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肖静 司晓盼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139例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均采用血常规检验和全血CRP检验。对比单独血常规检验与联合全血CRP检验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总病原菌检出率。结果全血CR...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139例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均采用血常规检验和全血CRP检验。对比单独血常规检验与联合全血CRP检验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总病原菌检出率。结果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以及其他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85.71%、90.63%、88.89%、96.67%、66.67%,均高于单独血常规检验的62.86%、68.75%、66.67%、66.67%、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总病原菌检出率为87.77%(122/139),高于单独血常规检验的61.87%(86/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可有效检出儿科细菌感染类疾病,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检查 血常规检查 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2
作者 宋康康 时文玲 王善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3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查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细菌培养、CRP、血常规检查,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查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细菌培养、CRP、血常规检查,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RP、血常规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能。结果:9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55例,阴性41例。CRP、血常规联合检查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CRP联合血常规检查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显著,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细菌感染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侯绪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齐河县马集镇卫生院就诊的8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范畴,所有患者均开展血常规检验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统计... 目的:分析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齐河县马集镇卫生院就诊的8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范畴,所有患者均开展血常规检验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统计两种检验方法的疾病检出情况。结果:血常规检验检出肠炎22例(27.50%),检出尿路感染20例(25.00%),检出肺炎24例(30.00%),血常规检验的疾病检出率为82.50%;联合检验检出肠炎25例(31.25%),检出尿路感染24例(30.00%),检出肺炎30例(37.50%),联合检验的疾病检出率为98.75%;联合检验的疾病检出率显著高于血常规检验(P<0.05)。结论:全血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快速、准确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从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PCT、WBC、NEUT%、CRP联合检测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4
作者 周宏 柴琳 +2 位作者 刘荣均 赵若莲 李云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WBC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1例及...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WBC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1例及同期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感染类型患者血液指标水平,分析5种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WBC、NEUT%、PCT及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A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RP及5种指标联合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5种指标联合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高于5种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PA、PCT、WBC、NEUT%及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降钙素原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重症细菌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义迁 杨姣婧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于南通市紫琅医院长期住院并伴有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无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于南通市紫琅医院长期住院并伴有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无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分析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结果: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0.918、0.874、0.923,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结论: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住院 精神疾病 细菌感染疾病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居柳 臧成信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平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5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健康组。两组均行h... 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平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5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健康组。两组均行hs-CRP、WBC计数检测,对比两组hs-CRP水平、WBC计数及二者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hs-CRP水平和WBC计数均较健康组高(P<0.05)。病例组hs-CRP、WBC及hs-CRP联合WBC的阳性检出率均较健康组高(P<0.05)。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92%(47/49)、94.12%(48/51)、95.00%(95/100)。结论: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能较高,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细菌感染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雪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9期123-123,125,共2页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68例。观察组34例给予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照组34例给予单纯血常规检验。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低于观察组(P<0.05)...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68例。观察组34例给予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照组34例给予单纯血常规检验。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为了提高疾病诊断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细菌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疾病 血常规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鹏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析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引入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实施CRP检验、血常规检验,以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 目的 探析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引入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实施CRP检验、血常规检验,以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结果 病毒分离培养检验后,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59例;CRP检验阳性51例,阴性51例;血常规检验阳性48例,阴性39例;CRP+血常规检验阳性58例,阴性29例。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灵敏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高于CRP、血常规单独检验(P<0.05)。结论 CRP、血常规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疾病诊断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两者联合检验有助于提高诊断灵敏性与准确性,进一步提升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童细菌感染疾病 灵敏度 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9
作者 朱长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2-43,共2页
抗生素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朱长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要重视抗生素应用中使细菌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菌株的危害。滥用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亦受到临床关注。可见,合... 抗生素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朱长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要重视抗生素应用中使细菌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菌株的危害。滥用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亦受到临床关注。可见,合理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儿科医生应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儿科 合理用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陆祖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独山县中医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经病原菌培养(金标准)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40例视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病毒性...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独山县中医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经病原菌培养(金标准)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40例视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病毒性感染患儿40例视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CRP及WBC检验,观察并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CRP、WBC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RP与WBC应用于儿科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中,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有效鉴别这两类感染,临床可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儿科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1
作者 程相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86例细菌性... 目的:分析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8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划分为试验A组,将76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划分为试验B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86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儿空腹血清,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分析其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患儿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铜蓝蛋白(CE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低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患儿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CER、CRP、PCT,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IL-6、IL-8水平低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检测阳性均低于二者联合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灵敏度和准确度均低于联合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呈现异常高表达,说明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且两者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急时相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细菌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孟君 程旭 解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8期96-96,9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儿童20例作为研讨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小儿2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于清晨抽取静脉抗凝血做血常规和hs-CRP检测。结果:研讨组患儿hs...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儿童20例作为研讨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小儿2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于清晨抽取静脉抗凝血做血常规和hs-CRP检测。结果:研讨组患儿hs-CRP阳性率90%,对照组hs-CRP阳性率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患儿WBC阳性率75%,NEC阳性率80%。结论:联合检测白细胞和hs-CRP有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小儿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3
