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甲基化水平与卵巢早衰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丽平 刘丹 +4 位作者 梁辉标 林乐静 蔡平生 许群 蓝晓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4个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甲基化水平及COMT基因mRNA表达与卵巢早衰(POF)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304例POF患者为POF组,另31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及RNA...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4个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甲基化水平及COMT基因mRNA表达与卵巢早衰(POF)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304例POF患者为POF组,另31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及RNA,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4个SNPs的基因型,MethylTarget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方法检测甲基化水平,RT-PCR检测COMT mRNA表达水平。结果 POF组rs4680位点AA基因型(OR=1.605, 95%CI=1.111~2.319,P=0.011)及A等位基因(OR=1.277,95%CI=1.022~1.596,P=0.03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F组CpG_8(t=-2.234,P=0.027)和CpG_10(t=-2.033,P=0.043)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F组COMT基因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t=2.071,P=0.041)。结论 COMT基因rs4680位点A等位基因及CpG_8和CpG_10甲基化水平的升高可能下调了COMT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PO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儿茶-o-甲基转移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rs4680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贺海蓉 马现仓 +2 位作者 范雄雄 吕军 陈云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9-424,共6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的主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680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研究rs4680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关...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的主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680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研究rs4680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关系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用Stata14.0软件在显性模型下进行统计分析。以合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确定相关性;进行敏感性分析考察结果的稳定性;绘制漏斗图考察发表偏倚的大小。结果共纳入13篇研究,包含1 4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结果显示,在显性模型下,rs4680显著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与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A或AG基因型携带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获得的应答率更高(OR=1.31,95%CI:1.04~1.66),Egger检验未发现显著的发表偏倚(P=0.082),敏感性分析发现去掉漏斗图中离群的两个小样本研究后,合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OR=1.25,95%CI:0.98~1.58),表明meta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结论 rs4680可能会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由于受到研究数目的限制以及不稳定性因素的存在,本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o-甲基转移(COMT) rs4680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基因在物质依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莉敏 禹顺英 赵敏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物质依赖 甲基转移基因 儿茶 神经系统损害 慢性复发性脑病 药物依赖者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戴洪 袁凤仪 +2 位作者 邵明 王义军 陈亚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G→A的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帕金森病患者中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了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有运动波动组和无...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G→A的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帕金森病患者中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了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有运动波动组和无运动波动组)与10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野生型(GG)为51%,杂合型(GA)为45%,突变纯合子型(AA)为4%。有运动波动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76%、20%、4%,无运动波动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52%、34%、14%。3组COM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P=0.003)。有运动波动组与无运动波动组比较,有运动波动组GG的基因型较无运动波动组显著增高;AA基因型有运动波动组较无运动波动组明显降低(P=0.033)。结论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G→A的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与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左旋多巴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红细胞中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活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闫小华 邓小敏 吴怀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人体红细胞中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的活性。以 3,4 二羟基苯甲酸 (DBA)作为酶反应底物 ,S 腺苷甲硫氨酸 (SAM)作为甲基供体 ,在镁离子的存在下 ,将SAM上的甲基转移到DBA 3位的氧上。色谱法测定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人体红细胞中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的活性。以 3,4 二羟基苯甲酸 (DBA)作为酶反应底物 ,S 腺苷甲硫氨酸 (SAM)作为甲基供体 ,在镁离子的存在下 ,将SAM上的甲基转移到DBA 3位的氧上。色谱法测定反应产物 4 羟基 3 甲氧基苯甲酸 (4 OH 3 MBA)的生成量。