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照顾资源供需视角下的儿童身体健康与父母抑郁
1
作者 盛禾 李建新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6,共14页
成年人抑郁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当前研究大多在个体层面讨论导致成年人抑郁的因素及其分化,对家庭的影响讨论尚不充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责任感尤为强烈,儿童生病往往构成家庭的冲击性事件,打破家庭常规的... 成年人抑郁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当前研究大多在个体层面讨论导致成年人抑郁的因素及其分化,对家庭的影响讨论尚不充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责任感尤为强烈,儿童生病往往构成家庭的冲击性事件,打破家庭常规的运行方式,需要父母付出额外的照料与经济成本,进而可能会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随着老龄化加剧与女性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活动在日益增长的照料需求面前相形见绌,照顾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构成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结构性背景。本研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聚焦儿童身体健康对父母抑郁的影响及异质性,并将其置于照顾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只有一名0~16岁儿童的家庭中,儿童生病或者因病就医会显著增加父母的抑郁水平,医疗开支越大父母的抑郁水平也显著更高。研究通过将自变量更换成生病的频率以及将样本更换为有多名儿童的家庭,发现上述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此外,儿童身体健康对父母抑郁的影响存在性别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分野。女性往往是承担照顾工作的主体,儿童生病会提高母亲的抑郁水平,对父亲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分工模式的作用。在居住城镇、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中,儿童身体健康不佳对父母抑郁的影响更大。研究还进一步在照顾资源供给与需求情境下讨论影响效应。从供给方面看,当祖辈能够提供照料支持或者父母一方不在业时,儿童生病对父母抑郁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更多的照顾供给能够发挥“保护网”作用,在儿童生病时为家庭托底。从需求方面看,无论家庭中孩子总数多还是少、孩子的年龄大还是小,儿童生病都会显著提升父母的抑郁水平。本研究的发现对优化儿童照顾政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未来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更加重视儿童的社会保障问题,平衡照顾资源的供需矛盾,重点增加照顾资源的供给,形成针对兼顾工作和子女照顾的制度性支持。与此同时,也需要在照顾议题中关注两性平等,推动男性参与儿童照顾,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为家庭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身体健康 父母抑郁 照顾资源 供给与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空间环境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柳 高健 黄嘉诚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8,共8页
为探讨教学空间环境、教师自我正念、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关系以及教师年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评估量表、教学正念量表以及幼儿脆弱性量表对105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教学空间环境对学前儿童身... 为探讨教学空间环境、教师自我正念、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关系以及教师年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评估量表、教学正念量表以及幼儿脆弱性量表对105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教学空间环境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2)教师自我正念在教学空间环境与学前儿童身体健康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教师年龄在教学空间环境与教师自我正念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相对于较年长教师而言,较年轻教师的自我正念受教学空间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发现对我国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养护和保健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空间环境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 教师自我正念 教师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