13
作者 段素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 2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血常规组,各100例。血常规组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组进行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同时将观察组... 目的研究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 2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血常规组,各100例。血常规组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组进行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同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白细胞计数从低到高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以及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81.0%)明显高于血常规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与白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血常规 儿科细菌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英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74例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血常规进行检验,实验组患儿采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方... 目的分析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74例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血常规进行检验,实验组患儿采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检出及诊断准确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中肺炎20例、胃肠炎11例、腹泻6例,检出结果中肺炎10例、胃肠炎11例、腹泻10例,总检出率为83.8%(31/37);实验组患儿中肺炎15例、胃肠炎10例、腹泻12例,检出结果中肺炎16例、胃肠炎10例、腹泻10例,总检出率为97.3%(36/37);对照组患儿的总检出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中,诊断准确27例,诊断准确率为73.0%(27/37);实验组患儿中,诊断准确35例,诊断准确率为94.6%(35/37);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时,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检验方式能够提高检验的检出率以及准确率,能够更好的为医生提供诊断信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全血C反应蛋白 联合检验 儿科细菌感染疾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桂芹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冠县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56例患儿的各类标本中共培养和分离出102株病原...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冠县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56例患儿的各类标本中共培养和分离出102株病原菌,分析并总结这102株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结果 :1)在这102株病原菌中,共分离出57株革兰阴性菌,占55.9%;共分离出45株革兰阳性菌,占44.1%。2)在57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5.4%;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9%;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克肟的耐药率最高,为84.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克肟的耐药率最高,为100%。3)在45株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为87.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庆大霉素、氨曲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2.3%。结论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这两类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故临床上应根据患儿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疾病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焱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160-161,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细菌感染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头孢曲松为其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细菌感染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头孢曲松为其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这50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儿有3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2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6.00%。在这50例患儿中,共分离出致病菌22种,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9株和革兰阳性菌13株。在9株革兰阴性菌中,肺炎球菌有1株,阴沟球菌有3株,大肠杆菌有5株;在13株革兰阳性菌中,粪球肠菌有3株,表皮葡萄球菌有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有5株。其中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余致病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高达90%。这50例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黄疸及其他不良反应,且肾、肝功能及血、尿常规的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 :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耐药性较小、灵敏度较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细菌感染疾病 头孢曲松 临床疗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协同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明波 库旭钢 +3 位作者 赵海忠 宋忠旭 孙华 梅书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1-789,共9页
为了解湖北某养殖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和临床感染情况,试验采集10份疑似PRRS发病仔猪的肺脏、淋巴结等临床样品,应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的Nsp2部... 为了解湖北某养殖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和临床感染情况,试验采集10份疑似PRRS发病仔猪的肺脏、淋巴结等临床样品,应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的Nsp2部分基因用于定性检测分析,并对扩增的其中2份PRRSV阳性样品进行ORF5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结合不同疫苗毒株开展同源性比对分析。为进一步揭示病因,通过多重PCR方法对10份发病猪的肺脏和12份鼻拭子样品进行了相关致病菌的鉴定,并对其中的2株不同病原菌开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0份临床样品中有5份检测到美洲型变异PRRSV,病原阳性率为50%。ORF5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个流行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与以TJM-F92、JXA1-R、HuN4-F112等为代表的高致病性致弱疫苗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6.7%~97.0%;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的同源性分别为87.6%和87.9%;与国内较早分离的经典毒株(CH-1R和R98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9%和87.4%、87.7%。患病猪临床常见感染模式为PRRSV+PM+SS、PRRSV+PM或PRRSV+HPS,2株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药物高度敏感,猪链球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阿奇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本研究揭示了该场保育猪的发病病原,并从分子水平明确了临床PRRSV与不同疫苗毒株的亲缘关系,为弱毒疫苗的合理选择使用和综合防控PRRS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细菌疾病 协同感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和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8
作者 武静 于瑞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6期58-59,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36例(感染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7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P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细菌感染性疾病...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36例(感染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7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P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P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CT、P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338、0. 362,P均<0. 05),与血清P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 300,P <0. 05),与WBC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 237,P> 0. 05);血清P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 190,P <0. 05),与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 171、-0. 025,P均> 0. 05)。血清PCT、PA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 3%、82. 95%,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水平升高、血清PA水平降低,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降钙素原 前白蛋白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拮抗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栾兆棠 王永传 +3 位作者 魏红 韩森 刘义帅 全先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继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不断面世,因其作用明确且精准,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出现的超级耐药细菌,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柳叶刀》发表的一... 继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不断面世,因其作用明确且精准,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出现的超级耐药细菌,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分析表明,细菌感染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细菌感染死亡病例中,75%以上为下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及腹膜腔感染[1]。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它们造成了54.2%的患者死亡[1]。规范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减少细菌感染被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优先事项。传统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已有学者选择天然、毒副作用小且使用安全的中草药在拮抗细菌耐药方面进行研究[2]。本文就此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拮抗细菌 感染疾病 缺血心脏病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蒋廷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患儿,将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分析组,无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和WBC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WBC...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患儿,将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分析组,无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和WBC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WBC阳性情况。结果分析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例数为49例,阳性率为81.67%;阴性例数为11例,阴性率为18.33%;对照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例数为8例,阳性率为13.33%;阴性例数为52例,阴性率为86.67%;分析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儿的WBC阳性例数为34例,阳性率为56.67%;阴性例数为26例,阴性率为43.33%;对照组患儿的WBC阳性例数为4例,阳性率为6.67%;阴性例数为56例,阴性率为93.33%;分析组患儿的WB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是体现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的重要指标,为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预后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联合检测 细菌感染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