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
1
作者
王金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2,共1页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王金玉这是元代徐铉编修的《至大金陵新志》中附的《集庆路治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集庆路总管府的档案室——架阁库的位置,这在古代方志中是不多见的。元代集庆路治位于今南京市,上属江浙行省,下辖三县...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王金玉这是元代徐铉编修的《至大金陵新志》中附的《集庆路治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集庆路总管府的档案室——架阁库的位置,这在古代方志中是不多见的。元代集庆路治位于今南京市,上属江浙行省,下辖三县二州。因其地理位置重要,集庆路治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阁库
地方志
行御史台
档案工作
总管府
郑州大学
元代统治者
档案室
监察机构
江浙行省
全文增补中
元代中阿科技文化交流
2
作者
马碧黛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2期34-37,共4页
元代中西交通特别发达,国际交往十分广泛.异域文化和华夏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互相接触、融汇,体现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发展尤为引入注目,开创了继唐宋之后中阿文化交流的又一个新纪元....
元代中西交通特别发达,国际交往十分广泛.异域文化和华夏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互相接触、融汇,体现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发展尤为引入注目,开创了继唐宋之后中阿文化交流的又一个新纪元.元代统治者随着疆域的拓展,交通大开,为巩固政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各种异域文化.其中阿拉伯科学技术的引进并为我所用,在元代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元代对阿拉伯科学的吸收,除借助于唐宋以来移居中国的穆斯林侨民之外,更多地来自元代统治者鉴发东来的大批入驻中原的西域回回人,同时波斯语,阿拉伯语的传授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代中阿科技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天文元初对回回天文非常重视,忽必烈登位前,回回天文学家波斯人扎马刺丁因精于历算,应召入华.忽必烈即位后,在1263年任命拂(今叙利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科学
科技文化
文化交流
回回司天台
《回回药方》
天文仪器
天文学家
元代统治者
郭守敬
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代公案戏论略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汉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64-70,共7页
公案戏顾名思义是以社会讼狱事件为题材的戏剧。元代公案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表现诉讼案件是怎样发生的,通过成案的过程,展开市井生活的画而,反映社会的种种矛盾纠葛;其次描写官府如何判案,揭开封建衙门的黑幕,表现了对贪官污吏...
公案戏顾名思义是以社会讼狱事件为题材的戏剧。元代公案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表现诉讼案件是怎样发生的,通过成案的过程,展开市井生活的画而,反映社会的种种矛盾纠葛;其次描写官府如何判案,揭开封建衙门的黑幕,表现了对贪官污吏的批判和对清官的向往。只有少数公案戏以清官为中心人物,在大多数公案戏里,清官只是在最后解决矛盾时才出场,用“清官戏”的概念概括不了元代公案戏的广泛内容,也不利于对公案戏作出全而的分析和评价。本文试就公案戏的几方面内容略作评析,然后探讨一下产生这类公案作品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略
公案戏
衙门
官府
蒙古贵族
地主阶级
元代统治者
贪官污吏
封建
统治者
清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杂剧中反掠夺婚姻的思潮——兼及《西厢记》的“寺警”和“争换”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毅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55-59,共5页
反掠夺婚姻的呼声,是元代妇女发出的最痛苦的呼声,并响彻于许多杰出的元杂剧中.这是有时代原因的.在阶级社会中,掠夺婚姻常常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化落后的民族中,掠夺婚姻又往往是一种民族风习.元代统治者推行的民...
反掠夺婚姻的呼声,是元代妇女发出的最痛苦的呼声,并响彻于许多杰出的元杂剧中.这是有时代原因的.在阶级社会中,掠夺婚姻常常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化落后的民族中,掠夺婚姻又往往是一种民族风习.元代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以及他们保留的落后风习,使得凭借暴力、权力、财力掠夺婚姻,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蒙古灭金、灭南宋的过程中,掳掠妇女、强迫婚姻,曾酿成了无数的人间悲剧.例如,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伐金,"凡破金九十余郡,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羊畜牛马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民族压迫
民族歧视
元代
妇女
元代统治者
成吉思汗
资治通鉴
蒙古
金九
元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道、佛文化合流与元杂剧的道德观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显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97,共7页
元代既是一个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异常激烈的朝代,也是一个礼乐崩溃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何以杂剧勃兴?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元杂副的勃兴,固然与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有关,但也不可忽视产生于这一时代的...