人体红细胞中COMT活性的线性范围在 1U/mL~ 6 0U/mL ,最低检测限为 0 5U/mL(S/N≥ 5 ) ,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平均RSD <1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儿茶氧位甲基转移 活性 红细胞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与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振 肖泽萍 +4 位作者 汤国梅 陈珏 邹政 钱伊萍 江三多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索上海地区汉族人口中儿茶酚 邻 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同强迫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PCR RFLP)测定 10 0例强迫症 (OCD)患者和 115例健康对照的基因型。结果 强迫症患者COMT... 目的 探索上海地区汉族人口中儿茶酚 邻 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同强迫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PCR RFLP)测定 10 0例强迫症 (OCD)患者和 115例健康对照的基因型。结果 强迫症患者COMT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与健康对照之间显著差异 (P >0 0 5 ) ;OCD患者与健康对照同性别之间COMT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也未见显著差异(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儿茶-邻-甲基转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焦虑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邹政 李春波 +3 位作者 方芳 汪栋祥 吴文源 江三多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焦虑症与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焦虑症患者和87例健康对照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组高活性H型(G)和低活性L型(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1%、19%... 目的探讨焦虑症与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焦虑症患者和87例健康对照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组高活性H型(G)和低活性L型(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1%、19%,对照组分别为67%和33%,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患者组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1%、39%、0,对照组分别为40%、53%和7%,除G/A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G/G和A/A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焦虑症亚型间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OMT的G等位基因、G/G基因型可能是焦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A等位基因、A/A基因型可能是焦虑症的保护基因之一;焦虑症两种亚型间COMT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焦虑症 聚合链反应技术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儿茶胺氧位甲基转移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基因多态性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2q11 神经组织 COMT基因 前额叶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rs4818、rs463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9
作者 赖宝玲 王晨虹 +2 位作者 周璐 王勤 苏卫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30-32,42,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rs4818、rs46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 目的探讨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rs4818、rs46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217例,其中子痫前期孕妇92例为子痫前期组,健康孕妇12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产后胎盘组织,提取胎盘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MALDI-TOF-MS)平台及MassARRAY-IPLEX技术对COMT基因rs4818及rs4633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胎盘组织COMT基因rs4818位点基因型GG、GC、CC的基因型频率和G、C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COMT基因rs4633位点CC、CT、TT三种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COMT rs4818、rs46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儿茶氧位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数量性状
10
作者 郭伟云 李文强 +3 位作者 张海三 宋学勤 王聪睿 吕路线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61-562,共2页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酶,它通过催化儿茶酚胺第三位羟基上的甲基化而降解底物,是具有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元外多巴胺主要的降解酶,COMT缺乏的小鼠有特定区域(尤...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酶,它通过催化儿茶酚胺第三位羟基上的甲基化而降解底物,是具有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元外多巴胺主要的降解酶,COMT缺乏的小鼠有特定区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存在多巴胺水平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胺氧位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数量性状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Met及Ala22/72Ser多态性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炳奎 赵若莲 +10 位作者 陈颖 杨雪梅 孟彬 李超 郭春光 李艳 李国琼 万芳 何凤琼 于纪泽 林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Met、Ala22/72Ser多态性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线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Met、Ala22/72 Ser多态性,并予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于治...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Met、Ala22/72Ser多态性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线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Met、Ala22/72 Ser多态性,并予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及神经心理测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基因型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心理测验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入组患者P300潜伏期N1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波幅P3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波幅P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颜色连线、Stroop测验的单词、颜色、色词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正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概念化应答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0.01).治疗前及治疗后,Val/Met、Ala22/72 Ser不同基因型患者P300及神经心理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但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Val/Met、la22/72 Ser不同基因型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儿茶氧位甲基转移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的克隆与逆境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会丽 王学敏 +4 位作者 高洪文 董洁 王运琦 刘建宁 石永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8-206,共9页
