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元刊杂剧三十种》“一折”考释 |
刘培金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4 |
0 |
|
2
|
也论元刊杂剧与李开先的收藏关系——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失误辨 |
杜海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3
|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及戏曲史意义 |
杜海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4
|
论李开先旧藏与元刊杂剧之关系 |
杜海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5
|
从元刊杂剧看元杂剧艺术未被揭橥的特点 |
杜海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6
|
《元刊杂剧三十种》《老乞大》《朴通事》中的助词“的” |
黄涛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2 |
2
|
|
7
|
《元刊杂剧三十种》并非刻于元代说 |
张倩倩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5 |
2
|
|
8
|
《元刊杂剧三十种》“比”字句研究 |
王晶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0 |
0 |
|
9
|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与刊刻地点另议 |
方彦寿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0
|
元刊杂剧中的儿化现象 |
刘丽辉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7 |
0 |
|
11
|
日本的《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 |
焦浩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元刊杂剧三十种>复字词汇研究》评介 |
郑艳凤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3
|
《元刊杂剧三十种》ABB式对比研究 |
毛新荣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4
|
杂剧从元代到明代的文人化转型 |
王卓玉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元明版本比较 |
郑诗娟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6
|
张国宾杂剧创作中的“平民意识”——以《汗衫记》和《衣锦还乡》为例 |
朱一泉
|
《今古文创》
|
2022 |
0 |
|
17
|
诸体交辉 兼擅多能——姚华书法评析 |
朱良津
|
《中国书画》
|
2015 |
1
|
|
18
|
《薛仁贵》元本与臧本的比较研究 |
王傲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9
|
说“卜儿” |
谢鸿鹤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0 |
2
|
|
20
|
古籍中“准”的几个同义词 |
张玲
|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