元代既是一个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异常激烈的朝代,也是一个礼乐崩溃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何以杂剧勃兴?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元杂副的勃兴,固然与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有关,但也不可忽视产生于这一时代的作家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对杂剧作品思想内容的重大影响.元杂剧作家们既受先儒和朱儒思想的濡染,也受道、佛思想的影响,虽身处下层,却能上观社会的黑暗,因而反映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也就复杂起来,究其缘由,与儒、道、佛文化的合流不无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文化
元代统治者
封建
统治者
儒家
道家
归根复命
种族
渊源
五台山
元杂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宫秋》主题新议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仁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74,共4页
一部脍炙人口的元代杂剧《汉宫秋》,主题竟是如此复杂,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多数人认为,剧本是反映反元代汉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例如王季思先生提出:“作者一方面通过汉元帝同王昭君这一对爱侣的生死离别,含蓄地揭露了元代统治...
一部脍炙人口的元代杂剧《汉宫秋》,主题竟是如此复杂,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多数人认为,剧本是反映反元代汉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例如王季思先生提出:“作者一方面通过汉元帝同王昭君这一对爱侣的生死离别,含蓄地揭露了元代统治者残酷的民族压迫;另一方面又通过歌颂王昭君为保全民族国家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生命,批判宰相朝臣的屈辱投降和毛延寿的卖国求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元帝
元代统治者
民族压迫
汉民族
昭君出塞
封建专制主义
汉宫秋
汉王朝
封建社会
王昭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明、清三代的社学考略
被引量:
6
7
作者
吕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统治阶级在广大乡村闾里设立的学校,其目的主要是对农家子弟启童豪、兴教化。社学这种组织是从元代开始创建的。元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在乡村创设社学呢?元代统治者原来并不重视儒学,因此南宋遗民对元代有“九儒十丐...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统治阶级在广大乡村闾里设立的学校,其目的主要是对农家子弟启童豪、兴教化。社学这种组织是从元代开始创建的。元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在乡村创设社学呢?元代统治者原来并不重视儒学,因此南宋遗民对元代有“九儒十丐”之怨谣,也就是说。儒生处境困难,出路狭窄,其寒呛程度仅仅比乞丐略微好一些。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元代统治阶级从自身利害关系的体验中,越来越感到、要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得多的广大汉族地区站稳脚跟,坐稳统治宝座,单靠武力威慑是不行的,必须采用“汉法”:而如何采用“汉法”,兴教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据《新元史》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学
元代统治者
统治
阶级
教化
考略
儒学
汉法
汉族
文献通考
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散曲思想内容初探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树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51-54,共4页
元散曲的影响虽然不如元杂剧,但成就也是突出的。它短小精悍,雅俗兼济,独具风采,以其特有的方式反映时代风貌。特别是其中一些优秀作品,都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愿望和斗争意志,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绚丽的艺术光彩。本文从诸多角度...
元散曲的影响虽然不如元杂剧,但成就也是突出的。它短小精悍,雅俗兼济,独具风采,以其特有的方式反映时代风貌。特别是其中一些优秀作品,都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愿望和斗争意志,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绚丽的艺术光彩。本文从诸多角度,侧重对元散曲的思想内容进行多元观照和深入剖示,比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元散曲丰富的文化内蕴和独特的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统治者
元代
社会
元散曲
思想内容
统治
阶级
元杂剧
现实主义精神
京城
江南
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州城的变迁与发展
被引量:
2
9
作者
廖志豪
陈兆弘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一、概述苏州是江苏最古老的城市,它的历史,比南京、扬州更为悠久。最初的苏州城,是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的都戏,大约建于周敬王六年(即吴王阖闯元年,公元前514年)。据古文献记载:城周围有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南面长十里四十二步五尺,...
