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儒家道德缺乏公德机制论 |
许建良
|
《伦理学研究》
CSSCI
|
2008 |
7
|
|
2
|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
祖嘉合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27
|
|
3
|
论儒家道德伦理学说对现代文明建设的作用 |
潘晓生
|
《管子学刊》
|
1999 |
4
|
|
4
|
论儒家道德对协调中国古代人际关系的理论贡献 |
黄钊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5
|
当代大学生对儒家道德的认知及行为状况调查——以中山大学为例 |
田永胜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17 |
2
|
|
6
|
儒家道德哲学: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伦理之径 |
郭卫华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7
|
儒家道德哲学对德育回归生活的实践意义 |
刘道岭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
8
|
儒家道德哲学及其对新时期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意义 |
刘道岭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9
|
儒家道德养成的当代困境及维新之路 |
刘鹤丹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5 |
0 |
|
10
|
简析章太炎对孔学和儒家道德的批判 |
李承宗
|
《船山学刊》
|
2000 |
0 |
|
11
|
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及其当代转型 |
王子廓
郭淑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2
|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的几点思考 |
王媚
刘永志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2 |
1
|
|
13
|
明代亭建筑的乡村社会教化及其启示——以旌善亭的儒家道德劝诫为例 |
陈春娇
李孟
|
《华中建筑》
|
2021 |
0 |
|
14
|
浅析儒家道德思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
龙江
|
《教育界(高等教育)》
|
2015 |
0 |
|
15
|
新道德的建设必须大胆借鉴儒家道德遗产 |
黄钊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6 |
0 |
|
16
|
儒家道德与当思想代大学生品德修养 |
黄钊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96 |
0 |
|
17
|
儒家传统道德观对高职毕业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
刘天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8
|
儒家优秀道德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
程保锐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9
|
论儒家文化的泛道德性 |
李爱良
|
《伦理学研究》
|
2005 |
2
|
|
20
|
儒家思想与今日道德教育 |
郑明忠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