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ARGET数据库筛选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1
作者 邓颖 熊安秀 +2 位作者 刘景珍 祁闪闪 熊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0-916,共7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ARGET数据库进行分析,筛选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从TARGET数据库下载AML患儿的临床信息和基因表达信息。采用R软件筛选低/中高危患儿的差异基因、初诊/复发患儿的差异基因。...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ARGET数据库进行分析,筛选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从TARGET数据库下载AML患儿的临床信息和基因表达信息。采用R软件筛选低/中高危患儿的差异基因、初诊/复发患儿的差异基因。应用DAVID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筛选枢纽(hub)基因。采用Cox回归分析hub基因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TARGET数据库AML患儿的基因表达数据集,获得96个与危险度分层和复发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8个,下调基因58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鉴定出15个hub基因。上调的7个hub基因与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均P<0.05),下调的8个hub与危险度分层呈负相关(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5个hub基因影响儿童AML患儿的总生存期,其中DNMT3B、DPP4、CENPE和H3C10是影响儿童AML患儿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PI网络分析鉴定出的15个hub基因可能是儿童AML潜在的分子标志物,为深入研究儿童AML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TARGET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液端粒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毅 赵家明 +1 位作者 关惠军 王旭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0-201,共2页
为了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血液端粒酶活性 (TA)与AML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 ,采用PCR_ELISA法检测了健康儿童及患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PBTA)。结果显示健康儿童的PBTA为阴性 ;32例患儿中27例初诊的PBTA为阳性 ,但... 为了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血液端粒酶活性 (TA)与AML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 ,采用PCR_ELISA法检测了健康儿童及患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PBTA)。结果显示健康儿童的PBTA为阴性 ;32例患儿中27例初诊的PBTA为阳性 ,但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之间无相关性 (P>0.05)。在不同的FAB分型之间 ,初诊时PBTA的表达特点是M2>M4>M5>M3 ,M2与M5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完全缓解超过1年的患者初诊PBTA小于1年内复发者和无完全缓解者 ,前两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同一患者完全缓解时PBTA显著小于初诊时PBTA值 (P<0.05);复发患儿初诊与复发时的PBTA值无明显差异 (P>0.05)。提示儿童AM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对AM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细胞白血病 血液端粒酶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I1基因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晨钰 温贤浩 +3 位作者 郭玉霞 管贤敏 于洁 肖剑文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EVI1基因表达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AML患儿EVI1基因表达,分析EVI1阳性AML患儿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预后。结果 145例AML患儿中EVI1阳性38例,占26.21%。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儿的年... 目的探讨EVI1基因表达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AML患儿EVI1基因表达,分析EVI1阳性AML患儿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预后。结果 145例AML患儿中EVI1阳性38例,占26.21%。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量、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细胞形态学FAB分型、异常核型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复杂核型检出率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P=0.019)。38例阳性患儿中,14例化疗与7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5)。阳性组与阴性组患儿化疗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对91.18%,P>0.05),阳性组患儿复发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29%对22.22%,P=0.009);两组EFS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15)。2例阳性组患儿骨髓复发时EVI1基因仍阴性。结论 EVI1基因是儿童AML的不良预后因素,allo-HSCT可改善EVI1阳性AML患儿预后。定量检测EVI1基因表达可能不适用于微小残留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胞白血病 EVI1基因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非M3型)临床特征及民族差异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毛晓燕 周燕 +6 位作者 刘莉 尹润秀 杨春会 崔婷婷 方春连 蒋鸿超 田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9-983,共5页
