰 元曲 审美 演唱风格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曲【哨遍】套式及其曲学史意义考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义山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8,共4页
元散曲和元杂剧套曲中有【哨遍】和【耍孩儿】加上若干只【煞曲】构成的套式,其【哨遍】当来源于宋代大曲的"摘遍";其后若干首【煞曲】的重复,则相当于大曲中某一歌声变件的重复使用;由此可以反证:宋代大曲是可以用作杂剧故... 元散曲和元杂剧套曲中有【哨遍】和【耍孩儿】加上若干只【煞曲】构成的套式,其【哨遍】当来源于宋代大曲的"摘遍";其后若干首【煞曲】的重复,则相当于大曲中某一歌声变件的重复使用;由此可以反证:宋代大曲是可以用作杂剧故事演唱的。考明这一点,对于弄清元曲杂剧音乐联套体制的渊源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杂剧 大曲 哨遍 联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为杰《元曲小唱》创作探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秀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111,共3页
高为杰先生是我国最具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创作的歌曲《元曲小唱》由"折桂令"、"红绣鞋"、"间奏曲"、"落梅风"四个部分构成。本文对歌曲的旋律、... 高为杰先生是我国最具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创作的歌曲《元曲小唱》由"折桂令"、"红绣鞋"、"间奏曲"、"落梅风"四个部分构成。本文对歌曲的旋律、和声、曲式、配器等技法,按乐曲的顺序逐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为杰 元曲小令 创作技法 艺术臆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美梦的实现——论中原文化断裂对元曲团圆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同旭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4,共5页
唐宋文学中一见钟情的爱情结局多是婚姻悲剧 ,元曲中一见钟情之关目则多团圆收煞 ,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决定了相同题材的不同结局。唐宋是中原文化全盛时期 ,中原传统道德强有力地支配着作家的创作观念 ,使他们不惜以众多有情男女的婚姻... 唐宋文学中一见钟情的爱情结局多是婚姻悲剧 ,元曲中一见钟情之关目则多团圆收煞 ,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决定了相同题材的不同结局。唐宋是中原文化全盛时期 ,中原传统道德强有力地支配着作家的创作观念 ,使他们不惜以众多有情男女的婚姻悲剧为代价 ,继续维护中原传统的伦理道德。蒙元时期中原文化出现断裂 ,元曲家受草原文化影响 ,不满传统道德的束缚 ,使其笔下的有情人皆成眷属。元曲家不仅在追寻美好爱情理想婚姻之美梦的实现 ,还意义更为深远地在追寻一种美好道德和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团圆剧 中原文化 草原文化 关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调·诸宫调·元曲宫调——兼谈宫调与曲牌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麟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1期85-92,共8页
古人所谓"宫调"从理论上讲,应该有八十四宫调,但实际应用的并没有这么多。在中国古代,宫调广泛运用于多种与音乐相关的艺术作品之中,而诸宫调和元曲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种。同时,何种宫调适用于何种曲牌,也具有一定的... 古人所谓"宫调"从理论上讲,应该有八十四宫调,但实际应用的并没有这么多。在中国古代,宫调广泛运用于多种与音乐相关的艺术作品之中,而诸宫调和元曲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种。同时,何种宫调适用于何种曲牌,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探讨宫调、诸宫调、元曲宫调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宫调与曲牌之间的关系,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也是深入研究诸宫调和元曲这两大艺术形式必须具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调 曲牌 诸宫调 元曲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元曲齐方言语词例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褚福侠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4期33-36,共4页
元曲中零散地分布着许多今存于山东方言区的语词,系统梳理这些语词,对于元曲词汇和今天山东方言词汇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遴选了30余个元曲中即已出现的山东方言语词,结合元曲和方言用例着力诠释语义,希望借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 元曲 齐方言 语词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曲选》“好”字感叹句的语法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进 《榆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9-72,共4页
"好"字感叹句是指由"好"或含"好"的结构带上感叹语调(或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构成的句子。《元曲选》宾白中"好"字感叹句数量多,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其结构形式不同,语用上也各有特点。
关键词 元曲选》 “好”字感叹句 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侠肝义胆仇奸恶,诗酒风流傲王侯——论元曲中的李白形象塑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义山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3期86-92,99,共8页
在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品中,曲家们描写了李白潇洒痛饮的豪迈、横绝古今的才华、鄙夷权贵的傲岸和疾恶如仇的侠肝义胆,集中表现了李白使气任侠、诗酒傲王侯的诗仙、酒仙形象。经过戏曲作品的大众传播,李白这种形象特征深入人心,几乎家喻户... 在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品中,曲家们描写了李白潇洒痛饮的豪迈、横绝古今的才华、鄙夷权贵的傲岸和疾恶如仇的侠肝义胆,集中表现了李白使气任侠、诗酒傲王侯的诗仙、酒仙形象。经过戏曲作品的大众传播,李白这种形象特征深入人心,几乎家喻户晓。其形象特征的历史形成,除了自身性格禀赋、自我书写和唐宋人的有关记载和歌咏之外,更与元曲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对李白这一历史人物的选择性认同和形象塑造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酒仙 诗仙 元曲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曲独特的审美情致——蛤蜊风味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卉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4期49-52,57,共5页
“蛤蜊风味”,是元明曲家对元曲风格的独特而生动的概括和评价,包含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情趣。“蛤蜊风味”既道出了元曲反传统、反“性理”之学的思想内涵,又揭示出元曲不同于传统诗、词、赋的以方言俚语入曲、语兼雅俗,本色泼... “蛤蜊风味”,是元明曲家对元曲风格的独特而生动的概括和评价,包含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情趣。“蛤蜊风味”既道出了元曲反传统、反“性理”之学的思想内涵,又揭示出元曲不同于传统诗、词、赋的以方言俚语入曲、语兼雅俗,本色泼辣、鲜活自然的艺术风格。“蛤蜊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 审美情态 蛤蜊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曲渊源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义山 《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2期93-98,共6页
关键词 研究述评 元曲 渊源论 王国维 元散曲 北曲 中国古典戏曲 带过曲 二三十年代 文人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