一、概述苏州是江苏最古老的城市,它的历史,比南京、扬州更为悠久。最初的苏州城,是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的都戏,大约建于周敬王六年(即吴王阖闯元年,公元前514年)。据古文献记载:城周围有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南面长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长七里一百十二步三尺,北面长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长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有陆门八座(即娄、齐、葑、阊、胥、盘蛇匠、八门),两座有搂;水门八座,共有城门十二个。在大城内还筑有小城,小城周围十二里,城底阔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陆门三座,皆有楼;水门两座,一座有楼。当时建筑规模已相当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公元前
文献记载
元代统治者
筑城
扬州
封建社会后期
南京
阖闾
劳动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杂剧公案戏繁荣探因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发颖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杂剧是在我国元代政权之下兴盛繁荣起来的。近代以来,有些学者对待元杂剧,尤其是其中的公案剧,总认为是元代统治者的恶政之反映。但从历史事实看,此论不无偏颇之处,本文想对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看法,以求教于识者。宋金之法制观念与文学中...
杂剧是在我国元代政权之下兴盛繁荣起来的。近代以来,有些学者对待元杂剧,尤其是其中的公案剧,总认为是元代统治者的恶政之反映。但从历史事实看,此论不无偏颇之处,本文想对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看法,以求教于识者。宋金之法制观念与文学中之公案内容所谓公案戏,就是以描写政府行政司法长官,依据法律审理民间刑讼案件为内容的杂剧。我国封建社会中有系统的所谓“刑纲简要,疏而不失”(《隋书·刑法志》)的法律,应从隋《开皇律》始。自此以后,唐、五代、宋、金、元历代律法,皆以这部法律为基调增减而成。虽然隋、唐时代从正史记载中经常见到“虑囚”,“大赦”等说,但在一般文籍中官吏们如何处理民间刑讼案件,作为从政箴条却议论不多。但到宋代,尤其南宋,一些认真的地方行政长官,却逐渐把处理民间刑讼案件作为首要之务,各种记载。议论亦渐增多。这就为文学创作中出现以公案为内容的作品提供了素材和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统治者
封建社会
地方行政
历史事实
刑法志
元代
社会
耶律楚材
十三年
宋金
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新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冯爱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110-117,共8页
马致远是元代写神仙道化剧最多的一个作家。正确地分析他们神仙道化剧,不仅对于评价这个杰出的作家有着重大的意义,就是对于认识元代的其他神仙道化剧,也一定会有些帮助。 马致远流传下来的神仙道化剧,可以确定的有《邯郸道省悟黄梁梦...
马致远是元代写神仙道化剧最多的一个作家。正确地分析他们神仙道化剧,不仅对于评价这个杰出的作家有着重大的意义,就是对于认识元代的其他神仙道化剧,也一定会有些帮助。 马致远流传下来的神仙道化剧,可以确定的有《邯郸道省悟黄梁梦》《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等三种。 《黄梁梦》据《绿鬼簿》载,是马致远和李时中等人合写的。但整个杂剧还是能代表马致远的思想,所以在这里作为讨论,分析依据的,也是杂剧的全文。 《黄粱梦》写的是钟离权度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去应举,在黄化店碰着了钟离权,谈话之间,不觉困倦,遂入梦乡。他梦见自己拜了兵马大元帅,做了高太尉的女婿,并生了子女各一人。后来领兵讨伐吴元济,到阵上卖了一阵,受了“三斗珍珠、一提黄金”的贿赂,于是领军回朝。回家时碰到妻子和魏尚书的儿子魏舍饮酒通奸,盛怒之下要杀掉妻子。正在这时,朝廷的解子来了,宣布了他卖阵受财,私自还家的罪状,给他披了枷。他们打他,打他的子女,推他的院公。这时吕洞宾的情况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道化剧
马致远
全真教
吕洞宾
知识分子
元代统治者
《岳阳楼》
汉族
全真派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古史和元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元上都》一书出版
12
作者
方海滨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41,共1页
元朝实行两都制度。首都大都即今北京,陪都上都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境内。上都是根据元代统治者的生活需要和政治需要建造的草原城市,既具备汉族传统城市风貌,又带有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草原城市中,可以说元...
