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晋门阀政治下的“儒玄双修”及其文学影响
1
作者 吕新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5-180,共6页
在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为代表的东晋士族群体中,"儒玄双修"的思想倾向非常鲜明且有明显的分流,儒主政事齐家,玄主穷理游娱。士族在选择中也有所侧重,王氏家族偏儒而谢氏家族偏玄,王氏家族儒雅而谢氏家族飘逸。以此作用于文学... 在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为代表的东晋士族群体中,"儒玄双修"的思想倾向非常鲜明且有明显的分流,儒主政事齐家,玄主穷理游娱。士族在选择中也有所侧重,王氏家族偏儒而谢氏家族偏玄,王氏家族儒雅而谢氏家族飘逸。以此作用于文学,也体现出东晋前期诗教略兴但风雅不继、中后期既以玄言说理为盛又以山水为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门阀士族 儒玄双修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闫春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1,共5页
从儒家经传诠释的层面上看,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可说是魏晋经学乃至东晋论语学的最显著特色。这不仅表现在玄、儒、佛这三大思想流派,都在东晋《论语》注文中有所体现,东晋时期的《论语》注家,尤其是玄、儒两家,都借助义解而阐发自... 从儒家经传诠释的层面上看,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可说是魏晋经学乃至东晋论语学的最显著特色。这不仅表现在玄、儒、佛这三大思想流派,都在东晋《论语》注文中有所体现,东晋时期的《论语》注家,尤其是玄、儒两家,都借助义解而阐发自己的主张、见解,发挥注者自己所认定的经文文本“义理”;而且在《论语》注内部,义理之学、训诂之学并存,建康经学与吴地经学交相震荡,从而更催生了东晋《论语》注的更多小派别。东晋《论语》注多元化特色的出现,有其主、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论语》 注释 多元化 儒玄双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