背景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但关于AML患儿民族差异与临床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分析云南地区AML(非M3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探究其民族差异。方法收集2015-01-01至2020-03-01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 背景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但关于AML患儿民族差异与临床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分析云南地区AML(非M3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探究其民族差异。方法收集2015-01-01至2020-03-01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AML(非M3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AML患儿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民族、性别、年龄)、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骨髓原始细胞数、FAB分型)、染色体核型结果、基因检测结果。从所有患儿入组后开始随访,截至2020-05-31。记录患儿的治疗方案、危险度及预后情况。结果最终纳入AML(非M3型)患儿72例,随访时间为2~60个月;汉族51例,少数民族21例(彝族5例、回族4例、哈尼族3例、白族2例、苗族2例、壮族1例、佤族1例、布依族1例、蒙古族1例、傣族1例)。少数民族患儿白细胞计数高于汉族(P<0.05)。随访截至2020-05-31,汉族和少数民族患儿诱导治疗第一疗程后完全缓解率、复发率、骨髓移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患儿危险度、死亡率高于汉族(P<0.05)。随访截至2020-05-31,绘制汉族和少数民族AML患儿的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汉族AML患儿无事件生存率、总生存率高于少数民族(χ^(2)值分别为8.098、12.547,P值分别为0.004、<0.001)。结论云南地区汉族AML患儿危险度分层、预后优于少数民族,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白血病 儿童 人种群 汉族 少数民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继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
5
作者 许敏 熊昊 +2 位作者 李建新 李晖 韩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许多血液恶性疾病及癌症的严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1955年Frumin报道了首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许多血液恶性疾病及癌症的严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1955年Frumin报道了首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继发AIHA,此后国内外文献陆续有极少数个案报告,但国内尚未见关于儿童AML继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rm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WAIHA)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细胞白血病 温抗体型 继发 儿童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后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1-RUNX1T1阳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融合转录本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陆继冉 高超 +5 位作者 赵晓曦 李君 侯贝 李静 张瑞东 郑胡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RUNX1-RUNX1T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RUNX1-RUNX1T1转录本(融合转录本)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6年10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采用BCH-AML 05方案治疗... 目的探讨RUNX1-RUNX1T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RUNX1-RUNX1T1转录本(融合转录本)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6年10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采用BCH-AML 05方案治疗的全部RUNX1-RUNX1T1+AML患儿,根据初诊(time point 0,TP0)、诱导Ⅰ后(TP1)、诱导Ⅱ后(TP2)、巩固Ⅰ后(TP3)、巩固Ⅱ后(TP4)和巩固Ⅲ后(TP5)融合转录本的检测情况,相应地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组界值分别为每104GUS中融合转录本拷贝数10~4、10~3、10~2、10、1和0,随访至2017年12月31日。采用χ2检验比较初诊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的差异;Kaplan-Meier法分析患儿5年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5年OS和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患儿52例,男27例,中位年龄8(2~14)岁;2例TP1时失访,21例在随访中死亡,其余29例中位随访时间62.2(34.0~134.3)个月。(1)初诊高表达组(17/50)和低表达组(33/50)患儿的年龄、性别、WBC、Hb、PLT计数和骨髓幼稚细胞数、除CD15(P=0.004)外的免疫学表型、TP1~TP5的MR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表明,TP1和TP5融合转录本水平与患儿的5年OS和RFS相关,性别、初诊PLT与5年OS相关,初诊WBC与5年RF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P1时融合转录本水平>103拷贝/104GUS是5年OS的独立不良因素(HR=0.095,95%:CI:0.011~0.860,P=0.036)。结论 RUNX1-RUNX1T1+AML患儿第1次诱导治疗结束后融合转录本水平是患儿长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胞白血病 儿童 RUNX1-RUNX1T1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与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成坎 卢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1-635,共5页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治疗方案在儿童与成人中并无显著区别,均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组成的IA为基础的方案诱导化疗。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AML分子生物学异常的了解不断加深,各类基于AML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的开...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治疗方案在儿童与成人中并无显著区别,均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组成的IA为基础的方案诱导化疗。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AML分子生物学异常的了解不断加深,各类基于AML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的开发和应用进展迅速。本文对AML中几种常见的基因突变(FLT3、NPM1、C/EBPA等)进行描述,并将已用于临床治疗或已报道的靶向治疗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DH1突变抑制剂以及表观遗传修饰抑制剂)在儿童及成人AML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差异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胞白血病 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个体化抗结核方案成功治疗儿童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一例
8
