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束增敏同步荧光-双波长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燕燕 耿成光 +2 位作者 白洁 刘丽艳 苏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70,共7页
采用胶束增敏结合同步荧光-双波长法,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实验体系添加增敏性剂,对E,NE和DA 3种神经递质的衍生物分别进行同步扫描,考察胶束增敏效果以及影... 采用胶束增敏结合同步荧光-双波长法,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实验体系添加增敏性剂,对E,NE和DA 3种神经递质的衍生物分别进行同步扫描,考察胶束增敏效果以及影响荧光强度的pH值、有序介质(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产物稳定性等因素.最佳实验条件为:0.3 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4.6),E,NE和DA的加热时间分别为1,2和40 min,eλx=300.0 nm,Δλ=70.0 nm.结果表明:上述条件获得的同步荧光光谱图中,DA在385.0 nm处的荧光信号不受干扰,而且E和NE的相互干扰可通过双波长法消除.E,NE和DA线性范围分别为0.40~32.00μg/L,2.45~54.00μg/L和0.40~45.0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9 5和0.999 4;检测限分别为0.09,0.27和0.08μg/L.该法可以用于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同时测定,使检测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增敏 同步荧光-双波长法 血浆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双波长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燕燕 苏芳 +4 位作者 王翠玲 姜明明 白洁 陈春生 张向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8,共6页
建立一种同步荧光法与双波长法结合起来同时测定血浆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对E,NE和DA3种神经递质的衍生物分别进行同步荧光扫描,考察影响体系荧光强度的因素.△λ=70nm... 建立一种同步荧光法与双波长法结合起来同时测定血浆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对E,NE和DA3种神经递质的衍生物分别进行同步荧光扫描,考察影响体系荧光强度的因素.△λ=70nm时获得的同步荧光光谱图中,DA在385.0nm处的荧光信号不受干扰,而且E和NE的相互干扰可通过双波长法消除.最佳实验条件:0.5mol/L乙酸-乙酸钠为缓冲液(pH=6.5),E,NE和DA的加热时间分别为1,3和35min.E,NE和DA线性范围分别为0~320,0~640μg/L和0~16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8和0.9993;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20,0.97μg/L和0.73μg/L;血浆样品经酸性正丁醇和正庚烷进行处理.该法用于血浆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双波长法 血浆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三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燕燕 苏芳 +2 位作者 王翠玲 姜明明 白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7-500,共4页
提出了用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P)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试验表明:荧光检测宜选定发射波长(eλm)与激发波长(eλx)的波长差为70 nm(Δλ=eλm-eλx)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 提出了用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P)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试验表明:荧光检测宜选定发射波长(eλm)与激发波长(eλx)的波长差为70 nm(Δλ=eλm-eλx)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在eλm为385.0 nm时DA的荧光信号不受EP和NEP的干扰,而EP和NEP相互的干扰,采用双波长荧光检测模式可消除。选择测定NEP的波长对为470.0 nm(eλm,1)和531.8 nm(eλm,2),测定EP的波长对为500.0 nm(λ′em,1)和445.6 nm(λ′em,2)。测得荧光强度与3种儿茶酚胺浓度在320μg.L-1(EP),640μg.L-1(NEP)及160μg.L-1(DA)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k)依次为0.20,0.97,0.73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扫描 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急性耐力运动大鼠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亚军 孙勤枢 +3 位作者 王鲁克 王宁 马福平 梁玉记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7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 :为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以大鼠端脑和间脑NE、DA、DOPAC等为研究指标 ,探讨补充中药对急性耐力运动大鼠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结果 :①长时间急性耐力运动使端脑和间脑DA水平降... 目的 :为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以大鼠端脑和间脑NE、DA、DOPAC等为研究指标 ,探讨补充中药对急性耐力运动大鼠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结果 :①长时间急性耐力运动使端脑和间脑DA水平降低 ;服药组大鼠运动后端脑DA含量的增加 ,可能对维持锥体外系的功能具有积极性作用 ;间脑DA水平提高对垂体激素的释放产生何种影响 ?有待深入研究。②长时间急性耐力运动可能会对实验动物脑循环状况、学习记忆能力及精神活动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中药补剂对急性耐力运动后脑循环调节、阳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执行及精神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调节作用。③中药对耐力运动鼠端脑和间脑DA的合成和分解代谢有一定的积极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急性耐力运动 大鼠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_(3)C_(2)T_(x)/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5
作者 赵原庆 胡锴 +5 位作者 杨成 韩鹏昭 李立新 刘晓冰 张振强 张书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2-581,共10页
研究通过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功能化的二维碳化钛复合材料Ti_(3)C_(2)T_(x),并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对尿液样品中痕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CAs)进行分离和分析。利用多种手段对Ti_(3)C_(2)T_... 研究通过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功能化的二维碳化钛复合材料Ti_(3)C_(2)T_(x),并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对尿液样品中痕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CAs)进行分离和分析。利用多种手段对Ti_(3)C_(2)T_(x)/聚酰亚胺的形貌、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详细考察了萃取参数对Ti_(3)C_(2)T_(x)/聚酰亚胺萃取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可以通过静电、π-π和氢键作用有效富集目标化合物。最佳萃取条件如下:吸附剂用量为20 mg、样品pH为8.0、吸附时间和脱附时间分别为10 min和15 min、解吸溶剂为醋酸-乙腈-水(5∶47.5∶47.5,v/v/v)。将Ti_(3)C_(2)T_(x)/聚酰亚胺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与HPLC-FLD联用,建立了一种尿液中CAs的灵敏检测方法,实现了4种CAs物质的定量分析。在最优的条件下,该方法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异丙肾上腺素的线性范围为1~250 n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LOD(S/N=3)在0.20~0.32 ng/mL之间,定量限LOQ(S/N=10)在0.7~1.0 ng/mL之间,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1.09%之间,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73%~4.24%之间,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在82.50%~96.85%之间,精密度RSD的范围在2.47%~9.96%之间。基于Ti_(3)C_(2)T_(x)/聚酰亚胺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具有萃取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成功用于尿液中CAs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分散固相萃取 二维碳化钛 聚酰亚胺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