元朝实行两都制度。首都大都即今北京,陪都上都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境内。上都是根据元代统治者的生活需要和政治需要建造的草原城市,既具备汉族传统城市风貌,又带有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草原城市中,可以说元上都最富有代表性。本书没有单纯地从城市规划、布局和城市生活的角度去写上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元史研究
蒙古史
元代统治者
都制度
政治需要
游牧生活
正蓝旗
汉族
重要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
13
作者
刘映芳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3年第3期60-62,共3页
《高祖还乡》是元代作曲家睢景臣写的套曲,现已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睢景臣生活于元代。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者在中国建立的王朝。元代统治者残酷迫害人民,对汉人知识分子,尤其对汉人中的南人知识分子特别歧视,当时社会上就流传着“十...
《高祖还乡》是元代作曲家睢景臣写的套曲,现已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睢景臣生活于元代。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者在中国建立的王朝。元代统治者残酷迫害人民,对汉人知识分子,尤其对汉人中的南人知识分子特别歧视,当时社会上就流传着“十儒九丐”的说法。那时,不少南人知识分子拿起笔来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呼声,揭露统治阶级的专横和贪暴,歌颂人民对统治阶级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反抗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
阶级
元代统治者
蒙古贵族
汉高祖
封建
统治者
汉人
高祖还乡
沛县
刘邦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元文人官运艰 曲苑奇葩竞争妍
14
作者
陈松柏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尚武轻文的元朝,何以能成就彪炳千秋的元曲呢?主要是由于两大原因:其一是大多数文人在元王朝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沦于下层,拾起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予以创造与加工;其二是雅俗共赏的元曲正好满足了粗犷的元代统治者...
在尚武轻文的元朝,何以能成就彪炳千秋的元曲呢?主要是由于两大原因:其一是大多数文人在元王朝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沦于下层,拾起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予以创造与加工;其二是雅俗共赏的元曲正好满足了粗犷的元代统治者艺术欣赏的需要,他们为这一艺术形式的广为流传提供了种种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文人
元曲
元代统治者
官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水浒》的出笼看它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
15
作者
冯金起
《文史哲》
1975年第4期39-43,共5页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澄清了《水浒》研究中的各种错误思想,并号召我们利用这个反面教材总结历史经验,以提高识别投...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澄清了《水浒》研究中的各种错误思想,并号召我们利用这个反面教材总结历史经验,以提高识别投降主义、修正主义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农民起义
地主阶级
农民起义军
方腊起义
元代统治者
封建
统治者
红巾军
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豪强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
1
作者
王金玉
机构
郑州大学文博学院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2,共1页
文摘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王金玉这是元代徐铉编修的《至大金陵新志》中附的《集庆路治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集庆路总管府的档案室——架阁库的位置,这在古代方志中是不多见的。元代集庆路治位于今南京市,上属江浙行省,下辖三县二州。因其地理位置重要,集庆路治又...
