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2个基本原则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祝玉新
-
机构
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7期176-176,共1页
-
文摘
呼吸道疾病是儿童常见病。雾化吸入是一种特别适合呼吸系统疾病的给药方法。严格遵循治疗方法的适应性原则和治疗药物的对症性原则,是确保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有效应用的重要前提。
-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儿科临床应用
基本原则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一)
被引量:99
- 2
-
-
作者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出处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2-45,共4页
-
-
关键词
儿科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发生率
化学合成药物
细菌耐药性
局部应用
全身应用
抑菌活性
硝咪唑类
喹诺酮类
-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黄长江
-
机构
新沂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144-145,共2页
-
文摘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78例患儿对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措施。结果 78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静脉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其中以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最高。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时容易发生多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需提高重视并结合自身经验与阿奇霉素应用方面资料,给予患儿合理、有效、针对性的药学监护措施,以保证阿奇霉素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儿科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二)
被引量:6
- 4
-
-
-
机构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出处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
-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儿科临床应用
肾功能减退
病理状况
患儿
人体内
肾毒性
-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车晓晴
-
机构
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144-145,共2页
-
文摘
目的统计并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200例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100例。甲组采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的方法 ,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主要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发热、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发热等,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儿科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药理作用及儿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 6
-
-
作者
周晓玲
李根
傅慧敏
-
机构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9-61,69,共4页
-
文摘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其药理作用及儿科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儿科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系列匀浆膳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观察
- 7
-
-
作者
臧萃文
罗辉蓉
孙莉玲
张坤玲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2期40-40,共1页
-
文摘
本文采用系列均浆膳作为营养支持疗法,促进了营养不良病儿对营养素良好的消化与吸收,保证了机体合成抗体及免疫系统组织所需要的蛋白质,有利于病儿的治疗及康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关键词
匀浆膳
儿科临床应用
营养支持疗法
消化功能紊乱
主要食物
食物结构
实际用量
总蛋白
长期鼻饲
魔芋粉
-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试论和解剂在中医儿科临床的应用
- 8
-
-
作者
张志科
-
机构
乾县中医医院
-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51-52,共2页
-
文摘
针对中医儿科临床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肝脾失调等诸多脏腑功能失调病例,探讨运用和解剂辨证施治,以期达到去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
关键词
和解刺
表里双解法
抑肝扶脾法
儿科临床应用探讨
-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