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戏曲的绚丽画卷——评《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
1
作者 张弦生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154-154,共1页
元明戏曲的绚丽画卷———评《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张弦生近几年关于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有较迅速的掘进,“重写文学史“成为热门话题,古代文学史的出版也涌起一股股热浪,多卷本的文学通史巨著,与各种分类的、分体的、断代的文... 元明戏曲的绚丽画卷———评《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张弦生近几年关于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有较迅速的掘进,“重写文学史“成为热门话题,古代文学史的出版也涌起一股股热浪,多卷本的文学通史巨著,与各种分类的、分体的、断代的文学专史研究著作,各呈异彩。而古代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戏曲 戏曲史 《西厢记》 戏曲文物 元明两代 画卷 文学史研究 文学样式 重写文学史 流传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的实践与忠的努力——论元明水浒戏
2
作者 刘方政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水浒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奇葩。元明两代,以梁山泊故事为题材的杂剧传奇为数很多,流传至今、影响颇大的就有19种。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文人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元明水浒戏主旨上的巨大差异和道德上的不同追求,即元代水浒戏对义的实践与... 水浒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奇葩。元明两代,以梁山泊故事为题材的杂剧传奇为数很多,流传至今、影响颇大的就有19种。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文人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元明水浒戏主旨上的巨大差异和道德上的不同追求,即元代水浒戏对义的实践与明代水浒戏对忠的努力。下面,我们根据水浒戏的历史发展,对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其原因,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两代 水浒戏 朱元璋 统治者 平民 汉族 中国戏曲 社会意识形态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中菲关系
3
作者 黄滋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6-36,共11页
菲律宾是我国的近邻,隔南中国海与华南相望。菲律宾北端的巴坦群岛(Batan Is),同我国台湾省之间,仅隔一道狭窄的海峡——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天气晴朗时,从这簇岛群最北端的雅米岛(Y’Ami I.),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岛。主要港口马尼... 菲律宾是我国的近邻,隔南中国海与华南相望。菲律宾北端的巴坦群岛(Batan Is),同我国台湾省之间,仅隔一道狭窄的海峡——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天气晴朗时,从这簇岛群最北端的雅米岛(Y’Ami I.),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岛。主要港口马尼拉,距我国东南各主要港口都很近,如至香港640海里,至广州650海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世纪 七十年 中菲贸易 吕宋 海外贸易 移民 菲律宾人 民间贸易 元明两代 政治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研究院藏的回鹘文木活字——兼谈木活字的发明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0-43,120-121+131,共7页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活字印刷的国家,汉文史籍对此有着比较确切的记载,至于其实物,在中原地区则早已荡然无存。有幸的是,在数百年之后的敦煌莫高窟中,人们却发现了数百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
关键词 木活字 回鹘文 中原地区 伯希和 元明两代 敦煌地区 史籍 河西走廊 胶泥活字 民族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诗流变述略
5
作者 培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31,共7页
“唐自李杜之出,焜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尤以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成为“诗家之途辙”,“古人之总萃”。后人衍其一绪,自可名家。李商隐得杜甫真传,比不上其影响深远广泛,但“衣被后世”,也是代代有人。固... “唐自李杜之出,焜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尤以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成为“诗家之途辙”,“古人之总萃”。后人衍其一绪,自可名家。李商隐得杜甫真传,比不上其影响深远广泛,但“衣被后世”,也是代代有人。固然,此种影响和沾溉,时续时断,或好或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但后代诗人学习他,或于时风上补弊纠偏,或在艺术上博采兼收,除宋初西昆体和清初崇晚唐形成宗派外,余皆吸取一二优长,融化生新,自创一格。他没有杜甫源远流长,但承传繁衍之一脉宗绪,始终不绝如缕。唐人别集杜甫、韩愈、柳宗元外,世人笺注之最勤者,也无如李商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深远 唐人 四库提要 李商隐 元明两代 博采 江西派 西昆体 北宋 清末民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海钩沉二则
6
作者 王染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陈铎笔下的明代“川戏” 历来论川剧者,多称其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于在那之前,特别是元明两代的四川戏剧活动,则不甚了然。近读明代南京曲家陈铎的《滑稽余韵》和《秋碧乐府》,发现其中分别有[朝天子]《川戏》小令一曲和《嘲川戏》散曲一... 陈铎笔下的明代“川戏” 历来论川剧者,多称其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于在那之前,特别是元明两代的四川戏剧活动,则不甚了然。近读明代南京曲家陈铎的《滑稽余韵》和《秋碧乐府》,发现其中分别有[朝天子]《川戏》小令一曲和《嘲川戏》散曲一套,对我们了解明代四川戏剧活动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活动 明末清初 元明两代 陈铎 南京 川剧 四川 小令 弋阳腔 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王府曲本《奇冤报》
7
作者 佘芄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清中叶,各地方戏兴起,花雅两部的分野,带来戏剧的变革。遗憾的是,在戏剧资料保留方面,元明两代及清前叶的戏本保存较好并多梓行于世;清中叶以后,戏本散失不少,流行至今的也经多次修改难见本貌。这对近代戏剧史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清... 清中叶,各地方戏兴起,花雅两部的分野,带来戏剧的变革。遗憾的是,在戏剧资料保留方面,元明两代及清前叶的戏本保存较好并多梓行于世;清中叶以后,戏本散失不少,流行至今的也经多次修改难见本貌。这对近代戏剧史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清代,北京蒙古车臣汗王府收藏的大量曲本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王府曲本 清中叶 戏剧 元明两代 地方戏 戏本 明清小说 窦娥冤 蒙古 元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