关键词
架阁库
地方志
行御史台
档案工作
总管府
郑州大学
元代统治者
档案室
监察机构
江浙行省
分类号
G279.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元代中阿科技文化交流
2
作者
马碧黛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2期34-37,共4页
文摘
元代中西交通特别发达,国际交往十分广泛.异域文化和华夏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互相接触、融汇,体现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发展尤为引入注目,开创了继唐宋之后中阿文化交流的又一个新纪元.元代统治者随着疆域的拓展,交通大开,为巩固政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各种异域文化.其中阿拉伯科学技术的引进并为我所用,在元代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元代对阿拉伯科学的吸收,除借助于唐宋以来移居中国的穆斯林侨民之外,更多地来自元代统治者鉴发东来的大批入驻中原的西域回回人,同时波斯语,阿拉伯语的传授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代中阿科技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天文元初对回回天文非常重视,忽必烈登位前,回回天文学家波斯人扎马刺丁因精于历算,应召入华.忽必烈即位后,在1263年任命拂(今叙利亚)
关键词
阿拉伯科学
科技文化
文化交流
回回司天台
《回回药方》
天文仪器
天文学家
元代统治者
郭守敬
中华传统文化
分类号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公案戏论略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汉秋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64-70,共7页
文摘
公案戏顾名思义是以社会讼狱事件为题材的戏剧。元代公案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表现诉讼案件是怎样发生的,通过成案的过程,展开市井生活的画而,反映社会的种种矛盾纠葛;其次描写官府如何判案,揭开封建衙门的黑幕,表现了对贪官污吏的批判和对清官的向往。只有少数公案戏以清官为中心人物,在大多数公案戏里,清官只是在最后解决矛盾时才出场,用“清官戏”的概念概括不了元代公案戏的广泛内容,也不利于对公案戏作出全而的分析和评价。本文试就公案戏的几方面内容略作评析,然后探讨一下产生这类公案作品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论略
公案戏
衙门
官府
蒙古贵族
地主阶级
元代统治者
贪官污吏
封建
统治者
清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杂剧中反掠夺婚姻的思潮——兼及《西厢记》的“寺警”和“争换”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毅
机构
湖北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55-59,共5页
文摘
反掠夺婚姻的呼声,是元代妇女发出的最痛苦的呼声,并响彻于许多杰出的元杂剧中.这是有时代原因的.在阶级社会中,掠夺婚姻常常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化落后的民族中,掠夺婚姻又往往是一种民族风习.元代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以及他们保留的落后风习,使得凭借暴力、权力、财力掠夺婚姻,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蒙古灭金、灭南宋的过程中,掳掠妇女、强迫婚姻,曾酿成了无数的人间悲剧.例如,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伐金,"凡破金九十余郡,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羊畜牛马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
关键词
婚姻
民族压迫
民族歧视
元代
妇女
元代统治者
成吉思汗
资治通鉴
蒙古
金九
元杂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道、佛文化合流与元杂剧的道德观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显春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97,共7页
文摘
元代既是一个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异常激烈的朝代,也是一个礼乐崩溃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何以杂剧勃兴?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元杂副的勃兴,固然与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有关,但也不可忽视产生于这一时代的作家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对杂剧作品思想内容的重大影响.元杂剧作家们既受先儒和朱儒思想的濡染,也受道、佛思想的影响,虽身处下层,却能上观社会的黑暗,因而反映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也就复杂起来,究其缘由,与儒、道、佛文化的合流不无渊源。
关键词
佛文化
元代统治者
封建
统治者
儒家
道家
归根复命
种族
渊源
五台山
元杂剧作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宫秋》主题新议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仁铭
机构
江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摘
一部脍炙人口的元代杂剧《汉宫秋》,主题竟是如此复杂,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多数人认为,剧本是反映反元代汉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例如王季思先生提出:“作者一方面通过汉元帝同王昭君这一对爱侣的生死离别,含蓄地揭露了元代统治者残酷的民族压迫;另一方面又通过歌颂王昭君为保全民族国家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生命,批判宰相朝臣的屈辱投降和毛延寿的卖国求荣。