紫花苜蓿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维生素E合成途径中一种重要的合成酶,催化γ-生育酚向α-生育酚的转化,改变维生素E组成,利于动物和人体的吸收。本实验通过... 紫花苜蓿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维生素E合成途径中一种重要的合成酶,催化γ-生育酚向α-生育酚的转化,改变维生素E组成,利于动物和人体的吸收。本实验通过RACE-PCR技术,得到紫花苜蓿γ-TM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sT-MT。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序列全长1 306bp,包含1个长为93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12个氨基酸。MsTMT属于甲基转移酶家族(AdoMet-MTases),有1个腺苷脱氨基酶信号(SLSTDDP),包含有2个保守的S-腺苷甲硫氨酸结合结构域(XXDXGCGIG,VXXPGGXXIX)。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MsTMT基因在紫花苜蓿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受NaCl、PEG以及黑暗诱导后,该基因表达上调;低温胁迫后该基因表达下降;外源ABA不影响该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百脉根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宪萍 李晓晓 +2 位作者 李雅轩 蔡民华 胡英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457-6459,共3页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4D21克隆。通过GENSCAN分析及序列拼接得到日本百脉...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4D21克隆。通过GENSCAN分析及序列拼接得到日本百脉根"γTMT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的登陆号为DQ013360。用该序列对GenBank中的est-others进行相似性搜索,获得了44条日本百脉根的EST序列,经拼接后发现与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是真实存在和表达的。该cDNA序列长为1 077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1~1 077 bp)。推测编码蛋白为358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与大豆、水稻、小麦、拟南芥、油菜、苜蓿和衣藻等物种的-γTMT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分析,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百脉根 Γ-生育甲基转移 电子克隆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仲月明 张传丽 +3 位作者 陈鹏 沈丹红 吴秋月 周长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98,116,共5页
首次明确了银杏叶片类黄酮生物代谢关键酶O-甲基转移酶(flavonoid O-methyltransferase,FOMT)活性的HPLC测定技术与方法。采集扬州大学银杏种质资源圃银杏雄株成熟叶片,提取粗酶液,根据FOMT催化反应生成S-腺苷-L-高半胱氨酸(SAH)的原理... 首次明确了银杏叶片类黄酮生物代谢关键酶O-甲基转移酶(flavonoid O-methyltransferase,FOMT)活性的HPLC测定技术与方法。采集扬州大学银杏种质资源圃银杏雄株成熟叶片,提取粗酶液,根据FOMT催化反应生成S-腺苷-L-高半胱氨酸(SAH)的原理,以山奈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等3种黄酮苷元为反应底物,采用优化的HPLC体系检测样品中FOMT催化反应生成的SAH峰面积,通过标准曲线求得不同反应底物的FOMT相对活性。FOMT活性反应生成物SAH在1.5~2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SD为2.1%(n=5),建立了FOMT活性测定优化体系。不同反应底物的FOMT活性表现不同,山奈酚与异鼠李素显著高于槲皮素。FOMT活性HPLC测定方法准确、快速、可靠、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雄株 叶片 类黄酮o-甲基转移(FOMT)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7-439,525,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TMT)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γ-TMT cDNA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dbEST数据库中搜索与其高度同源的番茄EST序列,通过人工序列拼接得到番茄γ-TMT的cDNA序列。据此拼接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TMT)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γ-TMT cDNA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dbEST数据库中搜索与其高度同源的番茄EST序列,通过人工序列拼接得到番茄γ-TMT的cDNA序列。据此拼接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番茄叶片cDNA第1链产物为模板进行RT-PCR,回收目的片段,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进行TA克隆。最后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其他物种中该基因之间的同源性,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经RT-PCR扩增出1300bp左右的片段,成功克隆了番茄γ-TMT基因。克隆片段全长1354bp,包含1个1089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与拼接序列完全一致。番茄γ-TM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小麦、玉米和拟南芥的γ-TMT基因的同源性分别达89%、75%、75%和7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番茄与马铃薯的γ-TMT基因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该试验中克隆的番茄γ-TM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9.8kD,等电点为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316-20317,20321,共3页
[目的]对玉米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得到玉米γ-TMT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玉米γ-TMT基因cDNA全长1 310 bp,包含一个长为... [目的]对玉米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得到玉米γ-TMT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玉米γ-TMT基因cDNA全长1 310 bp,包含一个长为1 059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和水稻等高等植物的γ-TMT基因同源性较高,序列一致率为69%~87%;与低等生物褐藻的序列同源性较低,一致率只有5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的γ-TMT基因可聚为3类。[结论]为进一步研究γ-TMT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Γ-生育甲基转移 维生素E 生物合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O-甲基转移酶基因(PcOMT)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吴志军 王晓伟 +6 位作者 陈默 胡红艳 陶玲玲 徐淑艳 张华 曹宏伟 王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65-71,78,共8页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是蓼科蓼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作为传统中药,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O-甲基转移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虎杖转录组数据库的分析,获得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序列信...