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脑氧合的影响
1
作者 袁晨 韩丽 +5 位作者 倪亚平 吴一帆 佘远时 沈军 杨芬 谢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的通过监测沙滩椅位(BCP)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患者术中脑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BMI 18.5~27... 目的通过监测沙滩椅位(BCP)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患者术中脑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BMI 18.5~27.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PHC组(P组)和SGB联合PHC组(SP组)。麻醉诱导前,S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SGB,颈长肌表面的星状神经节处注射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5 ml,C组和P组于同一部位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0 min后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为BCP开始手术。术中调整V T及RR,P组和SP组控制P ET CO_(2)升至50 mmHg,C组控制P ET CO_(2)40 mmHg。记录入室时(T_(0))、SGB操作后10 min(T_(1))、BCP 5 min(T_(2))、手术开始后30 min(T_(3))、手术开始后1 h(T_(4))、手术结束时(T_(5))术侧和非术侧rScO_(2)、HR、MAP、SpO_(2)、PaCO_(2)、P ET CO_(2)。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大脑去氧饱和度事件(CDE)的发生情况、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2)时比较,P组T_(4)、T_(5)时术侧和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SP组T_(3)—T_(5)时术侧rScO_(2)和T_(4)、T_(5)时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T_(5)时术侧rScO_(2)明显升高,SP组T_(3)—T_(5)时术侧rScO_(2)和T_(5)时非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T_(3)—T_(5)时SP组术侧rScO_(2)明显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T_(3)—T_(5)时P组和SP组PaCO_(2)、P ET CO_(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3)—T_(5)时P组和SP组PaCO_(2)、P ET CO_(2)明显升高(P<0.05)。三组不同时点HR、MAP、SpO_(2)、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中CDE发生率、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HC可改善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双侧rScO_(2),PHC联合SGB较单独使用PHC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侧脑氧合,提高rScO_(2),降低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局部脑氧饱和度 肩关节镜手术 沙滩椅位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新生儿胸腔镜先天性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华琨 李强 +3 位作者 彭夕华 黄芳 肖煜 许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6-769,共4页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在新生儿胸腔镜先天性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的新生儿60例,ASA Ⅱ或Ⅲ级,男37例,女23例,出生1~28 d.随机均分为PHC组(P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完...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在新生儿胸腔镜先天性膈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的新生儿60例,ASA Ⅱ或Ⅲ级,男37例,女23例,出生1~28 d.随机均分为PHC组(P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完成后先双肺通气(TLV),左侧膈疝取右侧卧位,右侧膈疝取左侧卧位,手术开始,待手术侧人工气胸(压力为6mm Hg)建立后,由术者在镜下手术操作同时用钝性胸腔镜器械(如钝头分离钳等)适当推移压迫术侧肺,使之萎陷,以实施对侧单肺通气(OLV),便于术野暴露.P组OLV初设VT 6 ml/kg、RR 30~40次/分、I∶E1∶1.5~2、PEEP 4~5 cm H2O、FiO2 100%、新鲜气流量2 L/min、Pmax 30 cm H2O,术中根据气道压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RR、PEEP,维持PaCO2<80 mm Hg.C组OLV初设VT10 ml/kg,其它呼吸参数同P组,调整RR、PEEP,维持PaCO2 35~45 mm Hg.分别于TLV 30 min(T0)、OLV 30 min(T1)、OLV 60 min(T2)、OLV 90 min(T3)、恢复TLV 15 min(T4)动脉采血并即行血气分析,术后继续相同模式机械通气,术后2h记录有无气胸发生,记录术毕至撤离呼吸机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T1~T3时P组患儿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C组,PaCO2明显高于C组(P<0.05).T1~T4时两组患儿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气胸发生率(13.3%)明显低于C组(36.7%)(P<0.05).两组患儿术毕至撤离呼吸机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HC (PaCO2<80 mm Hg)通气用于新生儿胸腔镜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可明显降低气胸发生率,且对术中PaO2、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新生儿 胸腔镜手术 先天膈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中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永乐 罗辉 +5 位作者 黄微 李海洋 蔡明阳 黎昆伟 胡祖荣 刘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4-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胸腔镜肺切除婴儿64例,随机分为正常碳酸血症组(N组)和高碳酸血症组(H组),每组32例。记录患儿气管插管后10 min(T_1),人工气胸后30 min(T_2)和60 min(T_3),以...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胸腔镜肺切除婴儿64例,随机分为正常碳酸血症组(N组)和高碳酸血症组(H组),每组32例。记录患儿气管插管后10 min(T_1),人工气胸后30 min(T_2)和60 min(T_3),以及术后30 min(T_4)4个时间点的一般生命体征和呼吸通气参数,并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利用公式计算氧合指数。于术前和术后行支气管灌洗,并收集支气管灌洗液,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_1相比,两组患儿于T_2和T_3时Ppeak均明显升高(P<0.05),PaO_2明显下降(P<0.05)。N组于T_2和T_3时MAP较T_1时降低(P<0.05),H组T_2和T_3时HR和PaCO_2较T_1时升高(P<0.05),而pH值以及Lac则明显降低(P<0.05)。与N组相比,H组于T_2和T_3时MAP、HR以及PaCO_2较N组明显升高(P<0.05),而P_(peak)、Vt、MVV、pH值以及Lac则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术后RAGE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与N组相比,H组RAGE表达水平较低(P<0.05)。结论婴儿实施OLV时采用PHC策略可在保证氧合的同时,有效改善组织氧合,并且有一定的肺保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单肺通气 婴儿 肺保护 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胸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维智 史素丽 吕改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在胸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I期吻合术的新生儿30例,男17例,女13例,出生1~5d,体...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在胸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I期吻合术的新生儿30例,男17例,女13例,出生1~5d,体重1.42~3.28kg,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PHC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FiO2100%,新鲜气流量2L/min。P组VT6ml/kg,C组VT_10ml/kg。根据气道压及血气分析结果,通过调节呼吸机RR和PEEP参数,维持P组PaCO_2为60~80mm Hg,C组PaCO_2为35~45mm Hg。记录气胸建立前(T0)、气胸建立后15min(T_1)、30min(T_2)、60min(T3)和气胸解除后15min(T4)的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术后2h内气胸发生情况及术毕至撤离呼吸机时间。结果T_1时,P组P_(ET)CO_2明显高于C组[(73.93±3.53)mm Hg vs.(41.53±1.59)mm Hg,P<0.05],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C组(7.25±0.02vs.7.38±0.03,P<0.05),PaCO_2明显高于C组[(74.80±2.45)mm Hg vs.