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明穴”推拿技术治疗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临床疗效及多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研 荀琦 +1 位作者 庞亚铮 于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28-2737,共10页
目的分析“四明穴”推拿技术治疗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山东省中医院小儿推拿中心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57例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患者眼数475只纳入本研究,并将其分为低度近视组... 目的分析“四明穴”推拿技术治疗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山东省中医院小儿推拿中心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57例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患者眼数475只纳入本研究,并将其分为低度近视组(374只眼)、中度近视组(76只眼)和高度近视组(25只眼),对比干预前后观察指标变化分析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无效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治疗无效相关因素。结果临床结果显示257例患儿的475只眼治疗有效率为93.05%;低度近视组治疗有效率98.13%;中度近视组治疗有效率81.58%;高度近视组治疗有效率52.00%。干预后视疲劳症状评分显著小于干预前疲劳症状评分(P<0.001);干预后裸眼视力显著高于干预前裸眼视力(P<0.001);干预后NRA和PRA较干预前NRA和PRA显著增强(P均<0.001)。无效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效组共33只眼,有效组共442只眼。无效组嗜甜史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有效组(P=0.020);无效组患者病程时间显著长与有效组(P=0.001);且两组在近视程度方面也具有显著差异,无效组高度近视比例显著高于有效组(P<0.001);无效组球镜度数、等效球镜度和柱镜度数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均<0.001);无效组眼轴长度明显长于有效组(P=0.005);无效组治疗前裸眼视力、首次治疗矫正裸眼视力均差于有效组(P均<0.001);无效组户外活动<2 h/天患者占比和夜间睡眠时间<7 h/天患者占比显著大于有效组(P=0.022、P=0.012)。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户外活动<2 h/天(OR=8.270,P<0.001)、等效球镜度(OR=2.724,P=0.005)、夜间睡眠时间<7 h/天(OR=2.507,P=0.014)是“四明穴”推拿技术治疗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无效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户外活动<2 h/天曲线下面积为0.603;等效球镜度曲线下面积为0.678;夜间睡眠时间<7 h/天曲线下面积为0.667。结论“四明穴”推拿技术可能够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改善NRA、PRA以及视疲劳症状,控制眼轴长度以及等效球镜度数增长。户外活动<2 h/天、等效球镜度、夜间睡眠时间<7 h/天是“四明穴”推拿技术治疗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无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明穴”推拿技术 儿童青少年真性近视 临床疗效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