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元代科举对元代文坛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红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元代科举长期废而不行,统治者用人重世家重根脚,士子文人失去了传统的仕进之路。另外,元代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均对元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元代文坛的格局:元代士人阶层重新分化...
元代科举长期废而不行,统治者用人重世家重根脚,士子文人失去了传统的仕进之路。另外,元代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均对元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元代文坛的格局:元代士人阶层重新分化,文人群体雅俗分流以及多族士人圈的形成,成为元代所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科举
文人生存
多族士人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士”身份与正声“律曲”——元代“以曲取士”争论再认识
2
作者
张婷婷
温家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元代是否存在“以曲取士”,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仍有可诠释的空间。文章试从“戊戌选试”““曲”“词”称谓”和“以儒任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以曲取“士”是为了确定儒人的户籍身份,并非科举意义上的步入“仕途”。在元代以“律...
元代是否存在“以曲取士”,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仍有可诠释的空间。文章试从“戊戌选试”““曲”“词”称谓”和“以儒任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以曲取“士”是为了确定儒人的户籍身份,并非科举意义上的步入“仕途”。在元代以“律赋”为重的风气下,遵守格律的文人“曲”被认为是与词一体的“乐府”,以词赋取士,即包括以“律曲”取士。“以曲取士”概念的再界定,或许可以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科举
元曲
词赋
以儒任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儒涂溍生科举易学初探
3
作者
谢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2,共7页
涂溍生生活在元代中后期,曾三次乡试中举。其在易学方面的著作,有存世的《周易经疑》《周易经义》及亡佚的《易主意》三种,皆为教人治《易》应举之作。在拟题方面,《周易经疑》偏重于比较《周易》经传之异同,而《周易经义》则重视以《...
涂溍生生活在元代中后期,曾三次乡试中举。其在易学方面的著作,有存世的《周易经疑》《周易经义》及亡佚的《易主意》三种,皆为教人治《易》应举之作。在拟题方面,《周易经疑》偏重于比较《周易》经传之异同,而《周易经义》则重视以《系辞传》为首的《易传》部分,由此反映出元代科举考试中易学类命题的倾向。在思想方面,二书皆体现出尊崇朱熹的特点。特别是《周易经疑》的拟题和作答,与《周易经义》开篇的破题,皆多取朱熹之义,但也有采用孔颖达、程颐等前代各家以及胡一桂等元儒之说的情况,反映出元代科举以朱熹之说为主,而兼采诸家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溍生
周易经疑
周易经义
元代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科举对元代文坛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红敏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文学格局与走向研究"(12BZW036)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元代文人的大分化--作家队伍的雅俗分流及元代文学之大格局的形成"(2014)
文摘
元代科举长期废而不行,统治者用人重世家重根脚,士子文人失去了传统的仕进之路。另外,元代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均对元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元代文坛的格局:元代士人阶层重新分化,文人群体雅俗分流以及多族士人圈的形成,成为元代所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
关键词
元代科举
文人生存
多族士人圈
Keywords
Yuan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literati survival
great scholars circl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士”身份与正声“律曲”——元代“以曲取士”争论再认识
2
作者
张婷婷
温家天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文摘
元代是否存在“以曲取士”,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仍有可诠释的空间。文章试从“戊戌选试”““曲”“词”称谓”和“以儒任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以曲取“士”是为了确定儒人的户籍身份,并非科举意义上的步入“仕途”。在元代以“律赋”为重的风气下,遵守格律的文人“曲”被认为是与词一体的“乐府”,以词赋取士,即包括以“律曲”取士。“以曲取士”概念的再界定,或许可以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关键词
元代科举
元曲
词赋
以儒任吏
Keywords
Yuan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Yuan Qu
Ci Fu
Appoint a Scholar as an Official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儒涂溍生科举易学初探
3
作者
谢辉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S050)
文摘
涂溍生生活在元代中后期,曾三次乡试中举。其在易学方面的著作,有存世的《周易经疑》《周易经义》及亡佚的《易主意》三种,皆为教人治《易》应举之作。在拟题方面,《周易经疑》偏重于比较《周易》经传之异同,而《周易经义》则重视以《系辞传》为首的《易传》部分,由此反映出元代科举考试中易学类命题的倾向。在思想方面,二书皆体现出尊崇朱熹的特点。特别是《周易经疑》的拟题和作答,与《周易经义》开篇的破题,皆多取朱熹之义,但也有采用孔颖达、程颐等前代各家以及胡一桂等元儒之说的情况,反映出元代科举以朱熹之说为主,而兼采诸家的特色。
关键词
涂溍生
周易经疑
周易经义
元代科举
Keywords
Tu Jinsheng
Zhou Yi Jing Yi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Yuan dynasty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元代科举对元代文坛格局的影响
任红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儒士”身份与正声“律曲”——元代“以曲取士”争论再认识
张婷婷
温家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儒涂溍生科举易学初探
谢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