(41.93±1.39)mm Hg,P<0.05];T2时,P组P_(ET)CO_2明显高于C组[(73.46±3.04)mm Hg vs.(41.30±1.29)mm Hg,P<0.05],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C组(7.24±0.01vs.7.37±0.03,P<0.05),PaCO_2明显高于C组[(75.33±2.19)mm Hg vs.(42.01±1.31)mm Hg,P<0.05];T3时,P组P_(ET)CO_2明显高于C组[(74.13±2.85)mm Hg vs.(41.67±1.35)mm Hg,P<0.05],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C组(7.25±0.01vs.7.38±0.02,P<0.05),PaCO_2明显高于C组[(75.20±2.08)mm Hg vs.(42.13±1.19)mm Hg,P<0.05]。P组气胸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6.7%vs.40.0%,P<0.05)。P组与C组术毕至撤离呼吸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0.6)d vs.(3.5±0.6)d]。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aCO_260~80mm Hg)可以安全应用于胸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同时可以明显降低气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胸腔镜手术 新生儿 先天食管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单肺通气后肺功能及萎陷侧肺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何明枫 陈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后肺功能及萎陷侧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拟于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0例,ASA Ⅱ或Ⅲ级,年龄38~65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术中维持 PaCO235~45 mm Hg(C 组)... 目的: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后肺功能及萎陷侧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拟于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0例,ASA Ⅱ或Ⅲ级,年龄38~65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术中维持 PaCO235~45 mm Hg(C 组)和55~65 mm Hg(H组)。分别于单肺通气前1 min(T1)、单肺通气后30 min(T2)、萎陷肺复张后30 min(T3)抽取动脉血5 ml,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呼吸指数(RI);收集外周静脉血及萎陷侧肺下叶肺泡灌洗液,检测TNF-α、IL-6和 IL-10水平;记录气道峰压、潮气量、气道平台压,并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结果与C 组比较,T2时 H 组气道峰压明显降低(P 〈0.05);T2、T3时 H 组萎陷侧肺泡灌洗液 IL-10水平和 Cdyn 明显升高(P 〈0.05),TNF-α、IL-6水平、RI 明显降低(P 〈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能有效抑制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后萎陷侧肺的炎症反应,改善肺脏弥散功能及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单肺通气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 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玲 拉佈旦白拉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和12只SD雄性大鼠配对,随机分成3组(每组6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同种移植组以Wistar大鼠为...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和12只SD雄性大鼠配对,随机分成3组(每组6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同种移植组以Wistar大鼠为供、受体。采用Cuff法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治疗组再灌注后吸入50%的氧气和8%的二氧化碳,对照组和同种移植组再灌注后吸入50%的氧气。术后7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肺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大鼠移植肺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均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的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同种移植组的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及CD4^+T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从而抑制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肺移植 排斥反应 CD8 +T细胞 CD4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潮气量通气辅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足月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朱林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199-203,共5页
目的 分析低潮气量通气辅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足月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116例足月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儿均... 目的 分析低潮气量通气辅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足月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116例足月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基础对症治疗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潮气量参数设置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研究组患儿实施呼吸机低潮气量通气并给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存活情况,存活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整体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00,P〈0.05)。治疗前两组存活患儿动脉血p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天研究组患儿动脉血p H及Pa 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 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撤机后动脉血pH、PaCO_2、PaO_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存活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及肺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儿呼吸机肺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足月儿给予低潮气量通气辅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缩短疗程,且极大地规避了传统机械通气治疗引发呼吸机肺损伤的发生风险,降低患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足月儿 无创通气 低潮气量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振坤 钱秋芳 张晓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通气治疗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旺频 曹浩强 +1 位作者 方芬 雷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2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 (PHV) ,其参数设定为潮气量 (VT) 5~ 8ml/kg、气道峰压 <3 43kPa、呼吸频率 (RR) 14~ 18次 /分、吸入氧浓度 (FI... 目的 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2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 (PHV) ,其参数设定为潮气量 (VT) 5~ 8ml/kg、气道峰压 <3 43kPa、呼吸频率 (RR) 14~ 18次 /分、吸入氧浓度 (FIO2 )由 1 0逐渐降至 0 4、吸 /呼比 ( 1∶E)为 1∶1 5~ 2 0 ,同时监测PHV前后HR、ECG、MAP、CVP、SpO2 、动脉血气及VT、分钟通气量 (MV)和气道压力变化。根据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判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显效 ,14例有效 ,12例无效。抢救成功率为 80 6 5 % ,死亡率为 19 35 %。在PHV前后 pH、PaCO2 及PaO2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通气期间无 1例发生气压伤和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结论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 ,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PH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