作者 温建芸 刘晓婷 +2 位作者 冯晓勤 吴学东 陈丽白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5-1088,共4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合并免疫功能低下,是活动性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恶性血液病[1-2]。初发AML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合并免疫功能低下,是活动性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恶性血液病[1-2]。初发AML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临床管理面临多种问题,包括各种药物的累积毒性、药物相互作用及无法耐受传统的强化化疗方案[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结核 治疗应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张运玲 杨莹 +1 位作者 孙寅 柴红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8-1006,共9页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验证LINC00641、MT1X与miR-204-5p靶向关系,EdU、CCK-8、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MT1X、CyclinD1、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S-5细胞比较,HL60、THP-1、U937、KG1细胞中LINC00641、MT1X表达显著升高,而miR-204-5p表达显著降低,其中THP-1细胞变化最为显著(P<0.05)。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均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D1、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均P<0.05)。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均证实LINC00641、MT1X与miR-204-5p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204-5p或过表达MT1X可分别逆转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对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凋亡。结论:LINC00641在AML中高表达,抑制LINC00641表达可通过调miR-204-5p/MT1X轴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活力 凋亡 LINC006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评价
10
作者 王健 张亚停 +2 位作者 王开美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8-705,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15例患儿纳入本研究。除2例为衔接仓位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15例患儿纳入本研究。除2例为衔接仓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且未联合鞘内化疗,1例因经济问题而缩短疗程,其余患儿均按照标准方案予1个疗程(28d)的贝林妥欧单抗同步鞘内化疗,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从疗效来看,对于治疗前骨髓已达完全分子学缓解(CMR)的患儿,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可全部有效维持CMR状态;对于未达CMR的患儿,1个标准疗程贝林妥欧治疗后的CMR率可达66.7%(4/6);对于有微小残留病(MRD)的复发/难治ALL(R/RALL)患儿,MRD清除率可达75.0%(3/4)。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结果显示,13.3%(2/15)的患儿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73.3%,11/15)及转氨酶升高(26.7%,4/15);33.3%(5/15)的患儿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所有不良事件均在对症治疗后痊愈。对IgG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其于贝林妥欧用药起4-7周明显下降,8周起逐渐恢复。结论:贝林妥欧单抗可作为诱导R/R-ALL患儿达深度缓解及化疗不耐受患儿的过渡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贝林妥欧单抗 鞘内化疗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秋洁 孙楠楠 +1 位作者 万鼎铭 王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由AML转化为ALL罕见。查阅至2024年3月已发表文献,AML转化为T淋巴细胞ALL(T-ALL)仅见两例报道,且发生于幼儿或儿童^([4-5]),未见成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系别转换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MD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刘博 高超 +9 位作者 李伟京 漆佩静 林巍 崔蕾 张瑞东 郑胡镛 杨塔娜 吕葛 李志刚 刘曙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背景基于风险分层的强化疗方案极大提高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存率。然而,疾病复发仍然是ALL治疗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探讨人CUB和Sushi多结构域1(CSMD1)基因rs1504774G>A和rs6558702G>A多态性与儿童ALL预后的相... 背景基于风险分层的强化疗方案极大提高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存率。然而,疾病复发仍然是ALL治疗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探讨人CUB和Sushi多结构域1(CSMD1)基因rs1504774G>A和rs6558702G>A多态性与儿童ALL预后的相关性。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8月初诊且化疗前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ALL患儿。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系统检测rs1504774G>A和rs6558702G>A基因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复发生存(RFS)评估,组间RFS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因素的分析。主要结局指标RFS。结果373例初诊ALL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235例,女138例,中位年龄5(1~1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87(1~192)个月,其中51例骨髓复发,4例睾丸复发,2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1例骨髓合并睾丸复发。rs1504774 AA基因型携带者RFS率显著低于GG基因型携带者(P=0.032);rs6558702 GA+AA基因型携带者RFS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P=0.02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s1504774 AA基因型是R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1.465,95%CI:1.083~1.981,P=0.013)。