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儿童友好的城中村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以佛山市城中村为例
1
作者
杨永明
黎彩敏
吕慧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128-136,共9页
城中村作为承载儿童成长与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环境是否对儿童友好对于儿童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出发,对佛山市18个城中村的空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其中5个城中村的儿童户外活动特征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城中村儿...
城中村作为承载儿童成长与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环境是否对儿童友好对于儿童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出发,对佛山市18个城中村的空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其中5个城中村的儿童户外活动特征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城中村儿童友好空间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街巷是儿童上学、外出活动必经区域和玩耍的场地,存在安全因素、适儿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其儿童友好程度;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方面存在集中性绿地的面积不足、设施可供性不足与质量不佳、可探索性少等问题,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的需求。最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对儿童友好的城中村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环境
城中村
空间
环境
佛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儿童友好的“亲自然”体验发展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丹
董楠楠
《园林》
202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亲自然”是儿童天性发展及本能需求,当前国内儿童面临“自然经验缺乏”的危机,如何促进儿童“亲自然”体验以塑造儿童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让儿童重新回归自然和自由玩耍的童年,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设计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发展儿...
“亲自然”是儿童天性发展及本能需求,当前国内儿童面临“自然经验缺乏”的危机,如何促进儿童“亲自然”体验以塑造儿童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让儿童重新回归自然和自由玩耍的童年,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设计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发展儿童友好的关键。从“亲自然”需求的外在体验行为和内在场所依恋出发,分析在“亲自然”本能驱动下儿童与自然的互动模式及深远意义。通过国内外儿童亲自然体验的创新实践,总结提出“亲自然”发展目标下重塑儿童与自然联系三位一体的“自然处方”,即空间实践的供给层面、政策法规的保障层面、社会服务的支持层面,通过完善城市绿色空间供给和服务,制定儿童与自然联系的政策管理机制,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情景驱动,从“附近的自然”到“远方的自然”,开展面向社区、景区、园区、校区、城区近郊等儿童高频接触环境的亲自然体验实践,以重塑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自然
儿童
自然体验
场所依恋
儿童友好环境
自然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儿童友好的城中村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以佛山市城中村为例
1
作者
杨永明
黎彩敏
吕慧
机构
博阳设计院(广东)有限公司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128-136,共9页
文摘
城中村作为承载儿童成长与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环境是否对儿童友好对于儿童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出发,对佛山市18个城中村的空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其中5个城中村的儿童户外活动特征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城中村儿童友好空间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街巷是儿童上学、外出活动必经区域和玩耍的场地,存在安全因素、适儿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其儿童友好程度;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方面存在集中性绿地的面积不足、设施可供性不足与质量不佳、可探索性少等问题,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的需求。最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对儿童友好的城中村改造建议。
关键词
儿童友好环境
城中村
空间
环境
佛山市
Keywords
child-friendly environment
urban village
physical environment
Foshan city
分类号
S73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儿童友好的“亲自然”体验发展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丹
董楠楠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园林》
202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老幼复合模式的老旧社区儿童友好环境构建策略研究”(编号:2019BCK012)。
文摘
“亲自然”是儿童天性发展及本能需求,当前国内儿童面临“自然经验缺乏”的危机,如何促进儿童“亲自然”体验以塑造儿童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让儿童重新回归自然和自由玩耍的童年,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设计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发展儿童友好的关键。从“亲自然”需求的外在体验行为和内在场所依恋出发,分析在“亲自然”本能驱动下儿童与自然的互动模式及深远意义。通过国内外儿童亲自然体验的创新实践,总结提出“亲自然”发展目标下重塑儿童与自然联系三位一体的“自然处方”,即空间实践的供给层面、政策法规的保障层面、社会服务的支持层面,通过完善城市绿色空间供给和服务,制定儿童与自然联系的政策管理机制,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情景驱动,从“附近的自然”到“远方的自然”,开展面向社区、景区、园区、校区、城区近郊等儿童高频接触环境的亲自然体验实践,以重塑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关键词
亲自然
儿童
自然体验
场所依恋
儿童友好环境
自然处方
Keywords
biophilia
childhood nature experience
place attachment
child-friendly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lutions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儿童友好的城中村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以佛山市城中村为例
杨永明
黎彩敏
吕慧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儿童友好的“亲自然”体验发展实践和探索
杨丹
董楠楠
《园林》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