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及戏曲史意义 |
杜海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2
|
也论元刊杂剧与李开先的收藏关系——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失误辨 |
杜海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3
|
《元刊杂剧三十种》校勘释例三则 |
许巧云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4
|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及其校勘 |
包建强
胡成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
5
|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与刊刻地点另议 |
方彦寿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6
|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价值 |
曲丽玮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7
|
《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题记 |
吴小如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
8
|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来”的语法功能考察 |
赵永明
杜道流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2
|
|
|
9
|
日本的《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 |
焦浩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10
|
从元刊杂剧重新审视元杂剧体制之原貌 |
杜海军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1
|
元杂剧“强弩之末”问题初探 |
范志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
12
|
虚词“与、及、并、和”的历史发展 |
于江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4
|
|
|
13
|
说“卜儿” |
谢鸿鹤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0 |
2
|
|
|
14
|
句子成分的添加与《元曲选》句式表达的规约 |
张美兰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