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存储系统中基于更新日志的元数据缓存同步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海佳 陈卫卫 +1 位作者 刘鹏 董继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2-36,共5页
在云存储系统中使用客户端元数据缓存,不仅可以减轻元数据服务器的压力,避免元数据服务器成为系统瓶颈,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而且可以降低客户端元数据操作的响应延迟,极大地提高客户端IOPS性能。本文对云存储系统客户端元数据缓存同步... 在云存储系统中使用客户端元数据缓存,不仅可以减轻元数据服务器的压力,避免元数据服务器成为系统瓶颈,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而且可以降低客户端元数据操作的响应延迟,极大地提高客户端IOPS性能。本文对云存储系统客户端元数据缓存同步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更新日志的元数据缓存同步策略,利用该策略替代了MassCloud云存储系统原先的元数据缓存完全同步策略。测试结果表明,新的缓存同步策略给MassCloud云存储系统带来了20~140倍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元数据缓存 同步策略 更新日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对象存储系统的元数据缓存实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功业 吴伟杰 陈进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对象存储系统中元数据访问速度是影响文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在客户端实现元数据缓存的方法,并用元数据操作协议保证缓存一致性,基于Hash的LFU-DA算法提高缓存查找效率。实验表明该方法减少了系统平均服务响应时间,提... 对象存储系统中元数据访问速度是影响文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在客户端实现元数据缓存的方法,并用元数据操作协议保证缓存一致性,基于Hash的LFU-DA算法提高缓存查找效率。实验表明该方法减少了系统平均服务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的I/O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存储 数据 元数据缓存 操作协议 LFU-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AN环境下集群文件系统的元数据缓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许祥 罗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0-244,共5页
为了发挥SAN环境的存储访问优势,阐明了一种以CIFS协议为原型的集群文件系统,通过考察此架构下数据和元数据相互独立又彼此制约的特殊关系,提出了一种元数据缓存方法;为了减少因元数据获取而给数据读写带来的性能损失,对元数据缓存舍弃... 为了发挥SAN环境的存储访问优势,阐明了一种以CIFS协议为原型的集群文件系统,通过考察此架构下数据和元数据相互独立又彼此制约的特殊关系,提出了一种元数据缓存方法;为了减少因元数据获取而给数据读写带来的性能损失,对元数据缓存舍弃了原有的管理方法,尽可能地保证其在客户端是可缓冲的;针对可能引起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元数据不一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通过测试进行了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 集群文件系统 元数据缓存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VMMDS——一种面向非易失存储器的元数据管理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涛 牛德姣 +2 位作者 刘扬宽 李帅 鞠时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9,共11页
元数据管理方法是影响文件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元数据管理方法存在的查找性能低、适应性差和丢失元数据等问题,设计了面向非易失存储器的元数据管理方法(NVMMDS).首先针对元数据的访问特性和管理要求,给出了NVMMDS的结构和元数... 元数据管理方法是影响文件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元数据管理方法存在的查找性能低、适应性差和丢失元数据等问题,设计了面向非易失存储器的元数据管理方法(NVMMDS).首先针对元数据的访问特性和管理要求,给出了NVMMDS的结构和元数据管理流程,混合使用非易失存储器和DRAM存储元数据,为提高元数据查找性能和避免丢失元数据奠定了基础;设计了基于NVBB树的元数据查找算法和基于主动写回的元数据缓存算法,提高了元数据的查找性能,增强了元数据管理方法的适应能力,避免了元数据丢失问题.与现有元数据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单机文件系统ReiserFs和分布式文件系统pNFS中实现了NVMMDS原型,使用FileBench和多个标准数据集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验证了NVMMDS能提高文件系统最大35%的操作处理速度和I/O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系统 数据管理方法 非易失存储器 数据查找方法 元数据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群文件系统的缓存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启峰 郑纬民 沈美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48-175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群文件系统缓存模型 .它充分利用机群系统累积的系统资源和高速的互联网络 ,将文件系统元数据和内容数据分离 ,分别使用分布式元数据缓存和统一缓存模型进行管理 .元数据缓存使用改进的广播一致性协议和 L RU替换算法 ... 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群文件系统缓存模型 .它充分利用机群系统累积的系统资源和高速的互联网络 ,将文件系统元数据和内容数据分离 ,分别使用分布式元数据缓存和统一缓存模型进行管理 .元数据缓存使用改进的广播一致性协议和 L RU替换算法 .内容数据统一缓存则将磁盘缓存整个文件和内存缓存文件块相结合组成一个单一映像的多层次分布协作缓存 ,并使用单拷贝优先 L RU和向前传递调度缓存块替换算法以及一种贪心的数据预取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群文件系统 元数据缓存 统一缓存 广播一致性协议 LRU替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量小文件系统的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兼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博 何连跃 +2 位作者 严巍巍 徐照淼 徐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9-1392,1398,共5页
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研发的海量小文件系统(SMDFS)遗留了HDFS不兼容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SIX)约束的问题,为解决SMDFS的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本地缓存的POSIX兼容技术和基于数据暂存区的元数据高效管理技术。首先,通... 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研发的海量小文件系统(SMDFS)遗留了HDFS不兼容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SIX)约束的问题,为解决SMDFS的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本地缓存的POSIX兼容技术和基于数据暂存区的元数据高效管理技术。首先,通过设置数据暂存区来实现读写模式文件流的重定向,然后建立异步线程池模型,实现数据暂存区镜像文件的同步,从而完成用户层到存储层的所有POSIX相关的文件操作。此外,借助跳表结构的元数据缓存实现List目录等元数据操作效率优化。测试表明,相较于HDFS的Linux客户端,基于技术成果实现的SMDFS3.0的随机读性能有1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顺序读和顺序写性能有约3~4倍的提升,随机写性能可以达到本地文件系统的20%,基于目录的元数据缓存的设计使目录的List操作效率提升近10倍。但是,由于用户空间文件系统(FUSE)挂栽的客户端会引入额外的内核态和用户态切换等带来的开销,因此SMDFS3.0的Linux客户端相对于系统的Java接口会有大约50%的性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小文件系统 分布式文件系统 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兼容 元数据缓存 云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SERA:An improved framework for architectural level soft error reli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2
7
作者 成玉 马安国 +2 位作者 王永文 唐遇星 张民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129-3146,共18页
Integrated with an improved architectural vulnerability factor (AVF) computing model, a new architectural level soft error reliability analysis framework, SS-SERA (soft error 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SimpleSca... Integrated with an improved architectural vulnerability factor (AVF) computing model, a new architectural level soft error reliability analysis framework, SS-SERA (soft error 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SimpleScalar), was developed. SS-SERA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AVFs for various on-chip structures accurate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Fs of issue queue (IQ), register update units (RUU), load store queue (LSQ) and functional unit (FU) are 38.11%, 22.17%, 23.05% and 24.43%, respectively. For address-based structures, i.e., levell data cache (LID), DTLB, level2 unified cache (L2U), levell instruction cache (LII) and ITLB, AVFs of their data arrays are 22.86%, 27.57%, 14.80%, 8.25% and 12.58%, lower than their tag arrays' AVFs which are 30.01%, 28.89%, 17.69%, 10.26% and 13.84%,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using the AVF values obtained with SS-SERA,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VF variation and predictability was performed for the structures studi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F exhibits significant variations across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workloads, and is influenced by multiple microarchitectural metric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Besides, AVFs of SPEC2K floating point programs exhibit better predictability than SPEC2K integer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error architectural vulnerability factor (AVF) AVF estim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