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伦理学对西方伦理学的挑战--评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慧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1,共6页
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是创造性地运用并诠释先秦儒家思想,为回应时代问题而做出的具有独创性的理论。首先,儒家角色伦理学强调儒家思想的动态特征,在对主体性的动态化的理解之上,揭示"道"、"仁"、"和"... 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是创造性地运用并诠释先秦儒家思想,为回应时代问题而做出的具有独创性的理论。首先,儒家角色伦理学强调儒家思想的动态特征,在对主体性的动态化的理解之上,揭示"道"、"仁"、"和"的动态化内涵。其次,它批判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调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个人的权利与价值不能脱离关系与环境而实现。第三,儒家角色伦理学基于社群主义的立场,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提出儒家的民主思想可以为当今世界提供思想资源。儒家角色伦理呼吁建立一种有责任感的、积极的主体意识,引领人们不断到回到关系性的存在之中,在反思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之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自觉地承担并且协调不同角色所承载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身的最好可能,并且促进群体的和谐。然而,如何处理不同的角色之间存在着责任与义务的冲突,以及个体的道德良心与自律如何在群体关系中得以保持而不受侵害,是儒家角色伦理学应当继续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角色伦理学 主体性 关系性 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显政治维度的“成人之学”——“儒家角色伦理学”的人生观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倩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1期21-29,共9页
安乐哲所提出的“儒家角色伦理学”是一套凸显政治维度的“成人之学”,其理论核心在于肯定人生中的“关系”并对之进行哲学阐释。“儒家角色伦理学”认为,世界是以“气”为根本范畴,贯通本性与活动、个体与关系的“关系集合体”;人在多... 安乐哲所提出的“儒家角色伦理学”是一套凸显政治维度的“成人之学”,其理论核心在于肯定人生中的“关系”并对之进行哲学阐释。“儒家角色伦理学”认为,世界是以“气”为根本范畴,贯通本性与活动、个体与关系的“关系集合体”;人在多种境域中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是“角色伦理”之人;人性基于一种特定的初始状态,在现实中成长、交往而逐渐形成。安乐哲的这种阐释从中西比较视野开拓了儒家人生观研究新的理论维度,对于理解儒家思想的关系性特征具有启发意义。“儒家角色伦理学”从政治哲学反推至人性论的做法凸显了儒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侧面,但其与儒家人生观的历史全貌之间存在一定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角色伦理学 安乐哲 儒家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及其得失--一个由过程思维切入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计然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安乐哲将过程-关系思维由宇宙论扩展用于阐释儒学人性论、伦理学。他高扬人在关系性互动中的修身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个人与角色是并生的。这种对"角色"的理解依重个体经验,具有很强的动态、开放和处境化的特征,从而缓和了对... 安乐哲将过程-关系思维由宇宙论扩展用于阐释儒学人性论、伦理学。他高扬人在关系性互动中的修身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个人与角色是并生的。这种对"角色"的理解依重个体经验,具有很强的动态、开放和处境化的特征,从而缓和了对传统儒家血亲伦理所作的固化和封闭的理解。但由于经验具有复杂性,修身的发端不应该被绝对化地置于血亲-家庭关系中,"角色"应该被赋予更加多元的内容。同时,过程宇宙论可能给人带来无常、寂灭感,这不利于道德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角色伦理学 安乐哲 过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性伦理抑或角色伦理——试论儒家伦理精神 被引量:7
4
作者 沈顺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6,共7页
德性主题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史,成为儒家学说的基本主题。由此而来的"率性"自然则成为儒家的做人法则或伦理精神。"儒家角色伦理学"提出在关系中生成意义,否定了抽象性、终极性概念。它无法解释性命天等儒家核心概... 德性主题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史,成为儒家学说的基本主题。由此而来的"率性"自然则成为儒家的做人法则或伦理精神。"儒家角色伦理学"提出在关系中生成意义,否定了抽象性、终极性概念。它无法解释性命天等儒家核心概念,因此未能够十分精准地描述儒家伦理学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德性 率性 儒家角色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