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儒而知医”社会现象探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薛芳芸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78,F0003,共3页
宋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大量吸收有文化素养的儒生学医,"儒而知医"成为一种时尚,文人士大夫习医风气蔚然盛行,主要表现在:整理编撰方书,通晓中医之理,谙熟养生之道,记载医学史料等方面,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仅发展了中医学术理... 宋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大量吸收有文化素养的儒生学医,"儒而知医"成为一种时尚,文人士大夫习医风气蔚然盛行,主要表现在:整理编撰方书,通晓中医之理,谙熟养生之道,记载医学史料等方面,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仅发展了中医学术理论,而且提高了医家人文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儒而知医 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而知医:晚清文士习医探究——以赵烈文《能静居日记》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稂志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5-78,共4页
自宋始,文儒习医蔚然成风,至晚清,此风又炽。赵烈文对医理持辩证态度,对医术也努力探究、灵活试验,《能静居日记》亦多医术记载。文士的加入,对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医籍的校勘与整理意义重大。文士习医,在宋是“右文”“抑巫扬医... 自宋始,文儒习医蔚然成风,至晚清,此风又炽。赵烈文对医理持辩证态度,对医术也努力探究、灵活试验,《能静居日记》亦多医术记载。文士的加入,对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医籍的校勘与整理意义重大。文士习医,在宋是“右文”“抑巫扬医”政策的推动;于晚清则是文士精神的内转。由儒医这一群体可感知晚清士人在波诡云谲的政局中救世济人之努力与探索。而《能静居日记》中所载之方药,于两百多年后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而日记中所传达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精神,在易革变乱之际,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而知医 赵烈文 《能静居日记》 翁同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