关键词
汉元帝
元代统治者
民族压迫
汉民族
昭君出塞
封建专制主义
汉宫秋
汉王朝
封建社会
王昭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明、清三代的社学考略
被引量:
6
7
作者
吕达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41-143,共3页
文摘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统治阶级在广大乡村闾里设立的学校,其目的主要是对农家子弟启童豪、兴教化。社学这种组织是从元代开始创建的。元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在乡村创设社学呢?元代统治者原来并不重视儒学,因此南宋遗民对元代有“九儒十丐”之怨谣,也就是说。儒生处境困难,出路狭窄,其寒呛程度仅仅比乞丐略微好一些。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元代统治阶级从自身利害关系的体验中,越来越感到、要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得多的广大汉族地区站稳脚跟,坐稳统治宝座,单靠武力威慑是不行的,必须采用“汉法”:而如何采用“汉法”,兴教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据《新元史》记载,
关键词
社学
元代统治者
统治
阶级
教化
考略
儒学
汉法
汉族
文献通考
元史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散曲思想内容初探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树纯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51-54,共4页
文摘
元散曲的影响虽然不如元杂剧,但成就也是突出的。它短小精悍,雅俗兼济,独具风采,以其特有的方式反映时代风貌。特别是其中一些优秀作品,都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愿望和斗争意志,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绚丽的艺术光彩。本文从诸多角度,侧重对元散曲的思想内容进行多元观照和深入剖示,比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元散曲丰富的文化内蕴和独特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
元代统治者
元代
社会
元散曲
思想内容
统治
阶级
元杂剧
现实主义精神
京城
江南
御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城的变迁与发展
被引量:
2
9
作者
廖志豪
陈兆弘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文摘
一、概述苏州是江苏最古老的城市,它的历史,比南京、扬州更为悠久。最初的苏州城,是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的都戏,大约建于周敬王六年(即吴王阖闯元年,公元前514年)。据古文献记载:城周围有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南面长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长七里一百十二步三尺,北面长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长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有陆门八座(即娄、齐、葑、阊、胥、盘蛇匠、八门),两座有搂;水门八座,共有城门十二个。在大城内还筑有小城,小城周围十二里,城底阔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陆门三座,皆有楼;水门两座,一座有楼。当时建筑规模已相当宏大。
关键词
苏州
公元前
文献记载
元代统治者
筑城
扬州
封建社会后期
南京
阖闾
劳动人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杂剧公案戏繁荣探因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发颖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文摘
杂剧是在我国元代政权之下兴盛繁荣起来的。近代以来,有些学者对待元杂剧,尤其是其中的公案剧,总认为是元代统治者的恶政之反映。但从历史事实看,此论不无偏颇之处,本文想对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看法,以求教于识者。宋金之法制观念与文学中之公案内容所谓公案戏,就是以描写政府行政司法长官,依据法律审理民间刑讼案件为内容的杂剧。我国封建社会中有系统的所谓“刑纲简要,疏而不失”(《隋书·刑法志》)的法律,应从隋《开皇律》始。自此以后,唐、五代、宋、金、元历代律法,皆以这部法律为基调增减而成。虽然隋、唐时代从正史记载中经常见到“虑囚”,“大赦”等说,但在一般文籍中官吏们如何处理民间刑讼案件,作为从政箴条却议论不多。但到宋代,尤其南宋,一些认真的地方行政长官,却逐渐把处理民间刑讼案件作为首要之务,各种记载。议论亦渐增多。这就为文学创作中出现以公案为内容的作品提供了素材和理论准备。
关键词
元代统治者
封建社会
地方行政
历史事实
刑法志
元代
社会
耶律楚材
十三年
宋金
政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新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冯爱文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110-117,共8页
文摘
马致远是元代写神仙道化剧最多的一个作家。正确地分析他们神仙道化剧,不仅对于评价这个杰出的作家有着重大的意义,就是对于认识元代的其他神仙道化剧,也一定会有些帮助。 马致远流传下来的神仙道化剧,可以确定的有《邯郸道省悟黄梁梦》《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等三种。 《黄梁梦》据《绿鬼簿》载,是马致远和李时中等人合写的。但整个杂剧还是能代表马致远的思想,所以在这里作为讨论,分析依据的,也是杂剧的全文。 《黄粱梦》写的是钟离权度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去应举,在黄化店碰着了钟离权,谈话之间,不觉困倦,遂入梦乡。他梦见自己拜了兵马大元帅,做了高太尉的女婿,并生了子女各一人。后来领兵讨伐吴元济,到阵上卖了一阵,受了“三斗珍珠、一提黄金”的贿赂,于是领军回朝。回家时碰到妻子和魏尚书的儿子魏舍饮酒通奸,盛怒之下要杀掉妻子。正在这时,朝廷的解子来了,宣布了他卖阵受财,私自还家的罪状,给他披了枷。他们打他,打他的子女,推他的院公。这时吕洞宾的情况是“
