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快速分离制备儿茶素单体 被引量:7
1
作者 林丹 李春苗 +4 位作者 鲜殊 王玺 宛晓春 凌铁军 李大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5,100,共5页
以反相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为工具,甲醇-水作为洗脱溶剂,通过C18(ODS-AQ)填料从茶多酚中一步分离出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四种儿茶素单体。1.0 g纯度为92.6%的茶... 以反相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为工具,甲醇-水作为洗脱溶剂,通过C18(ODS-AQ)填料从茶多酚中一步分离出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四种儿茶素单体。1.0 g纯度为92.6%的茶多酚经过中压色谱,制备得到了90 mg EGC、355 mg EGCG、23 mgEC和92 mg ECG,它们的纯度分别为91.8%、97.6%、97.7%、99.3%,纯品得率56.0%,四种单体总回收率达到68.2%。四种儿茶素单体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加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单体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 核磁共振谱 高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勐海县晒青毛茶儿茶素单体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丽 梁名志 +5 位作者 夏丽飞 杨盛美 李晓霞 陈枚 李友勇 冉隆珣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以勐海县10个主要产茶乡镇的25个晒青毛茶样品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儿茶素单体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并对样品中儿茶素单体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勐海县各乡镇晒青毛茶中儿茶素单体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且在检... 以勐海县10个主要产茶乡镇的25个晒青毛茶样品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儿茶素单体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并对样品中儿茶素单体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勐海县各乡镇晒青毛茶中儿茶素单体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且在检测中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因此,儿茶素单体成分及含量可作为勐海县晒青毛茶HPLC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用于鉴定茶叶的来源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海县 晒青毛茶 儿茶素单体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茶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韩驰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茶的利用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中国,当时以药用为主。到了唐代,茶作为饮品,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已成为全球性的产品,茶树的叶子不仅被加工成人们日常饮用的干茶,还可以制成茶食品、茶菜、茶保健品、茶... 茶的利用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中国,当时以药用为主。到了唐代,茶作为饮品,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已成为全球性的产品,茶树的叶子不仅被加工成人们日常饮用的干茶,还可以制成茶食品、茶菜、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以及其它各种含茶制品。茶广泛应用的基础在于茶的健康价值和保健功效。在全球范围内迄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这三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约占全部死因的50%,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科学家都开展了茶对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研究,并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本刊刊出韩驰教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客观而科学地介绍了饮茶的防癌作用、饮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及饮茶对辅助降血糖的效果,对科学宣传饮茶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防癌作用 社会公共卫生 日化用品 死亡原因 慢性疾病 儿茶素单体 降糖食品 研究成果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calixarenes and their extraction performance for ester catechins
4
作者 易健民 黄赛金 +1 位作者 唐课文 黄可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798-802,共5页
A series of extractants (tert-butylcalix[6]arene, tert-butylcalix[8]arene and octeacetate of tert-butylcalix[8]arene)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IR and JH-NMR.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 A series of extractants (tert-butylcalix[6]arene, tert-butylcalix[8]arene and octeacetate of tert-butylcalix[8]arene)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IR and JH-NMR.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ester catechins monomer in the aqueous and chloroform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one of calixarene was studie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extractants, concentration of tert-butylcalix[8]arene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and the separation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ert-butylcalix[8]arene is the best extractant that forms a more stable supramolecular compound with 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 than with epigallocathechin gallate (EGCG) or epicatechin gallate (ECG).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p-tert-butylcalix[8]arene is 3.79 mmol/L,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4 ℃,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KGCG, KECG, KEGCG are 0.987, 0.629, 0.449, the separation factors of al and a2 are 1.450 and 1.596, respectively.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traction properties of calixarene are discovered to be its cavity size and hydrogen bo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XARENE synthesis ester catechin monomer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