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几部元杂剧作者主名之我见——与庄一拂、邵曾祺先生商榷
1
作者
邓长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33-36,26,共5页
王季思先生的《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初步设想》一文(载《戏剧艺术》1987年第三期),就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时代和作者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笔者读后受教甚多。由此,联想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相反的倾向:极力否认前人对于元杂剧作者...
王季思先生的《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初步设想》一文(载《戏剧艺术》1987年第三期),就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时代和作者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笔者读后受教甚多。由此,联想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相反的倾向:极力否认前人对于元杂剧作者主名的确认。因而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庄一拂先生在他所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汇考》)中,将八种明代的元杂剧选集中已确认了作者主名的作品归入“阙名作品”。这八个剧目是:《尉迟恭单鞭夺槊(614页)、《保成公径(《汇考》误作“竟”)赴渑池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
杂剧
脉望馆
古今
杂剧
元明杂剧
作品
古典戏曲
戏剧艺术
相国寺
雁门关
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刊《古今杂剧》中形声字的“省借”和校读问题
被引量:
4
2
作者
宁希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112-126,共15页
(一) 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人杂剧中最重要的总集之一。是书刊于元末,所录各杂剧,或题“大都新编”,或题“古杭新刊”;全书板式,也有大小字本之分。可见,它是一个集当时各地刊本于一帙的汇刻本。它所收录的剧本,二分之一均...
(一) 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人杂剧中最重要的总集之一。是书刊于元末,所录各杂剧,或题“大都新编”,或题“古杭新刊”;全书板式,也有大小字本之分。可见,它是一个集当时各地刊本于一帙的汇刻本。它所收录的剧本,二分之一均为海内唯一孤本,且有个别作品,如《小张屠焚儿救母》,自元以来,各书都没有著录;其余十五种,虽复见于《元曲选》和《孤本元明杂剧》,但是正如王国维所说:“体制文字,亦大有异同,足供比勘之助。”所以,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遗憾的是,此书自影印刊行以来,始终没有一个校本。由于原书出于坊刊,校勘不精,所以脱误难读。使用起来也有很多不便之处。因而在以往的研究工作里,并没有为一般学人所充分利用,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
杂剧
形声字
元明杂剧
元人
元
杂剧
周公摄政
说文
声符
元代
校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邯郸记》本事考及主要版本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晓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3-69,共7页
汤显祖《邯郸记》本于唐人小说沈既济的《枕中记》,但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借卢生邯郸一梦的躯壳,以铺写明代社会封建政治腐败的实况,并使之戏剧化。汤显祖的《邯郸记》一出,其影响远远超过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在唐代极为普及的《枕中...
汤显祖《邯郸记》本于唐人小说沈既济的《枕中记》,但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借卢生邯郸一梦的躯壳,以铺写明代社会封建政治腐败的实况,并使之戏剧化。汤显祖的《邯郸记》一出,其影响远远超过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在唐代极为普及的《枕中记》。然其本事自南朝“焦湖祝枕”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记》
《枕中记》
汤显祖
吕洞宾
《邯郸梦》
《太平广记》
卢生
唐人小说
沈既济
元明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酷寒亭》的版本、作者和写作年代问题
4
作者
邓绍基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2期38-45,共8页
《酷寒亭》今存两种明刊本:《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关于前者,近年来曲目著作曾有缠夹不清的说法,故先予辨明。明万历间新安徐氏刊行的《古名家杂剧》全帙今已难见,北京图书馆收藏有《古名家杂剧》散本数种,并无《酷寒亭》。...