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是蓼科蓼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作为传统中药,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O-甲基转移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虎杖转录组数据库的分析,获得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序列信息。提取生长8周的虎杖叶片的mRNA,经反转录获得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虎杖O-甲基转移酶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PcOMT。PcOMT基因全长1116 bp,编码371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0.95 KDa。序列分析显示,该蛋白具有SAM结合位点等O-甲基转移酶特有的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树证实,其与葡萄等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利用重叠延伸PCR将PcOMT基因序列与eGFP基因连为融合蛋白,并通过同源重组将该序列连接至植物表达载体。将PcOMT基因转入拟南芥并进行烟草的瞬时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cOMT-e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烟草和拟南芥细胞质中,组织表达模式显示,PcOMT为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茎中表达水平最高。非生物胁迫情况下,其表达水平均有增加,显示其与植物抗逆有关。为深入研究虎杖-O-甲基转移酶的功能奠定基础,为改造虎杖品质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中药 o-甲基转移 克隆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合成槲皮素甲基化衍生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苗苗 郭佳婧 +1 位作者 刘娟 单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19,共9页
槲皮素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类黄酮,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学活性,但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研究表明可通过甲基化提高其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目前微生物转化法是获得甲基化槲皮素的良好方法。作者筛选了11种不同来源的类黄酮O-甲基... 槲皮素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类黄酮,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学活性,但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研究表明可通过甲基化提高其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目前微生物转化法是获得甲基化槲皮素的良好方法。作者筛选了11种不同来源的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FOMT),并根据甲基化位点进行分类构建相应的大肠杆菌工程菌,以槲皮素为底物进行发酵分别合成了4种单O-甲基槲皮素(柽柳黄素、鼠李素、异鼠李素和3-O-甲基槲皮素),最高产量分别为31.17、11.17、8.90、52.95 mg/L。随后构建了大肠杆菌共培养体系,分步添加含有MpOMT4和OsNOMT的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剂,并通过调整体系中两种菌体的比例和生物量,最终确定菌体细胞质量浓度为24 g/L(以细胞干质量计)、两种菌体质量比为1∶2时,4′,7-二甲氧基槲皮素的最高产量为21.5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类黄酮o-甲基转移(FOMT) 槲皮素甲基化衍生物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多巴胺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汉媛 王维红 +4 位作者 尚菁 李小芹 杨新强 王继芳 史正刚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9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单胺氧化酶B(monamine oxidase B,MAO-B)]的影响,探讨TS发病与COMT和MAO-B... 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单胺氧化酶B(monamine oxidase B,MAO-B)]的影响,探讨TS发病与COMT和MAO-B的关系以及菖蒲郁金汤对COMT和MAO-B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onitrile,IDPN)制备TS动物模型,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7天,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行为及刻板行为,评分均≥2分,表明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泰必利组及菖蒲郁金汤高、中、低剂量组,各12只。从造模完第2天开始灌胃,泰必利组给予泰必利(3.194 mg/mL)混悬液,菖蒲郁金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菖蒲郁金汤(5.152、2.576、1.288 g生药/mL)药液,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最后1次给药后24 h采集标本,用WB法、RT-PCR法检测大鼠纹状体COMT、MAO-B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各组大鼠纹状体COMT、MAO-B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菖蒲郁金汤各剂量组显示出与其剂量相关的COMT表达增强的趋势。结论:1)TS发病可能与COMT和MAO-B无明显关系;2)菖蒲郁金汤的抗抽动作用可能与MAO-B无明显关系,而与COMT表达的增强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儿茶胺氧位甲基转移 单胺氧化B 菖蒲郁金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环境雌激素双酚A暴露对子代成年雌鼠的生殖损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媛媛 崔宇擎 +3 位作者 韩超 钟秀会 包永占 史万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6-1474,共9页
为探究母鼠妊娠期暴露双酚A(BPA)对子代成年雌性小鼠生殖损伤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120只妊娠母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在母鼠孕0.5~17.5 d内按0、2.5、5、10、20、40 mg·(kg·d)^-1剂量灌胃... 为探究母鼠妊娠期暴露双酚A(BPA)对子代成年雌性小鼠生殖损伤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120只妊娠母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在母鼠孕0.5~17.5 d内按0、2.5、5、10、20、40 mg·(kg·d)^-1剂量灌胃BPA。每组随机选取10只子代成年(56 d)雌鼠,麻醉后处死,收集血液、子宫和卵巢;统计子鼠成年时子宫和卵巢指数;HE染色观察子代雌鼠卵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子代雌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子代雌鼠卵巢内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代雌鼠卵巢内ERα、孕酮受体(PgR)、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BPA显著降低子代雌鼠血清FSH、LH、E2和P4水平,显著提高子代雌鼠卵巢ERα和ERβ含量,显著降低子代雌鼠卵巢ERα、PgR和DNMT mRNA的转录水平(P<0.05或P<0.01)。BPA暴露子代小鼠成年时卵巢和子宫指数增大,HE染色观察卵巢实质发生萎缩,初级和次级卵泡数量增加。本研究表明,妊娠期暴露BPA可促进成年子鼠卵巢产生卵泡,显著降低生殖激素的含量及活性,显著增加卵巢激素受体的含量,抑制卵巢激素受体和DNMT的转录,对子代产生生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DNA甲基转移 雌激素受体 子代雌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