结论CSMD1 rs1504774G>A多态性位点可能是ALL患儿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MD1 儿童 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石雅洁 谢新生 +7 位作者 姜中兴 万鼎铭 郭荣 李涛 张霞 李雪 张玉培 苏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5,共6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T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9(14-65)岁。预后分层低危17例,中危25例,高危38例。ASXL1突变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共突变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TET2(71.25%)、NRAS(18.75%)、DNMT3A(16.25%)、NPM1(15.00%)、CEBPA(13.75%)。中高危患者中接受allo-HSCT共29例(移植组),未接受allo-HSCT共34例(化疗组)。移植组2年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2.4%、70.2%,化疗组分别为44.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年龄>50岁、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为影响移植患者OS、DFS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allo-HSCT可改善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1突变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DNMT1增强NK细胞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武坤 黄佳莉 +3 位作者 程沈菊 李艳红 曾云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素-12、15、18刺激NK细胞以构建记忆性NK细胞,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水平。将记忆性NK细胞与HL60细胞共培养,LDH法检测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凋亡及NK细胞NKG2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蛋白水平。通过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构建AML模型小鼠,同时注射记忆性NK细胞,检测小鼠体重、CD33阳性率及生存时间。结果:AML患者外周血NK细胞DNMT1 mRNA、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NK^(DNMT1+/+)细胞比较,NK^(DNMT1-/-)细胞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分泌能力明显升高(P<0.05)。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杀伤、凋亡诱导作用明显强于NK^(DNMT1+/+)细胞(均P<0.05)。NK^(DNMT1-/-)细胞的NKG2D水平及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能力明显高于NK^(DNMT1+/+)细胞(均P<0.05)。与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相比较,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体重明显增加,CD33阳性率明显下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结论:敲除DNMT1可增强NK细胞对AML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K细胞记忆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白血病 NK细胞 记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UCy或FABC预处理方案用于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15
作者 张琳依 王利 +1 位作者 刘林 熊艺颖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0-616,共7页
目的:评价伊达比星+白消安+环磷酰胺(IBUCy)方案或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FABC)方案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 目的:评价伊达比星+白消安+环磷酰胺(IBUCy)方案或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FABC)方案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上述两种方案预处理后行allo-HSCT的49例中高危AML患者资料,其中IBUCy组17例,FABC组32例,通过对比造血重建、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评价两种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进行了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造血重建,两组的造血时间、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sall survival,OS)相似。虽然IBUCy组≥3级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率更高,但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更低。确诊到首次移植时间>6个月(P=0.019)和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阳性(P=0.048)是PFS的危险因素。在移植前MRD阴性的患者中,IBUCy组PFS更好(P=0.039)。结论:中高危AML接受IBUCy或FABC预处理后行allo-HSCT是安全有效的,此类患者获得首次缓解后应尽快移植,MRD转阴者移植PFS更好;与FABC方案相比,IBUCy方案具有一定优势,但应注意防治消化道不良反应及慢性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高危急性白血病 IBUCy 方案 FABC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龙飞 熊昊 +7 位作者 杨李 孙鸣 陈智 卢文婕 祁闪闪 陶芳 罗琳琳 陈晶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16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基因...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16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因突变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NRAS(22%)、KRAS(14.9%)和KIT(14.7%)突变是116例AML患儿最常见的基因异常。KIT、CEBPA和GATA2突变患儿中位发病年龄均较未突变患儿高(均P<0.05),FLT3-ITD突变患儿初诊白细胞计数较未突变患儿高(P<0.05),ASXL2突变患儿初诊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值较未突变患儿偏低(均P<0.05)。KIT突变常伴随t(8;21)(q22;q22)核型异常。基因突变与第一和第二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MRD)缓解率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KIT、NRAS突变与预后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CEBPA、FLT3-ITD突变患儿总生存率优于无突变患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3年总生存率为89.8%,显著高于43例仅接受化疗治疗患儿的55.2%(P<0.001)。结论:儿童AML普遍存在基因突变,应用二代测序可显著提高基因突变检出率,其对AML患儿危险度分层治疗有指导意义。FLT3-ITD和KIT突变可能不再是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异常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文氏菌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17