关键词
神仙道化剧
马致远
全真教
吕洞宾
知识分子
元代统治者
《岳阳楼》
汉族
全真派
人民群众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古史和元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元上都》一书出版
12
作者
方海滨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41,共1页
文摘
元朝实行两都制度。首都大都即今北京,陪都上都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境内。上都是根据元代统治者的生活需要和政治需要建造的草原城市,既具备汉族传统城市风貌,又带有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草原城市中,可以说元上都最富有代表性。本书没有单纯地从城市规划、布局和城市生活的角度去写上都。
关键词
元上都
元史研究
蒙古史
元代统治者
都制度
政治需要
游牧生活
正蓝旗
汉族
重要成果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
13
作者
刘映芳
出处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3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摘
《高祖还乡》是元代作曲家睢景臣写的套曲,现已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睢景臣生活于元代。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者在中国建立的王朝。元代统治者残酷迫害人民,对汉人知识分子,尤其对汉人中的南人知识分子特别歧视,当时社会上就流传着“十儒九丐”的说法。那时,不少南人知识分子拿起笔来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呼声,揭露统治阶级的专横和贪暴,歌颂人民对统治阶级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反抗和斗争。
关键词
统治
阶级
元代统治者
蒙古贵族
汉高祖
封建
统治者
汉人
高祖还乡
沛县
刘邦
知识分子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元文人官运艰 曲苑奇葩竞争妍
14
作者
陈松柏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43-47,共5页
文摘
在尚武轻文的元朝,何以能成就彪炳千秋的元曲呢?主要是由于两大原因:其一是大多数文人在元王朝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沦于下层,拾起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予以创造与加工;其二是雅俗共赏的元曲正好满足了粗犷的元代统治者艺术欣赏的需要,他们为这一艺术形式的广为流传提供了种种方便。
关键词
元代
文人
元曲
元代统治者
官运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水浒》的出笼看它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
15
作者
冯金起
出处
《文史哲》
1975年第4期39-43,共5页
文摘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澄清了《水浒》研究中的各种错误思想,并号召我们利用这个反面教材总结历史经验,以提高识别投降主义、修正主义的能力。
关键词
元末农民起义
地主阶级
农民起义军
方腊起义
元代统治者
封建
统治者
红巾军
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豪强地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
王金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8
0
全文增补中
2
元代中阿科技文化交流
马碧黛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代公案戏论略
李汉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元杂剧中反掠夺婚姻的思潮——兼及《西厢记》的“寺警”和“争换”
王毅
《江汉论坛》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儒、道、佛文化合流与元杂剧的道德观
王显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汉宫秋》主题新议
王仁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元、明、清三代的社学考略
吕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元散曲思想内容初探
冯树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苏州城的变迁与发展
廖志豪
陈兆弘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元杂剧公案戏繁荣探因
张发颖
《社会科学辑刊》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新论
冯爱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蒙古史和元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元上都》一书出版
方海滨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
刘映芳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有元文人官运艰 曲苑奇葩竞争妍
陈松柏
《中国文学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水浒》的出笼看它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
冯金起
《文史哲》
197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