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翠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5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抽取3所大学的全日制大学生500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测量个体儿童期心理虐待、忽...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5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抽取3所大学的全日制大学生500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测量个体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状况;采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PSS)测量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状况;采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SPA)测量个体社会性体格焦虑状况。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回收率为92.6%。负面身体自我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采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63例大学生中,227例(49.0%)儿童期存在心理虐待,252例(54.4%)儿童期存在心理忽视。儿童期是否存在心理虐待的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整体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自我表现的不舒适、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是否存在心理忽视的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整体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自我表现的不舒适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得分与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自我表现的不舒适、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而与负面身体自我的整体得分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儿童期心理忽视得分是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β=0.400,P<0.05),能够解释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15.5%的变异;儿童期心理忽视得分是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得分的影响因素(β=0.424,P<0.05),能够解释负面身体自我得分17.5%的变异;儿童期心理忽视、负面身体自我得分是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192、0.490,P<0.05),二者能够解释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35.0%的变异。结论儿童期心理忽视、负面身体自我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且负面身体自我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 社会性体格焦虑 负面身体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段登艾 张志雄 +3 位作者 王维 张勇辉 张轶杰 谷樟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期虐待问卷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期虐待问卷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虐待对NSSI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95%CI)=0.112(0.076~0.148),P<0.001],儿童期虐待对心理弹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β(95%CI)=-0.459(-0.629~-0.289),P<0.001],对抑郁情绪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β(95%CI)=0.100(0.027~0.172),P<0.001];儿童期虐待、心理弹性、抑郁情绪同时对NSSI行为存在预测作用[β(95%CI)=0.047(0.012~0.082),-0.064(-0.093~-0.034)和0.201(0.127~0.275),P<0.001]。心理弹性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值(95%CI)为0.029(0.015~0.051),占总效应的25.89%;抑郁情绪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值(95%CI)为0.020(0.006~0.040),占总效应的17.86%;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值(95%CI)为0.016(0.009~0.028),占总效应的14.29%。结论: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对NSSI的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心理弹性 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影响: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叶莹莹 李伊凡 +2 位作者 亓军军 刘艳 周宵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2,共9页
为考察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和忽视、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493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抑郁。情感虐待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间... 为考察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和忽视、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493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抑郁。情感虐待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间接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焦虑依恋分别经自责和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而情感忽视则通过回避依恋和自责间接预测抑郁,或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更重要的是,情感虐待通过焦虑依恋和回避依恋预测抑郁的间接效应显著大于情感忽视通过两种依恋维度对抑郁预测的间接效应。结果说明,青少年的不安全依恋、自责或责备他人中介了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作用。相对于情感忽视,情感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更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感虐待与忽视 抑郁 不安全依恋 自责 责备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网络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璐 刘丽红 +1 位作者 金童林 贾彦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9-664,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网络攻击行为及特质愤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42名大学生(男226人,女216人;年龄16~25岁),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PMS)、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OABS)及特质愤怒量表(TAS)进行测试,使用Bootstrap方...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网络攻击行为及特质愤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42名大学生(男226人,女216人;年龄16~25岁),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PMS)、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OABS)及特质愤怒量表(TAS)进行测试,使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PMS、AOABS、TA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44、0.37、0.48,均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27;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其95%的可信区间为[0.15,0.34]。结论: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网络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之间关系密切,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儿童心理虐待 网络攻击行为 特质愤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表达抑制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 被引量:2
5
作者 涂威宇 蔡艳菊 +1 位作者 罗莉莉 傅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情绪调节量表、手机依赖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87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280,P<0.001),正向预测表达抑制(β=0.105,P<0.01),正向预测孤独感(β=0.166,P<0... 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情绪调节量表、手机依赖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87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280,P<0.001),正向预测表达抑制(β=0.105,P<0.01),正向预测孤独感(β=0.166,P<0.01);表达抑制正向预测孤独感(β=0.368,P<0.001),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311,P<0.001);孤独感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157,P<0.01)。经中介模型分析,表达抑制与孤独感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手机依赖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会增加初中生手机依赖,同时也会通过表达抑制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增加初中生手机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虐待 手机依赖 孤独感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同伴侵害状况及其与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正慧 赵占锋 李功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602,共7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和同伴侵害的情况,分析其与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广西、四川、河南、贵州和重庆五省市6所高校的2995名大学生,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PMS)、Olweus儿童欺负问卷(OBVQ)受害分问卷...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和同伴侵害的情况,分析其与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广西、四川、河南、贵州和重庆五省市6所高校的2995名大学生,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PMS)、Olweus儿童欺负问卷(OBVQ)受害分问卷、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SR)的2个关于自杀意念/企图的条目调查心理虐待、同伴侵害、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结果:同时遭受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同伴侵害者占比14.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未遭受儿童期心理虐待者,遭受儿童期心理虐待者遭受同伴侵害的风险增加了2.92倍;相较于未遭受人际侵害者,仅遭受儿童期心理虐待者、仅遭受同伴侵害者、遭受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同伴侵害者发生抑郁症状(OR=3.59、2.32、9.43)和自杀意念(OR=4.42、1.92、9.98)的风险增加。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同伴侵害有一定比例的共发,是大学生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虐待 同伴侵害 抑郁症状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和心理弹性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媛媛 王冉 +9 位作者 李娜 王岚 赵天宇 赵晓川 卢文婷 焦艳明 张聪敏 李宁 王金成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3-488,共6页
目的探讨童年期创伤和心理弹性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方法纳入158例首发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根据有无NSSI行为,将其分为伴NSSI组(n=94)和不伴NSSI组(n=64)。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 目的探讨童年期创伤和心理弹性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方法纳入158例首发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根据有无NSSI行为,将其分为伴NSSI组(n=94)和不伴NSSI组(n=64)。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童年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抑郁焦虑情绪、童年期创伤经历及心理弹性水平。结果伴NSSI组与不伴NSSI比较,发病年龄小[(16.17±1.67)岁vs.(16.73±1.3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9%vs.15.6%)、留守经历(48.9%vs.29.7%)、学校欺凌(46.8%vs.25.0%)、自杀意念(85.1%vs.37.5%)、自杀未遂史(29.8%vs.6.3%)者更多,HAMD评分(27.99±5.94 vs.24.19±5.19)、HAMA评分(18.02±5.94 vs.15.45±4.99)、CTQ总分(48.43±15.40 vs.41.97±9.75)、情感虐待分值(12.77±6.06 vs.10.19±4.06)、情感忽视分值(11.40±5.34 vs.9.14±3.55)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NSSI组心理弹性总分(39.83±10.27 vs.28.66±12.75)、坚韧性(19.59±4.92 vs.12.28±6.47)、力量性(12.03±3.98 vs.9.99±4.67)、乐观性(8.98±2.97 vs.6.47±3.73)评分高于伴NSS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经历(OR=4.494,95%CI:1.192~16.940)、学校欺凌(OR=5.983,95%CI:1.329~26.945)、自杀意念(OR=13.225,95%CI:2.908~60.146)、自杀未遂史(OR=16.769,95%CI:1.845~152.379)、HAMD评分(OR=1.264,95%CI:1.046~1.626)、情感虐待(OR=1.327,95%CI:1.093~1.612)、坚韧性(OR=0.468,95%CI:0.266~0.823)与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NSSI行为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经历、校园欺凌、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情感虐待、抑郁程度、心理弹性可能与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NSSI行为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境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 儿童虐待 心理弹性 留守 欺凌 抑郁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