作者 黄闪 管玉洁 +2 位作者 宋丽丽 史利欢 刘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8-612,共5页
目的比较欧文氏菌门冬酰胺酶(Erwinia ASP)和培门冬酰胺酶(PEG-ASP)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治疗期间因PEG-ASP过敏替代为Erwinia AS... 目的比较欧文氏菌门冬酰胺酶(Erwinia ASP)和培门冬酰胺酶(PEG-ASP)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治疗期间因PEG-ASP过敏替代为Erwinia ASP的ALL患者为病例组(13例),同期按照同性别1∶2完全匹配的方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6例PEGASP治疗的ALL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再诱导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血液生化指标、血氨水平及胃肠道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未结合胆红素(U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淀粉酶(AMY)、尿素氮(UN)、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结合胆红素(BB)、血糖(Glu)值高于病例组,白蛋白(ALB)值低于病例组(P<0.05),其中Glu和ALB、BB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后2组血氨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病例组血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winia ASP和PEG-ASP在儿童ALL再诱导治疗中对肝功能均有影响,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Erwinia ASP对血氨的影响更显著,两者均有胃肠道反应,但程度较弱,建议Erwinia ASP治疗后常规检测血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培门冬酰胺酶 欧文氏菌门冬酰胺酶 不良反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哈毛孢子菌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真菌性血流感染1例
18
作者 李雄斌 袁凯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0,共3页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在正常范围,经临床积极的抗真菌感染治疗后患儿好转出院。因此,对于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粒细胞缺乏患者,临床需积极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谨慎解读G试验结果,进一步加强对该少见真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哈毛孢子菌 急性细胞白血病 真菌性血流感染 抗真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2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19
作者 赵海歌 王静 +1 位作者 肖梦瑶 崔雯萱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2是否可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用q RT-PCR检测4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47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的...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2是否可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用q RT-PCR检测4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47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的表达水平;然后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12组、sh-SNHG12+inhibitor NC组、sh-SNHG12+miR-409-3p inhibitor组、sh-SNHG12+oe-NC组、sh-SNHG12+oe-TWIST1组;用q RT-PCR检测各组细胞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WIST1、CyclinD1、Ki67、Cleaved-caspase-3、MMP-9蛋白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09-3p与SNHG12和TWIST1的靶向关系。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建株AML细胞中SNHG12和TWIST1 mRNA表达显著升高,miR-409-3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下调SNHG12表达显著降低HL-60细胞中SNHG12和TWIST1 mRNA表达、A_(450)(24、48 h)值、细胞迁移和侵袭个数、TWIST1、CyclinD1、Ki67、MMP-9蛋白表达,提高凋亡率、miR-409-3p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下调miR-409-3p表达或上调TWIST1表达均可减弱下调SNHG12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干扰SNHG12表达可提高miR-409-3p表达抑制TWIST1,进而抑制AML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SNHG12 miR-409-3p/TWIST1轴 急性白血病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20
作者 毕旭儿 叶佩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1232,共5页
医疗技术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促进了人口老龄化,恶性血液疾病也在高龄老人中逐渐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该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8岁。老年AML患者由于临床状况差、严重合并症较多、对强化治疗耐受性差,以及不良或复... 医疗技术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促进了人口老龄化,恶性血液疾病也在高龄老人中逐渐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该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8岁。老年AML患者由于临床状况差、严重合并症较多、对强化治疗耐受性差,以及不良或复杂的细胞遗传学、多药耐药等原因,导致预后较差,治疗后相关毒性、死亡风险增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老年AML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之一,随着减低强度预处理(RIC)的改进、供体选择范围的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的改善、支持性护理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老年AML患者选择allo-HSCT。本文对近年allo-HSCT在老年AML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