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互文的景观:苏轼的快哉亭经营与书写
- 1
-
-
作者
刘泽华
-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8,共12页
-
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三苏研究院一般项目“空间记忆视域下苏轼的景观书写与营造研究”(SSYJY24-07)。
-
文摘
密州时期的快哉亭与超然台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思想内涵,都形成了相互阐说的互文结构,所谓“快哉”不过是时局所迫的无奈之举,其中又包含着和新党对抗的姿态。徐州快哉亭则有着更为明确的政治指向,暗示李清臣要做敢于进言的直臣。在经历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后,苏轼再一次将临江之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创作《水调歌头》。词中寄寓着苏轼儒道互阐的思想:在他看来世界纷然呈现“二”的状态,要通过无心来祛除遮蔽,以“义”养浩然之气,从而持志不动心,凭借“以志一气”的方法通二为一,观照万物生生流转,体悟其中隐藏的道。快哉亭的经营与书写不仅昭示了苏轼思想历时性的发展,还作为共时性的勾连,体现了他内向自我超然和外向参与政治的一体两面。
-
关键词
苏轼
快哉亭
景观
互文
儒道互阐
-
Keywords
Su Shi
Kuaizai Pavilion
landscape
intertextual
interpreting Confucianism through Taoism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