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儿童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志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7期54-60,共7页
儿童保护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特定的人员在发现儿童虐待或忽视行为时向特定机构报告,未能报告的责任主体将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该制度包括初步审查、启动调查、评估分析、公布结论、服务安置等措施。这项制度对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 儿童保护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特定的人员在发现儿童虐待或忽视行为时向特定机构报告,未能报告的责任主体将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该制度包括初步审查、启动调查、评估分析、公布结论、服务安置等措施。这项制度对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包括重视儿童虐待构成的特殊文化、增加儿童免受虐待的具体规定、形成儿童保护救助的完整体系和强调儿童权利保护的社会责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 儿童保护强制报告制度 儿童权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务之急和制度构建:从南京虐童案看儿童虐待强制报告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向宁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46,73,共6页
南京虐童案反映出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儿童虐待发现机制。强制报告制度以现代儿童观为理论基础,是儿童虐待干预介入的第一步,有助于政府及时发现虐童行为,提高全社会的儿童保护意识,促进儿童虐待防治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 南京虐童案反映出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儿童虐待发现机制。强制报告制度以现代儿童观为理论基础,是儿童虐待干预介入的第一步,有助于政府及时发现虐童行为,提高全社会的儿童保护意识,促进儿童虐待防治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度可以规定与儿童接触较多并负有照管职责的个人和组织,在知悉或怀疑发生虐童行为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 强制报告 虐待防治 儿童保护 干预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法理基础与规范逻辑 被引量:27
3
作者 自正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其身心的健康历来都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在实践中,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不能告诉”、加害人“不愿告诉”、旁观者“无义务告诉”的局面严重妨碍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和救济。强制报告制...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其身心的健康历来都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在实践中,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不能告诉”、加害人“不愿告诉”、旁观者“无义务告诉”的局面严重妨碍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和救济。强制报告制度的引入有力地破解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隐蔽性高”“发现难”的顽疾,其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通过法理分析可知,强制报告制度的建立不仅贯彻了国家亲权主义的理念,落实了平等保护的基本人权观,更是对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的忠实践行,因此其具备充分的法理正当性。通过对域外国家成熟经验的考察发现,各国强制报告主体的涵盖范围较广,强制报告内容的分类较为科学、具体,对未履行报告义务的主体责任追究更具威慑力,同时对善意报告者的保护和责任豁免的考虑也较为周全。域外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强制报告制度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从规范维度厘清强制报告的主体、内容及未履行报告义务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保护 强制报告制度 国家亲权 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完善——温岭虐童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曙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97-101,共5页
近年来虐待未成年人案件屡见报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宪章性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存在立法道德化、儿童福利制度立法空白以及政府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为发挥其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该有的作用,改革势在必... 近年来虐待未成年人案件屡见报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宪章性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存在立法道德化、儿童福利制度立法空白以及政府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为发挥其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该有的作用,改革势在必行。借鉴西方成熟经验,《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中宜加入强制报告制度以及调查处理程序等规定,明确专门的保护机构,为未成年人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儿童福利 强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保护的迭代升级:新《未保法》亮点阐释——基于总则内容的展开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爱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我国新修订的《未保法》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通过科学立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体系,增加了诸多创新性的新内容。尤其在总则中首次明确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国家保障原则,前者对处理涉及... 我国新修订的《未保法》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通过科学立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体系,增加了诸多创新性的新内容。尤其在总则中首次明确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国家保障原则,前者对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指明了方向和具体要求。后者则强化了国家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职责和职能,提升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力度和高度;强制报告制度也是总则中的亮点,通过这一制度将隐藏的侵害揭露出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强制报告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