《酷寒亭》今存两种明刊本:《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关于前者,近年来曲目著作曾有缠夹不清的说法,故先予辨明。明万历间新安徐氏刊行的《古名家杂剧》全帙今已难见,北京图书馆收藏有《古名家杂剧》散本数种,并无《酷寒亭》。南京图书馆也藏有若干种《古名家杂剧》散本,其中即有《酷寒亭》。南图曾于一九二九年将此剧影印并列入《元明杂剧》中。脉望馆旧藏《古名家杂剧》诸本中虽无《酷寒亭》,惟《也是园藏书目》中列有此剧目,也是园所藏元明杂剧大抵是脉望馆旧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选》
元明杂剧
孔目
写作年代
《录鬼簿》
天一阁
脉望馆
录鬼薄
中统钞
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劇“冲末”“外末”辨釋——读曲札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天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2期69-73,共5页
元杂剧开场,往往首先跑出一个“冲末”。这“冲末”有时扮演番王,有时扮演书生,有时还扮演老太太。在元杂剧里,要算它的活动面最广,也最灵活。到底它是什么样的玩意呢? 王国維在《古剧角色考》中认为:末之“曰冲、曰外、曰贴,均系一义,
关键词
元
杂剧
元剧
角色
杂剧
繁荣
扮演
元明杂剧
西华山
活动面
刘文静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几部元杂剧作者主名之我见——与庄一拂、邵曾祺先生商榷
1
作者
邓长风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33-36,26,共5页
文摘
王季思先生的《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初步设想》一文(载《戏剧艺术》1987年第三期),就辨析元明间失名剧本的时代和作者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笔者读后受教甚多。由此,联想到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相反的倾向:极力否认前人对于元杂剧作者主名的确认。因而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庄一拂先生在他所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汇考》)中,将八种明代的元杂剧选集中已确认了作者主名的作品归入“阙名作品”。这八个剧目是:《尉迟恭单鞭夺槊(614页)、《保成公径(《汇考》误作“竟”)赴渑池会》
关键词
元
杂剧
脉望馆
古今
杂剧
元明杂剧
作品
古典戏曲
戏剧艺术
相国寺
雁门关
剧目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刊《古今杂剧》中形声字的“省借”和校读问题
被引量:
4
2
作者
宁希元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112-126,共15页
文摘
(一) 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人杂剧中最重要的总集之一。是书刊于元末,所录各杂剧,或题“大都新编”,或题“古杭新刊”;全书板式,也有大小字本之分。可见,它是一个集当时各地刊本于一帙的汇刻本。它所收录的剧本,二分之一均为海内唯一孤本,且有个别作品,如《小张屠焚儿救母》,自元以来,各书都没有著录;其余十五种,虽复见于《元曲选》和《孤本元明杂剧》,但是正如王国维所说:“体制文字,亦大有异同,足供比勘之助。”所以,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遗憾的是,此书自影印刊行以来,始终没有一个校本。由于原书出于坊刊,校勘不精,所以脱误难读。使用起来也有很多不便之处。因而在以往的研究工作里,并没有为一般学人所充分利用,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关键词
古今
杂剧
形声字
元明杂剧
元人
元
杂剧
周公摄政
说文
声符
元代
校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邯郸记》本事考及主要版本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晓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3-69,共7页
文摘
汤显祖《邯郸记》本于唐人小说沈既济的《枕中记》,但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借卢生邯郸一梦的躯壳,以铺写明代社会封建政治腐败的实况,并使之戏剧化。汤显祖的《邯郸记》一出,其影响远远超过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在唐代极为普及的《枕中记》。然其本事自南朝“焦湖祝枕”事...
关键词
《邯郸记》
《枕中记》
汤显祖
吕洞宾
《邯郸梦》
《太平广记》
卢生
唐人小说
沈既济
元明杂剧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酷寒亭》的版本、作者和写作年代问题
4
作者
邓绍基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2期38-45,共8页
文摘
《酷寒亭》今存两种明刊本:《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关于前者,近年来曲目著作曾有缠夹不清的说法,故先予辨明。明万历间新安徐氏刊行的《古名家杂剧》全帙今已难见,北京图书馆收藏有《古名家杂剧》散本数种,并无《酷寒亭》。南京图书馆也藏有若干种《古名家杂剧》散本,其中即有《酷寒亭》。南图曾于一九二九年将此剧影印并列入《元明杂剧》中。脉望馆旧藏《古名家杂剧》诸本中虽无《酷寒亭》,惟《也是园藏书目》中列有此剧目,也是园所藏元明杂剧大抵是脉望馆旧藏。
关键词
《元曲选》
元明杂剧
孔目
写作年代
《录鬼簿》
天一阁
脉望馆
录鬼薄
中统钞
萧县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劇“冲末”“外末”辨釋——读曲札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天驥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2期69-73,共5页
文摘
元杂剧开场,往往首先跑出一个“冲末”。这“冲末”有时扮演番王,有时扮演书生,有时还扮演老太太。在元杂剧里,要算它的活动面最广,也最灵活。到底它是什么样的玩意呢? 王国維在《古剧角色考》中认为:末之“曰冲、曰外、曰贴,均系一义,
关键词
元
杂剧
元剧
角色
杂剧
繁荣
扮演
元明杂剧
西华山
活动面
刘文静
写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几部元杂剧作者主名之我见——与庄一拂、邵曾祺先生商榷
邓长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元刊《古今杂剧》中形声字的“省借”和校读问题
宁希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邯郸记》本事考及主要版本
李晓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酷寒亭》的版本、作者和写作年代问题
邓绍基
《中国文学研究》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元劇“冲末”“外末”辨釋——读曲札记
黄天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